“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中國一句婦孺皆知的古話,不過大多人隻是記住了“無後為大”這種不孝,其它還有幾個“不孝”倒沒有多少人去探究。察其原因,恐怕是這“無後”與生殖緊密聯係,而這生殖關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實在有些自我愉悅的成分。想想過去有多少人納妾,用的就是這一條冠冕堂皇的理由,直到今天的巨貪們也以同樣理由去找幾個小三生n個二胎。至於那“不孝有三”究竟說的是什麽,這倒很少有人關心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語出《孟子·離婁章句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對於這段話,從來有不同的解釋,但人們多以趙歧《十三經注》為權威性解釋。趙氏認為,“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可見,趙歧是把“絕先祖祀”作為最大的不孝。把“無後”作為最大不孝,主要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使然。因為初民之始,就確立了以崇敬天道、祭祀祖先為核心的信仰,所謂“敬天法祖”,禮之大也。古人認為,死後有子孫祭祀,靈魂可以得到安息,血脈代代相連,永遠傳承而香火不斷。想那一代又一代祖先的牌位,左昭右穆,莊嚴神聖地置之於宗祠之中,初一十五,香赭不滅,秋日大祭,子孫綿迭,這是中國人一種崇高的民族信仰和精神寄托。與之相反,如果沒有子孫,死後無人祭祀,則為孤魂野鬼,靈魂永遠不得安寧,其陰間處境極其悲慘。因此,不娶妻、無子嗣當然是對父母乃至祖先最大的不孝。
隻是,這“不孝有三”中的“三”應非實數,孟子的《離婁章句下》又說:“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養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用今天的話說,孟子認為不孝有五種情況,一是四肢懶惰,難以贍養父母;二是酗酒聚賭,忘了贍養父母;三是貪吝錢財,隻顧老婆孩子,不管贍養父母;四是放縱聲色享樂,使父母感到羞辱;五是逞勇好鬥,連累父母。這裏“不孝有三”變為了“不孝有五”,其實,“不孝”之狀又何止五種,“三”者,多也,謂無有窮盡之義也。總上之議,孝與不孝,除了“無後”之外,大致集中在二個方麵,一是不能好好贍養父母,使其不受凍餒之苦,這既包括“誠不能也”,也包括“是不為也”;反正不管怎樣,不求給父母錦衣玉食,但一定不能讓父母能不餓肚子、不受寒凍。二是自己務必嚴格要求自己,走正道,毋邪淫,如果品行不端,行事齷齪,或使父母受辱,甚或連累父母,這便是不孝。仔細思量,真正做到了這二個方麵,讓父母生活有依靠,心情不苦悶,也就基本上盡其孝道了。至如有人說讓自己做高官發大財,與“孝”似乎沒有太大關係,最多也就是光宗耀祖而已。而且,絕對不能做貪官賺黑錢,到時候惡報一到,鋃鐺入獄,甚或命喪刑場,那真是個不孝之至極。
而且,我們還有許多與孝有關的傳統俗語,往往片麵理解,謬誤流傳。比如“父母在,不遠遊”就常常被胸無遠誌的人當作固守一隅的擋箭牌。事實上,聖人還有“遊必有方”的下文。是句出《論語·裏仁》篇,方:原由,道理。這句話意思是說,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要長期出外,當不得已必須出去,一定要告訴父母為什麽要出去,去哪裏,什麽時候回來。並且把父母的供養安排妥當。今天,我們真的不要曲解聖賢的意思,如果真是“父母在,不遠遊”,那“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怎麽實現?而且,固守家中,不去外麵謀生活,倘家無餘粟,難道和父母一道守在家中挨饑受凍,這是孝嗎?絕對不是。所以,當下時興“常回家看看”的話題,與“父母在,不遠遊”實在是異曲同工,其謬一也。
於是又想起了“七不出,八不歸”這句老話,大家都誤以為是說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其實,這種說法也是謬種流傳,其本意也與孝道有關。“七不出”是說出門前,如果有七件事沒辦好就不要出門。那七件事啊,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也,也就是我們說的打開大門的七件事。昔時男人是家中頂梁柱,當家人出門,不安排好父母妻兒的生活怎行。“八不歸”是說出門後,如果有八件事沒做好就不要回家。那八件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也;這是古人衡量做人的八條基本道德準則,出門在外,違犯了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連累父母之舉,而這正是涉及到孝與不孝的問題了。
要說孝道,究其根本,真還不是“無後為大”的問題,清人王永彬《圍爐夜話》裏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百善孝為先”,這還真為中的之語,孝居百善之先,換而言之,善良是孝的根本。一個人心中恒懷仁善之心,那麽,就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舉凡喪盡廉恥之事,都會盡量約束自己不去做。這樣一來,內則家有餘粟以養父母,外則身無劣行以辱父母,如是則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