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一位同事告訴我,這個假期,她那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天都和幾個同學一塊去賣報紙,二十天來,堅持不懈。我從內心為之叫好,也為這小姑娘點讚。
同事說到一個細節,有一些人,並不打算買報,但看到小姑娘的執著,聽到甜甜的一聲“奶奶”、“叔叔”,於是掏出一元錢,買下一份報,一句“支持小姑娘”,讓她女兒勇氣倍增,就連前幾天下著雨也堅持不歇。但是,也有掏一元錢而不要報紙的,幾個賣報的小朋友卻是認死理,給了錢不給報紙怎麽行?於是拚命追上去,硬是把報紙塞給對方,有一個小男孩急著送報紙,差點被車撞了。就算這樣,有的人還是堅持不要報紙,這樣,使小朋友心裏特別難受,他們感覺到,人家本來不要報紙,這一元錢是別人對自己的施舍,於是,小孩子心裏感到特別難過。
毫無疑義,這些“支持小姑娘”們而買報紙又不要報紙的絕對是善良的好心人,但是,惜乎其心善,其行則未必善。在許多人看來,隻要是在幫助別人,似乎怎麽做都可以,全然不顧對方的感受,這是一種最不應該采取的態度。一般來說,接受幫助的人比幫助人的一方,心裏敏感而脆弱一些,尊嚴對弱者更加顯得重要。你幫助了他,是善良,他會心存感念;但你一方麵幫助了,另一方麵卻不顧及他的感受,甚至傷其自尊心,這就讓善轉化成惡。許多人是最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施舍,古代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些好心人既然為“支持小姑娘”而買報,為什麽不用心來買報,我付錢,你給報,銀物兩訖,公平買賣,這是一道多麽美好的風景,為什麽硬要拒絕報紙,讓服務變成施舍,讓善良變為傷害,本來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生活畫麵,卻被無端塗上一筆雜色,真是大煞風景,背離本意,善心無善果,傷了小孩的心。
這樣的事情決非個案,有的當然是有意為之,把自己的得意建立在對別人自尊的傷害上。最典型的便是所謂的捐助貧困學生,在一個萬眾矚目的舞台上,讓受捐學生站成一排,捐錢者手拿銀鈔,一一發了過去。台下掌聲四起,台上鎂光燈亮閃;隻苦了那一排站著的孩子,手中接過那一點錢,低頭不是,抬頭也不是;笑也不妥,哭也不妥。就這點點錢,不夠施舍者一個晚上的夜生活,何必鬧得如此喧囂,傷了別人自尊,苦了我們孩子。
於是想起了詩聖杜甫。
杜甫居夔州兩年,修了一座草堂,草堂的前有棗樹,每年棗子熟時,隔壁一位不勝貧窮的老大娘總會來打一捧棗充饑。對此,杜甫隻當沒看見,每當她來撲棗,杜甫一定迴避,以免對方難堪。後來,杜甫搬出,把這間草堂借給一個姓吳的遠房親戚。誰知這親戚一搬進草堂,就修築了一道籬笆,把棗樹也圍進院子,那個老大娘再也不方便來打棗了。杜甫聞知,就寫了一首《又呈吳郎》的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隻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杜甫“隻緣恐懼轉須親”的博愛精神,萬代流芳!
什麽是博愛,一般人認為博愛是西方泊來品,其實乃正宗“國粹”,查諸文獻,博愛一詞最早見於《說苑·君道》:“人君之道,清淨無為,務在博愛”。《孝經·三才章》:“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宋歐陽修《乞出表》之二:“臣聞愚誠雖微而苟至,可以動天;大仁博愛而無私,未嚐違物。”,按中華民族的理解,博愛就廣泛地愛一切人,韓愈《原道》雲:“博愛之謂仁”,仁者愛人也。西方則認為博愛就是廣博的愛,是平等的愛,是沒有等差的、沒有級別的愛。無論東方西方,這樣的理解都沒有錯;問題是博愛必須要有正確的方式,這恰恰是人們容易忽視的,我們應牢牢記住的是,采用正確的愛的方式是博愛的重要內容。
兒子早一向告訴我,他一下子買了五千元錢的清潔液,十年八年都用不完,得想辦法送人。問他為什麽如此傻買,兒子說,純為無奈之舉,一同學離職進京搞清潔液銷售,滿以為可以藉此發財,詎料出師不利,遭遇滑鐵盧,無奈隻有打道回府,可房租未清,無計可施,便來找兒子,希望看在同學份上買點餘下產品。兒子知其積壓產品尚有五千元之多,遂全部買下。兒子對我說,如果我不要產品隻給錢,幫助變成了施舍,同學心裏難受;我告訴這位同學,我有舅舅姨媽都在北京,正好都需要。這樣,同學感激而高興地走了。
我為自己的兒子點讚!
《列子·說符》載楊朱曰:“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而爭及之:故君子必慎為善。”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你行善即使不是為名,也自然會獲得名望,有名就會有利,有了利也就會有了利益的紛爭,所以君子做好事也要謹慎。這裏有二個層麵的意義,一是君子行善,決不可以是為了出名,不是為了出名而去做出名的事,行善是一個正直的君子應該具有的價值觀。二是即便不為名而行善,隨之而來也可能引起利益的紛爭,所以,行善須謹慎,個中有風險。
當然,古人絕對不是因噎廢食,反對行善,相反的是極力倡揚行善;隻是,如何行善,采取什麽樣的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