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切脈的尷尬

(2023-06-06 07:03:17) 下一個
醫生看病,重在診斷,《墨子·兼愛》雲:“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隻有對疾病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據病立方,諸疾去矣。而中醫診斷的核心技術在於“四診”,何謂四診?望、聞、問、切是也。“四診法”是扁鵲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望診”是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的變化;“聞診”是指聽病人說話、聞病人氣味;“問診“是問病人起病和轉變的情形;“切診”就是脈診和觸診。這四種診法是中醫辨證施治的重要依據,是每個中醫必備的基本技能。“四診”之中,切脈尤難,曆來有著“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性。因為切脈是中醫師用手按病人的動脈,根據脈象,以了解疾病內在變化的診斷方法。脈象是中醫辨證的一個重要依據,對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斷疾病的變化,識別病情的真假,判斷疾病的預後等,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中醫不善切脈,亦如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的醫生所謂窺管而已”,根本不能算是合格的中醫。中醫理論認為,脈為血之府,貫通全身,所以身體髒腑發生病變,一定在脈象上有所反映,更多的時候,在症狀還未充分顯露之前,脈象就已經發生了改變;所以切脈也能發現處於潛伏狀態的疾病。因為脈學深奧,真不是開堂講課能說得明白的,必須跟著師父臨床把脈,反複揣摩領會,方可入門,至於登堂入室,窺其堂奧,則看自己的悟性與造化了。
關於脈象與疾病的關係種種,這裏不作討論;隻是平日所看到的切脈種種,說說今天切脈的許多尷尬。
關於今切脈的尷尬,至少有以下幾種最普遍的現象。
電視節目中經常有養生節目,會有中醫專家給人切脈,可有些所謂專家,實在是丟人現眼,岀盡了中醫的醜。中醫切脈,以左手切右手,醫生的手從掌後下指,這是最起碼的常識。右手切右手,左手切左手,從掌前下指,這樣有一個最大的弊端,就是醫者食、中、無名指很難形成一條直線,對應病人的寸、關、尺三部難以準確到位。為人診脈,三個手指彎曲度不同,中指長,應略為彎曲,要使三個手指指頭平齊,節節相對,形成一條直線。然後從掌後下指,首先以中指取掌後的高骨(即橈側的橈動脈莖突處),定為關部,然後前後兩指再取寸與尺部,以病者個子高矮定手指疏密。隻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好寸關尺三部。
曾經仔細觀察過一些中醫切脈,手指置於寸關尺三部之後,手指幾乎沒有任何鬆弛與緊縮的細微變化,這隻是裝模作讓在切脈,根本不能清楚辨析六部脈的脈象。正常切脈之法,在部位取準之後,三指平布同時用力按脈,先在淺層取象,然後重按,以之取脈之浮沉;同時以“息”(一呼一吸稱為一息)定遲數,浮沉遲數既明,再候滑、實、弦、緊、芤、洪、弱、虛,由之再細辨促、澀、伏、結、代、微、細、散、緩等脈象。故是,醫者切脈,手指必須不斷調整用力方向,改變著力的力度,才能辨析出細微的差別。
有的中醫,診脈時思想不集中,隨意為之,甚至言笑晏晏;切脈是一件非常精微的活動,不全神貫注不足以切脈。凡切脈之始,醫者必須要平心靜氣,聚精會神、貫注指下,才能夠獲得真實的脈象。《素問脈要精微論》曰:“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診家正眼》亦雲:“凡診脈之道,必須調平自己氣息”;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與之同時,切脈時一定要注意病人姿式,可以讓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一定要使病人之手前臂與其心髒近於同一水準,前臂平放或側放均可,以使血流通順。手下一定要置脈枕,脈枕要求柔軟,其厚薄應合適,總之以不影響手掌與手臂的水準一致。
關於診脈的時間,最好是在早晨尚未活動,未進飲食之前;因為脈的搏動與氣血的活動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早上沒有進餐,沒有活動,且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身體中的氣血運行處於最原始的狀態,環境安靜,氣血調勻,其脈象也就能展現出病人身體的“廬山真麵目”。《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清人黃宮繡《脈理求真四宮脈要》也強調:“凡診病脈,平旦為準虛靜凝神,調息細審。”所以,為老人把壽脈,為孕婦辨男女,都應該在早上。當然,為一般病人切脈,不可都在早上,隨到隨診,無可選擇;亦如明人汪機所雲:“若遇有病則隨時皆可以診,不必以平旦為拘也。”但是,切脈之前,如是登門求醫者,必須讓病人休息片刻,使之情緒穩定,方可下指。
當然,切脈隻是四診之一,技法再好,也不可能憑三指而定乾坤,正如《素問》所雲:“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世,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明代名醫張景嶽認為,惟以切脈為能事的醫生,不能得是通醫道的人。前賢之教,深刻明確。一個好的中醫,隻有將四有機的結合起來,綜合考察,才能全麵係統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確的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