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言獨上西樓(中)

(2023-06-03 17:20:40) 下一個

 

所以說,中西醫沒有結合,隻有配合,各自利用己之所長,雙劍聯合,共同對病邪。一般來說,西醫長於治標而救急,中醫長於治本而固原。二者路不同,但殊途同歸,目的都是治病救人

再回過頭來,說此次新冠肺炎,為什麽武斷地說不可能有100%治愈率,當然也不否認對方所言這100%是造假,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這100%治愈之患者中,絕對沒有急症病人。試想,在這次大疫之中,武漢醫院的院士、教授、院長都有數人因此不幸逝世。如果要說救治條件,他們無疑是武漢市最好的了,可依然讓死神奪去性命。可見,對於新冠狀病毒的重症者,目前我們真還沒有什麽特別的辦法能夠對付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讓我產生這樣的判斷。

什麽原因,目前中國的中醫藥現狀。可以說是“世乏良醫,世無良藥”。

中醫被迫折騰了100餘年,幸存的一代二代名醫已全部作古,第三代第代名醫也寥若晨星,鄧鐵濤先生的駕鶴西去,標誌著當代中醫第三代的大師所剩無幾。中醫不同於西醫,不是靠學就能夠培養出來的,簡言之,中醫是臨床的醫術,而不是理論的醫術,失去了父子師徒口身相傳,中醫出大師,乎不可能。比如說中醫之切脈,全憑心靈揣摩,可意會不可言傳,不是在課堂上講得清楚明白的。“浮脈法天,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老師說得再形象,也說不出“浮脈”的脈象,隻有跟著老師去臨床把脈,老師告訴你,這脈右寸洪大,左尺滑,你再去把脈感受。而且,不是心智靈動,有悟性的,跟著老師看也未必能完全領會。兒時常聽父輩談論,某人的某徒弟悟性太差,難為良醫雲雲。倒是我還真是受過父輩的誇獎,認為我悟性極好,堪可造就,惜乎時代的陰差陽錯,讓我最終入了師範。

說一個最常見的現象,諸位可以多留意觀察,以見我言之不謬。電視節目中,常有所謂名醫論道,並當場為人切脈,可一多半的名醫切脈,是右手切右手,手切左手,這真是說華羅庚計算1+1=3的荒唐。姑且不論你切脈功夫怎樣,切脈必須是左手切右手,右手切左手,這是根本不可更改的鐵律,因為不這樣,不隻是三部九候把握不準,更重要的是對脈搏跳動的浮沉遲數把握不準,如此號脈,還台直播中煞有介事地糊弄百姓,所以我固執地認為現在是“世中醫”。

其次,諸位不懂中醫,你看今日中醫的處方,幾乎沒有幾個規範的,方子上的中藥排列,參差不齊,想到那一味,寫上那一味,一看處方,根本看不出開的是什麽方劑。用我父親當年的話說,是“亂對章”。什麽意思?處方沒有章法,胡亂排列,不識君臣佐使,湯頭方劑。過去的中醫,包括今天我的處方一定要有章法,讓內行一看,就知道中規中矩。猶憶當年我還隻有十多歲,病家拿了我開的處方去藥店抓藥,藥店老板要問一句,你這是個老醫師開的處方?為什麽,不管藥方開得合理不合理,首先這章法嚴謹,合乎範式!曾經問過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他們老師上課,講了開處方的規矩沒有,大家都一頭茫然,竟不知處方也有規範。為什麽父輩們把這種做法叫“亂對章”,意思就是說處方者沒有成竹在胸,下筆之前,根本沒想到要開什麽方劑,想到一位列出一位,這樣就自然是雜亂無章了。

還有,今天中醫處方,一個方子,動輒二三十位藥,曾且見過一個處方,竟然開了64位藥,不知道要用什麽東西來煮。看完處方,我恁是沒看出來是治什麽病。讀者諸君不懂中醫,我隻明確告訴你,一處方,再多也不能超過13藥,一般是8至11藥為合理。開到一二十味藥,我的父親對此也有專門稱謂,叫做“牛藥郎中”,意思說這不是為人看病的醫生,而是治牛治馬的獸醫。牛馬體,獸醫用藥,常是二三十味一大筐,人非牛馬,怎麽能如此開藥,造成這種原因是什麽,庸醫也。因為一個症狀,如咳嗽,書上可治咳嗽的主藥至少有好幾十味,因為醫術不精,解讀不準,就不可能選擇“完全必要”條件的藥物,反正治咳的,記上一位就寫一味,殊不知這樣的大雜燴,很難收到滿意的效果。因為中藥疾病有一個很大的訣竅,就是藥物的配任非常重要。有時候,名醫處方,隻是在別人的處方上加減一味二味,甚至改下某味藥份量,效果完全不一樣。一處方,數十位中藥,互相之間,其藥性相生相抵者,全部混合為一劑,如此治病,病能愈。有時,我對朋友說,大凡一個處方的藥物超過十三位,為安全起見,至少為效果見,最好別服。

中醫現狀如此,而中藥的現狀更是糟糕,說“世中醫”,也許過激了些,說“世無中藥”,絕對沒有說錯。

說“世無中藥”,首先是藥材的不地道,由於科技的發達,以至於材造假,有時連行家也看不出真偽,尤其是名貴藥材,更是無限地增加了人們牟利的智商,這個問題先不說。盡管過去社會上也有諸多造假,但藥材一般不作假,我們的祖先認為,藥是治病的,食物是活命的,人命關天,故藥材和食品不可造假。中藥藥材,要講產地,講生長期,講采摘時間,講依法泡製。這些環節,一個不可缺失。可如今是全部淪陷,所有古法全部拋棄。比如紅花,正宗產地在西藏,青海、四川的高原地位也屬於紅花產地,可現在到處人工種植紅花,這樣的紅花就是吃也沒有多少效果。人參產地在關外,但是關內種人參,尤其是愈接近長江,生長愈快,這樣的人參,絕對不如蘿卜。過去老中醫開處方,當歸叫秦歸,為什麽,產於秦地方為正宗;花粉叫湘花粉當然是湖南為正宗。浙貝與川貝,都是貝母,但浙江產的貝母與四川產的貝母藥性大不相同。簡言之,小孩性肺炎,中醫叫夾胸症,必用尖貝,若用浙貝,基本無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