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漢瓦兩隻

(2023-11-10 09:54:53) 下一個

喝茶離不開茶具,茶具本質是飲茶的使用感,給人的愉悅感。

比如大碗茶的藍邊大碗也是會給人愉悅,精致的茶杯也是一樣。從這點上講,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隻不過人總歸是不同的。

這裏有一個書單,目前看書了解紫砂文化還是最靠譜的方式。

https://www.jianshu.com/p/cbf041ad42c2

看了書,對泥料和工藝有了皮毛了解,就可以聽懂一些自媒體解說紫砂的話了。

現在好多直播賣茶具的,這是要自己鑒別的,良莠不齊。

泥料是決定壺的形態的,就是說不同泥料可以做的壺型不同。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就好比和麵的硬度會決定做麵條還是做餃子。

所以選擇壺型是第二步。

壺型表達不同的美,體現不同的欣賞角度,當然會給你用它或者擺著它時不同的感覺。

這裏有經典壺型的介紹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528762

像西施壺,思婷壺女性比較喜歡。

我發現我更喜歡中性和古風一些的。

比如這兩隻漢瓦。

紅一點的是紅降坡泥,黃一點的是段泥。

泥料的顏色來自礦石裏的礦物顏色在燒製之後呈現的顏色。

那些白的綠的藍的都不要看,是添加化工原料的。

泥料裏還有沙粒感,分目的,這也是判斷的一個因素。

我這兩隻都不貴,泥料顆粒感就是顯示一下。

現在有灌漿壺,機車壺,都不要看。半手工和純手工需要鑒別,

我也隻是了解個皮毛,可以看壺裏刮底和推牆(壺身片和壺底連接處)

去尋找手工的特點。但這也不一定就是可以斷定是全手工。

這裏麵名堂太多了。

但買之前,總要做些功課,看看書,至少看看紫砂壺手工製作全過程,

找一些謙遜、知識豐富,經驗多的人講的視頻。

壺底、壺把、壺內壁有款,但這些都是可以作假的。

一般匠人有自己賣,也有找人賣,通過實體店,網絡,這些都是很多造假和加價的坑。

我不懂,也不妄說,紫砂壺在我也不是為了收藏升值傳家,也不是養生,就是偶爾用,

自己覺得舒服、開心。

漢瓦開口大,適合泡葉形寬大的茶葉,散熱也快,比較適合綠茶,烏龍也行。

今天是單叢。

紫砂壺新壺開壺,不要各種奇怪的方式。

就是熱水洗幹淨。正經料正經做工,燒製出來

就是一些灰渣而已。那些化學泥料的才有異味,他們教你這麽煮

那麽煮呢。

養壺就是及時洗幹淨,絨布擦壺,手上有油脂等,不要手抹撒。

紫砂是吸味的,一些高香的茶會明顯。

我平時還是喜歡蓋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