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耳的古城

人生感悟,美國觀察,用心寫出好文章
正文

馮小剛的苦衷

(2021-05-29 05:39:00) 下一個
注:本文是我的一篇讀書筆記 -《互聯網時代,傳統閱讀重要嗎?》- 讀朱小棣先生的《閑讀閑記》的節選。想看全文的朋友,可以在下麵給我留言,謝謝!
 
朱先生的閑讀筆記是個知識寶庫。有的篇章他在引用原文和闡述自己見解之後,仍然推薦讀者去讀原文,那樣會有更多的收獲;而有的文章,朱先生已經把原作中最精華的部分萃取出來,讓我覺得不必去看原文了。作為讀者,站在了朱先生的肩膀上,我必須要感謝。
 
朱先生關於馮小剛的《不省心的老炮》,正是這樣的一篇。
 
我看過馮小剛導演和主演的大部分電影,對他的熟悉程度應該算是高的。在我的認知裏,馮導和朔爺是我喜愛的現代京味幽默的鼻祖之一。但也許正是愛之深,責之切,近年來我對馮導的批評不少。
 
馮氏的招牌是喜劇,對馮氏幽默高峰之作的《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和《大腕》等片,大部分台詞我都可以背下來。我沉痛地認為,馮氏喜劇終結於《大腕》。從《天下無賊》開始,不僅故事的荒誕性不成立了,連句像樣的搞笑台詞都拿不出來了。《非誠勿擾》演員陣容強大,演技精湛,場景也做得精致了許多,但失去了喜劇的靈魂,給我買櫝還珠的感覺。到了《私人訂製》,我對馮導心生憐憫:拾人牙慧無趣,拾自己的牙慧,不知馮導心裏是何滋味?
 
至於晚飯,這種和凱歌導演的圓環套圓環、老謀子的滿城晃爆黃金甲去比爛的東東,我都沒興趣評論。
 
馮導後來對現實題材的探索,我心生敬意。《集結號》是好片子,《1942》和《唐山大地震》,不叫好也不叫座,但我對他的敬意在增加,感歎創作者在藝術探索和市場壓力之間尋找平衡的不易。但在拍這些電影時,馮導的暴脾氣卻在給他減分,我隱約能感到他經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常常爆粗咒罵觀眾,讓我會略皺眉頭:再失控也不需要這麽著對觀眾發泄呀。
 

 
《老炮兒》我看了大半部好片,但被結局給惡心壞了。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如前麵說的,就是我對他的批評很多的原因。
 
好了,說起馮導我打不住了。這麽多的筆墨,能證明我對馮導不算生疏了吧?我們回到朱先生的文章,他摘抄了馮導《不省心》一書的如下內容:
 
“我這麽讓人不省心一主兒,也能全須全尾,平平安安活到現在,老天爺真是厚道了。”
 
“我曾經說了兩句實話,代價很大。先是媳婦不讓睡覺,苦口婆心央求:看在我和孩子的份上少說兩句實話行嗎?”
 
好友陳道明曾聲色俱厲地質問他:“你不說實話能死嗎?”他還說:“你得多大的好跟我沒關係,你倒多大的黴跟我有關係!”說這話的是陳道明,陳道明!
 
馮小剛於是寫道:”說兩句真話竟讓家人朋友如此不安。我認栽。收聲。往後我要嘴裏沒實話,大家包容。“
 
”麵臨危機,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人說這種品質幹不成大事,我不同意。鄧小平大人要不是能忍一時之辱,又怎麽會等來‘春天的故事’。“
 
朱先生自謙他在”抄書“,正是這些精心”抄“下來的內容,切中了馮導身上的矛盾,一語點醒了夢中的我:看來我之前對馮導的有些批評,是太過苛責了!
 
朱先生的這篇文章還給了我另一個啟示:了解和體諒對方的處境,閱讀也許會多點溫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緊衣衛 回複 悄悄話 也就是個狗炮兒.
伍歌 回複 悄悄話 完全同意,隻有曾經受到壓迫的人,才能明白苟活的涵義
火耳 回複 悄悄話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火耳的古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