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耳的古城

人生感悟,美國觀察,用心寫出好文章
博文

歡迎關注WX公眾號“火耳的古城”冬天,吃羊肉的高峰季節到了。現代發達的媒體,把美食的主題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平麵媒體上的爆款美文,像兩年前的那一篇《國家羊肉地理》,還是紀錄片如《舌尖上的中國》裏,羊肉都是一個重要角色。既給人印象深刻,又引人食指大動。一我出國快二十年了。出國之前,在國內旅行的機會不多,那時物流也不發達,吃羊肉的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2-02-19 12:44:32)

來自WX公號“火耳的古城” 作為方言,廣東話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不光是口語能把聽不懂的人擋在外麵;寫出來的文字,因為有很多帶古語古義的詞和一些特有的語氣詞、代詞,一個懂現代漢語的人,看到這些同屬中文的方塊字時,也會覺得摸不著頭腦。 深圳是個移民城市,因地緣關係也深深地打上了廣東文化的烙印。在那裏,我和朋友們學會了一種把普通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2-02-19 12:21:09)
文章來自WX公號“火耳的古城”李敖給愛狗的“標準”做過一個注記:如果你能和狗狗同喝一杯水,那麽可以算是真正一個愛狗的人。李敖給出的參照是陳文茜,他口中的“台灣最聰明的女人”。李敖說和陳文茜見麵時,常看到陳會和她的狗狗你一口我一口,一起喝同一杯水。陳文茜養了一群狗,有兩條是她在美國生活時就養的,回台灣時費了些勁帶回去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注:本文是我的一篇讀書筆記-《互聯網時代,傳統閱讀重要嗎?》-讀朱小棣先生的《閑讀閑記》的節選,原題為《世事洞明》。想看全文的朋友,可以在下麵給我留言,謝謝!我是70後,相對而言屬於幸運的一代。和上一代比,我們沒經曆過物質和精神上的匱乏,成長於一個安穩的時代;和下一代比,我們在中國和世界接軌獲得大發展的風口占到了先機,在相同年齡時完成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5-29 05:43:02)
注:本文是我的一篇讀書筆記-《互聯網時代,傳統閱讀重要嗎?》-讀朱小棣先生的《閑讀閑記》的節選,原題為《邊角處的精彩》。想看全文的朋友,可以在下麵給我留言,謝謝!朱先生談到在閱讀中常常會“放棄了主題主旨,在邊角裏拾到了有價值的東西”,我對此深有同感。在讀《錯過了與三毛在同一時空》一篇裏,我在邊角處有了意外的發現。也許是瓊瑤、三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5-29 05:39:00)

注:本文是我的一篇讀書筆記-《互聯網時代,傳統閱讀重要嗎?》-讀朱小棣先生的《閑讀閑記》的節選。想看全文的朋友,可以在下麵給我留言,謝謝!朱先生的閑讀筆記是個知識寶庫。有的篇章他在引用原文和闡述自己見解之後,仍然推薦讀者去讀原文,那樣會有更多的收獲;而有的文章,朱先生已經把原作中最精華的部分萃取出來,讓我覺得不必去看原文了。作為讀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0-12-11 07:40:44)

一.那個碧池這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中美之間的各種交鋒就沒停過。在各個層麵上,不時就爆出一個熱點來。12月3日,中國日報歐盟分社社長陳衛華,在推特上罵美國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為"碧池",成了一個報道和討論的焦點。英文Bitch是很難聽的話了,在多數正式媒體中是不能登場的,必須打上叉叉才可以出現。兩位都是體麵人,為何罵得那麽難聽呢?原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我愛下圍棋我上高中時開始學圍棋,是在中日圍棋擂台賽影響下接觸圍棋的那一代人。學會之後就一直保持著這個愛好,在圍棋上花了不少時間,也因為圍棋交了一些朋友。棋藝的高低和棋才有關,不過對大多數業餘棋迷來說,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不管你處於什麽水平,無論棋盤內的技藝,還是棋盤外的趣聞軼事,總能讓人找到興趣點,棋樂融融,也其樂融融。圍棋就是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0-11-07 20:07:04)

前兩天,一則朋友圈吸引了我的注意: 朋友和我都是70後,我們在90年代中期上大學,2000年前後到了美國留學。她珍藏的寶物,我差不多也都有: 3.5吋磁盤:我保留著兩盒,裏麵存的,是我申請學校時的文件。 金筆:離開深圳時,最鐵的哥兒們夫妻倆送了我這支派克金筆,寓意是祝我學業順利。到美國後,有一次我想用這支筆給他們寫封信,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0-11-07 19:48:36)

怎樣用一個或幾個簡短的詞匯來描述梁阿姨,我犯了難。年齡上她是一位長輩,和我們交往的過程中她更像一位朋友,她是一位經曆豐富讓我受益良多的長輩朋友?這也不準確,讀完她的故事,興許你會和我有同感。而最近,我想到最多的是,她是一位高齡老人。3月以後,美國疫情狀況陡然嚴峻起來。想到梁阿姨我很緊張,她現在居住的新澤西州,毗鄰紐約,一度是疫情最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