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公義取決於社會成員的個人信義。

人是有罪的人,社會公義隻在上帝手中。
正文

音樂指揮是做什麽的?

(2020-09-10 13:16:47) 下一個

指揮,conductor, 在音樂中,指揮管弦樂隊、合唱團、歌劇團、芭蕾舞團或其他音樂團體表演和解釋合奏作品的人。在最基本的層麵上,指揮家必須強調音樂的脈搏,以便所有的表演者都能遵循相同的韻律節奏。保持這種有節奏的節拍是通過一係列的手臂和手部動作來完成的,這些動作勾勒出基本的節拍——例如,兩個節拍(如波爾卡舞曲)、三個節拍(如華爾茲或馬祖卡舞)或四個節拍(如進行曲),在每種情況下,主要重音都是由下擊音表示的。

近兩個世紀以來,指揮家們喜歡右手拿一根指揮棒或細棒,作為強調韻律輪廓的工具,而左手則用來指示不同部分和細微差別的條目。然而,一些當代指揮家遵循著長期以來在無伴奏合唱指揮中確立的慣例,不使用指揮棒;沒有指揮棒,雙手可以自由地進行更細致的解釋。在公共表演中,隨著指揮棒的移除和印刷樂譜的記憶,指揮不僅可以自由地使用手和手臂,還可以通過軀幹和麵部肌肉的運動,向觀眾表達他在樂句、動態水平、細微差別、個人演奏等方麵的表現,以及其他方麵的表演。

19世紀孕育出了一種新的音樂家——作曲家指揮家,如卡爾·瑪麗亞·馮·韋伯、赫克托·柏遼茲、費利克斯·門德爾鬆和理查德·瓦格納這些獨斷專行、富有創造力的人,他們對表演有著完全的控製力,並將一心一意的創作觀點和培養起來的敏感度帶到了他們的作品中,這些作品是19世紀音樂的標誌。

在某些情況下,這一新品種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於他們能夠成功地支持不受歡迎的事業,例如門德爾鬆複興巴赫音樂,當時被認為是過時和學術的。赫爾曼·列維、漢斯·裏克特和費利克斯·莫特效仿了瓦格納在指揮中富有想象力的手勢和控製力,而漢斯·馮·比洛則是當時繁榮一時的指揮家大師的縮影。在作曲家、表演者和公眾之間的關鍵角色中,比洛和其他指揮家獲得了音樂家中無與倫比的地位和聲望。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傑出的指揮家常常通過對音樂家近乎傳奇般的控製來獲得國際聲譽,以尋求完美的詮釋。阿圖羅·托斯卡尼尼就是這些人物的化身。

20世紀最有效率的指揮家既有天賦的音樂家,也有技術和敏感的領導者,既能權威地與自己領域的專業人士打交道,又能敏銳地理解經濟支持者和公眾的需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