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沒有設想”的生活:SPONTANEOUS LIVING

(2019-04-26 11:47:50) 下一個

讀者:

 

先生跟我談這些不用打那麽多預防針,我理解先生,其實佛教尤其密教也一直是怎麽談的。什麽叫“常、樂、我、淨”,這個不能跟凡夫說,因為凡夫的常樂我淨不是“究竟”的常樂我淨。“常”,就是您說的終極,什麽都不要,什麽都無所謂這種狀態;“我”,就是您說的這SELF(不是凡夫的小我);沒有垢淨的觀念,沒有“超越”、“提高”、“畢業”,就是“淨”;得著這個境界,當然是“樂”了!

為什麽還是要稱您先生,是因為您可以在佛教的表述係統之外來談,針對的是缺乏佛教熏習而又有一定根器、受現代/西方高等教育的華人。您用他們熟悉的表述把這麽深奧的佛法呈現出來了。大功德大智慧!

大圓滿法修到最高層麵,就是您說這個境界,就是no contrivance,什麽都不用做。然而,一般人沒有“開竅”的話,他隻能接受有一個path。人必須走這麽一個過程,超越,學習,提高,畢業。對這些人口大多數的二元思維的人,隻能這麽度。所謂root, path, result,root其實就是result,但是需要一個path去認識它,走了一大圈兒,終於明白,噢,我“本自具足”!於是,針對“人”,就有了無量無邊的方法,path,而其本質都是“空花佛事、水月道場”。

真正的挑戰,恰恰又在path。就好比說,中國人說話不會彈舌、打嘟嚕,你去問老墨,他說,很簡單啊,不是一打就有了?這時候就需要語言老師,他教你用什麽技巧來訓練打嘟嚕。現在華人的情況是,大多數,幾乎90%,95%,是在山腳下,稍微有點兒高度的地方就人煙稀少了,確實沒有能在一個層麵說話的,而對這些大眾,可能就算你有方法,他們也無發心去追求智慧,而發心是根本性的,特別特別重要。中國人在佛法這方麵,顯得特傻。您說的好,管好SELF,認識SELF。

我相信很多人跟你提過他的這個師父,那個上師,而95%這樣說的人,他其實想強調的是他是“係統”內的人,是有傳承的。就好比一個學生說,楊振寧給我講過課,嘿!95%這樣的華人,你問他,你師父怎麽說的,他一問三不知。所以隻能慢慢談,才能彼此了解,因為太多太多的人是這樣的了。Well,我上師說,你必須學會去trust simplicity:“... our skill in remaining in this unfabricated state is maybe not good enough, or we don't trust this path of simplicity enough, because we have this residue of the habit of thinking that “I must listen”and “I must understand” and “I must make sense”. " 他舉例說,好比鑽石被spaghetti sauce裹住了,以致於你不知道那是多麽寶貴的東西,怎麽辦?你需要的就是"know it's a diamond"。就這麽簡單。

另一段:“As Paltrul Rinpoche said to Nyoshul Lungtok, “Do you see the stars? Do you hear the dogs barking?” And when Nyoshul Lungtok said, “Yes,” Paltrul Rinpoche said, “That's it- there's nothing more”. ”

補充一段兒我上師講的,應該跟先生有共鳴:

"... what is Atiyoga? ... It is like a poisonous tree. There is a big poisonous tree [nearby] and yet you don't know it is a poisonous tree. [In that situation] you don't really need to do anything. You don't have to abandon it, and you don't have to adopt it. You don't have to interact with it. What does that mean? The poisonous tree has no benefit for you, but it also does not harm you. That is the real liberation isn't it? Real liberation. If the poisonous tree had the effect of giving you some benefit, together with that would also harmfulness. Then you would have the actions of abandoning it and adopting it. Maybe for the modern people like us, a good example maybe is a small baby and a car. For a small baby, a car is
neither helpful in his mind, nor harmful. It's self-liberated from harmful or beneficial. Basically it is
the utmost non-fabricated, uncontrived. That is the view of Atiyoga.

And because of that, Atiyoga's meditation is doing nothing. ... Atiyoga's action is not contriving, because nothing harms you, nothing helps you. "

 

存在:

 

和像你這樣的可以談到一個頻率上甚是有幸。我還是第一次聽到“NO CONTRIVANCE”這個說法,查了一下字典,真是這個境界。什麽都不必刻意做,也什麽都不必刻意避免。NO CONTRIVANCE 換一個說法就是SPONTANEOUS LIVING(自發境界)。現在讓我短短的解釋一下:是體會到“做”或“不做”是自發的,不由“我”選擇的。比如一直想要完成某一件事情,真到了有機會做又不想做了。不想做就不做了,毫無糾結。現在一切都很隨意。有時一直不想做某件事情,但一到某個時刻,突然就放手做起來,而且很高效的完成,發現一切事物都是自發的,NO CONTRIVANCE的。前麵我用了不少“想”和“不想”,“做”和“不做”,其實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個人的“我”在判斷情況和選擇行動,“想”和“不想”是自發的,“做”和“不做”也是自發的,甚至表麵上看起來的判斷和選擇也是自發的,並不出於個體“我”。英文就是Things happen spontaneously without the feeling of personal involvement.  “想”OK,“不想”也OK。“做”OK,“不做”也OK。一切都是神聖能量自發運行,怎能不OK?

 

是的,大部分還沒有“悟”的“人”都認為需要有一個過程(PATH),好像自己沒有的境界需要通過走一個“修行”的過程才能夠獲得。好像自己這個“人”有很多“業”需要一點一滴地去“修”掉。這就是《圓覺經》中指出的“以幻修幻”的誤區。但對於這些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很難不走程序,從“人相”的角度看擺在他們麵前就是漫長的道路。他們可能非要走到山窮水盡,發現無“路”可走,無“我”可修的時候,才會猛然“開悟”過來,才會猛然發現原來自己從來沒有偏離“本自具足”。對於深信八大道路的“人”來說,他相信要走很長的“道路”,就會走漫長的“道路”,直到他們絕望了才會猛然回頭,發現岸不在彼處,就在當下,哪裏都不需要去。任何嚐到“實相”的那位,都會在一定階段感到絕望(DISPAIR),因為隻要那麽一點點的嚐到,真相就會給徹底摧毀思想原來頑強堅持的認知幻覺。發現原來沒有那個寶貴的“我”需要提高啊,發現原來沒有“我”和“我的生活”啊,原來“我”是沒有“希望”的,“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幻相,原來一切都是一場夢幻玩笑。隻要一點點看到就夠了,幻覺“我”好像是一個大氣泡,真相就像一根小小的尖針戳向氣泡。隻要一戳,“我”的幻覺大氣泡就倒數計時了。

 

最後一段是你的上司給你的指導,他說的非常到位,短短一段話涵蓋了所有的道理。“益處”和“危險”都是出於個體“我”思想上的幻覺,現實就是現實,不但沒有“我”“你”“他”,也沒有個體“我”所需要獲得的“益處”和所需要避免的“危險”。雖然在表相中當我們的手碰到火以後會縮回,但這是自發的動作,並不真的出於個體“我”的選擇。“開悟”的境界是一種無條件的滿足,不再需要增加什麽或減少什麽,不再有“希望”,也不再有“目的”,就是你說的一切CONTRIVANCE都沒有了。

其實,每個“人”出生的第一年都是“開悟”的,嬰兒沒有任何概念,他不求什麽,也不避免什麽。嬰兒也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和外界分離的個體“人”,嬰兒是無“我”的,他沒有分離感覺,他沒有歧視,他沒有概念和分辨。這些概念都是大人在日後通過“教育”才產生的。“開悟”了就像回到了嬰兒狀態的純真。這就是道家和佛家都說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知無求”。

 

你的上司說的ATI瑜伽的MEDITATION就是我在這裏說的道理,完全一致。但暫時這種瑜伽隻能對準備好的那位說,普通“人”聽不太懂的。這種境界就是:知道自己什麽都不是,是空的,也同時知道一切表相都是自己。就是每分每秒地體會“我什麽都不是,我也是一切。既然是一切了,哪裏來危險?哪裏來問題?哪裏來事情?就算表麵上看像一個危險,它還是我自己偽裝出來的,不用害怕它”。每次沉浸在這樣的境界中,就是在做高級的非靜坐的靜坐。

但對於沒有“開竅”的大部分人,他們以為MEDITATION(靜坐)就是把腿盤起來,讓思想停止,進入安靜無念的定態。雖然我不反對他們這樣做,我以前也做過很多年,但這是很刻意的很努力的效率很低的“道路”。普通“人”的靜坐就是在虛幻的夢境中“修行”。夢境中的“無思想靜坐”依然是夢境中的一種經驗,是無法破夢的。唯一需要發現的是這個真相:一切經驗形式都不會增加什麽或減少什麽。你不會因為8小時絕食靜坐而增加什麽,也不會因為不這樣做,比如看8小時連續劇,而減少什麽。一切經驗中的CONTRIVANCE都是無效的。真正的“開悟”是一下子看到:沒有一個“我”需要修行打坐。沒有一個“我”需要開悟。沒有一個“我”有任何“業”需要洗淨,沒有一條“道路”需要爬行。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有“我”在過生活,其實沒有“我”,也沒有屬於“我”的“生活”,隻有無法表達,無法知道,無法定義,無法解釋的THAT。THAT這個字用佛祖的語言就是“如是”,是怎樣就是怎樣,沒有不OK的“如是”。

 

ATI瑜伽的靜坐就是高級的“非靜坐和非努力的靜坐”,我用英文說就是IT IS NON-MEDITATION MEDITATION。哈哈,看似一句矛盾語句,隻有聽的懂的那位聽懂了,哈哈。

 

祝賀你有這樣的老師,他把你指引到超越“好處”“壞處”漩渦的沒有道路的道路上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