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消除業”是世俗宗教的歧途,你可以努力消除幾輩子,和明白不搭界。

(2019-07-10 08:47:22) 下一個

讀者:

何時有蘊執,爾時有我執,有我執有業,有業亦有生。- 龍樹菩薩

 

明亮:

 

"有我執有業,有業亦有生", 說的不錯。 

但容易誤解,龍樹說的是一個意思,聽眾理解的就膚淺了,變成了另一個曲解的意思了。他們認為有獨立的裝在身體裏麵的“我“存在,因為這個幻覺,就相應產生了“業”的幻覺。也就是說,這個個體“我”可以產生或積累“業績”。有了“業績”的幻覺,就覺得個體獨立的“我”在“生活”中了,產生了“生活”的幻覺。 

世俗宗教的很多教條就是圍繞這如何消除“業”,好像真的有“業”這個罪孽存在,需要努力消除。 
其實,“業”僅僅是《看似》出來的印象,是伴隨“我”一起升起的幻覺。沒有個體“我”可以創造或積累任何“業績”,因為根本沒有個體分離的“我”存在。“我”僅僅是看似的我,“業績”僅僅是看似的業績。你可以一“見”就明白了:“我”和“業”皆是幻覺。 

幻覺是不需要消除的,假若有一個“我”存在需要消除幻覺,那麽幻覺就不是幻覺了,變成實體存在了,這樣就落入了【消除幻覺】的歧途上去了。明白就是明白根本沒有“我”,也沒有屬於“我”的“業”。這個明白就是一看,當下即刻看清楚了,一秒鍾都不需要,啥都不需要做。 

我再強調一遍:幻覺是不需要消除的。假如認為有一個“我”需要努力地去消除幻覺中的“業”,那麽幻覺能量會因為這樣的努力越來越強大。幻覺就是幻覺,根本不存在,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怎麽需要去消除呢?打一個比方,天上飄過雲彩,你卻把雲彩看成是一個美女,你愛上了這個幻覺中的“美女”,當真了。當你發現“美女”是幻覺,自始自終就是簡簡單單的雲彩,哪裏有什麽“美女”?你會哈哈大笑的。因此,隻要看破幻覺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消除不存在的東西。 

“我”是幻覺,“業”也是幻覺,“生”也是幻覺,你當下即刻,一秒鍾都不需要,一點努力都不需要,可以立刻看破這些幻覺,立地成佛。 

“我”和“我執”是有區別的。“我”僅僅是看似在其實不在的幻覺感覺而已,是無害的。但“我執”就不同了,“我執”的意思就是把“我”幻覺感覺當成真的,糾結起來。因此,關鍵在於不把幻覺當真,而不是消滅幻覺。

說“立地成佛”不是究竟的說法,卻是流行的說法。為什麽不究竟?因為你自始自終都是獨一無二的無限終極存在,你自始自終都是‘它’,‘佛’就是‘它’的同義詞。你需要“成為佛”嗎?不需要,因為你早就是了。

明白就是發現:啊,原來我一直是‘它’!而不是成為某樣你不是的東西。

舉一些例子:比如說,不明白的那位,發現自己說了一句髒話,就批評自己,我是學佛的,怎麽可以說出這等髒話。發現自己做了錯事,就後悔莫及,我是學佛的,怎麽可以這樣做,這就是世俗佛教信徒的普遍誤區,世俗法師寫了各種各樣的文章,講述如何消除“負麵”,轉向”正麵“,因而走《八大正道》變成了世俗佛教的基本教義,形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宗教係統,悟性不高的人陷進去容易,但從“消滅負麵轉向正麵”的兩元對立的宗教洗腦係統中明白過來就不那麽容易了。 

高級瑜伽不是這樣的,當“說髒話”了,明白那是《看似》而已,不是“我”做的,“髒話”不是真的髒話,而是‘它’的無限終極能量震蕩形式,根本沒有“我”也沒有屬於“我”的作為,沒有“我負責。 一切都是‘它’的意誌。


做錯事了?那是《看似》的做錯事,不真的是這麽回事,沒有”我“做任何事情,沒有“錯”,也沒有“對”,沒有“我”,也沒有“事情”,一切都是‘它’做的。當然說‘它’做的這個說法也不究竟,更好的說法是:一切都是‘它’的能量質地顯現,‘它’沒有做任何事情,‘它’僅僅像變色龍那樣無窮無盡地變色,其中一個色彩就是所謂的“我”感覺,但如果你把“我”當真了,就陷入龍樹說的“我執”中,“我執”就把‘色’當真了,認為真的有“事情”被“我”做出來了,是“我”的責任,陷入愧疚的幻覺中,陷入無底的“反悔糾錯”的循環陷阱之中。

‘它’的色彩可以無限多樣,但僅僅是它皮膚的顏色不同,無善無惡,無對無錯。 

希特勒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耶穌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特朗普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習近平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戰爭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和平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出生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死亡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XXX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YYY是什麽?是‘它’的皮膚顏色。

我寫到時間的終結,還是‘它’的皮膚顏色。

‘它’可以顯現出無窮無盡的‘色’,但‘它’還是‘它’,不增不減。

有“我”的感覺不是錯誤,但把“我”的感覺當真就是“執著”了。

在《心經》中,佛陀說了:空中無色。意思就是說《看似》的色不是真色,僅僅是看似而已,因而“無色”。

龍樹說的“業”,不是意味“錯誤”或“罪孽”的意思,而是意味著“當真了”,把‘它’的皮膚色彩當成真實的發生了。如果你當真覺得有個體的“我”,就必然當真覺得有屬於這個“我”的“業績”。龍樹的“業”其實就是“當真”的意思,把沒有的幻覺當成是真的發生。

在《金剛經》中,提出了《有為界》這個概念。《業》就是《有為》的同義詞。伴隨“我”幻覺,必然導致認為有一個“我”可以有作為或有選擇,落入了《有為界》的幻覺循環。其實,《有為》僅僅是看似的有為,選擇其實是看似的選擇,不可能有屬於任何個體的作為或選擇,一切都是同一個‘它’。

很多人誤以為需要從有為界中掙脫出來,進入無為界。NO,NO,不是這麽回事!就像《業》一樣,有為界僅僅是一個看似在,其實不在的幻覺。你不需要掙脫不存在的幻覺,你隻要一看,一秒鍾都不要,看破了這個幻覺,你發現從來沒有個體的“作為”和“選擇”和“意誌”,當下即刻隻有‘它’在,‘它’看似在無窮無盡地變顏色,其實啥都不真的發生。

這個發現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字: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覺海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

想起了禪宗裏“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的公案,落入了因果不是錯,但是不要被因果所迷惑了。
olive-c 回複 悄悄話 昨天,讀了明亮先生給那位網友的回複,一時間滿腹的話語湧到嘴邊,但不知如何開口。
你的苦我懂,I LOVE YOU.
olive-c 回複 悄悄話 金剛經裏提到四句偈,一直讓人們猜到如今,搞不清到底是哪四句偈。接觸到明亮先生之後明白了是哪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一點異議也沒有。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神秀的偈子就是一般人的修行路子,還未體悟一切都是幻覺,既無身心也無菩提明鏡。但五祖鼓勵神秀寫得很好,就照你寫得努力吧。五祖不去逼迫神秀。

讀這些故事,現在覺得真有意思,是誰編排了這些情節,你悟了,我沒悟,神秀沒悟,慧能悟了,張三善良李四惡。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產生了些許的出離感,開始把自己也平等地當成角色中的一員,我看著我自己的表演。挺有意思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