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從‘命運’談到‘投降’

(2019-04-26 11:04:58) 下一個

‘命’隻對個體有意義,個體人敬畏‘命’。當個體‘人’的糾結逐漸減弱消散後,‘命’就不重要了,沒意義了。可以說個體‘人’是沒有意誌(VOLITION)的,但不否認在感覺上感到存在個人意誌,這不是矛盾。整體意誌總是以個體(個人)意誌的形式顯現出來,但不能說個體(個人)意誌是真的。

你以為是自己做的決定,其實這些決定並非出於個人,是整體意誌的顯現。比如,你預計有某個困難要發生,你決定改變策略,避免困難。表麵上看像是個人做的選擇,其實從‘困難’的出現,到‘預計’困難,到‘決定改變’都是整體意誌的同一顯現,看似屬於個人,其實是整體能量流的必然呈現。沒有矛盾。你不要把這個故事情節當真了。

再比如,昨晚的夢裏有一個‘我’做了不少選擇,構成了夢故事。其實這個夢‘我’沒有真正做選擇,整個夢故事是夢能量的自發呈現,不由夢‘我’的‘意誌’而轉移。當我醒來以後,發現夢‘我’根本沒有他獨立的意誌,雖然在夢中顯的很明顯真實。

我說過,當你悟了以後,會深刻地體會到生活是沒有錯誤的,任何表相上的‘錯誤’其實並非錯誤,是整體意誌的必然呈現。你會放下對‘命運’的恐懼。一切都是SELF,‘你’是SELF,‘命運’也是SELF,有必要自己害怕自己嗎?當你放下了對‘命運’的恐懼或擔心,就等於把一切交給了生活,這就是一種投降(SURRENDER)。中世紀有很多天主教道士在修道院裏整天祈禱靜默,就是把自己交給天主,當你把所有一切都交給了天主了以後,你就像放下了一切包袱,你的成功不屬於你,屬於天主,你的失敗也不屬於你,屬於天主,你的一切功德或一切缺陷都屬於天主,與你無關。奇妙的是,當投降徹底後,就立刻悟了,你發現當下眼前的你就是天主本身。這就是為什麽天主教書籍經常描寫到:“當你把一切交給主,那麽主的光芒就會滲透你”。其實這就是我說的道理,當你把個體定位放棄了,留下來的隻有本體SELF。我用了另外一個詞SELF,指向你的本體,難道和耶穌說的“主”有區別嗎?我說的SELF可能比耶穌說的更技術一點更哲理一點,但沒有區別。不要搞錯了,天主不高高在上,天主就是當下的你,天主和你無距離,天主和你是同一同在的,隻有你自己無其他,但注意這不是指個體的‘你’,你(SELF)是孤獨的唯一的無二的存在。你(SELF)是那無生無滅,永恒無限,超越一切的。其實耶穌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對於2000多年前的以色列農民,如果耶穌對他們說“SELF”,他們哪能聽得懂啊,耶穌隻能沿用以色列舊約中的GOD概念,其實耶穌說的就是你自己SELF啊!如果我們追溯最原始的希伯來語GOD的意思,就是“I AM WHO I AM”,這不就在說你自己(SELF)嗎!

我們來看看舊約《EXODUS》摩西怎麽說的吧: Moses asks what he is to say to the Israelites when they ask what God has sent him to them, and Yahweh replies, "I am who I am," adding, "Say this to the people of Israel, 'I am has sent me to you'.

與其說耶穌是“天主教”的創始者,不如說耶穌是“SELF教”創始者,耶穌的天主就是I AM WHO I AM,這句話簡單到無法再簡單,說的就是你自己(SELF)啊。

耶穌在另一本被羅馬教堂封殺的《托馬斯福音》中講的更清楚,上帝的天堂不遠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現在看看耶穌在《托馬斯福音》中是怎麽講的:

(3) Jesus said, "If those who lead you say to you, 'See, the kingdom is in the sky,' then the birds of the sky will precede you. If they say to you, 'It is in the sea,' then the fish will precede you. Rather, the kingdom is inside of you, and it is outside of you. When you come to know yourselves, then you will become known, and you will realize that it is you who are the sons of the living father. But if you will not know yourselves, you dwell in poverty and it is you who are that poverty."

耶穌說,如果有人告訴你‘天堂遠在天邊’,那麽鳥兒會比你早去那裏。如果他們告訴你‘天堂在海裏’,那麽魚兒會比你早去那裏。這些人錯了,天堂就在你內部,當你了解了你自己,你就知道自己是什麽了。你會發現你自己就是天父的兒子。但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你隻能處於貧窮中。但這是你自己顯現成貧窮。

注意,上段翻譯是沒有什麽難懂的,奇怪的是最後一句。耶穌說 It is YOU who are that poverty。這個YOU說的就是天主啊,無論你知道不知道,你一直保持天主不變,不會因為你悟到或不悟到而改變你就是天主的本性。無論你怎樣,SELF還是SELF,不增加不減少。

為什麽羅馬教廷要封殺這本《托馬斯福音》?因為《托馬斯福音》記下了耶穌真正講的道理,毫無隱蔽。當時羅馬教廷和羅馬皇帝勾結起來,刻意把上帝概念放在高高在上的和普通人分離的位置,給社會上的普通人造成一個無法輕易逾越概念鴻溝,意圖是讓教廷代表真理,以強化教廷和皇權的合法性。他們把大部分耶穌講話記錄都燒毀了,選出幾本符合皇權教廷利益的版本留下來,合法化,這就是現代基督教的原型。

幸運的是,真信耶穌的某道士把《托馬斯福音》偷偷帶到埃及,埋在地下千年。直到1945年被當地一個農民挖出來重現天日。這本經的發現,可以還耶穌一個公正(並非說有一個‘耶穌’的人在乎這個公正),我們清楚了耶穌講的其實就是佛講的,沒有差別。

回到‘投降’,在初期,你可以假設有一個高高在上的上帝,你可以把一切自己的困難,擔心,害怕,挽救,投降給他。但這個投降要徹底,如果你希望上帝給你回報,好像和上帝談一個交易,那麽最多達到心安,其它沒有什麽效果。逐漸地你會發現,這個高高在上的上帝其實近在眼前,在你深層,就是你自己。真正的投降是不求回報的,是對生活對絕對信任。我把一切成功歸功於整體存在(SELF),我把一切失敗也歸功於整體存在(SELF)。我也把個體‘我’整個地投降給了整體存在(SELF)。不再有‘我’負責了,不再有‘我’犯錯了,當然,也不再有‘我’成功了。不要在乎自己悟了還是沒悟,‘我’的悟根本不重要。我把‘悟’都投降給了SELF,也就是說我不再在乎醒悟與否了。在每時每刻的投降中,你把一切包袱放下了。‘我’的感覺雖然在,但越來越式微不重要。

隨著‘投降’,生活會越來越舒服,因為包袱沒有了,輕鬆了,雖然表麵上照常做該做的選擇,但不再是‘我’做的選擇,而是整體存在(SELF)做的選擇,怎麽可能是錯的呢?我的一切選擇都是正確的,因為不是‘我’做的,是整體存在(SELF 或BEING)做的。你會驚奇地發現,錯誤真的不多了,你幹活的效率提高了,你比以前更專心幹活了。‘幹活’不再是原來認為的‘我’在幹活,而是整個宇宙在幹活,效率能不高嗎?以前常常處理不好的難題,不知道為什麽現在變得容易解決,好像冥冥中能量融合在一起,問題自然就融化了,也好像有一種無法說清的力量幫你幹活。信心並非指的是對自己個人的信心,而是對整個生活的信心。無論生活中出現任何艱難或任何成功,信心會告訴你這些是應該發生的,沒有錯誤。某一刻你也許會體驗到“艱難”並非是真的艱難,而是說不清的自我能量振動,“成功”也並非真的成功,也是說不清的自我能量振動,你不再糾結它們是否是困難還是成功,你隨著自我能量振動起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