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薇原創,All rights reserved。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聖誕節思聖誕

(2023-12-24 17:53:41) 下一個

 

一轉眼,又到了聖誕季節。

早在聖誕日來臨前的一個月,舊金山灣區的街道、公園、學校、商場便開始張燈結彩,到處洋溢著節日氣氛;各大城市或小鎮也競相推出各種聖誕節目:聖誕音樂節、聖誕慶典遊行、聖誕燈會等,慶祝活動的海報廣告鋪滿全網;辦公樓、健身房、遊樂場、住宅區的家家戶戶,無論身處何處,總可見高大閃爍、被精心裝飾一新的聖誕樹;家人朋友同事見了麵,除了平日的問候:“你好嗎?” ,也總不忘互道一聲:“聖誕快樂!”  當然人人都免不了談論聖誕假日的計劃。這一切都在提醒人們:聖誕節於美國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就如同春節之於中國人一樣,是最隆重的存在。

全球77 億人中,有將近一半的人口慶祝聖誕節,其中包括23億基督徒。在美國,這一比例更高,每10人中就有9人慶祝聖誕節。出國以前,我曾以為聖誕節就是那些愛趕時髦喜歡過洋節的年輕人,頭戴小紅帽扮成聖誕老人,和朋友們一起派對;或是人們趁著商家推出的節日優惠,借機血拚一番,給人人都準備一份禮物。直到我來美國,參加過很多次教會的活動,認識了耶穌,才明白之前的認知終究是太淺薄了。聖誕節對大眾的意義遠非一種西方文化,更不僅僅是一個商業符號,而是為了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

據聖經記載,耶穌基督是上帝派遣來人間的獨生子,他來是為要解決人類的罪,以及罪所帶來的邪惡和混亂,他的降生給人類帶來心靈和生活真正的平安。耶穌一生行過很多神跡,為人治病、趕鬼、甚至讓人起死回生,他的故事讓人聯想起中國文化裏為大眾所熟悉的觀音菩薩,兩者都是救苦救難的化身。不同的是,除了偶爾下凡,菩薩一直呆在天界,耶穌卻在人間三十三年,到處行走、傳道、行神跡,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擔當了眾人的罪孽,三天後又複活,完成對人類罪的救贖,讓信他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成長在無神論環境的我,對耶穌基督的誕生、死和複活這一係列聖經故事覺得很難以置信,很長一段時間認為這些都是迷信,而迷信是文化程度不高,不懂科學的人才相信的文化糟粕。生活在灣區矽穀,一個被戲稱是地表最強華人的聚集地,我卻常常見到很多優秀的工程師、科學家、企業家,下班以後就去教會服侍。和他們聊天,發現畢業於斯坦福伯克利北大清華各大一流高等學府的人才大有人在,顯然用文化程度不高才信迷信的說法來解釋他們的信仰是行不通的。這可謂是我從中國來美國之後所受的一大文化衝擊。

另一個奇怪的地方是,美國明明由一群清教徒建立,基督教是其文化核心,無論在紙幣上印的“以上帝之名我們相信”,還是總統在就職典禮上手按聖經宣誓效忠,處處都表明基督教在這個國家的重要地位,普通美國人卻極少在工作場所、或者在教會以外的其他社交場所談論信仰,想必人們是擔心不同的信仰會引起不必要的人際衝突,因此避而不談。

當然,即便隻在教會談論信仰,機會也是相當多。以我所住的東灣小鎮為例,人口隻有區區七萬,郵局隻有一個,教會卻多得數不清,人們有充分的自由選擇去哪裏崇拜上帝。一到星期天早上,很多人都去了教會做禮拜,小鎮的街道就額外空曠。

然而,無論人們信仰什麽,隻要生活在現代,我們的生活就不可避免有耶穌基督留下的烙印。你知道為何今年是2023年嗎?你是否享用過現代科學帶來的便利?你是否認為現代社會不應該有奴隸?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有一個是肯定的,那麽你就來自一個因耶穌基督的降生而被重塑的世界,你的外在生活環境和內在認知無一不被基督誕生所深深影響。

所謂的公元2023年,采用的是基督紀年,指的是耶穌誕生至今已經2023年。耶穌降生的意義是如此重大,被視為人類曆史的轉折點,後人以此定年代的曆法,標誌人類新紀元的開始。中國曆代帝王都用自己的名號計算年份,如康熙、雍正、乾隆,死之後就得換年號,唯有耶穌是世界各國公認的年號紀元,一直沿用至今,耶穌確實配得稱頌為萬王之王。曾統一六國度量衡的秦始皇,也隻是做到生前統一六國,而且他的暴政不得人心,很快便在曆史裏灰飛煙滅,至今無人再歡慶秦始皇的誕生。而耶穌基督的誕生在兩千多年後仍被全世界所紀念,普世歡騰。他的教導和思想,穿過大陸,飄過海洋,傳遍地級,曆經時間長河的大浪淘沙至今仍生生不息;以他的生、他的死和他的複活為信仰核心的基督教,更是發展成世界第一大宗教。

耶穌基督的誕生產生了基督教,而基督教和基督徒在科學發展的曆史中扮演無可替代的角色。不同於人們從天文學家伽利略被羅馬教廷囚禁等故事中得來的刻板印象,(近代科學曆史研究表明該事件核心是政治鬥爭,而不是質疑日心說),認為宗教與科學是對立的關係,事實上沒有基督教就沒有今天的科學,原因之一是基督教教會在曆史上一直是科學的資助者。中世紀的歐洲人所發明的眼鏡、機械鍾、風車等先進工具,一個接一個在基督教推動的科學革命浪潮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之後的現代工業革命打下基礎,而這些科學發明的主要讚助者是教會。

基督徒們在創建大學和醫院方麵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大多數美國具有三百多年以上曆史的大學最初都是為了研究和宣揚聖經而建立的。享譽世界的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大學都曾是有深厚基督教背景的高等學府。 哈佛大學以一位基督教牧師的名字命名,耶魯由一位牧師所創立,教導普林斯頓第一屆學生的老師也是一位牧師,他後來成了該校第一任校長。中國的現代醫學也起源於教會醫院,包括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在內的四家醫療“百年老店”,他們師出同門,都出身基督教教會。 我曾不明白為何中國很多醫院的大樓上都有一個紅十字標誌,後來才知道這些醫院最初都由基督教教會建立,紅十字標誌著耶穌基督為贖眾人的罪而被釘十字架。

無論是在曆史上,或是在今天,都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包括各個學科的先驅,宣稱自己是基督徒,特別是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以至於物理學家Robert Griffiths風趣地說,“如果我們要找無神論者辯論,必須到哲學係去才行。物理係派不上用場。“美國科學院院長Bruce Alberts說, “有許多非常傑出的科學院成員有著非常虔誠的宗教信仰。”  據統計, 在1901年至2001年間的諾貝爾獲獎者當中,65.4%是基督徒,其中包括72.5%的化學獎,65.3%的物理獎,62%的醫學獎,以及54%經濟學獎的獲獎者。

今天世界主流的平權思想,也來自於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所降生的古代羅馬時代,奴隸不被當作人來看待而僅僅被視為會說話的工具,奴隸沒有人的任何權利。而耶穌卻教導人們要平等待人,同情窮人、社會底層和被邊緣化的人。古羅馬時代,女性地位十分低下,那時男性的人數幾乎超過女性兩倍以上,原因是新生的女嬰常常被拋棄;女孩無論是何年齡或智商,在法律上統統都被劃成和兒童一類,因為她們都被視為男人的財產,所有有關女人的法律都屬於財產法;女性通常得不到教育機會;女人如果被強奸,她的丈夫則有法律責任必須和她離婚。然而,耶穌卻平等地對待女性,在公眾演講中直接和女性說話,他所帶領的門徒裏有男也有女,這些在當時都是反傳統的行為。耶穌的言傳身教打破了文化和法律的壁壘,改變了人們對待女性的態度,為女性帶來尊嚴。耶穌死後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更是對羅馬帝國的法律秩序和運作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 改變了人們原先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推動了權利的平等化。

試問曆經時間長河的洗刷和沉澱,存留在人類集體記憶中的偉人有多少?而這些偉人當中,又有幾位的誕辰在數千年後還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幾十億人銘記和歡慶?恐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隻有耶穌一位。今年的聖誕節,我將和往常一樣去教會崇拜,當那首熟悉的《平安夜》響起,我會默想,能了解耶穌的人,是何等有福分!耶穌基督的誕生在人類播撒智慧和愛的火種,他的誕生永遠地改變了曆史,也改變了你我他無數人的生命,難怪世人都在慶祝耶穌基督的誕生!

作者簡介

一林,美籍華裔作家,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員,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會員,作品包括《我在美國的日子》,《》。2022年出版的四十萬字長篇小說《嵐》,講述一代留學生三十年(1989-2018)人生沉浮,以此紀念六百萬赴美留學生的奮鬥人生。

https://www.amazon.com/dp/1683724666?ref_=cm_sw_r_apin_dp_108GWQ093KHVBHTHNJ43&peakEvent=5&dealEvent=1&language=en-US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ahniu 回複 悄悄話 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