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薇原創,All rights reserved。轉載請注明出處。
正文

美利堅見聞-誰是最可愛的人?

(2023-04-23 20:57:24) 下一個

美利堅見聞-誰是最可愛的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一萬個人對這個問題有一萬個答案。在我心裏,最可愛的人是那些為殘疾人帶來尊嚴、保護和快樂的人,他們或勇於挑戰固有成見,為殘疾人爭取公平待遇;或突破自身的殘疾缺陷,成長為專業領域的優秀人才;或是一群善良的父母和誌願者,給予殘疾人這個弱勢群體無私的愛。如果給這些人畫像,他們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勇敢的、傑出的、善良的,在他們身上所閃耀的人性光輝,是值得眾人所稱頌的。

Judy Heumann是美國為殘障人士爭取權益的領軍人物,她打開了美國社會看待殘疾人人權問題的眼界,推動了美國曆屆政府對殘疾人士法規的改革,被人們尊稱為 “殘疾人權運動之母” 。當她於2023年3月6日以75歲高齡去世時,紐約時報,時代周刊,CNN,華盛頓郵報和人物雜誌等多家美國主流媒體都紛紛撰文報道,紀念她有著非凡意義的一生。

Judy 年幼時因患小兒麻痹症而失去行走能力,不得不終身受困於輪椅。當Judy到了入學年齡,上學的第一天就被校長嫌棄。校長稱她不能走路,有火災隱患,因而禁止她進入教學樓。多年以後的1970年,她將該校所在的校區告上法庭,這次是因為學校借口她有腿疾而拒聘她當老師,盡管她已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她贏了這場官司,成為紐約市第一個坐在輪椅上教學的老師。當時這個官司獲得了新聞界的關注,紐約時報令人動容地寫道: “盲人學生努力在心裏記筆記,截癱的殘疾人驅使輪椅經過校園,他們所展示的巨大勇氣和決心,遠超被我們推崇備至的英雄運動員。”

尼克鬆總統曾一度拒絕批準殘疾人保護法。消息傳出,Judy 立即發動了一場群眾運動,帶領五十多位坐輪椅的殘疾人靜坐曼哈頓街頭,迫使尼克鬆總統派代表和大家對話,了解民眾訴求。

尼克鬆總統雖然最終簽署了1973年康複法案,卻並未采取有力措施來保證該法案的實施。時年二十九歲的Judy再一次領導一百多位殘障人士在舊金山聯邦大樓靜坐表達抗議,要求舊金山負責人Joseph Maldonado采取行動。Judy後來回憶道: “Joseph壓根不知道504法案是什麽,沒人向他匯報這件事。這簡直讓人難以相信,我們一直如此努力推動的事情,竟無人重視。” 當時很多參加靜坐的殘疾人都沒帶生活必需品,連換洗衣服也沒有,政府更是切斷了大樓的水和電話通訊。幸好抗爭人群中有會啞語的聾啞人,他們將消息傳出大樓,後來便有人送來了床墊和炸雞翅。

之後美國國會在華盛頓首府舉行聽證會,邀請Judy來參加。Judy在會上鏗鏘有力道: “我們再也不會允許政府壓迫殘障人士了,我們要求法律得到真正的實施!”   

Judy領導的舊金山靜坐長達二十五天,是美國曆史上占領聯邦大樓最久的非暴力抗爭運動,標誌著現代殘疾人民權運動的誕生。這次抗爭促使尼克鬆總統下令各州務必執行康複法案,為之後的1990殘疾法鋪平了道路,使殘疾人在更廣泛的公共和私人領域都獲得了保護。

今天美國很多殘疾人可以不受歧視地在學校上學,可以自由地出入每一處為殘疾人開設有專門通道的辦公大樓、公園、健身房,殘疾兒童也可以像正常兒童一樣擁有快樂的夏令營,這些都得益於Judy所領導的抗爭而帶來的平權。

Judy在克林頓和奧巴馬政府時代繼續推動特殊教育和殘疾人權益, 她也曾在世界銀行、福特基金會、人權瞭望等機構擔任董事。她將自己的人生經曆寫成了 《成為Heumann,一位死不悔改的殘疾民權鬥士回憶錄 》一書, 並參與了紀錄片 “Crip Camp “的拍攝,講述了她和許多其他殘疾人在少年時代參加具有開創性的夏令營的故事。

Judy被譽為一位真正的英雄,一位先行者;她雄辯的聲音,驚人的能量,對公平和正義堅持不懈的追求,贏得了社會大眾的尊重,她所留下的曆史遺產將不斷激勵千千萬萬的後來人。

Temple Grandin是另一位殘疾人群體裏的標杆人物。Temple於1947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一個富有的家庭,兩歲時被醫生診斷有 “腦部損傷 “,之後又被確認是患有自閉症。在當時的美國,自閉症的診斷就意味著醫生會推薦父母送孩子去收容機構。Temple 的母親堅持不肯這麽做,她擔心以後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Temple三歲時,母親雇了一位保姆,讓她每天和Temple 一起做教育益智遊戲,又聘請了一位語言理療師,每日訓練Temple說話。

Temple上學後經常受同學嘲笑,她講話總是重複,同學給她取了個帶侮辱性的外號叫 “磁帶複讀機” 。十四歲時她朝一位欺負她的同學身上扔課本,因而被學校開除,母親隻好讓她轉學進了Hampshire Country 學校。這所學校於1948年由兒童心理學家Henry Hampshire所創立,專門服務於 “無法在典型環境裏獲得成功,但卻具有非凡潛力和天賦” 的學生。

Temple在這所學校很幸運地遇見了曾在NASA工作過的科學老師William Carlock。William成了Temple的導師,他常常鼓勵Temple,引導她將一些在其他人眼裏看來是怪癖的舉動,例如將身體擠進大盒子裏而獲得安全感的行為,變成一個 科研的點子。William的鼓勵和支持,極大地幫助Temple建立了自信。

Temple在William的指導下做出了壓力緩解箱,並對箱子的功能進行評估。這個項目的成功對於Temple的學術道路很有幫助,人們相信Temple的確很有才能和智慧,並樂意為她提供更多的機會。Temple之後繼續上大學深造,獲得了心理學學士學位、動物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Temple Grandin長大後成為一位畜牧業專家,她在畜牧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發表過60多篇由同行審議的科學論文,出版了多本著作號召大眾關注動物福利,她所設計的人道主義屠宰場在業界得到廣泛應用。

Temple更為人矚目的成就在自閉症領域。彼時自閉症還是一個令人難以啟齒,帶有羞辱感的標簽。Temple 是第一批公開承認自己患有自閉症的幾位成年人之一,她勇敢的行為打破了多年來人們對自閉症的成見。

Temple堅信自閉症標簽不應該變成阻礙孩子實現最大潛能的絆腳石。Temple寫過多本有關自閉症的著作,她在《自閉症導航》一書中寫道: “雖然我有自閉症,但母親並沒有過度保護我,她一直鼓勵我要離開舒適區,不斷嚐試挑戰新事物。如果自閉症標簽讓人們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那會害了孩子。我們對每個孩子都要有既高又合理的期望。”

Temple 還經常在各地演講,人們總是問她很多問題: “為什麽我的兒子總在轉東西?” “為什麽他總是把手放在耳邊?”“為什麽他的眼睛從來不看我?”。從Temple的分享裏,人們終於明白對一個患有自閉症的人來說,極度的聲音敏感時怎麽一回事,(就像被綁在鐵軌上而火車正越來越近)。很多人聽完她的演講後都忍不住潸然淚下,因為Temple的分享給深受自閉症之苦的家庭帶來莫大的安慰和深深的鼓勵。

Temple的故事被時代、人物周刊、財富、紐約時報、今日秀等多家知名媒體廣為傳播,Temple本人是好幾部記錄片( “像牛一樣思考的女人” , “美麗心靈:在大腦中航行 “,” 靈巧大腦 “” 有關自閉症” )的主角,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電影更是橫掃15項艾美獎。2010年,Temple被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百人之一,2016 年,Temple被評為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 2017年, Temple 被列入美國國家女性名人堂。

除了Judy Hermann, Temple Grandin這樣的知名人士,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為殘疾人社區做出重大貢獻的領導者和誌願者,他們是這世上的光和鹽,他們的善良和愛心非常值得書寫。

加州灣區的非盈利組織“華人特殊兒童之友”,於1996年由十個育有特殊兒童的家庭共同創立,幾十年如一日在殘疾人社區辛勤耕耘,為八百多個殘疾人家庭提供日間課程、課外興趣班,夏令營、特殊教育培訓等多達四十多個服務項目。該組織屢獲美國多家媒體和各級政府的褒獎,包括2010年ABC電視台評選的“優秀組織獎”, 2014年San Andrea regional center 的”年度服務提供組織“, 以及2018年由加州三位眾議員頒發的“社區服務領袖獎”。“華人特殊兒童之友“的眾多家長和誌願者的愛心和奉獻,為殘疾人社區帶來愛、希望、尊重和快樂。

 

灣區Alameda縣一年一度舉行的“閃耀夜晚”,是專為特殊青少年和成人舉辦的舞會。2023年的 “閃耀夜晚” 由 “藍色橡樹” 教會主辦,吸引了五百多名特需人士參加,得到一千多位誌願者的支持。 “藍色橡樹” 教會在其網站上寫道: “我們的目標是為了向三穀地區的特需人士彰顯上帝之愛 “。舞會當晚,特需人士(殘疾人)紛紛盛裝打扮,頭戴皇冠,身著禮服,由警車開道,乘坐豪華轎車來到活動現場,在眾人的夾道歡呼中踏上紅毯進入會場,儼然是好萊塢明星。晚會為每位特需人士都配有一對一的夥伴,陪伴他們一起舞蹈和歌唱,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美好、令人難忘的夜晚。在這裏,殘疾人不再是悲情的、苦澀的、被人歧視的存在,他們和正常人一樣享有尊嚴和快樂。

對待弱勢群體的態度最能折射一個社會、一座城市文明的高度。一個社會和城市,是否還停留在弱肉強食的原始叢林階段,還是已經進化到讓弱者也能感受到溫暖和關懷的高階文明?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人們意識的是否進步,精神是否發展。

而人們意識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無數前人的不懈努力。如果沒有Judy們不屈不撓的維權抗爭,從而喚醒大眾正視殘疾人權益的問題;沒有Temple們頑強突破天生殘缺所帶來的限製,努力實現自身最大價值的榜樣力量;沒有無數富有愛心的父母和誌願者們的無私付出,就沒有今天我們在美國社會中所見到和享受的高度文明。這些人身上所展現的驚人勇氣、自強不息和奉獻精神,他們所擁有的高貴品質,讓他們成為我眼中最可愛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1982年Judy Heumann和 加州政府康複部門主任Ed Roberts在一起。他們喚醒大眾注意,裏根政府試圖裁減給殘障人士的福利項目。

 

圖片來自網絡:Temple Grandin

圖片來自網絡:FCSN華人特殊兒童之友

 

圖片來自網絡:閃耀夜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zhige 回複 悄悄話 “對待弱勢群體的態度最能折射一個社會、一座城市文明的高度。。。”說得太對了,雖然如樓下有“矯枉過正”之嫌,但比幾十年無作為要好幾百倍。比如在中國,在大街上你見到過殘障人士嘛?有多少商鋪辦公樓前有為殘障人士鋪就的坡道?絕大多數城市明文規定,六層及以下住宅樓不能安電梯,所以有無以計數的殘障人士多年來連門也沒有出過。。。
ahniu 回複 悄悄話 現在矯枉過正了。成了特權階層。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