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何說民主製度裏也會含有社會主義的因素

(2022-08-13 17:11:35) 下一個

我在聖西門的帖中說歐洲加拿大和澳洲的民主製度也或多或少含有社會主義的成分,用以幫助克服市場經濟的缺陷,完善對弱勢群體的關懷。dhyang同學問這社會主義成分是來自於問題還是主義,我答應他認真回答一下。

西方社會和政府的意識形態觀念是極其淡薄的,主義什麽乏人問津,公共政策的製定,基本都是出於對解決問題的需要,這是民主製度的好處,開放,有利人文關懷的想法都可一試,不必主題先行辨出個姓社姓資。我之所以用社會主義這詞,主要為迎合一下我們中國人習慣的視點和語境,中國人大都是政治動物,雖然出國前我們的味蕾上並無多少政治權利,卻是主義什麽不離口的。

先提一下社會主義的幾大主要社會形態,務虛的意識形態理論就不說了,有興趣可去才女多瑙的線上討論。即使我說社會形態,也大都是虛擬的,因為世界上至今沒有一個國家真真能夠把這些理想化的社會形態落實的,搞個幾分相像就不錯了。

1. 公有製
2. 計劃經濟
3. 沒有市場競爭和消費選擇
4. 國家分配生活必需品
5. 價格控製
6. 消除階級
7. 公平機會

前五是實際架構,後二是企圖的效果。

要考察這些因素在現實製度中有否融合,得拿具體案例比對,我就拿自己最熟悉的澳洲考察一下吧。

1. 公有製 - 澳洲的地麵大都市交通和區域交通基本是公(國)有的,城郊則很多承包了,但現在新建的高速地道和城鐵越來越多租賃給私企了;大部分大學中學和小學是國立的,包括最好的幾所大學;醫院大概一半是公立的;產電和供電產業以前都是國有的,現在大部分都出賣或長期租賃給私企了,零食電業已全部私有化。

2. 計劃經濟 - 那是幾乎沒有的,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每年都會發布一個年度財政預算,止於很籠統的領域或超大的基建項目,長期的隻有些政策性的願景,隨政府更迭而異,當不得事的。

3. 沒有市場競爭和消費選擇 - 當然不是這樣的,恰恰相反,政府努力鼓勵市場競爭,一些國有事業的私有化也是出於這個目的,譬如家庭供電產品隻嫌過多了。

4. 國家分配生活必需品 - 這個聽來很荒誕,其實不然,在對低收入群體的服務中還是有很多體現,主要是住房,當然不是免費的,但折扣很大,另外還有名目繁多的福利補貼,沒工的,找工的,失業的,求學的,生育的,多子女的,年老的,殘疾的,付不起水電費的,家庭危機的,Covid衝擊的。各種民間或教會福利機構也自發或受政府資助提供各種對脆弱群體的服務。政府經常檢討這個機製,就怕服務得不夠,譬如對非英語的新移民,開通多語種的推介和翻譯溝通。

5. 價格控製 - 以前電價是政府控製的,現在大多市場化了,但政府會發布零售指導價,並且擁有對實時批發市場的危機接管權力,最近剛用過,以平緩因燃料短缺帶來的電價高企,但這個控製的代價最後還是會逐漸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自然所有國有服務事業譬如公交的價格都是政府製定的。

6. 消除階級 - 澳洲社會的平等化(egalitarian)不說數一數二,也是名列前茅的。澳洲絕不會有如中國和美國這麽貧富懸殊,澳洲的最低時薪約21澳元,美國平均最低時薪大概是7.5美元吧,等於大約11澳元不到,另一邊政府對CEO的收入也有指導性限製。另外,澳洲的社會風氣和觀念也是十分的平民化,精英幾乎是個讓人嘲弄的貶義詞,政府首腦甚至總理不帶跟班自坐公交不是稀罕的景象,這就很大程度抑製了炫富現象,富翁肯定不少,看港灣裏檣桅林立的遊艇便知,但大都安靜地生活在自己那個角落,在鬧市開著超跑故意招搖的,大都是中國富二代官二代新移民。炫富少,這也給了老百姓更多的平等和知足感。

7. 公平機會 - 這不用說了,非但是社會的共識,也是政府和大機構著實努力的方向,政府和國有機構招聘,必得注明是公平機會性質的招聘,隻以能力是否最適合該份特定工作來考核,年齡,健康,性別,種族,母語,是絕對不允許提及的。私校學費很貴,公校大多以總體就業和一般大學為方向,為了讓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學術上有足夠脫穎而出的機會,國有小學辦有Opportunity Class,四年級學業出眾的可以升入,中學則有國立選擇中學(Selective School, 意思是給那些選擇學業發展的學生的,但被華人稱為精英中學),每年高考榜單前列的,絕大多數是選擇中學的畢業生。

以上隻是按社會主義視點進行的羅列,不同意這麽牽拉一點沒問題,說了澳洲人並無什麽意識形態觀念,現實就是這麽一回事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