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XX費力爬上峰頂,YY早已坐候多時

(2019-10-05 08:25:21) 下一個

一百年前,愛因斯坦告訴我們孤立的時間是一種幻覺,狹義相對論將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統一成了相互聯係的四維時空連續體,它們間的聯係隨著觀察者在慣性參照係的相對運動而改變。無意在這裏介紹相對論,隻想說這是個十分顛覆傳統觀念的理論,牛頓以來,科學一直把空間描述為一成不變的獨立永恒,時間則是一成不變的獨立流淌,那麽科學之前的人們對時空又做何想?這很難進一步考證,但在古代中國,似乎曾有過時空一統的概念。

我們現在時常掛嘴上的“宇宙”一詞,最早有記載的是出自《莊子·齊物論》:“旁日月,挾宇宙”,西漢的《淮南子》更對宇宙做了定義:“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所以宙是時間的總體,宇是空間的總體,宇宙就是時空統一體。當以後佛學流入中國,又產生了與“宇宙”對檔的“世界”一詞,世是時間,界是空間,見《楞嚴經》:“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這到底是老祖宗有意識的形而上思辨的結果,還是大一統文化的傳統喜好使然?權當前者好了。

所以從愛因斯坦的時空統一角度來看,世界和宇宙顯然比英文中對應的world 和 universe要來得更傳神。然而英文詞在比較上也不是一無是處,一個極其常用的口語詞 nowhere就有石破天驚的涵義,nowhere 顯然是 no 加 where,句號。果真?Nowhere 為何不可以是 now 加 here?Now 是此時 (時間),Here 是此處 (空間),now-here 不僅將時空結合一起,而且一語道出時空本質:There is nowhere to go except now and here。不僅符合相對論,而且佛意深深。

牽強譯成中文:“走投無路時,路就在腳下”,enen,not quite,而且聽起來相當雞湯和廣告,當然,我們也可以說: 山窮水盡處,風起雲湧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