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麗

真實是生活的全部。本博作品均屬原創和紀實,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抄襲!
個人資料
春之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母親的故事 (十九) —— 大哥落戶到農村(上)

(2018-04-09 16:45:54) 下一個

母親領著我們在後房子左等右等也沒有盼到西仁回來,無奈,隻好又回到了金帶場小學。後來我們再也沒有去過後房子,幾年後,舅舅以三百元把它賣給了鄰居曾興勤。

 

小學位於金帶場上街的頭端,是占地約四五畝的大院子。民國前是女王廟,在民國大興辦學時,就改成了學校。這所寺廟的結構布局和建築風格仍然保留著,比如房頂屋簷的翹角菩薩、龍嘴含珠,還是栩栩如生、生氣勃勃的;大院裏有五個露天天井也跟以前一樣,既排水,又采光,還生長著花啊樹的。

學校坐北朝南,大門向街開著,門前左右矗立著一對兩人高的石獅子,門上方石牌上雕刻著“風平浪靜”四個大字,門坎是木製的有半米高,厚厚的木板雙扇門背麵,有雙排的門栓插銷。

進門後是戲台子下麵,右側有十幾梯木板台階通向戲台子。戲台子分前後台,各約二十米見方大,學校的各種文藝演出和重大活動,乃至公社有事也在這裏舉行。戲台子兩側是左右前露天天井,在其周圍有樓上樓下四個大房間,是老師及家眷的住所。往裏走是一條很窄的引水陽溝和幾梯石條長台階,上台階後是露天的、展平的、方正的石板內壩子,能容納上千人,是學生的室外活動和集合的地方。

內壩子兩側是上下樓教室,各有六間,每間教室裏排列著整齊的書桌和凳子。在內壩子麵對戲台子,背後是十幾梯石條長台階,通向原來朝拜菩薩的地方,現改為學生室內體育活動場所。這裏放有一些單雙杠架和乒乓球台桌,還有幾根又高又大的石柱子直達房頂。

在活動場所的後麵原來是一個又長又寬的菩薩坐室,菩薩搬走了,改為老師辦公室,裏麵有十幾張辦公桌椅,桌上堆滿了老師的課本和學生的作業本。

在活動場所的右側是右後露天天井,在其旁有一個大教室,後來改為老師食堂。在其旁是一個帶雙扇門的後門,從後門出去,右邊是公廁,正麵是一個比內壩子大兩倍的操場,左邊是兩層樓有八個教室的新教室,是學校為高年級同學擴建新修的。

在活動場所的左側是一個圓形拱門,通向左後露天天井(前院),這裏有一間開放的音樂室和兩家老師及家眷的住所;從前院有一條木板巷子通向內露天天井(後院),圍繞後院一圈是六家老師及家眷的住所,其中有一家有一個暗道樓梯直接通向左前露天天井,這是後院的緊急出口。

我家的大房間在前後兩院之間,一門開向前院,門外就是音樂室;另一門開向後院。 這個大房間的房頂很高,隻有兩個小窗戶開在兩扇門對麵的牆上。母親用床把大房間分隔成兩間:門開向前院的一間帶一個窗戶為廚房和吃飯的地方;門開向後院的一間帶一個窗戶為臥室,有四張床供母親和我們兄妹睡覺。有窗戶那麵牆的外麵,是金帶場場頭延伸的一條大石板路,通往向陽大隊;大石板路邊上有一所大房子,那是曾阿婆家。

學校嚴實封閉,隻有前大門和後小門與外界相通,早晨打開,傍晚上鎖,音樂室、內壩子和室內體育活動場所成了我們兄妹玩耍的好地方。

我們最喜歡玩的是與學校裏其他老師子女一起爬隧道。在學校放暑寒假時,把各教室裏的書桌麵對麵砌成隧道,一個教室連著一個教室,孩子們排成長隊,一個接一個,從一口爬進去,要花二三十分鍾,才能從另一口爬出來。有一次三哥爬錯了道,找不到出口了。到晚飯時母親不見他的人影,就帶著我們滿學校找也沒有找見他。這可把她急壞了,全校總動員,老老少少的父母和大大小小的孩子打起電筒,把所有碼成隧道的書桌全搬開,在一個角落發現他蜷縮成一團睡著了,臉上還留有淚痕。

事後校長對大哥說:“你最大,以後不能帶他們爬隧道了,對於爬迷糊了找不到出口的孩子太危險了。”

大哥聽後連連點頭。後來他就帶著我們玩捉迷藏,把學校每一個犄角旮旯兒都藏了個遍,整個校園沒有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我們住在這深宅大院裏,與世無爭,悠哉悠哉,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那是我們最難忘的快樂時光。

 

據說1964年6月端午節期間,湖南省茶陵縣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朱文文事件”。說的是一中高中82班十八歲女學生朱文文,因申請助學金未獲批準而與班主任兼物理課老師龍普騰發生衝突,導致在學校旁的洣江河投河自殺。由於朱文文出身於貧農家庭,龍普騰出身於地主家庭,此事定性為 “反革命階級報複” ,龍普騰老師以 “現行反革命罪” 被判處無期徒刑。(直至1979年平反,冤獄15年。)

朱文文事件對教育係統影響極大,不僅在教育領域開展“階級鬥爭”教育,而且在全國範圍內從64年、65年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學生中清理出無數“非革命接班人”,對他們沒有就業機會,直接由政府組織下放到農村。又稱這一舉措為國民經濟調整壓縮城鎮人口等。

在這些下鄉的知識青年中,教師子女首當其衝。當時父親是鐵佛中學的教導主任,校長要求他以身作則,迫使正準備初升高的大哥帶頭去農村。

父親對校長說:“宇大還小,能否等他讀完高中後再下農村。”

可校長說:“這是政策,不能違抗,隻能落實。”

父母都是教書匠,兒子卻不能初升高,要下放到農村去,這太鬱悶了。大哥想讀書,一百個不願意離開學校,可父親無話可說,隻有帶著他無可奈何地回到了金帶場。

父母把大哥的戶口落在場頭外的勞動大隊第一生產小隊,隊裏分給他一間瓦房,就在金帶場倒店子車站附近。這裏離家近,他白天去生產隊跟著隊長學幹農活,收工後回家,不住在那間瓦房裏,裏麵隻放了一些農具,他這是下鄉不離家。由於校園隻有大門和後門,早開晚關,他進出極不方便,經常被關在校門外,他就跑到我家窗外的大石板路上對著窗戶叫母親,有時曾阿婆也出來幫他喊,她聽到後就去為他開門。

在我們認識的人中,與大哥一起到農村去的還有十幾位教師子女,可後來他們都巧立名目,以各種方式回到課堂繼續讀書。母親勸父親也依樣畫葫蘆,讓大哥回學校上學。可父親認為這是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他不願意這麽做。

  
   那時大哥隻有十幾歲,哪裏懂得耕田種地。本應該在學校念書,可現在每天“麵朝黃土背朝天,一身力氣百身汗”,真是苦不可言;加之正處於青少年叛逆期,性情多變,完全換了一個人。他喜怒無常,亂發脾氣,還欺負我和三哥,二哥為了護著我倆,常給他拌嘴,搞得全家烏煙瘴氣,我們也手足無措。

我們兄妹四人小時候,幾乎沒有玩具。有一天母親從內江回來,給我買了一個布娃娃。這個布娃娃美極了,還穿一條漂亮的花布裙子,我愛不釋手,睡覺時還摟著它。一覺醒來,發現它被扔在地上,它的花布裙子被剪壞了。我傷心得哭起來,撿起它就到母親跟前去告狀。

母親一看也生氣,一邊哄我不哭,一邊把哥仨叫到跟前站好。

“是誰把妹妹的布娃娃摔在地上,還把它的花布裙子剪爛了?”她嚴厲地審問他們。

“我沒有,” 三哥馬上自洗清白地說。

“我也沒有,” 二哥也表明態度。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大哥身上,他垂下頭說:“是 ... 是我。”

“你為什麽要這樣做?”母親不解地問他。

“因為她 ... 她什麽事都 ... 都不做,還要玩 ... 玩布娃娃,”大哥憋足了勁、理直氣壯地說。

母親莞然一笑說:“妹妹還小,她當然什麽事也不做。”

她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把她的布娃娃摔了,還剪破了它的花布裙子,惹得她哭鼻子不說,我還得一針一線為它縫補,你這是給我添亂,你不心疼媽媽呀?”

母親連夜把布娃娃的花布裙子補好了,跟新的一樣。大哥再也沒有碰過我的布娃娃了。

有一次,大哥在新教室後麵偷偷打三哥,被住在我家窗外大石板路旁的曾阿婆看見了,及時阻止了他。

“你三弟還小,打不過你,等你們都長大了,還不知道誰更能幹呢!”曾阿婆訓斥了大哥。

曾阿婆熟悉我的三個哥哥,他們經常與學校其他老師家的男孩子一起,去偷吃她家前院葡萄藤棚上未成熟的青葡萄。盡管每次都是二哥領頭,可大哥也是十處打鑼九處都在的主,三哥自然是他倆的跟屁蟲,所以她記得他們。

等曾阿婆走後,大哥沒有再打哭啼的三哥,可嚇唬他說:“今天的事 ... 事不準去媽 ... 媽那裏告 ... 告我的狀!”

三哥害怕再挨打,連連搖頭:“我不說,我不說,”委屈地輕輕抽泣著。

後來母親還是知道了此事,是曾阿婆告訴她的。

一天晚飯後二哥帶著我和三哥在家裏玩手影。他雙手握拳做成各種形狀,放在燈光和白牆之間,牆上出現兔頭、豬耳朵、麻雀、馬尾巴等圖像,它們還會動,可神啦,我和三哥看得直樂。

這時大哥回家,狼吞虎咽地把鍋裏為他留的飯菜吃個精光,肚子還沒飽,他生氣地把掛在牆上的竹碗筐子拔下來扔在地上,把筐內的瓷碗摔得稀巴爛,碎片撒了一地。

我被嚇得大哭起來,二哥急忙摟著我說:“小妹不怕,小妹不哭,... ”

三哥害怕了,拔腿就跑去叫正在辦公室備課的母親。

二哥一邊哄著我,一邊問大哥:“你把碗砸了,我們用什麽吃飯啊?”

“我不...不管,你們留 ... 留的飯菜塞 ... 塞我的牙 ... 牙縫... 縫都不夠,”大哥氣哼哼地說。

二哥走在大哥跟前,指著他的鼻子說:“你吃的飯菜是我們省下來的,你的戶口在勞動一隊,家裏己經沒有你的口糧了。”

大哥氣憤到了極點,攥緊了拳頭:“你再 ... 再說,我... 我揍你!”

他舉起的拳頭最終砸在了桌子上,我聽到咯吱一聲嚇得哭聲更大了。

二哥真的急了,衝著大哥喊:“你打、你打呀!”

二哥不同於三哥膽小怕事,他是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最擅長打架,隻要聽到校內校外有孩子打起來了,準少不了他。大哥惹不起,不敢打他。

正當母親牽著三哥急匆匆地邁進家門,大哥奪門而出,跑了。我見救星母親回來了,馬上跑到她跟前,哭聲也小了。

屋裏一片狼藉,她叫我們在一旁站著別動,怕碎碗片傷了手腳。她把房間打掃幹淨後,坐下靜靜地聽著二哥告訴她剛才發生的一切。

她聽完後眼裏含著淚,平靜了一會兒對二哥說:“大哥不能讀書了,下鄉幹農活,他心裏很苦,你不應該說家裏沒有他的口糧來刺激他。”

接著她對我們仨說:“他是你們的大哥,這個家有你們的口糧,就有他的飯吃。”

我們懂事地點了點頭,明白她的意思。那晚她沒有帶我們去找大哥,他一夜沒歸,她在床上翻來複去也一夜沒睡。

其實大哥從小就很乖,最討外婆和父母喜歡。我們相繼出生後,兄妹四人一直和睦共處、相安無事。特別是我出世後,他跟二哥三哥一樣,對我關愛有加。

有一年暑假特別熱,校門口還有些微風吹拂,一天母親把我放在那裏的書桌上睡覺,叫大哥看著我,轉身回家取扇子。母親剛走,他聽見校門外有嘰嘰喳喳小孩子說話的聲音就跑了出去。等母親回來時,我正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原來大哥一走,我就醒了,一翻身就摔在地上。母親急忙把我抱起來,哎呀,我的左前額起了一個大青包。

當時母親並沒有埋怨他,孩子嘛,總是貪玩的。可他很自責,難過極了,聽說生薑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他就找來薑片在我的前額上揉啊抹啊。

當時我隻有一歲,這一摔把額骨碰變形了,本來就不美的大奔頭腦門上還多了個包,至今側照像時還能見此包痕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春之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是的。謝謝跟讀。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兄妹四人以後一定會相處很好+1
春之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z82000' 的評論 : 嗯,那時他挺煩的!謝謝跟讀。
hz82000 回複 悄悄話 這大哥,嗬嗬
春之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高斯曼' 的評論 : 就是,太不容易了!謝謝跟讀。
高斯曼 回複 悄悄話 那年頭太不容易啦!
春之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高楓大葉' 的評論 : 謝謝!日子很長,要一天一天過,母親操心啊!
高楓大葉 回複 悄悄話 兄妹四人以後一定會相處很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