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個人資料
stonebench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佛係與俗係

(2019-01-24 09:12:30) 下一個

“佛係”是最近出現的新詞,據說意思就是超脫,不在乎,咋地都行。

不得不說,這個詞造得很傳神,很給力,很貼切。

但它傳的神,給的力,貼的切,都是“俗係”的。

啥意思?

就是“佛”這個詞被理解為“咋地都行”了。而“咋地都行”隻是世俗理解,佛的本義並不是“咋地都行”。如果佛是沒有觀點,沒有執著,咋地都行,那麽植物人都成佛了,人昏了睡了就是佛了。

世俗用自己的語言,把“佛”重新定義了,而這個新定義,是扭曲的。

本貼重點不是討論佛的本義是什麽,而是借“佛係”這個詞來看一般思維如何模糊認識世界的。這樣,就不得不說一下“佛”字本義了。

佛的本義是覺,覺的體現之一就是“在又不在是又不是有又是空空又是有。。。”這些詞一說出來,給人的感覺要麽是玄妙要麽是糊塗。怎麽可能在又不在空又是有有又是空?於是有人五體投地有人嗤之以鼻。

這不是因為描述得不對,也不是因為一般人沒有能力理解,隻是因為一般人沒有搞清這種描述的對象和觀察角度。如果搞清了,就不會覺得玄妙或者糊塗了。

如果我們用上麵的公式來描述眼前的具體的東西,比如一個杯子,說這個杯子既在又不在既空又有,那麽一定讓人強烈質疑。因為杯子指向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在思維的前台成為焦點,後台運轉的是對具體事物進行處理的思維程序,這個思維程序處理事物的方式本來就是以分割認定的方式進行的。它需要先把對象分割出來,再對它進行定義,然後再深入處理。而聽到“有且無”這種判斷-----即肯定又否定----當然就無法繼續處理,表現就是卡殼。對這種卡殼的反應,如果執著於單向思維,就會表現出無奈甚至憤怒;如果不那麽執著於單向思維,那麽就會覺得玄妙深奧。

但是如果說,我們的世界既空又有既在又不在就會好一點兒:質疑可能變成困惑。因為世界指向存在的整體,後台運轉的思維依然用分割定義的方式來處理,但是它分割的直接是有與無,這個東西與其他東西的對比被跳過去了。這種思維更容易到抽象層麵,集中到有與無的對比上。然而在這種思維方式之下,有與無依然是兩個相互否定的概念。但這兩個概念的衝突,比起意識要處理的“這個東西不存在”與潛意識中“其他東西依然存在”的對立來說,已經簡化一層了。“世界的存在是真的嗎?”“我是誰?”這樣的問題其實都是思維在整體上對有與無對比進行觀察的反映。因為處於抽象的整體的有與無的對比中,思維已經沒有辦法進一步分割,進一步定義了,單向思維到此就是停滯,表現就是想一想,得不到答案,算了,回到現實的具體對象中來了。

如果再進一步,說我們的意識既空又有。這依然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命題,但是這裏邊的“合理性”卻大大地提高了。因為我們的思維與意識不再集中到外在對象上,而是反觀自身。比如聽音樂,我們可以說意識中有音樂。意識中有音樂----這是有。但是在你聽音樂的時候,也可以聽到鄰座的竊竊私語-----這說明“有”並不是“實的”,意識對音樂處理為“有”,但是意識本身並沒有被音樂占領,它依然有空間接受別的聲音。

再細致一點兒,音樂的有是從哪裏來的?其實是音符相疊形成的印象。音符相疊隻定義音樂本身的有,不定義意識的有。假設感知中的“有”都是“基本單元”相疊形成的,如果音樂的有是音符相疊形成的,那麽杯子的“有”就應該是觸覺與視覺的“基本單元”相疊延續造成的。不同的是,聲音即起即有即滅即無,沒有暫留,而觸覺與視覺卻有暫留,這種暫留把意識“吸”在基本單元的流動中,結果就是兩個不同的聲音可以占據同一個空間,但是兩個杯子不能同時占據同一個空間。視覺與觸覺感受空間上的排他性讓我們以為這個東西是“有”,而且這種有是真實的-----你可以不斷地重複驗證。你把杯子放在桌子上,離開一年回來看它還是它,它還在那兒。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杯子是有,而不是空,因此不能接受既空又有這種說法。

但這種“有”是依意識的工作特性建立起來的。這一點,佛教也承認,也就是佛教說“有即是空”中“有”的一麵。按世俗思維的分割定義方式,如果是有,那麽就是有,不能即是有又是空。然而,佛教說“空”,並不是在單向思維中否定一個定義或者一個概念,而是提供一個視角,把這個定義的後台程序給翻出來了-----你依基本單元的連續性而定義“有”,而這種連續性不是唯一的。如果你超出了連續性對你的捆綁,連續性所定義的“有”當然就不存在了。不是依單向思維否定有(依單向思想,有是真的,依然是有),而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單向思維所定義的“有”。在這個意義上,“有即是空“是成立的。另一個簡單的類比:一個人既是老板又是屬下,既是爸爸又是兒子。可能嗎?當然可能。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老板“這個定義對這個人來說是“即空即有”的。有,是因為他有這個職位和權力,空是因為這個身份是依外在條件成立的,並不是這個人的真正或者完整定義。

空有困惑的根源是兩個視角在用同一個語言,每個視角其實都有自己獨特的處理機製。如果意識不到處理機製的差別,就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處理另一個視角下的概念。結果當然是不解或者誤解。

回到“佛係”這個詞上來。佛教的“即此即彼”“無可無不可”(這個好象是道家的說法)其實並不是處世表層的不在乎,而是在對現象定義的層麵。離開這個層麵到世俗之中,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該咋地就咋地”,該堅持就堅持,該放棄就放棄。在操作層麵的有為與定義層麵的無為本來就不矛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7grizzly' 的評論 : Likewise:)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onebench' 的評論 : OK. That's fine. It's good talking with you.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7grizzly' 的評論 : personal----impersonal, that's dualism. It is independent of your being, but your being is not independent of it.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So you are saying the eternal life is impersonal? If so, why should one care about such a life?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7grizzly' 的評論 : the insight is by nature useless so it can be present in whatever option you make. Your whatever usefulness will be gone but this useless will remain. That's the eternal life.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I'll be limited by the view that I have to fight or flight when a tiger is charging at me.
Also, I can opt to freeze and be eaten.
But I have to live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how feeding the beast with my own flesh is just another angle to look at things ;-)
That hard-to-get insight seems useless to survival.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7grizzly' 的評論 : 好問題。俺的理解是對他人或自已的任何想法,任何現象都保持旁觀式的清醒。可能性是無法窮盡的,我們無法完全搞清所有的角度,隻要不被任何一個角度限製就可以。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Very nice!

> 空有困惑的根源是兩個視角在用同一個語言,每個視角其實都有自己獨特的處理機製。
> 如果意識不到處理機製的差別,就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處理另一個視角下的概念。
> 結果當然是不解或者誤解。

What are the applications for such an insight? (這麽容易誤解的概念有哪些好的應用呢?)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cll123' 的評論 : 謝謝。
ccll123 回複 悄悄話 佛是覺悟的人,“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乃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複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丶自然智丶無礙智,則得現前。」

??佛陀原本也是凡夫, 經過摸索,放下無明煩惱,徹悟本心而成就無上智慧 。在這裏釋迦牟尼佛說:「奇哉,奇哉。」奇哉是什麽意思?就是太妙了,太妙了。哦!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在這以前不知道,通過修行,在菩提樹下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這句話啟示我們,不管是什麽人,每個人都有如來藏妙如真心,都有佛性。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作者: 達義法師 來源: 本網訊
http://www.chamshantemple.org/messages/aboutus/index.php?channelId=3§ionId=173&pageNo=1&itemId=1960&attachId=0&langCd=CN
olive-c 回複 悄悄話 是是是,但用佛性是不是更好。每個人都具足佛性,隻是看得到看不到的區別。
stonebenc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live-c' 的評論 :反過來看,如果佛隻在昏時睡時才是,那就不是完整的“佛”。
olive-c 回複 悄悄話 佛字的意思是:不是“人”,哈。你通篇以人的思維在說佛。

『如果佛是沒有觀點,沒有執著,咋地都行,那麽植物人都成佛了,人昏了睡了就是佛了』
哈哈這一句或許對哈,昏了睡了那時就是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