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侯:準備好,戰死還是被俘?

(2019-05-21 06:24:59) 下一個

  行者老侯 行者手記2
1
戰爭並不神聖
 
電視台重播抗美電影《英雄兒女》、《上甘嶺》和《奇襲》。這些當年曾經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不知道今天還能有幾人為之亢奮。
對於我來說,自從知道中越反擊戰前,後來的羅X將軍被從雲南前線調回北京,在我眼裏,媒體鼓吹的戰爭不再有神聖性,都是騙子的迷魂湯。他們比誰都清楚戰爭的殘酷性,所以,自己遠離戰場,攛掇別人去送死。
有戰爭就會有犧牲,其實,更悲慘的是戰爭還會有戰俘。不管戰爭多慘烈,羅X將軍都可以臨戰離開前方,把死亡和被俘的風險留給其他人。戰爭如同電子遊戲,能打通關的,萬中不足一。而且一旦死亡,就沒有續命可能。
而且,戰場上,除了死亡,讓人難以麵對的還有被俘。
雖然,1864年開始,人類已經就戰爭的人道主義規則進行磋商,並簽署一係列協議,讓投降成為戰爭遊戲規則的選項之一,讓善待俘虜成為交戰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實際操作中,善待俘虜,一直都很難。而且,在東方人眼裏,戰俘始終都不夠光彩,而更悲慘者莫過於女俘。
 
前些天512護士節”,就戰場醫護問題說了幾句,由南丁格爾首創的戰場護理,雖然大大降低戰爭死亡率,戰場醫護由此誕生。但是,女醫護走上戰場,直接導致了人類戰爭史上一個最悲慘群體的出現,那就是——女俘。
戰爭與女俘的話題,恐怕是戰爭絞肉機中,最揪人心魄的一部分。雖然南丁格爾同時創造了一種新的理念:救死扶傷,無論敵我。她認為戰場護理超越戰爭本身,超越敵對雙方,把醫護人員視為非交戰人士,把戰場救護納入紅十字體係,應為交戰雙方保護,但是,無論過去還是今天,交戰雙方都很難做到善待敵方醫護。
1906年,清政府簽署承認了《日內瓦公約》,表示承擔戰爭中的人道主義責任並享受人道主義保護。

 

2
抗日女俘
 
 

 

中國出現第一批女俘,是抗日戰爭。
1938年,徐州會戰,23名中方女醫護兵被俘,她們是桂軍第48軍的後勤人員。
淞滬會戰時,她們隨軍到上海戰場做醫護和通訊工作,後來又隨桂軍第7171師師長楊俊昌部到安徽,在宿縣被俘。楊俊昌為此險些被蔣介石槍斃,經李宗仁求情,改為十年監禁。桂係21集團軍司令李品仙下令,凡再有學生軍女兵丟失和掉隊,槍斃護衛軍官。
在大阪每日新聞社1938631日出版的第31期《支那事變畫報》上,刊登了兩幅徐州會戰中國女俘的照片。
下圖為徐州會戰中一個被俘的中方醫護兵,文字記載叫做劉桂芳,20歲。應該是23人的一個。
刊登於日方刊物的徐州會戰中國女護士。
 
中方曾向日方提出交換這批女俘,但是,日方回應,戰俘都被中方炮火炸死了。以後就再無這些女俘的消息。
戰後,在日華人從日軍《軍事機密一九三八·六·七文件副本》和《一九三八·七·十五文件副本》中發現了23名女俘的下落。她們被日軍華北方麵軍第二軍獨立混成第三旅團第六聯隊長小男一雄,從俘虜營帶往日軍駐地的豐沛交界處的邵陽湖邊,被強迫充當慰安婦”。學者認為日軍在中國戰區建立的第一個變相慰安所。日軍後為了掩蓋罪行,殺人滅口,放火三天三夜,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在日華人還在日本聯隊史資料中,找到了武漢會戰中被俘的一批女醫護的照片,日軍攻陷中方陣地後,將沒有武器的女醫護被日軍押下陣地。
說明文是:漢口西方湖北戰線,俘虜的中國軍隊護士。
 
走下戰場的中國女醫護人員。
 
戰爭的殘酷性遠不止於死亡。
她們臉上的沉靜,無奈和茫然,表現了戰爭的殘酷,無情和冷漠。
戰前,她們都是中學生,是父母的寶貝,他們沒有經曆過戰場的曆練,他們肯定沒有做戰爭俘虜的精神準備。沒人知道她們的後來的境遇,她們甚至沒有留下名字。
 

 

3
韓戰女俘
 
 

 

中國曆史上的第二次女俘,大概要屬韓戰。
 
朝鮮戰爭期間,誌願軍失蹤和犧牲的女兵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但真正有記錄的女戰俘隻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關在聯合軍戰俘營的誌願軍女兵。她叫楊玉華,
她是四川人,當時擔任誌願軍的一位護士。楊玉華所在的衛生隊一共29位護士,由後勤部統一管理。180師被美軍包圍,分散突圍過程中,被聯合國軍俘虜。被關押在巨濟島戰俘營。
19538月,停戰協議簽字後,楊玉華被交換回國,送到戰俘歸來管理所,經過審查最後回到故鄉,在當地的一個鄉村小學當了幾十年的教師。
中國誌願軍軍官迎接誌願軍戰俘楊玉華歸來。雙方都麵帶尷尬。
 
當人們謳歌朝鮮戰爭的英雄人物時,須知,有很多人今天還長眠在當年的戰場上,沒有歸國,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更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成為戰俘,後半生都在屈辱中度過。他們不僅要忍受來自敵手的羞辱,更有來自於己方陣營的歧視。
雖然,按照日內瓦公約,每個戰場上的士兵,都有放下武器投降的權利,也有享受戰俘人道對待的權利,每一個被命運送上的戰場的個人,都應得到尊重。雖然,密蘇裏艦上,兩位走出日軍戰俘營的美英將軍溫賴特和帕西瓦爾,以英雄姿態站在麥克阿瑟身後,接受敵方的投降,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軍人都能享有放下武器的體麵和尊嚴。
當羅將軍們可以臨戰調回後方時,士兵們更現實的選擇隻有兩個——要麽去死,要麽被俘、屈辱度過餘生。
而臨戰回到後方的羅將軍們,不僅有號召發動戰爭的權力,也有遠離戰場的權利,還有審判己方俘虜的權利。
2019年5月1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