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最後的遺言:回家,回家,回家(14:1-16:33)

(2017-03-11 04:10:22) 下一個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我們今天進入福音書所記載的主耶穌最長的一篇講道,這段經文記載的是,猶大出去之後,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對門徒的教導;這裏特別提到彼得(約翰福音13:36)、多馬(約翰福音14:5)、腓力(約翰福音14:8)和猶大(約翰福音14:22)以及“眾門徒”(約翰福音16:17-18,29)。因此這不再是公共布道,而是麵對教會的“內部證道”或“耶穌遺囑”、“臨別贈言”。由於約翰福音14-16章的篇幅較長,更因為約翰福音的結構之難,我們今天主要討論兩個主題:第一、耶穌臨終教導的重點,在於建立耶穌升天和複臨之間的教會——耶穌將教會建造在真理或真理的聖靈的根基之上。第二、約翰福音14-16章的基本結構及其意義。洗完腳,起來,咱們回家。

1、聖道與聖靈

不斷有學者強調四福音書的大部分信息集中在十字架事件上,但也不盡然。約翰福音集中用5章的篇幅記載耶穌對教會的臨別教導,令人印象深刻——道、以及事件所見證的道,才是生命的根基。而且這段論述,特別涉及聖靈論——聖靈論與教會論是密切相關的,而聖靈就是真理的聖靈。不僅如此,教會總是濫用聖靈的工作,約翰福音在教會曆史的開端就此正本清源。實際上約翰福音也存在這樣一個結構:1-4章強調三位一體上帝的工作(其中涉及聖靈的經文有約翰福音1:13,32-33;3:5-8,34;4:23-24),與之呼應的20-21也涉及三位一體的神(其中涉及聖靈的經文有約翰福音20:22)。而5-10,重點是聖子的工作,或父子關係(基督論);其中也提到聖靈(約翰福音7:39)。而與之呼應的13-17章,重點是聖靈論,或聖靈與聖子的關係。基督論首先是麵對猶太人的,目的是證明耶穌就是猶太人盼望的彌賽亞。聖靈論首先麵對教會,聖靈是真理的聖靈(反對靈恩運動)、是保惠師或安慰者(反對律法主義),是給基督作見證的(反對人本主義、榮耀神學、生命神學、成功神學、靈修神學等等)。中間兩段重要的敘事:11-12重點是拉撒路複活,18-19重點是耶穌受難;這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耶穌為拉撒路死,是拉撒路複活並永生的前提。

2、結構與意義

約翰福音14-16章可以有不同的結構方法。第一、二分法。以14:31b為界限(“起來,我們走吧”),可以將這篇講道分為前後兩部分,第一部分是14:1-14:31a;第二部分是15:1-16:33(約翰福音17章可以視為證道之後的“結束禱告”)。第一部分集中了對個別門徒(多馬、腓力、猶大)的教導,幾乎是一對一的問答。第二部分是對眾門徒的教導。第二、三分法:第一部分主題是道路(回家的路,14:1-14);第二部分主題是真理(真理的聖靈,14:15-16:15);第三部分是生命(產難或死而複活,16:26-33)。其中第二部分5次談論聖靈:聖靈降臨與教會同在(14:16-17);聖靈指教教會一切事和基督一切話(14:26);聖靈為基督作見證(15:26);聖靈降臨責備世人(16:7-11);聖靈引導教會一切真理和一切事(16:12-15)。而中間15:1-16:4,討論了教會中的三組關係:基督與教會,教會內部,教會與世界。第三、與馬太福音5-7章一一平行:律法(太5)、禱告(太6)與審判(太7)——道路(約14)、同在(約15)與審判(約17)。第四、與創世記2章相關信息平行。在創世記2章中,麵對試探和魔鬼,上帝先教導亞當,教導的中心是知道樹;約翰福音14-16,麵對黑暗的權勢,基督教導教會,圍繞葡萄樹。於是,創世記2:5-14對應約翰福音14章:有一個家,樂園和天上的家,天父裏的家;創世記2:15-17對應約翰福音15章:知道樹的咒詛對照葡萄樹的祝福;創世記2:18-25對應約翰福音16章:男人死後與所造的女人團聚。

不過我個人給大家推薦的是下麵的五分法:一、回家(14:1-14);二、真理的聖靈(14:15-31);三、葡萄樹(15:1-25);四、真理的聖靈(15:26-16:16);五、回家(16:17-33)。這是一個精致的交叉結構,三章經文的組織是以葡萄樹為中心的,外圍是聖靈的工作,目的是帶領我們回家,或者被建造成主的聖殿。我們有一個天家(14),家裏有真葡萄樹(15),但要經過產難才能回家(16)。耶穌要回家了,祂回家是為我們預備一個家,然後在產難之後,我們靠著信心,與主團聚。教會在團聚中,在信望愛中等候完全的團聚。世人沒有這樣幸福的盼望,但我們是守望者。所以聖經不斷安慰我們:你們要喜樂,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阿門!

一、回家(14:1-14:15)

1、回家之路(1-7)

1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2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哪裏。

4我往哪裏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

5多馬對他說,主阿,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裏去,怎麽知道那條路呢?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7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

(1)信(14:1,16:30-31)

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耶穌最後的講道主要目的是建立門徒的信心,我們是靠著信心穿越耶穌兩次降臨的曆史和世界。所以約翰福音14-16章首尾呼應地強調了信心——我們的家是建造在信心的根基之上。14:1中有兩個“信”;與之呼應的16:30-31也有兩個“信”——耶穌藉著真理建造門徒信心的工作已經開始成效。與主分離,麵對黑夜,使門徒陷入憂愁。信心是勝過一切憂愁,並轉憂為喜唯一的天路。這是神在每一個門徒身上要行的真正偉大的神跡。需要強調的是,在這首尾呼應的“信”中間,分布著更多的“信”,如同以色列人過約旦河進入應許之地所踏的石頭(約翰福音14:10-12,29;16:27)。連同首尾呼應的“信”,約翰福音14-16章有11個“信”;再加上約翰福音13:19中的那個“信”,最後晚餐上共出現了12個“信”。

(2)有一個家(14:1-4)

我們信什麽呢?一方麵,信神也信耶穌;否則,我們的信就會陷入迷信。另一方麵,相信耶穌的話。就是相信耶穌所說的,祂的離開是為我們,並且是為我們預備地方,並回來接我們到祂那裏去,並在那個地方永遠與我們同在。那個地方被稱為“我父的家”。耶穌的離開不是長期的分離,而是為了一場家人團聚。但這不僅僅是末世論意義上的重逢,更指向教會裏的同在——基督真實臨在於教會。早期教會認為:父家裏的房子就是指教會(曆代誌上17:7-10;出埃及記33:19-21)。基督在教會裏,祂藉著教會與我們同在。教會就是神的家。不僅如此,基督是教會的主,是祂主動接待我們,而不是相反。這正是路德教會的基本觀點。另外,關於天家,應該參考希伯來書11章的相關信息。

(3)有一條路(5-7)

耶穌必須為我們準備一條回家的路。我們應該知道回家的路,但已經被“基路伯和四麵轉動發火焰的劍”封閉了(創世記3:24)。這意味著,回家要經過一場火的洗禮,這是主為我們成就的(希伯來書10:19-22)。如果說彼得的問題是對自己擁有太多的信心,而多馬的問題就是對耶穌缺乏基本的信心(約翰福音11:16;14:5;20:25)。多馬一方麵不知道耶穌去哪裏,另一方麵不知道路在何方。耶穌將兩個問題都回答了:一方麵,祂要到父那裏去;另一方麵,祂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這是約翰福音中的第六個“我是”。這三個問題,缺一不可,而且不能顛倒。先靠信心選擇道路,然後學習真理,靠真理得生命。信心先於真理,真理先於生命(箴言3:5-7;詩篇36:7-10)。而且祂是唯一通往父的道路(馬太福音7:13-14;使徒行傳4:12)。真理是絕對排他的,盡管排他的未必就是真理。另外,在道路、真理和生命這一組概念中,真理這個問題向真理的聖靈敞開。

2、祂來找我(14:8-14)

8腓力對他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9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麽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

10我在父裏麵,父在我裏麵,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裏麵的父作他自己的事。11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裏麵,父在我裏麵。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

12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裏去。13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麽,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14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麽,我必成就。

(1)見證

多馬之後腓力起來舉手發言:我們憑什麽相信你的話,除非你真能證明你是從神來的,或者你真的與父為一。腓力的祈求可能類似摩西在西奈山看見的異象(出埃及記19:16-19),或以賽亞看見的異象(以賽亞書6:1-5)。耶穌的回答顯示:祂從父神那裏來找我們回家,或者父神差遣聖子來找我們回家,而看見祂就看見了父(8-9)。耶穌的證明仍然是常規的:用祂的話語和神跡證明,並用話語和神跡帶我們回家(10-11);最終藉著教會帶領更多的人回家,而祂將一直與教會同在(12-14)。換言之,耶穌已經證明,還將證明。耶穌不僅僅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不僅僅是通往神的道路,祂就是神。7節可以這樣翻譯:“如果你們已經認識(Pluperfect)我了,就已經認識(Pluperfect)父了;而且從現在開始,你們正在認識(Present)祂,並且已經看見(Pluperfect)祂了”。

(2)禱告

13-14節也開始涉及教會禱告的問題,這個問題會在晚餐證道中不斷提及。禱告主要涉及神的同在。這裏也強調的是“奉我的名”,?ν τ? ?ν?ματ? μου,in my name。這個詞組至少表達了兩個重要含義:信耶穌是基督(12,信我的人);以祂為人與神的中保。但是,“無論求什麽,我必成就”的前提在12節中:“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是在這些規定的“事”上祈禱,才必蒙垂聽。這些大事就是基督交給教會的大使命(馬太福音28:18-20)。在福音大事上,神的恩典從來是夠用的。

(3)合一

10-11節以交叉結構的方式重申父子合一的真理(約翰福音1:18;5:17-21,36;6:46;7:16; 8:19,28;10:30,37;12:45,49-50)。“我在父裏麵,父在我裏麵”。?γ? ?ν τ? πατρ? κα? ? πατ?ρ ?ν ?μο? ?στιν,I am in the Father, and the Father in me。後來在父子互在的基礎上,又引出基督與教會的互在:我在父裏麵,父在我裏麵;你們在我裏麵,我在你們裏麵;我的話在你們裏麵(約翰福音10:38;14:10,11,20;6:56;15:4,5,7;16:33;17:21,23)。父子以及教會的互在顯然是違背物理學定律的現象,可稱為“神學互在”(Mutual Indwelling)。這個互在最終是通過聖靈見證出來的。完全的愛,話語及其順服。聖父、聖子和教會的互在,也具有排他性:這世界和世界的王,在這互在中毫無位置。

二、真理的聖靈(14:15-31)

15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16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或作訓慰師下同)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17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麵。18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19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20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裏麵,你們在我裏麵,我也在你們裏麵。

21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22猶大(不是加略人猶大)問耶穌說,主阿,為什麽要向我們顯現,不向世人顯現呢?23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與他同住。24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25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

2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27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28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裏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裏去,就必喜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29現在事情還沒有成就,我預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就可以信。30以後我不再和你們多說話,因為這世界的王將到。他在我裏麵是毫無所有。

31但要叫世人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吩咐我,我就怎樣行。起來我們走吧。

耶穌離開藉著聖靈與我們同在。這段經文交叉結構如上。15與31首尾呼應,強調我的命令與父的吩咐:你們遵守我的命令,正如我順服父的命令。而中間21-25藉著使徒猶大的提問,耶穌強調祂與聽道信道行道的人顯現;但是不與不遵守神道的人同在。16-21與26-30強調基督是藉著聖靈的工作與教會同在。其中16-21強調,聖靈的工作是指向基督的,並指向基督的永生與同在,而且是藉著聖道同在。26-30則進一步強調聖靈的工作是真理的教導,特別是靠耶穌已經交付的話語在平安中麵對十字架以及魔鬼。

1、神聖之愛(15,21-25,31)

在這個交叉結構中,“愛”這個字出現了9次,其中15與31各1次;而21-25共7次。這裏強調的不是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而是強調愛主,愛父、主愛和父愛。一方麵,所謂愛主,就是遵守神的道(約翰一書5:2-3;羅馬書6:16;彼得前書1:14);另一方麵“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遵守,τηρ?ω,to attend to carefully, take care of;同時指向聽道、信道、行道和傳道。三位一體的神愛這樣的人;而所謂神愛人,就是向這人顯現,與他同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如果你抱怨找不到神了,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聽道信道順道。上帝的愛不可能與悖道之人同在。31節強調,聖子愛父,就順服父的吩咐,祂是愛神的榜樣。需要強調的是,這個神聖之愛,就是人與神之間的愛情,在漢語語境中是沒有的。華人教會的扁平也源於這種傳統:他們隻能在彼此相愛中確認神愛和愛神,在這個本質主義、人本主義、行為主義的文化中,真理基本上被掏空了,隻剩下人際關係。然而聖經這樣說愛:隻愛真理,不愛不義。

“起來,我們走吧”。這句話並不奇怪——順服父神的命令,就是在時候到了的時候,毅然麵對十字架。最終,你必須用你的行動,特別是十字架的行動證明你的順命。這句話在符類福音中卻出現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結束的地方:馬太福音26:46,“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馬可福音14:42;另參路加福音22:46)。因此有學者建議,約翰福音14:31與約翰福音18:1在時間上是連接的:“耶穌說了這話,就同門徒出去,過了汲淪溪,在那裏有一個園子,他和門徒進去了”。這意味著,約翰福音15-17章的內容,應該是後來編輯進來的,這進一步佐證了約翰福音這個特點:他對神學的興趣超過對曆史的興趣。當然,也有學者將這句話按比喻來理解:耶穌讓門徒起來離開憂愁,起來行走。這個解釋可能過於靈意了。不過不能排除另外一種可能:耶穌吩咐門徒起來走,但是他們不敢或不願意,所以耶穌才繼續講了15-17章這段話;特別是“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以及聖靈的同在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勸勉和安慰。

2、聖靈同在(16-20;26-30)

我們自己不可能這樣愛神,也不能明白神的道;因此,我們需要從神而來的幫助,因此聖靈臨到,祂被稱為保惠師。16-20重點強調我們是藉著聖靈經曆基督或神的同在。而26-30則強調,我們是藉著聖靈所教導的真理,或基督的話語,經曆神的同在。關於聖靈,這裏有四個特別重要的概念:

第一、聖靈是三位一體中的一位,是“祂”。聖靈不是一種神聖的能力,而是有位格的神。這個“祂”在這兩段經文中出現了8次。另外一位保惠師或訓慰師,意味著聖靈與聖子等同。

第二、“保惠師”這個概念在約翰福音14-16章中出現了4次(約翰福音14:16;14:26;15:26; 16:7)。παρ?κλητος,很多學者感慨,找不到合適的英文翻譯“保惠師”。Paraclete,Comforter,Counsellor,Helper,Intercessor……這個字在約翰一書2:1中被中譯為“中保”:“我小子們哪,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要叫你們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裏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是:summoned, called to one's side, esp. called to one's aid。這個字主要有法學上的含義,為我辯護者、司法援助者、賜平安者。聖靈的一個基本工作是責備魔鬼的控告,指著基督為基督徒辯護,並不斷將我們帶向基督。

第三、與你們同在。μ?ν? μεθ? ?μ?ν ε?ς τ?ν α??να,he may abide with you for ever。永遠同在。“同在”是由詞組來表達的。其中動詞μ?νω,基本含義是“居住”(下文翻作“常在”)。不過從這句話中找不到“聖靈內住”這個教義來。因為“同在”的對象總是你們,是複數的你們,指向教會;聖靈並非特別與某人關係密切,祂是全體教會的保惠師。五旬節聖靈降臨的情形,特別能證明這一點。自詡聖靈與自己存在特權關係的人,特別是藉此攻擊別人沒有聖靈的人,恐怕是正在褻瀆聖靈。

第四、“真理的聖靈”,出現3次(約翰福音14:17;15:26;16:13)。真理的聖靈首先與虛假的靈、敵基督的靈、謬妄的靈、邪靈相區別(約翰一書4:1-6;提摩太前書4:1-2)。其次,聖靈見證基督;再次,聖靈是教導真理的靈,聖靈用聖道見證基督(約翰福音7:38-39)。約翰福音堅定地將聖靈與神跡奇事斷開,反而將聖靈與真理同等:“並且有聖靈作見證,因為聖靈就是真理”(約翰一書5:7)。

裝神弄鬼吃人的基督教,應該悔改了。因為主說:“因為這世界的王將到。他在我裏麵是毫無所有”。世界的王扭曲真理,讓我們看世界——將聖靈變成愛世界的工具,變成罪人和世界之間的保惠師,正是邪靈的基本工作(約翰一書2:13-26;4:1-6)。

三、葡萄樹(15:1-25)

“8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9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裏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創世記2:8-9)。我們有一個家,家裏有一棵生命樹,生命樹枝葉繁茂:“1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2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樣或作回)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示錄22:1-2)。如果我們將創世記和啟示錄的相關經文連接起來,就不會覺得約翰福音15章插在14和16章兩個回家主題之間顯得突兀。這是我們美麗的家鄉,門前有一棵美麗的葡萄樹。於是約翰福音15:1-25就可以結構如下:樹(1-8)、愛(9-17)與恨(18-25)。愛就是吃生命樹上的果子;恨就是不吃生命樹上的果子,反而吃知道樹上的果子。

1、樹(15:1-8)

1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2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幹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

3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幹淨了。

4你們要常在我裏麵,我也常在你們裏麵。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裏麵,也是這樣。5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麵的,我也常在他裏麵,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麽。6人若不常在我裏麵,就像枝子丟在外麵枯幹,人拾起來,扔在火裏燒了。

7你們若常在我裏麵,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麵,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8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1)結構

這段經文可以交叉結構。1-2與8呼應:父子、果子。3與7呼應,“我的道”與“我的話”——是真理讓我們成聖。其中3節強調聖道赦罪;7節強調聖道中的成聖以及教會事工——基督徒在聖道中有求必應。經曆神就是經曆祂的話語。中間4-6節強調樹、枝子以及果子的關係。特別重要的是,這裏有一個字在4-7節中反複出現了7次,就是“常在”。而在9、10、11、16中,又出現了5次;換言之,“常在”在約翰福音15章中出現了12次,與“信”在14、16章中的12次形成平行關係:信就是一種常在。這個“常在”實際上是根據動詞μ?νω(to remain, abide;to wait for, await one)翻出來的。一方麵指經常性的定居,另一方麵指有所盼望和守候的聚集。這兩點都至關重要:信仰是一種堅持,但我們的堅持大有盼望。這個反複強調的真理排除了任何三分鍾熱血的假信徒,也排除了隻愛世界卻沒有末世論信仰的假信徒。4-6這三節經文本身也可以交叉結構。比如“若不”這個概念的前後呼應,前者強調這個後果:“自己就不能結果子”;後者強調這個後果:“扔在火裏燒了”。中間“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麽”,也是一種“若不”的後果。這是離開基督的三個後果:不能結果子,不能作什麽,被火焚燒。這也是無神論者的人生三大宿命。而核心的信息是:“5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麵的,我也常在他裏麵,這人就多結果子。”而這一句話,又與1-2與8交叉呼應。

(2)我是

“我是真葡萄樹”,這是約翰福音中第七個我是,或最後一個我是——已經到家了。首先我們需要注意葡萄樹和葡萄園在舊約中常常預表以色列(以賽亞書5:1-7;詩篇80:8-16;耶利米書2:21;以西結書19:10-14;另參馬太福音21:33-41)。真葡萄樹與假葡萄樹區別(耶利米書2:20-21)。這也是在教導門徒不要怕猶太人(約翰福音7:13;9:22;19:38;20:19)。律法主義者(他們人類)確實可怕,但他們是假的,因此不值得怕。其次,考慮晚餐的背景,不能完全排除葡萄樹與聖餐中葡萄汁之間的連接(約翰福音6:56;15:13)。另外一個相關概念就是果子。摩西五經中“果子”首先是生命的結晶和祝福,是基本飲食(創世記1:11;1:12,1:29;2:9)。但是,有兩種果子攸關生死(創世記2:16-17)。人類的墮落是因為在果子選擇上中了撒旦的詭計——有一種果子叫“像神一樣知道善惡”,其特點是“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創世記3:1-6)。而吃了這種果子的後果就是進入躲藏、論斷、罪、咒詛和死亡以及失喪之中(創世記3:11;3:12;3:17;3:22)。從此上帝推出了新葡萄園的計劃(創世記49:22;利未記19:10;19:23-25;23:40;26:4;27:30;民數記13:20; 13:27;申命記1:25;詩篇1:3)。生命的果子有一個特點:“我豈肯止住所結甜美的果子,飄搖在眾樹之上呢?”(士師記9:11)。結果,還是飄搖,侍奉還是論斷,有限的生命必須決斷。

2、愛(15:9-17)

9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裏。10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裏。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裏。11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12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

13人為朋友舍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14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15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16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麽,他就賜給你們。

17我這樣吩咐你們,是要叫你們彼此相愛。

(1)結構

基督徒真正討神喜悅的果子就是愛(約翰福音8:47)。約翰福音15:9-17可以平行結構,將彼此相愛與基督連接起來,如同果子和樹連接。首先,基督的命令是我們彼此相愛的基礎(9-12)。這段經文實際上是在呼應和深化約翰福音14:15,21-25,31所論述的“神聖之愛”或縱向之愛。不過增加了一個信息:喜樂,這是基督的喜樂和我們的喜樂的互相印證——愛的果子就是喜樂。其次,基督的獻身是我們彼此相愛的基礎(13-17)。這是在深化約翰福音13章中新命令那個主題。基督裏的愛與葡萄樹的比喻是密切相連的:一方麵,葡萄樹像好牧人一樣,代表為別人舍命的愛,這是全新的的愛,基督的愛;另一方麵,彼此相愛、特別是在侍奉和使命中的彼此相愛,神要我們獻上的果子。聖道和事件這兩方麵的真理,都可以參考約翰一書4:6-9,20-21。

(2)朋友

耶穌為朋友舍命(約翰福音10:11,15-18),彰顯最大的愛;而且是為仆人、罪人舍命,將之視為朋友。朋友之愛不僅表現為舍命,也表現為傳道或舍命傳道:“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不顧一切、一無保留的教導上帝的真理,這是真朋友。這方麵的啟示可以參考羅馬書5:7-10,“7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8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9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借著他免去神的忿怒。10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借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另參約翰一書3:16,“主為我們舍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舍命”。關於朋友,可以參考路加福音12:4;曆代誌下20:7;以賽亞書51:8。

3、恨(15:18-25)

18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或作該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19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隻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

20你們要記念我從前對你們所說的話,仆人不能大於主人。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若遵守了我的話,也要遵守你們的話。21但他們因我的名,要向你們行這一切的事,因為他們不認識那差我來的。

22我若沒有來教訓他們,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他們的罪無可推諉了。23恨我的,也恨我的父。24我若沒有在他們中間行過別人未曾行的事,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連我與我的父,他們也看見也恨惡了。25這要應驗他們律法上所寫的話說,他們無故恨我。

(1)結構

從知道樹上生長出整個世界,這個世界的選擇就是恨,而恨的律法就是“我們便如神知道善惡”。如果我們便如神,那麽我們就會恨自稱為神的基督,並連同恨祂的教會。這裏強調了幾個事實:世人恨你們,世人恨我,世人恨神、世人逼迫你們,世人要被定罪審判。我們可以將約翰福音15:18-25交叉結構如上。其中18-19強調世人恨你們就是恨我,並且先恨我(另參約翰福音7:7;3:20)。這是惡對善的仇恨,是黑暗對光明的仇恨。這也意味著,基督把對教會的仇恨視為對祂自己的仇恨;這也出於基督對教會的愛(使徒行傳9:4;22:7;26:14)。其次,20-21充分解釋了洗腳中的話是指向逼迫的(另參約翰福音13:16)。恨一定行動,舍命是愛的果子,逼迫是恨的果子。而22-25強調恨我就是恨我父(另參約翰福音8:19,54-55;16:3),並要根據基督的教訓和事件將來定這些仇恨之子的罪。隻是這罪也在救贖之列。“21但他們因我的名,要向你們行這一切的事,因為他們不認識那差我來的”;這節經文等於“父啊,赦免他們,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2)無故

這種恨是嫉恨,有深刻的靈界背景,看上去毫無道理,“他們無故恨我”——不是你做錯了什麽世人恨你,而是因為你作什麽他們都恨你。這種罪是“也看見也恨惡”。即一邊看見一邊恨,所看見的事,隻能證明耶穌是從神來的;但他們更嫉恨更憤怒,因此更恨。所以25節是總結,這個仇恨毫無道理。這個無故主要的意思不是無緣無故,而是毫無道理。這世界充斥了這種“無故的恨”,就是“也看見也恨惡”。甚至“越看見越恨惡”。你做得越好,你的見證和講道越合乎聖經,他們越恨你。信與愛,看與恨,就這樣明暗分別。這個恨的背後,這個恨人的背後,乃是恨神。正如該隱恨亞伯,實際上是恨神。而神是知道這一點的,因此,神給該隱赦罪的記號,更彰顯了神的大愛。理解這個“無故恨我”,要回到主所引證的詩篇35:19,以及詩篇35全篇。另外則是詩篇69:4以及69全篇。教會麵對世界的仇恨與逼迫,這使彼此相愛更為重要。要用愛除掉恨(約翰一書3:8-16)。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在恨和逼迫中蒙愛、愛主,彼此相愛;我們要用無故的愛才能勝過無故的恨。

四、真理的聖靈(15:26-16:15)

26但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27你們也要作見證,因為你們從起頭就與我同在。

1我已將這些事告訴你們,使你們不至於跌倒。2人要把你們趕出會堂。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3他們這樣行,是因未曾認識父,也未曾認識我。4我將這事告訴你們,是叫你們到了時候,可以想起我對你們說過了。我起先沒有將這事告訴你們,因為我與你們同在。5現今我往差我來的父那裏去。你們中間並沒有人問我,你往哪裏去?6隻因我將這事告訴你們,你們就滿心憂愁。

7然而我將真情告訴你們。我去是與你們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就差他來。8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9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10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裏去,你們就不再見我。11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12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作不能領會)。13隻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14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15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1、結構

這段經文以聖靈的工作為首尾呼應(26-27;7-16),中間聚焦世人對教會的逼迫(1-6;另參馬太福音10:16-22)。如果說15:18-25主要是對仇恨之子的定罪,這裏則強調對他們的審判,而這審判的工作是聖靈的工作。我們隻有將1-6放在核心位置上,才能真正解釋約翰福音16:8-11那個釋經難題。這裏所說的罪指的就是15:18-25已經定的恨神逼迫教會的罪;這裏說的義就是“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就是自以為義因為不顧殺害和剪除那義者耶穌的“義”;為審判而自責,因為耶穌的複活升天踐踏了魔鬼,那些曾經跟隨魔鬼審判基督和教會的人要麵對良心和真理的審判(使徒行傳2:37)。這段經文我們已經講過,請參考相關講章和視頻。需要強調的是,聖靈的審判與耶穌末世審判不同,而是藉著教會的講道和見證,讓人心痛悔。這也正是世人不喜歡真正的教會和傳道人的原因。因為教會的存在,講道台上的聲音,實際上就是在審判世人的罪、義和審判。隻是聖靈的審判目的不是終極性的,而是繼續呼喚耶穌死複活之後的罪人悔改重生。

2、聖靈

根據這段經文,聖靈的工作至少有如下特點。第一、聖靈見證基督,特別是死而複活的基督。單單指向基督的聖靈,一方麵排除了靈恩運動;另一方麵,讓所有逼迫基督的人紮心不已。第二、審判人的審判。人的審判涉嫌褻瀆聖靈(馬太福音12:31;馬可福音3:29;路加福音12:10),因為這種罪就是不信基督的罪,並將不信從五旬節堅持到基督複臨。第三、藉著傳道榮耀基督。不僅是審判,更是為了帶領人進入一切的真理。聖靈降臨,首先就是賦予了教會見證基督的能力,而且主要與這種傳道能力相關(使徒行傳1:8)。所謂聖靈感動,新約中至少出現了7次,全部與傳道見證基督有關(羅馬書9:1;哥林多前書12:3;帖撒羅尼迦後書2:13;彼得後書1:21;路加福音2:27;哥林多後書13:14;帖撒羅尼迦前書5:19)。與此相關,聖靈充滿至少出現了15次,全部與放膽講道相關(路加福音1:15-16,41-42,67;4:1;使徒行傳2:4;4:8;4:31;6:3-5……7:55;9:17-20;11:24;13:9-10;13:52-14:1;以弗所書5:18-19)。第四、聖靈帶領我們經曆主的同在。

五、回家(16:17-33)

16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17有幾個門徒就彼此說,他對我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又說,因我往父那裏去。這是什麽意思呢?18門徒彼此說,他說等不多時,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我們不明白他所說的話。19耶穌看出他們要問他,就說,我說等不多時,你們就不得見我,再等不多時,你們還要見我。你們為這話彼此相問嗎?

20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將要痛哭,哀號,世人倒要喜樂。你們將要憂愁,然而你們的憂愁,要變為喜樂。21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因為她的時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22你們現在也是憂愁。但我要再見你們,你們的心就喜樂了。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23到那日,你們什麽也就不問我了。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什麽,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24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什麽,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25這些事,我是用比喻對你們說的。時候將到,我不再用比喻對你們說,乃要將父明明地告訴你們。26到那日,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27父自己愛你們,因為你們已經愛我,又信我是從父出來的。28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裏去。

29門徒說,如今你是明說,並不用比喻了。30現在我們曉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問你。因此我們信你是從神出來的。31耶穌說,現在你們信嗎?32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麵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1、結構

這段經文可以交叉結構如上。基督回天家以及在“慘將別”之後的家庭團聚,都與約翰福音14:1-14中的那個回家主題前後呼應。而在約翰福音16:17-33中,17-19與29-33首尾對應,門徒與耶穌對話,強調耶穌即將離開世界,返回父神這個事實。而且首尾呼應地強調,時間已經到了。令人悲哀的是,到了這個時候,門徒對耶穌第一次降臨和返回,仍然半知半解。不過在17-18中,門徒是互相議論,並沒有直接向耶穌提問。但是基督知道他們心裏所存的(19,30)。第二次(29-33)解釋則讓我們看見,耶穌的這番教導至少在十字架現場是無效的,門徒貌似“信”了,但很快就會離棄耶穌,讓祂一個人上十字架。值得強調的是,在16-19中,“等不多時”這個概念共出現了7次,十字架事件進入了倒計時(另參約翰福音7:33;12:35;13:33;14:19)。這也可以從耶穌這兩次回答門徒在篇幅上的大幅驟減上看出來。另外就是25、29節“比喻”這個概念。門徒說耶穌不再用比喻了,而是明說,似乎是指,真相越到後來越加明了。一方麵,真理的聖靈要帶領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另一方麵,可以參考哥林多前書13:12,“我們如今仿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麵對麵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而中心的經文是20-28,聚焦產難的主題:分別之後團聚,憂愁轉為喜樂。

2、產難

門徒麵臨一場苦難。關於痛哭與哀號,可以參考耶利米書22:10、路加福音7:32等。世人反要喜樂,是因為他們要慶祝勝利。這反過來見證世人是何等地恨基督和基督教(如啟示錄11:10。但基督徒是笑到最後的人,從看見複活的主一直到基督複臨,我們都喜樂滿懷(約翰福音20:20)。“憂愁”(λυπ?ω,λ?πη)在這裏出現4次,而“喜樂”(χα?ρω,χαρ?)這個詞在這裏出現了5次(“喜樂可以滿足”在約翰福音15:11已經出現)。必告別愁眉苦臉、苦大仇深的基督教,寧可轉向屁顛屁顛的基督教。約翰福音掃平了一切“故意將臉弄得很難看”的屬靈表演,讓我們喜樂,並且喜樂滿足。主耶穌在這裏特別將這場憂樂巨變類比為產難(τ?κτω)——這場苦難事關基督裏新生命的誕生(以賽亞書31:3;26:17-21;37:3;66:7-14;耶利米書30:6;何西阿書13:13;瑪拉基書4:9-10;馬可福音13:8-9;帖撒羅尼迦前書5:2-3;羅馬書8:22;啟示錄12:1-5;馬太福音1:21;1:23;1:25;2:2;路加福音1:31;1:57;2:6;2:7;2:11;約翰福音16:21;加拉太書4:27;希伯來書6:7;11:11)。“但我要再見你們”。這指向基督的複活。特別重要的是,是耶穌主動來見我們,主動臨到教會,主動服侍我們(詩篇34:15;列王記上8:29;9:3等)。

3、重逢

歡喜止於慘別之後的重逢:“時候將到”,“到那日”,這指向基督複活之後藉著聖靈一直與教會同在。主的同在主要表現為我們因信稱義,並且侍奉神。而侍奉的過程,是不斷禱告神,並蒙神垂聽的蜜月。一方麵,父在基督裏看我們為義,與我們和好。另一方麵,基督升天之後,在父神那裏為我們代求。“禱告從未如此靈驗”。這首先意味著教會生活的開始(聖殿是萬民禱告的殿);其次意味著,教會的一切合乎真理的事工,都在神的保守、供應和祝福之下。約翰福音16:23-28已經是第四次談將來教會中的禱告。第一次在約翰福音14:13-14,“13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麽,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14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麽,我必成就”。第二次在約翰福音15:7,“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麽,他就賜給你們”;第三次在約翰福音15:16,“你們若常在我裏麵,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裏麵,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上帝如此垂聽禱告的盛況,至少有兩個條件:第一、“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裏去”,耶穌升天,在父那裏為我們代求;而主耶穌在天上的代求,與屬世的成功無關,主要關乎赦罪(羅馬書8:34;希伯來書7:25-26)。第二、我們奉主的名,信主,侍奉主,承擔大使命。教會的禱告主要與信心和福音有關(羅馬書8:15;加拉太書4:6)。這些教導與妄求和外邦人的禱告無關。但若非經曆產難,我們不會按真理禱告(馬太福音6:5-7;雅各書4:3)。

應用:何等孤獨,何等平安

32看哪,時候將到,且是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歸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麵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平安是我們的理想。約翰福音包含至少3次關於平安的祝福,分別指向聖靈降臨、感動和充滿(約翰福音14:26-27),十字架舍命贖罪(約翰福音16:33),以及複活使我們稱義永生(約翰福音20:19,26)。但為福音的緣故,我們被交付死地。有兩種死地,第一就是孤獨。你越是堅持真理,你越可能孤家寡人。沒有人不怕孤獨,無神論者隻是在墳地吹口哨:孤獨讓我如此美麗,總是孤獨讓我們回來攪和。然而基督徒可以勝過孤獨。親愛的,當你孤獨一人,你靠什麽活在平安之中呢?主的同在以及我們的信心。“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祂真的在那裏,當全世界都拋棄你的時候,祂在那裏。這是保羅的見證:“16我初次申訴,沒有人前來幫助,竟都離棄我。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17惟有主站在我旁邊,加給我力量,使福音被我盡都傳明,叫外邦人都聽見。我也從獅子口裏被救出來”(提摩太後書4:16-17)。第二則是苦難。沒有人歡迎苦難,我們也無法高調。但勝過苦難是主的話語以及我們的信心:“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祂是得勝的神,祂有我們可以完全信賴的苦難經驗。祂已經勝過了這一切絕境,我無論當下如何水深火熱,永遠隻是產難。我的苦難是我的冠冕。親愛的弟兄姐妹,願你們平安,阿門!

任不寐,2016年8月12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