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新創造的第一天:分別光暗(約翰福音1:6-28)

(2017-03-11 03:56:37) 下一個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三天之後,從吐穀渾到蒙特利爾,我們繼續約翰福音的係列課程。我們已經分享了約翰福音的導論部分:新約導論、約翰福音概論和約翰福音引論(約翰福音1:1-5)——這三課的內容請以視頻為準。而從今天開始,我們繼續約翰福音的正文部分;這一部分內容請同時參考視頻和相關的講章。我們可以將約翰福音1-2章視為一個單元,主要是因為這兩章經文可以與創世記1-2章形成平行關係。約翰福音1:1-2:25可以視為圍繞兩個中心展開的,第一、基督是誰。這可以進一步分成三重認信(每重認信又一分為三):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是神,是主(1:1-28);耶穌是神的羔羊、神的兒子,是基督(1:29-42);基督是神的兒子,是以色列的王,是人子(1:43-51)。第二、基督的工作,就是救贖罪人(2:1-11)與重建聖殿(2:12-25),或者說,就是救恩與教會。今天我們首先學習的經文是約翰福音1:6-28,這是第一天的新創造。

引論:背景與結構

1、新的創造

約翰福音1:6-2:11也包含一個創造的七天,與創世記的七天創造形成平行關係。這是基督裏的七天創造,或上帝要在基督裏重造天地。我們已經強調,約翰福音1:3位於約翰福音1:1-5的中心:“萬物是借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他造的”。而今天的這段經文,就是在進一步展開基督的創造。先知哈該兩次預言基督的重新創造:“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哈該書2:6);“你要告訴猶大省長所羅巴伯說,我必震動天地”(哈該書2:21)。新創造的中心仍然是人,就是上帝在基督裏重造新人或神的百姓,這個創造新人類的神跡,一直延伸到約翰福音3:1-11:57。所以先知以賽亞也這樣預言:“19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20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21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以賽亞書43:19-21)。

需要強調的是,正如起初的創造是以安息日和樂園為終點的,新的創造同樣是以樂園或聖殿為終點的。因此可以將約翰福音2:12-25與創世記2:1-3:21平行。一方麵,安息日-樂園與耶穌潔淨聖殿平行(2:12-22);另一方麵,蛇對始祖的試探與耶穌勝過試探平行(2:23-25)。詩人曾指著曠野裏的以色列人作見證說:“41他們再三試探神,惹動以色列的聖者。42他們不追念他的能力(原文作手),和贖他們脫離敵人的日子”(詩篇78:41-42)。曠野裏的以色列人就是耶穌世代的以色列人。但這一切在基督裏都被更新了,正如先知瑪拉基所預言的:“15如今我們稱狂傲的人為有福。並且行惡的人得建立。他們雖然試探神,卻得脫離災難。16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他麵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17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事自己的兒子。18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事奉神的和不事奉神的,分別出來”(瑪拉基書3:15-18)。
約翰福音的七天創造可以延伸到約翰福音1-2章中,這七天可以依次對應如下的經文:

1:1-28為第一天,重點是分別光暗——世人為暗,基督是光。1:29-34為第二天,創世記中的水分上下,與約翰福音的羔羊流血以及基督洗禮的背景。1:35-42為第三天,世上出現了基督的門徒,正如創世記第三天地上開始有了生命;而且那裏特別強調植物是結果子的植物,這一點也可以進深到約翰福音15章葡萄樹和枝子的比喻——門徒要結果子給神。1:43-51為第四天,耶穌基督呼召並造就門徒,他們將成為世上的光;而創世記第四天創造的就是地上的光體。最後,創世記5-7天都涉及上帝的祝福:祝福天上的飛鳥和水中的魚(第五天),祝福地上的動物和人(第六天),最後是祝福聖日(第七天)——這與約翰福音2:1-12迦拿婚筵的神跡是密切相關的,水變成酒旨在強調大洪水的咒詛,在基督裏成為對人類和地的祝福。約翰福音1-2章與和創世記1-2章的平行,可以參考下圖。我們今天先來討論約翰福音第一天的創造。
 
2、一張漁網

6有一個人,是從神那裏差來的,名叫約翰。7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8他不是那光,乃是要為光作見證。

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11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13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欲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15約翰為他作見證,喊著說,這就是我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來在我以前。

16從他豐滿的恩典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7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19約翰所作的見證,記在下麵。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裏,問他說,你是誰。20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21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嗎?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嗎?他回答說,不是。22於是他們說,你到底是誰?叫我們好回複差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是誰。23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24那些人是法利賽人差來的。(或作那差來的是法利賽人)25他們就問他說,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什麽施洗呢?26約翰回答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27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他解鞋帶,也不配。28這是在約但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

約翰福音1:6-28可以結構如上。這是一個特別的交叉結構,如同一張漁網。約翰福音的結構的確是精雕細琢的,甚至讓我們看見西庇太的兒子的確是一個專業的漁夫。前後和中間呼應的是施洗約翰的見證(6-8;15;19-28),強調約翰與基督的不同:施洗約翰是人或見證人,但耶穌是光,是主。請記住這個人與神分別的重要而普遍的價值。而9-14與16-18前後呼應,是使徒約翰的見證,進一步宣告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一方麵,沒有人看見神,這是對所有宗教和政治的否定;另一方麵,隻有耶穌基督將上帝啟示出來,若不藉著基督,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施洗約翰和使徒約翰兩個人的交叉見證,也形成了見證的合法性。另外,如果將15節放在交叉結構的中心,我們應該強調這樣的事實:人都是被造的,隻有基督太初就在,隻有祂是創造之主。

這兩個人的見證在於將光和暗分開。 這世界的黑暗從大洪水之前的世代就開始了,一直發展到今天。大致而言,遍地的黑暗和強暴,根源於“偉人文化”:“4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5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世記6:4-5)。偉人文化作為一種普世邪教,其神學本質歸根結底就是罪人起來演上帝,並且每個人宣稱自己在基督之外單獨看見了神,或與神有特別的關係。假基督是人間一切強暴和黑暗的“合法性”。如果上帝不再一次用大洪水淹沒世界,就必須要在基督裏首先分別光暗——將人和神徹底分別出來,斷裂一切猶大之吻。

正因為如此,施洗約翰和使徒約翰的見證,分別強調了兩個事實:第一、“我不是基督”(施洗約翰);第二、“沒有人看見神”(使徒約翰)。這兩方麵是要分別徹底鏟除兩大異端或兩大邪教:演神邪教(政治的妄稱主名)和見神邪教(宗教的裝神弄鬼)。與此相關,這段經文的結論也在兩個方麵:隻有基督是基督——“那光是真光”,其他都是假光;隻有父懷裏的獨生子將神顯明出來,其他所有基督之外的“看見了神”都是為了吃人說謊。所以讓我們感謝神,在約翰福音所記載的第一天,就將神從人中分別為聖了。這是純正福音的開端。我們生活在一個光暗不分的假基督世代(無神論政治和他們教會尤為代表),因此,返回施洗約翰和使徒約翰的見證,乃是啟蒙之工。

一、施洗約翰的見證(6-8,15,19-28)

1、我是誰

我們先看施洗約翰的信息。6-8可以指向關於人的三個基本真理。

第一,人的真相。人是蒙恩的罪人,或者說,人本來是罪人,但應該蒙恩得救。約翰是一個人(?νθρωπος),不是神。施洗約翰可以是人間所有偉人的代表;因此我們不需要崇拜任何人。所有異教文化因此都被否定了——因為所有異教領袖不過是人。但約翰是蒙恩之人(?ω?ννης,????????,??????????,Jehovah has graced)。這個名字的字根?????的基本含義就是“恩典”和“憐憫”(創世記33:5;11;42:21;43:29)。由約翰來見證“恩典”、“恩上加恩”,名至實歸。任何自以為偉人的人,都是需要上帝憐憫的。這一點可以參考“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首先不是我們需要幫助鄰舍,首先是我們需要鄰舍的幫助,而耶穌基督就是憐憫我們的鄰舍。偉人和我們一樣,甚至更是“可憐人”。隻是人自己有多可憐,自己不知道。這一點所有的偉人應該打開詩篇,看看以色列的“偉大領袖”們,就是大衛和所羅門以及摩西希西家,是怎樣看見自己的罪以及生命的虛無,然後轉向上帝憐憫的。

第二、人的意義。盡管如此,人生仍然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在基督裏。施洗約翰這個人是神所造的(?γ?νετο,約翰福音1:3);並且是受差遣的,所謂“從神那裏差來的”。?ποστ?λλω(Tense: Perfect,Voice: Passive,Mood: Participle;to order (one) to go to a place appointed;to send away, dismiss;X133)這個字在約翰福音中也很重要。耶穌是父神所差遣的,教會是基督所差遣的。舊約將約翰這個名字翻作約哈難,其中有人是大衛王的勇士(曆代誌上12:4,12)。約哈難之於大衛,與約翰之於耶穌,可以平行。人生的意義在於被神差遣。沒有被神差遣的人是最可憐的人,因為隻是被魔鬼和自己的情欲所差遣——一方麵是黑暗中的無頭蒼蠅;另一方麵,當他們的情欲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這些蒼蠅就會成為吃人的妖魔。與此相關,約翰福音1:6-28中,首尾呼應著兩類使者的對立:施洗約翰是神所差遣的;祭司和利未人或法利賽人是猶太人所差遣的(約翰福音1:19,24)。神的使者和魔鬼的使者最大的區別是,施洗約翰是為光作見證(μαρτυρ?α,μαρτυρ?ω),他隻關心基督是誰;而魔鬼的使者卻用全部的目光在看人,關心的是“你是誰”——所有的“你”都是他們的食物。需要強調的是,施洗約翰見證的目的是“叫眾人因他可以信”。π?ς應該指“所有的人”(眾人,all),這個字指向“普遍救恩論”。這個真理在1:9進一步被強調:“一切生在世上的人”(π?ντα ?νθρωπον)。“信”(πιστε?ω)這個動詞第一次出現,從此貫穿約翰福音。見證的目的不是行,而是信;不是信約翰,而是信基督;並且不是讓一部分人信,而是要所有的人信。這是見證人的本分,不可偏離,不可僭越。特別是最後一點,顯而易見給傳道人帶來了麻煩和風險——有時候即使你明明知道前來聽道的有猶大和法利賽人的差役,你仍然無權阻攔他們。沒有任何教會和牧者有權力在基督之前將罪人分別出去,因為你不知道最終哪一位聽道信道,哪一位是神的百姓。這是真理的常識:一方麵,光照好人,也照歹人;另一方麵,這正是逼迫和殉道的理由之一。聖經是真實的,我們唯有順服。明明知道會被出賣,你必須義無反顧。

第三、人的底線。無論施洗約翰怎樣為基督的先鋒,他永遠不能逾越這條底線:他不是那光,他不是基督;而耶穌才是那生命的光(約翰福音1:4-5),隻有基督是基督。創世記第一天創造了光,並將光與暗分別出來。世界的黑暗主要出於人像神一樣的假冒或蛇的試探(創世記3:1-24)。人與神區別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受造與創造的區別。15節記錄了施洗約翰的曠野呼告,他是受造者。作見證(μαρτυρ?ω)這個動詞用的就是現在持續式(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Indicative)。喊著說,κ?κραγεν λ?γων,cried, saying;用說的方式呼喊——這是對所有演創造主的受造者的呼喊。這場見證的重點,在於指著時間宣告耶穌是神,歸回“太初有道”的啟示。?τι πρ?τ?ς μου ?ν,for he was before me。係動詞?ν在這個句子中兩次出現,用法都是Imperfect和Indicative。基督從起初到現在一直是神,一直在我以前。同時,曠野呼告的目的也在於讓每一個人承認自己的受造身份,轉向謙卑。

2、你是誰

19-28藉著施洗約翰與祭司和利未人的對話,進一步拉開施洗約翰與耶穌的距離。“猶太人”(????????,he shall be praised)在約翰福音中是基督的對立麵,他們的代表開始出場:黑暗不接受光。他們是律法主義者,是演神成癮、吃人成癖的的族類。猶太人首先動員起來的人士是祭司和利未人,因為這些人是依靠宗教謀取利益的人,是聖殿中的神職人員,是把信仰當成生意的人。基督挑戰的不僅是他們的傳統宗教,更是他們的既得利益。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這些使者的到來也表明:整個猶太社會都在守望彌賽亞,而施洗約翰的出現已經震動朝野。他們來自耶路撒冷,那是文明的中心,那是耶穌遇難的地方。不僅如此,約翰福音1:24讓我們進一步看見這些使者來自法利賽人,或者就是法利賽人。法利賽人是自以為真理鬥士和屬靈榜樣,他們專以真理爭辯來掩蓋貪財的實質,所以他們糾結約翰施洗的權柄問題。或者說,權力問題,特權問題,才是他們真理的本相。顯然,他們把施洗首先當作一種屬靈上的特權。

與此相關,人文主義公共知識分子的核心話題永遠是:“Σ? τ?ς ε?”,你是誰?這個“你是誰”永遠在背後隱藏著“你們知道我是誰”這個魔鬼式的自負。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特別像上帝一樣的重要,每個人因此時刻都準備起來抱怨自己被忽視了,勉強別人起來“尊重自己”——“除了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別的神”。這個工作常常是通過論斷你不是誰,以此證明我才是誰。當然,聖靈也使用這個問題,3次(19,21,22)追問每一個人認識你自己。這讓我們想起保羅的回答:“1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2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3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連我自己也不論斷自己。4我雖不覺得自己有錯,卻也不能因此得以稱義。但判斷我的乃是主。5所以時候未到,什麽都不要論斷,隻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裏得著稱讚”(哥林多前書4:1-5)。施洗約翰的回答則是:在基督麵前,我什麽都不是。兩軍對壘,光暗分明。

施洗約翰首先“明說,我不是基督”。約翰的誠實應該讓人類所有裝神弄鬼、笑而不答的領袖無地自容。動詞?μολογ?ω(to say the same thing as another,to concede)在20節中出現兩次,表示強調:“他就明說,並不隱瞞”。其次,施洗約翰否認自己是“以利亞”。這明顯與符類福音“矛盾”的經文(馬太福音11:7-14;17:10-13;馬可福音9:11-13)可能是有意安排的,讓我們看見施洗約翰在真理認識上的有限,證明他不過是人。再次,施洗約翰承認自己隻是基督的先鋒。施洗約翰也否認自己是“那位先知”。這個問題則顯示,猶太人將摩西預言的那位先知和基督分開來看,顯示他們在基督論上秉持摩西的傳統(申命記18:15,18;使徒行傳3:22;7:37;約翰福音1:45)。但無論如何,這些猶太人也承認,舊約聖經都在守望基督。施洗約翰引用的是以賽亞書40:3,“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或作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當預備耶和華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們神的道”。一方麵,我們看見施洗約翰在認信耶穌是耶和華,是神,是主(“耶和華”)。另一方麵,與馬太福音不同,約翰福音根本沒有“這是應驗……”的字樣;因此,約翰福音的舊約背景,隻能依靠我們自己來一一考證。最後,聖靈藉著施洗約翰讓我們看見他與基督,人與神的天壤之別:“27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他解鞋帶,也不配”。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我們不配給他解鞋帶的基督,後來彎腰給我們洗腳。不僅如此,施洗約翰在這裏首先將洗禮的真理引入,這個主題將會不斷展開。

最後,約翰福音1:28讓我們知道施洗約翰的見證地點:“這是在約但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指明具體的時間和地點,也是為了說明這件事是真實的。施洗約翰可以代表人類所有精神領袖,人神不分的大罪,破碎在“第一天”,在人類的地理中心,在地球的最深處。那是約翰施洗的地方,而約翰的洗指向人的悔改——所有演神的人,從第一天開始悔改。這裏的伯大尼應該是Βηθαβαρ?,而不是拉撒路的伯大尼(Βηθαν?α)。這個字的希伯來文字根是???????,指“曠野的渡口”(塞繆爾記下15:28;17:16;19:18)。那麽伯大尼的基本含義應該是擺渡者的房屋。這讓我們將施洗約翰想象為挪亞。這個地方見證了大衛王流亡和歸來的故事。另外,“見證”這個字在這段經文中出現了6次。如果說約翰福音麵對的主要神學爭辯是對施洗約翰的崇拜或聖徒崇拜、智人崇拜,那麽,施洗約翰的三重見證就徹底否定了這一切人本主義的逆流。

二、使徒約翰的見證(9-14,16-18)

使徒約翰這兩段見證深入淺出,常被視為兩座啟示的高峰。其中9-13圍繞著“神的兒女”這個救恩真理。而14-18則指向“父獨生子”以及“耶穌基督”這個真理。或者說,第一部分講論耶穌的工作,第二部分講論耶穌是誰。其中第二部分也可以交叉結構。首先、14與18平行,兩次提到“獨生子”這個概念。其次、“恩典和真理”這組概念在14-17節中,呈現出這樣的交叉結構:有恩典有真理-恩典而且恩上加恩-恩典和真理;其他前後呼應的概念還包括:我們中間-父懷裏;我們-摩西;見過-看見;榮光-表明。可參見示圖。

1、神的兒女(9-13)

9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11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13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欲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

這裏接續約翰福音1:4-5的信息,“4生命在他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5光照在黑暗裏,黑暗卻不接受光”。基督就是這“真光”(τ? φ?ς τ? ?ληθιν?ν,the true Light)。何為真光,可以參考約翰一書2:8-9,“再者,我寫給你們的,是一條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們也是真的。因為黑暗漸漸過去,真光已經照耀。9人若說自己在光明中。卻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還是在黑暗裏”。真光和假光的首要區別就是愛與恨的區別。假光沒有神的愛,或者清高,或者利用。正如主說的:“但我知道你們心裏,沒有神的愛”(約翰福音5:42)。何為真光?

首先,這是真正的博愛,而不是偏愛:一直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一方麵,動詞φωτ?ζω(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Indicative)與1:5中的“照”(φα?νω)不是一個字,這個字更強調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另一方麵,愛的對象是世上所有的人。“世界”(κ?σμος)這個概念在約翰福音中首次出現;而這個字在約翰福音1章中就重複了5次(9,10,29)。其中約翰福音1:29讓我們進一步明白,基督怎樣愛世人:“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

其次,基督的愛表現為進入世界。這份愛非常不容易,因為這是愛仇敵的愛。一方麵,這個世界本是祂所創造的卻不認識祂。這個世界一直如此。世人寧可敬拜受造之物,也不敬拜創造之主。而且不理解,不認識。猶大的出賣和背叛、彼得對耶穌的否認將這個悲劇推到極致。猶太人也用γιν?σκω(to understand,to know)這個概念指夫妻關係(創世記4:1,17;馬太福音1:25),因此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麽耶穌稱這個世代是邪惡淫亂的世代(馬太福音12:39; 16:4)。這不是一般的恩怨,這是任何男人或何西阿們靠自己不能忍受的恩怨:“哎。你這行淫的妻阿,寧肯接外人,不接丈夫”(以西結書16:32)。而問題的根本是,罪人自從“像神一樣知道善惡”之後,就不再需要神了。他們需要的隻是“知道”中的奸夫淫婦。另一方麵,這個世界本來是祂自己的,人類卻反客為主,不接待祂。這裏的接待(παραλαμβ?νω)與1:5中的接受(καταλαμβ?νω)略有不同。Κατα強調“朝向”、“抓住”這個含義;而παρα更強調圍繞、以祂為中心,為主的意思。那些人本主義的教會,顯然並非真的“接待耶穌”。換言之,這是一個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世界。人類接待耶穌的隻是馬槽和十字架;各種精英和人民聯合起來棄絕了基督。基督所愛的是這樣的人類。παραλαμβ?νω也出現在約翰福音14:3中,兩相對比,讓人感慨萬端:“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哪裏”。

再次,因信稱義——讓所有信祂的人作神的兒女。12節中的接待用的是另外一個字λαμβ?νω,可以指剛剛開始接受和歸信基督的人。所以聖經自己解釋這個接待,“就是信他名的人”(11-12節是一個典型的交叉結構)。上帝對我們的要求最少,隻是信。上帝對我們的要求最高,隻是信(πιστε?ω,Tense: Present;Voice: Active;Mood: Participle)。信的對象在這裏強調為“祂的名”(τ? ?νομα α?το?)。一些學者花費很多時間論述“祂的名”這個概念在約翰福音中的重要意義(約翰福音2:23;3:18;5:43;10:25;12:13;12:28;14:13-14; 14:26;15:16;15:21;16:23-24;16:26;17:6;17:11-12;17:26;20:31)。名(????)首先表明樂園之中相互關係的建立(創世記2:7,11,13,14,19-20);信祂名意味著建立與基督的關係。其次,名表明一種信仰的轉移或歸正,從對人的名的追求轉向呼求神的名(創世記4:1,17,26; 11:4,10;約翰福音5:43)。再次,耶穌基督這個名有特定的含義,指向祂的身份: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是我們的救主(馬太福音1:21)。最後,耶穌的名意味著一種權柄,祂的名是我們禱告和繼承產業的中保。另外注意約翰福音1:12與20:31的呼應關係。

值得強調的是,“神的兒女”在這裏是複數,與獨生子形成對比。而τ?κνα θεο?這個詞組相當於舊約中“神的眾子”或“神的兒子們”(約伯記1:6;2:1;38:7;詩篇29:1;89:6;羅馬書8:19;創世記6:2;6:4;何西阿書1:10;11:1;出埃及記4:22;希伯來書2:10-15;加拉太書3:26)。不過,τ?κνα這個字更強調是小孩子(馬太福音2:18;3:9);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約翰福音21:15-17)。

最後,人的歸信不是出於自己,而是出於神。上帝如此愛我們,就是聖靈藉著聖道不斷更新和保守我們:“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欲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約翰福音1:13)。約翰福音1:9-13是對雙重預定論和人神合作說的同時否定:人不信出於自己,人信出於神(以弗所書2:8)。這裏首先涉及重生或出生這個概念(γενν?ω),這個真理在約翰福音3章中將會進一步闡述。其次,有三種出生是聖靈所否定的,或與聖經中講的重生針鋒相對:從血氣生的(?ξ α?μ?των),從情欲生的(?κ θελ?ματος σαρκ?ς),從人意生的(?κ θελ?ματος ?νδρ?ς)。這三種情況可能大致相當於:按血統得救、按自己行為得救、按眾人的意思得救。這也可以指向各種形式的“決誌神學”。最後,人得救出於神(?λλ? ?κ θεο? ?γενν?θησαν)。?γενν?θησαν清清楚楚是被動語態。

基督的大愛最後指向祂的代死和複活,並且賜下聖靈。基督的愛可以用羅馬書5:8來解釋:“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也可以延至約翰福音3:16-17,“16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17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審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但是,教會是產房,以基督事件為中心的證道和聽道是生產的唯一正道。“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穌裏用福音生了你們”(哥林多前書4:15);“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雅各布書1:18)。約翰福音第三章,將出生進一步解釋為“藉著水和聖靈生的”。聖禮是看得見的聖道,也拯救我們(彼得前書3:21)。

2、父獨生子(14-18)

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16從他豐滿的恩典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7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這四節經文首尾呼應地認信耶穌基督是父的獨生子;而14a與18節重點講父獨生子道成肉身的真理;中間14b-17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真理(按原文順序)。

我們先來看第一方麵的信息:“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18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道成了肉身,這首先可以是約翰福音的聖誕故事。這裏有兩個動詞:首先是“成了”:? λ?γος σ?ρξ ?γ?νετο,the Word became flesh。道成肉身,更準確的理解是“基督在肉身顯現”,可以參考提摩太前書3:16,“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或作在靈性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裏”。希伯來書2:14-18則告訴我們道成肉身的理由:“14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借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15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仆的人。16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17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18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可以這樣說,這世界隻有兩種宗教,肉身成道或道成肉身。正因為如此,這一教義被約翰強調到正邪勢不兩立的地步,這一點可以參考約翰一書4:2-3,“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從此你們可以認出神的靈來。3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神。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你們從前聽見他要來。現在已經在世上了”。約翰二書1:7,“因為世上有許多迷惑人的出來,他們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否認道成肉身必然走向肉身成道——既然上帝沒有進入世界尋找和拯救我們, 我們就隻能依靠自己的心意和行為自救。不僅如此,這條肉身成道的道路,一定通往吃人肉而貌似成道的邪教之路。

其次,動詞“住”,σκην?ω,to fix one's tabernacle, have one's tabernacle, abide (or live) in a tabernacle (or tent), tabernacle。基本含義即神搭建帳幕住在我們中間,要作我們的神。這個動詞在新約聖經共出現5次,基本上都是這種用法(啟示錄7:15;12:12; 13:6;21:3)。名詞σκ?νος的新約中出現兩次,就是指帳篷(哥林多後書5:1,4)。其陰性名詞σκην?則出現了20次,也指帳篷(馬太福音17:4;馬可福音9:5;路加福音9:33;16:9;使徒行傳7:43-44;15:16;希伯來書8:2;8:5;9:2-3;9:6;9:8;9:11;9:21;11:9;13:10;13:6;啟示錄15:5,21:3)。不僅如此,基督是住在“我們”中間,這至少意味著基督在信徒或教會中間,而真正的基督徒相信主的“真實臨在”。這個異象也讓我們返回挪亞關於他三個兒子的預言:“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裏,又願迦南作他的奴仆”(創世記9:27)。

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至少有兩個目的。一方麵,讓我們看見祂的榮光而可以信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榮光,即榮耀(δ?ξα),這個概念第一次在這裏出現,也是前文“光”的近義詞。這個榮光隻屬於基督(約翰一書1:1;彼得後書1:16-17),正如榮耀在舊約中隻屬於臨在的耶和華,特別是聖殿中的榮耀(出埃及記25:8;29:46;33:12-34:8;40:34-35;列王記上8:11;曆代誌下5:14;7:1-2;以西結書43:5)。父獨生子,μονογενο?ς παρ? πατρ?ς,父身邊的獨生子,the only begotten of the Father。介詞παρ?的基本含義是from, of at, by, besides, near等。另一方麵,祂將神啟示給世人:“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沒有任何一個人在任何時候看見過神。這意味著,基督之外所有被看見的神都是假的。但是,上帝藉著基督將自己完全啟示出來了。認識基督就是認識神。這一點正如約翰福音14:9所見證的:“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麽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另參約翰福音5:37;6:45;約翰一書4:12;哥林多前書2:11;出埃及記33:22-23)。這個看見也指完全認識和理解。基督之外無神,更無神的啟示。父懷裏的獨生子:? μονογεν?ς υ??ς, ? ?ν ε?ς τ?ν κ?λπον το? πατρ?ς,the only begotten Son, which is in the bosom of the Father。表明:?ξηγ?ομαι(Tense: Aorist;Voice: Middle Deponent;Mood: Indicative),宣告出來。

然後我們來看第二方麵的信息:“14b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16從他豐滿的恩典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17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耶穌基督所啟示的神是怎樣的神呢?是恩主,是恩典的神(創世記32:10,出埃及記33:19; 34:6);而這恩典是真理裏麵的恩典(詩篇25:10)。我們已經介紹過這段經文的交叉結構,其中14說祂充滿了恩典和真理:πλ?ρης χ?ριτος κα? ?ληθε?ας,full of grace and truth。充滿(πλ?ρης,adj.)也意味著,除了恩典和真理,基督耶穌並沒有別的。換言之,信基督就是信祂的恩典和真理。17節呼應這個啟示,並與摩西對比——所謂恩典和真理,就是相對於摩西的律法而言的恩典和真理:律法使人知罪,定罪;但耶穌按真理釋放罪人並且稱義(約翰福音3:16-17;20:30-31)。“耶穌基督”這個概念在約翰福音中第一次出現(?ησο? Χριστο?),讓我們從恩典和真理這個角度認識祂。

不僅如此,16節位於中間, 進一步強調真理就是恩典,恩典是耶穌基督核心的真理:κα? ?κ το? πληρ?ματος α?το? ?με?ς π?ντες ?λ?βομεν κα? χ?ριν ?ντ? χ?ριτος,And of his fulness have all we received, and grace for grace。一方麵,我們所有人領受的都是恩典,我們之中任何一個人得救靠的都是恩典。另一方麵,除了恩典,我們從耶穌那裏並沒有得到別的什麽;我們從耶穌那裏得到的隻有恩典。豐滿,πλ?ρωμα,即上文“充滿”那個形容詞的名詞形式,就是指充充滿滿的恩典。所謂恩上加恩,χ?ριν ?ντ? χ?ριτος,grace for grace。介詞?ντ?的意思是over against, instead of等等,這裏是意譯。這個的本意首先是替代,因此我同意這樣一種解釋,即“恩上加恩”,應該是指下文的基督對摩西的替代。上帝藉著摩西將律法西給以色列人和人類,這已經是恩典。因為所有異教隻是靠偶然性認識真理;而律法就是神的真理。但是,在基督裏,還要在這樣的恩典之上再加上恩典。耶穌基督是施恩的救主,並且在我們身上施恩到永遠——恩典之上還有恩典。χ?ρις作為名詞(feminine noun)在新約聖經中共出現了156次;在約翰福音中隻有這4次在第一章中。我們對此不應該感到驚異,因為接下來所有的內容,都是在解釋基督的恩典。這個名詞的動詞形式是χα?ρω,基本含義是快樂;可以參考如下經文:約翰福音3:29;4:36;8:56;11:15;14:28;16:20;16:22;19:3;20:20。在主的救恩裏我們喜樂。

耶穌和猶太人的辯論,對門徒的教導,都是圍繞恩典問題展開的。約翰福音在摩西和耶穌之間的反複對比(約翰福音6:32;9:28-39),也反映了使徒時代教會與公會、基督教與猶太教之間激烈的辯論和衝突,以及基督教從猶太教中艱苦卓絕的分離。猶太教代表一種強大的律法主義傳統,不斷將基督教扣押在舊約時代——基督徒不靠恩典,靠傳統和行為稱義。這樣一來,基督就徒然死了,而我們仍然在舊約時代。這一點可以參考保羅書信怎樣圍繞割禮展開的稱義辯論。遺憾的是,教會對恩典的重視太少了。所以教會要加倍警醒:偏離恩典的任何教義和神學,都不是從耶穌基督來的。如果你傳播一種刻薄寡恩的基督教,即使標榜所謂十字架神學,你和我們所信的就不是一位主。恩典就是真理,否則,即使隔著太平洋我仍然能聞出你人渣的味道出來。所以這是保羅對眾教會經常性的勸勉和祝福:“弟兄們,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裏。阿們”(加拉太書6:18;另參腓立比書4:23;帖撒羅尼迦前書5:28;腓利門書1:25)。

應用:恩典與真理

在這個世界以及我們的信仰生活中,恩典和真理是最稀缺的資源。由於自私和敏感,由於政治恐懼和欲望膨脹,怨恨和謊言取代了恩典和真理,統治著人類的心靈。即使在一些細節上,也充滿了心胸狹窄和精神欺騙。男人和女人正在不斷被扭曲成男女人和女男人。所以在下文我們會看見膽小如鼠半夜才敢出門的尼哥底母,以及中午拋頭露麵、人盡可夫的撒瑪利亞婦人。如果沒有基督,就不可能有恩典和真理,不可能有新造的人。隻有恩典和真理造就人。出埃及記34:6說,“耶和華在他麵前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真理當然首先指向客觀的聖道,這一點我們已經連篇累牘。但是,這個概念在約翰福音中不斷指向另外一個含義:誠實。憐憫和誠實是相輔相成的。總而言之,恩典和真理,憐憫和誠實,是我們信仰的兩個核心特征。我今天特別要強調的是,恩典就是真理,憐憫就是誠實。

恩典就是真理(約翰福音3:17;18:37)。這世界所謂的恩典都是為了攫取和交易;這世界所有的真理都是假冒。而所有的怨恨和謊言之中,最具有魔鬼性質的怨恨是像神一樣的義怒,最具有魔鬼性質的謊言是將真理淩駕於恩典或憐憫之上,甚至將恩典和真理對立起來,為狠毒和嫉妒辯護。用真理吃人,用真理取消恩典,這是他們基督教的一大發明,也是世界充滿強暴的根源。不僅如此,真理吞噬恩典,這是任何罪人自己都沒有辦法克服的試探——一旦基督徒拿起聖經起來吃人,你必然進入刻薄寡恩,驚為天人的火湖之中。真相很清楚,你不在為真理爭辯,你隻是在為自己爭辯。隻是“你的心如何,你自己不知道”。魔鬼有能力一路劫持你這個“火把”,並將你裝裱在“我為了真理”或“隻有我更了解真相”的光環之下,將你從始至終打造成“死亡季刊”。然而為什麽說恩典就是真理呢?因為我們自己首先需要神的憐憫;而基督來就是要憐憫罪人。你若誠實,你就住在恩典中,並且在恩典中憐憫別人。你若發熱病,魔鬼永遠可以為你提供鄰舍的犯罪證據,讓你一生用真理取消恩典,直到取消耶穌複臨和末世審判。值得強調的是,用真理吃人的人就是法利賽人和人類的大多數,就是教會中那些自認為沒有犯過大罪因此有資格“愛心誠實”別人的人;就是“好人”、“作人不錯的人”,“那麽好的人”。事實上,釘死耶穌的人就是這些人,社會和教會任何風波中起來天使天軍的都是這些人。他們用真理取代了恩典,並因此將真理變成了魔鬼的道理。

撒旦的差役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誠實:第一、你根本不是基督;第二、你謊稱昨夜看見了神或神要你起來吃人的旨意;第三、你最大的罪就是一直在論斷人,比罪人更有罪。醫治論斷者的“真理謊言”的妙道就是回到施洗約翰和使徒約翰。一方麵,你不是那光——無論你怎樣粉飾自己,請記住,你不是那光,你不是基督,你不是以利亞,你不是那先知。另一方麵,沒有人看見神,你也沒有看見;而你若自稱自己是基督徒,就該返回使徒約翰的見證:“律法本是借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不僅如此,基督徒在基督裏將所有苦難也會看成恩典和真理,或者,苦難就是我們應該經曆的恩典和真理。因為我們深知,神總是藉著苦難要施恩給祂的兒女,要進一步更新和造就祂的兒女。也為這個緣故,我們即使麵向吐穀渾事件也充滿了感恩。實際上真光已經照耀。阿門。

任不寐,2016年7月12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