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新約導論:基督的赦罪稱義(耶利米書29-31)

(2017-03-11 03:50:11) 下一個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請大家打開馬太福音7:1-12,“1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2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麽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麽量器量給你們。3為什麽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5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6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它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9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10求魚,反給他蛇呢?11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12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可以延伸到馬太福音7章全部內容)。感謝神的話語。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為期一個月的約翰福音係列課程。今天是第一課,新約概論。

主耶穌在新約中推翻了“論斷的筵席”,並藉著聖餐建立新約。這新約不僅是針對猶太教,也同時麵對著“印歐文明”。舊約或行為之約已經被人類的行為拆毀了,人類陷入罪和死亡之中。因此我們需要一場新約、心靈之約或信心之約。舊約大致可以分為三大行為之約:亞當-挪亞之約,亞伯拉罕-約瑟之約,摩西-大衛之約。亞當首先是背約藏罪之人(約伯記31:33,何西阿書6:7),首先宣告了人在魔鬼的試探之下,喪失了守約的能力。而一場大洪水並沒有真正賦予挪亞守約的能力——挪亞繼續肉體的軟弱,隻是開始將人類帶入建壇獻祭的新生活。挪亞的洗禮和建壇已經預表了新約或心約。這一點可以參考彼得前書3:21,“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借著耶穌基督複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汙穢,隻求在神麵前有無虧的良心”。挪亞後裔的“失約”, 上帝呼召亞伯拉罕另立選民之約,於是從亞伯拉罕到約瑟是第二座巔峰,約瑟幾乎是行為之約的典範,這使約瑟之死更具有悲劇性——如此“完人”仍然要埋骨異鄉,仍在死權之下。創世紀最後那具棺木告訴我們,行為之約不能勝過死亡,將人帶入永生。約瑟之死在呼喚新約:主啊,我願你來。於是上帝從摩西到大衛開始建立會幕-聖殿之約,造就一個獻祭或祭司的民族,並在其中預表著新約的到來。摩西死在應許之地門口,大衛死在亞比煞身邊,隻能將他們的得救放在良心和未來。人類等候上帝和他們締結新約。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三個問題:第一、整卷聖經中的關於新約的啟示。基本上有兩個概念表示新約:New Covenant和New Testament。我們返回聖經,來認識這兩個基本概念。新約的基本主題是,完成對“知道”(知道善惡樹)到“生命”(生命樹)的更新,而這一核心真理,啟示在整卷聖經中,約翰福音是其中特別傑出的見證。這是我們指著聖經不斷要闡述的真理:不是知道別人的罪以像神;而是自己在基督及其教會中得生命。僅僅從這個角度看,基督教和所有異教一樣生活在舊約的字句裏麵,因此,我們將藉著這個係列課程,更深入地繼續我們的宗教改革。第二、新約聖經的基本特點。我們主要討論四個話題:舊約的完成,希臘的文字,教會的用書,書信的文本。第三、新約聖經的基本結構。可以有兩種簡單的結構方式。二分法:基督(福音書)和教會(使徒行傳到啟示錄)。或者三分法,基督(福音書、第一次來)、教會(使徒行傳與使徒書信)、基督(啟示錄、第二次來)。感謝主帶領我們進入新約,並求主讓我們真知道祂的新約,阿門。

一、基本概念

在整卷聖經中至少與8次提到“新約”這個概念。而這8次啟示可以分為三組,首先是先知耶利米書,然後是福音書以及哥林多書信中的設立聖餐文,最後在希伯來書。先知-基督-使徒這樣的交叉啟示,讓我們看見,整卷聖經指向以基督為中保的新約。我們一直在用新約來講舊約;而今天,我們在開始的地方,要用舊約來講新約。事實上管帥何為新約,上帝藉著先知早已經清清楚楚地告訴了猶太人和人類。

1、耶利米書:New Covenant

先知關於新約作預言,特別見證在耶利米書29-31章。而新約這個概念,出現在31:31-34節。??????? ?????????,動詞??????的基本含義是renew,restore。這可以參考如下信息:撒母耳記下11:14,“撒母耳對百姓說,我們要往吉甲去,在那裏立國”;曆代誌下15:8,“亞撒聽見這話和俄德兒子先知亞撒利雅的預言,就壯起膽來,在猶大,便雅憫全地,並以法蓮山地所奪的各城,將可憎之物盡都除掉,又在耶和華殿的廊前重新修築耶和華的壇”;曆代誌下24:4-5,“4此後,約阿施有意重修耶和華的殿,5便召聚眾祭司和利未人,吩咐他們說,你們要往猶大各城去,使以色列眾人捐納銀子,每年可以修理你們神的殿。你們要急速辦理這事”;曆代誌下24:12,“王與耶何耶大將銀子交給耶和華殿裏辦事的人,他們就雇了石匠,木匠重修耶和華的殿,又雇了鐵匠,銅匠修理耶和華的殿”。新約涉及新的國度,涉及聖殿和聖城的重建。以賽亞書61章中強調了“重修”與“永約”之間的關係。根據耶利米書29-31,先知所看見的新約特征如下:

1)新約的對象與方式(耶利米書29:1-4,30:1-3)

耶利米書29

1先知耶利米從耶路撒冷寄信與被擄的祭司,先知,和眾民,並生存的長老,就是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擄到巴比倫去的。2 (這在耶哥尼雅王和太後,太監,並猶大,耶路撒冷的首領,以及工匠,鐵匠都離了耶路撒冷以後。)3他借沙番的兒子以利亞薩和希勒家的兒子基瑪利的手寄去。他們二人是猶大王西底家打發往巴比倫去見尼布甲尼撒王的。4信上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對一切被擄去的,就是我使他們從耶路撒冷被擄到巴比倫的人,如此說,

耶利米書30

1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2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將我對你說過的一切話都寫在書上。3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猶大被擄的人歸回。我也要使他們回到我所賜給他們列祖之地,他們就得這地為業。這是耶和華說的。

新約的對象和目的是流民及其回歸與複興,基本主題就是赦罪與稱義。所謂流民就是所有被擄之民。而擄掠者是巴比倫及尼布甲尼撒王,這個仇敵勢力可以上溯巴別-寧錄-迦南的父親含。而含代表亞當-該隱-拉麥這個“知道”的傳統;而被擄之民要從這些十字路口回轉:揭露與遮蓋、論斷與赦罪,知道與生命。新約指明的對最後那個方向。可以這樣說,所有人類都被擄於巴比倫,新約是離開巴比倫的宣言。這一點路德是對的,他在講解羅馬書的時候這樣說,“在這封信中,使徒說話並不是真的對那些徹頭徹尾顯明是罪人的人,而是針對那些在他們自己眼中是義的,因而相信他們必定可以靠著他們的工作得救的人。他試圖引導這些人認識到,他們必須更嚴肅地看待上帝的恩典”(路德)。換言之,新約聖經是寫給全世界自以為義的人。於是在新約聖經中,一方麵是罪人的赦罪和稱義;另一方麵是知道分子被知道——教訓別人的首先被教訓:你就是那人。法利賽人(符類福音)和猶太人(約翰福音)、律法主義者(保羅書信)在新約中被嚴厲審判,根源在此。罪在新約聖經中被“放大”(路德,如登山寶訓);但罪人在審判台上被縮小或遮蓋。一個先被驚嚇的靈魂,一個加倍被撫慰的良心。

值得一提的是,耶利米書29:15-32咒詛不肯聽道信道之人——離開的道路就是信道的道路。聖靈藉著耶利米預告新約,應該是有特別的含義的。耶利米生活在以色列人被擄掠的世代,而新約的目的就在於拯救被擄之民。上帝的選民再度回到亞伯拉罕啟程的地方,再一次比擄掠到外邦之地。而外邦之地最主要的罪惡就是人吃人,人指著自己的行為、靠著自己的行為吃人。新約要製止這種以獻祭別人為主要內容的邪教活動,正如但以理書9:27所見證的:“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堅定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那行毀壞可憎的(或作使地荒涼的)如飛而來,並且有忿怒傾在那行毀壞的身上(或作傾在那荒涼之地),直到所定的結局”。新約是“永約”或安息日之約的完全應驗,隻有在新約之中,人才能進入主的安息。為此應該重讀出埃及記31:12-17,“12耶和華曉諭摩西說,13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務要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代的證據,使你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你們成為聖的。14所以你們要守安息日,以為聖日。凡幹犯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這日作工的,必從民中剪除。15六日要作工,但第七日是安息聖日,是向耶和華守為聖的。凡在安息日作工的,必要把他治死。16故此,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為永遠的約。17這是我和以色列人永遠的證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第七日便安息舒暢”。換言之,人是靠著第七日的崇拜進入新約的安息。這是耶利米哀歌5:21的盼望:“耶和華阿,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我們便得回轉。求你複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

這裏也明明說上帝藉著耶利米“寄信”給不擄殖民,書信正是新約的基本形式,這個問題我們會在後麵討論。

2)新約的內容及特點(耶利米書29:11-31:31)

第一、用賜平安取代降災禍

耶利米書29:11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12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13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14耶和華說,我必被你們尋見,我也必使你們被擄的人歸回,將你們從各國中和我所趕你們到的各處招聚了來,又將你們帶回我使你們被擄掠離開的地方。這是耶和華說的。

耶利米書31:3古時(或作從遠方)耶和華向以色列(原文作我)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

新約與之平行的信息是: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不是為審判,不是要定人的罪;而是要救人的性命(馬可福音1:1-4,路加福音9:56,約翰福音3:17,12:47)。律法本是從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翰福音1:17)。恩典與真理,也可以說是救恩與誠實。真理除了指向外在的施恩之具,而指向內在的誠實。基督和祂的道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誠實,而耶穌在世上一直批判的就是假或假冒偽善。世界文化以及教會主流的通病就是假,而當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祂將天上的誠實照耀了人間所有的黑暗。人類最大的不誠實就是像神一樣知道別人的善惡。事實上,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奠定了真理和誠實的新約根基。馬太福音第5章按著靈意重新解釋律法,一方麵將所有人放在罪中,另一方麵,解除了任何人像神一樣定罪別人的可能性與合法性。馬太福音第6章,將所有的人變成禱告的人,一方麵將人際關係中的人轉向上帝;另一方麵,甚至連藉著禱告繼續控告的可能性也被廢棄了。而馬太福音第7章,徹底廢棄人論斷人的現象、殘暴的狼和作惡的人。假先知首先就是奉主的名傷害別人的騙子和凶手。新約要徹底告別邪教:起初就是殺人的,起初就是說謊的。(該隱家族)

第二、告別男人產難的醜態

耶利米書30:4以下是耶和華論到以色列和猶大所說的話,5耶和華如此說,我們聽見聲音,是戰抖懼怕而不平安的聲音。6你們且訪問看看,男人有產難嗎?我怎麽看見人人用手掐腰,像產難的婦人,臉麵都變青了呢?7哀哉。那日為大,無日可比。這是雅各遭難的時候,但他必被救出來。

罪人是恐懼不安之民。在神麵前的恐懼不安是在人麵前扮演上帝、論斷和控告鄰居的根源。這世界的基本知道表情是“人人用手掐腰,像產難的婦人,臉麵都變青了”。正因為如此,上帝的惡子民成為吃人妖婦的食物。但神要在新約中拯救我們離開惡婦要吞吃我們的筵席。

第三、在基督裏拯救與赦罪

耶利米書30:8萬軍之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從你頸項上折斷仇敵的軛,扭開他的繩索。外邦人不得再使你作他們的奴仆。9你們卻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和我為你們所要興起的王大衛。10故此,耶和華說,我的仆人雅各阿,不要懼怕。以色列阿,不要驚惶。因我要從遠方拯救你,從被擄之地拯救你的後裔。雅各必回來得享平靖安逸,無人使他害怕。11因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也要將所趕散你到的那些國滅絕淨盡,卻不將你滅絕淨盡,倒要從寬懲治你,萬不能不罰你(不罰你或作以你為無罪)。這是耶和華說的。

拯救取決於“要興起的王大衛”、“我與你同在”,都是指向基督。在基督的新約裏,首先要廢棄子民的懼怕、驚慌、害怕。因為神要“從寬懲治你”。但是,“倒要從寬懲治你,萬不能不罰你”之間顯然有一個致命的衝突——隻有讓耶穌承擔我們的絕罰。

第四、基督裏隻審判審判者

耶利米書30:12耶和華如此說,你的損傷無法醫治。你的傷痕極其重大。13無人為你分訴,使你的傷痕得以纏裹。你沒有醫治的良藥。14你所親愛的都忘記你,不來探問(或作理會)你。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惡眾多,曾用仇敵加的傷害傷害你,用殘忍者的懲治懲治你。15你為何因損傷哀號呢?你的痛苦無法醫治。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惡眾多,曾將這些加在你身上。16故此,凡吞吃你的必被吞吃。你的敵人個個都被擄去。擄掠你的必成為擄物。搶奪你的必成為掠物。17耶和華說,我必使你痊愈,醫好你的傷痕,都因人稱你為被趕散的,說,這是錫安,無人來探問(或作理會)的。

上帝的子民,甚至每一個地球人都是別人、甚至親近之人漠視和吞吃的對象。而每個人都是罪人,都罪有應得。但是,在新約時代,認罪認信者被赦罪稱義,而基督定罪的人將被咒詛。“凡吞吃你的必被吞吃”。

第五、藉著教會與子民同在

耶利米書30:18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雅各被擄去的帳棚歸回,也必顧惜他的住處。城必建造在原舊的山岡。宮殿也照舊有人居住。19必有感謝和歡樂的聲音從其中發出,我要使他們增多,不致減少。使他們尊榮,不致卑微。20他們的兒女要如往日。他們的會眾堅立在我麵前。凡欺壓他們的,我必刑罰他。21他們的君王必是屬乎他們的。掌權的必從他們中間而出。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親近我。不然,誰有膽量親近我呢?這是耶和華說的。22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

新約聖經的另外一個信息中心就是教會。這裏集中談到預表教會的“帳棚”、“住處”、“城”、“宮殿”……而教會的頭是基督,祂是君王:“他們的君王必是屬乎他們的。掌權的必從他們中間而出”;祂也是神:“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親近我”。我們在基督裏與神和好。路德對信和恩典的強調,如果弱化教會,就會變得空洞。宗教改革到了十字路口。必須轉向教會中的持續相信和持續恩典。“    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17)。道德家和功德商被廢棄之後,信義宗如果不建立教會,就會淪為改革宗。經院派靠義的習慣榮耀神,於是中世紀和現代性形成了統一的反教會的神學統一戰線。這是同一種修道院。同樣是一種“可怕的義和迷信的宗教”。問題不僅是我信,而是我在那裏信,我怎麽能信。問題不僅僅是稱義,而是如何住在稱義之內。如果沒有教會,因信稱義比行為稱義更糟糕,更空洞、更虛假、更驕傲。而且更可能不斷與行為稱義犯奸淫。

第六、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

耶利米書31:1耶和華說,那時,我必作以色列各家的神。他們必作我的子民。2耶和華如此說,脫離刀劍的就是以色列人。我使他享安息的時候,他曾在曠野蒙恩。3古時(或作從遠方)耶和華向以色列(原文作我)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4以色列的民哪(民原文作處女),我要再建立你,你就被建立。你必再以擊鼓為美,與歡樂的人一同跳舞而出。5又必在撒瑪利亞的山上栽種葡萄園,栽種的人要享用所結的果子。6日子必到,以法蓮山上守望的人必呼叫說,起來吧。我們可以上錫安,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那裏去。7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為雅各歡樂歌唱,因萬國中為首的歡呼。當傳揚頌讚說,耶和華阿,求你拯救你的百姓以色列所剩下的人。8我必將他們從北方領來,從地極招聚。同著他們來的有瞎子,瘸子,孕婦,產婦。他們必成為大幫回到這裏來。9他們要哭泣而來。我要照他們懇求的引導他們,使他們在河水旁走正直的路,在其上不致絆跌。因為我是以色列的父,以法蓮是我的長子。10列國阿,要聽耶和華的話,傳揚在遠處的海島說,趕散以色列的必招聚他,又看守他,好像牧人看守羊群。11因耶和華救贖了雅各,救贖他脫離比他更強之人的手。12他們要來到錫安的高處歌唱,又流歸耶和華施恩之地,就是有五穀,新酒,和油,並羊羔,牛犢之地。他們的心必像澆灌的園子。他們也不再有一點愁煩。13那時,處女必歡樂跳舞。年少的,年老的,也必一同歡樂。因為我要使他們的悲哀變為歡喜,並要安慰他們,使他們的愁煩轉為快樂。14我必以肥油使祭司的心滿足。我的百姓也要因我的恩惠知足。這是耶和華說的

“你們往普天下去”。首先是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開始啟程,然後直到地極。新約中的子民不限於巴勒斯坦的居民,而是普天下的選民;當然,他們都是罪人。注意撒瑪利亞和以法蓮這兩個概念,他們不僅組成巴勒斯坦,也與約翰福音4章(婦人)與11:54、19:38(約瑟)連接。其中“牧人”的概念,應驗在約翰福音10,21章。

第七、藉著基督的死而複活

耶利米書31:15耶華如此說,在拉瑪聽見號啕痛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16耶和華如此說,你禁止聲音不要哀哭,禁止眼目不要流淚,因你所作之工必有賞賜。他們必從敵國歸回。這是耶和華說的。17耶和華說,你末後必有指望。你的兒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

根據新約相關經文,預表耶穌的降生。

18我聽見以法蓮為自己悲歎說,你責罰我,我便受責罰,像不慣負軛的牛犢一樣。求你使我回轉,我便回轉,因為你是耶和華我的神。19我回轉以後就真正懊悔。受教以後就拍腿歎息。我因擔當幼年的淩辱就抱愧蒙羞。20耶和華說,以法蓮是我的愛子嗎?是可喜悅的孩子嗎?我每逢責備他,仍深顧念他。所以我的心腸戀慕他。我必要憐憫他。21以色列民哪(民原文作處女),你當為自己設立指路碑,豎起引路柱。你要留心向大路,就是你所去的原路。你當回轉,回轉到你這些城邑。22  背道的民哪(民原文作女子),你反來複去要到幾時呢?耶和華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護衛男子。

這段經文可以預表耶穌的受難——代替以法蓮受責備,耶穌是神的愛子。可以參考約翰福音11:49-54;10:17。關於“女人護衛男子”,可以指以弱救強的十字架真理, 或者指女人轉向男子、圍繞並以男子為中心,改變夏娃叛逆的傳統;但更可能是指向耶穌受難事件:路加福音8:1-3,23:55-56,24:1-10;約翰福音19:25。

23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使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他們在猶大地和其中的城邑必再這樣說,公義的居所阿,聖山哪,願耶和華賜福給你。24猶大和屬猶大城邑的人,農夫和放羊的人,要一同住在其中。25疲乏的人,我使他飽飫。愁煩的人,我使他知足。

26先知說,我醒了,覺著睡得香甜。

27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把人的種和牲畜的種播種在以色列家和猶大家。28我先前怎樣留意將他們拔出,拆毀,毀壞,傾覆,苦害,也必照樣留意將他們建立,栽植。這是耶和華說的。29當那些日子,人不再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30但各人必因自己的罪死亡。凡吃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

這段經文交叉在結構,可以預表耶穌複活。其中23-24可以與約翰福音20章平行;25可以與約翰福音21章平行。27-30指向整個使徒時代(使徒行傳和使徒書信),一方麵複興建立教會,另一方麵不信的必被定罪。上帝願人人得救。

第八、與神的子民另立新約

耶利米書31:31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32不像我拉著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這是耶和華說的。33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麵,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34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

35那使太陽白日發光,使星月有定例,黑夜發亮,又攪動大海,使海中波浪匍匐的,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他如此說,36這些定例若能在我麵前廢掉,以色列的後裔也就在我麵前斷絕,永遠不再成國。這是耶和華說的。37耶和華如此說,若能量度上天,尋察下地的根基,我就因以色列後裔一切所行的棄絕他們。這是耶和華說的。38耶和華說,日子將到,這城必為耶和華建造,從哈楠業樓直到角門。39準繩要往外量出,直到迦立山,又轉到歌亞。40拋屍的全穀和倒灰之處,並一切田地,直到汲淪溪,又直到東方馬門的拐角,都要歸耶和華為聖,不再拔出,不再傾覆,直到永遠。

其一、心約。這兩段經文進一步闡述新約的特點:一方麵是從鄰舍走向內心(信心);另一方麵是從內心走向教會(良心)。以西結書特別提到“新心”與“新靈”,可以與這兩個方麵的真理平行(以西結書11:19-21,36:25-27)。與“新心”或“肉心”對立的是“石心”,主要有兩大表現:用律法彼此相恨,內心崇拜偶像。或者因為崇拜偶像和彼此相恨。新心首先指向因信稱義的真理,這以真理在新約中統領一切。氣息,新心指向良心之約(彼得前書3:21;哥林多後書1:12,4:2),實際上等於“在教會中持續相信”。συνε?δησις這個字(feminine noun,conscience)在新約中共出現了32次。首先出現在約翰福音8:9,“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隻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看英譯會更清楚:And they which heard it, being convicted by their own conscience,  went out one by one, beginning at the eldest, even unto the last: and Jesus was left alone, and the woman standing in the midst(KJV)。猶太人是因為“聽見這話”而受到良心的責備,終止了他們的道德暴行。συνε?δησις這個字指意識到某些事,“記念”某些重要的事。即“你們當如此行,為的的是記念我”。良心的平安總是在施恩之具中完成動態的平衡(使徒行傳23:1,24:16;羅馬書2:15,9:1,13:5;哥林多前書8:7-12,10:25-29;哥林多後書1:12,4:2,5:11;以弗所書4:19;提摩太前書1:5,1:19,3:9,4:2;提摩太後書1:3;提多書1:15,;希伯來書9:9,9:14,10:2,10:22,13:18;彼得前書2:19,3:16,3:21) 。另外,個人的良心是不受別人控告論斷的(哥林多前書10:29);信仰是每個人在施恩之具中與上帝的關係。

其二、婚約: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新約與以往不同:“我雖作他們的丈夫,他們卻背了我的約”。婚約隻有指向心約才是可能的。

其三、聖約:34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教導,?????,to strike, to  beat with a rod,特別針對負重的牲畜,戰爭訓練,使成習慣等(何西阿書10:11;以賽亞書2:4,耶利米書9:4等)。一方麵,罪人不再演神論斷別人;另一方麵,“認識”耶和華成為信仰的全部內容。聖經中的聖與雙重含義:上帝使我們成為聖潔,與罪分別;我們尊上帝為聖,使上帝與我們分別,我們與上帝分別。

其四、恩約: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不再藉著論斷和審判滅人的性命,而是靠主耶穌的救恩拯救人的性命。知道與生命之間的對立。每個人望著十字架都知道救恩。用上帝的義(基督的義,因信稱義),勝過人的自義。

其五、永約。或者鹽約。新約永存。新約是不可廢棄的,存到永遠。恩典永存,基督裏的恩典永不斷絕。教會永存,要建造神的家直到永遠。

2、符類福音:New Covenant

新約世代始於聖餐,而我們是藉著聖餐所指向的耶穌之死,而不斷“記念”我們為何事感恩。一方麵,耶穌是新約的中保;另一方麵,耶穌是用祂的血為我們締結了新約;而祂的血赦免了我們一切的罪。這種舍身赦罪之恩,是良心之約的全部根據。看得見的新約就是聖餐,聖餐不斷創造一個感恩或有良心的新人類。這些“新約經文”是每個主日我們經曆的:“27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28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馬太福音26:27-28);“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馬可福音14:24);“20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加福音22:20);“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25)。

哥林多前書11:25中“新約”一詞是? Καιν? Διαθ?κη。διαθ?κη的基本含義是a disposition, arrangement;a compact, a covenant, a testament。這個字經常指神與人所立的約,目的是將衝突的雙方帶回和平,所謂神與人和好。這個和平條約是藉著一場流血事件完成的。διαθ?κη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33次,首先在設立聖餐文中(馬太福音26:28、馬可福音14:24、路加福音22:20;哥林多前書11:25),其次用以表示基督降生就是為立約而來(路加福音1:72)。再次,耶穌的新約是亞伯拉罕之約以及摩西之約最後的完成,這將救恩指向了所有因信稱義的人,超越的猶太主義的藩籬(使徒行傳3:25;7:8;羅馬書9:4-5,11:27;加拉太書3:15-17;以弗所書2:12;希伯來書8:8-10)。新約的基本特征就是因信稱義。再其次,耶穌藉著祂的獻祭(大祭司與最美的祭)作了新約的中保,帶領我們進入至聖所(參見下文希伯來書的相關信息)。最後,保羅則稱自己是“新約的執事”:“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或作聖靈)”(哥林多後書3:6)。這是什麽意思呢,我們在新約時代,不僅我們自己的罪被赦免了,我們也被奪去對別人罪終身判決的權力(路加福音9:56;約翰福音3:17);我們隻是住在“聖靈叫人活”的福音使命或新自由之中。願我們永遠記得我們的職分:我們不是舊約的執事。不是律法主義的妖兵;新約是自由之約(哥林多後書3:12-18),不是奴隸之約(加拉太書4:24)。而新約之所以奪去罪人像神一樣知道別人善惡的權力,乃是將最後審判歸給複臨的羔羊(啟示錄11:17-19)。

值得強調的是,新約是需要不斷在聖禮中經曆的,這個真理特別體現在“記念”這個概念中。“記念”首先指向良心之約。因為基督的血,隻有基督的血,才能在這地上激發天良。有一具食槽叫中國,有一座地獄叫天堂。肮髒、自私、凶殘、偽善、無限黑暗。這種食槽或地獄不斷生出這三種試探:苟合、清高和革命。或者,和諧發展是硬道理悶聲發大財賺錢移民一走了之、狄奧根尼在木桶陶淵明在園中道觀佛寺在名山大川莊子逍遙於江海、加爾文主義在日內瓦法國荷蘭以及蘇格蘭。這一一對應著魔鬼的三重試探。此岸已經徹底淪亡。耶穌竟然降生在這種地方,基督竟然在這裏擺設新約的筵席。隻有這新約的筵席才是這食槽和天堂的救贖。上帝在場,上帝將自己賜給吃人的人成為筵席,上帝應許所有赴宴的人一個屬天的國度,那個國度不在這世界上。其次,“記念”指向聖禮型教會。如果我們離開聖禮,考慮人的軟弱和有限,就不可能真正記念和進入新約。那離開以聖道和聖禮為基本內容的教會的“基督徒”,根本不可能住在救恩之中。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再一次重申:教會之外沒有救恩,隻有假冒和不信。一個基本常識是:沒有人靠自己,或者是離開教會,能時時“記念我”。所以主才說:“你們要如此行”。這已經意味著,不如此行的人,不可能“記念我”。而不記念主的受難和複活的人,沒有良心,沒有真正的感恩,他記念的永遠是別人的惡罪和自己與世界的“奸情”。

3、希伯來書:New Covenant

先知預言著新約,使徒見證著新約,而耶穌自己啟示了新約。與先知形成交叉呼應的見證是使徒的見證,而聖靈特別使用希伯來書來闡述新約的神學,因為希伯來書的重點是“聖禮”,是利未記——新約是藉著基督的獻祭完成的聖約。一方麵,所有舊約的獻祭都是指向基督的獻祭;另一方麵,新約時代的所有信徒,要藉著聖禮不斷返回基督的獻祭。διαθ?κη這個概念在希伯來書中就出現了17次,可以說,希伯來書就是新約的一次神學總結。我們可以詳細認識一下正是希伯來書作者的見證。

第一,耶穌是新約的大祭司;這也意味著,教會必須不斷見耶穌祭司這個職分見證出來,而聖禮型教會就是大祭司的見證(希伯來書7:16-28)。

第二,作為大祭司的耶穌,祂來要為我們另立新約,並作新約的中保(希伯來書8:6-13)。這裏特別強調,新約與“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有關。而在希伯來書9:3-4中,“約”這個概念再次出現:“3第二幔子後,又有一層帳幕,叫作至聖所。4有金香爐,(爐或作壇)有包金的約櫃,櫃裏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耶穌要帶領我們進入至聖所。那麽赦罪與稱義這兩方麵的恩典是怎樣實現的呢?

第三,耶穌作為新約的中保,是藉著祂的血或死完成的——流血贖罪(希伯來書9:15-28)。

第四,聖靈勉勵我們要住在耶穌所締結的新約中,就是在任何患難和逼迫中不能否認主,反要堅持奉主的名聚會,住在“神的家”中(希伯來書10:16-39)。

第五、新約是在教會聚會中不斷被經曆的,特別是藉著教會生活不斷記念主怎樣流血犧牲為我們另立新約(希伯來書12:22-25)。

最後,讓我們注意這些平行強調的信息:希伯來書8:12,“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9:28“象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10:17,“以後就說,我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18這些罪過既已赦免,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這才是新約:“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另參加拉太書3:13-18)。“那等候他的”首先就是堅持教會生活的人。基督徒在新約裏獲得了向人免於定罪的自由!而每一位基督徒,則需要靠著教會生活,不斷尋求自己與神之間良心的平安。基督徒對基督徒的定罪,特別是用離奇教會的方式定罪別人,首先是敵基督的見證(路加福音9:56;約翰福音3:17);其次,他們就是控告我們弟兄的魔鬼之子(啟示錄10:12;撒加利亞書3:1-5)。“以西結們”說:那他犯罪怎麽辦?用不著你的義怒,有神審判;而神更要審判你的審判(希伯來書10:29-30;另參路加福音9:55-56);“拿單們”說:我是為了主,我是為了愛。聽啊,這是主的聲音:你的父從起初就是殺人的,就是說謊的;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你混亂主的新約還不止住嗎?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4、約翰福音:New Testament

英語主要用New Testament來指新約。Testament在聖經中對應的字主要是見證。動詞μαρτυρ?ω在新約中出現了79次;陰性名詞μαρτυρ?α 出現37次;陽性名詞μ?ρτυς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34次。而見證這個概念,特別集中在約翰福音之中:其中動詞μαρτυρ?ω在約翰福音中出現了33次;名詞μαρτυρ?α出現14次;名詞μ?ρτυς則主要出現了使徒行傳中。Testament主要有兩個基本含義。

1)見證

第一、整本聖經都見證基督(約翰福音5:39;使徒行傳10:43);聖靈來也為基督作見證,而聖經是聖靈所默示的。約翰福音15:26,“但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聖經是唯一完全、真實的曆史敘事(啟示錄22:18)。

第二、耶穌見證父神,祂來為真理作見證。約翰福音18:37,“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祂的見證是真的(啟示錄1:2,1:5)。出埃及記20:16說:“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這條誡命首先定了魔鬼和它的差役的罪,因為他們從起初就是說謊的,殺人的。但耶穌的見證是真實的。基督的見證是為了我們因信祂而得生命。正如申命記0:19所說,“我今日呼天喚地向你作見證。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麵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約翰福音5:34,“其實我所受的見證,不是從人來的。然而我說這些話,為要叫你們得救”。祂也見證我們的罪,是我們的終極審判者。以賽亞書55:4說:“我已立他作萬民的見證,為萬民的君王和司令”;彌迦書1:2也說:“萬民哪,你們都要聽。地和其上所有的,也都要側耳而聽。主耶和華從他的聖殿,要見證你們的不是”。

第三、教會是基督的見證。以賽亞書三次提到我們是神的見證(以賽亞書43:10,43:12,44:8)。馬太福音10:18,“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麵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見證”;馬太福音24: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馬可福音13:9,“但你們要謹慎。因為人要把你們交給公會,並且你們在會堂裏要受鞭打。又為我的緣故,站在諸侯與君王麵前,對他們作見證”。約翰福音15:27,“你們也要作見證,因為你們從起頭就與我同在”。使徒行傳1:8,“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另參使徒行傳22:18,22:20,23:11,26:16,26:22)。新約的曆史或教會的曆史,就是神的仆人不斷被惡人或龍的傳人審判和殺害的曆史(啟示錄1:9,2:13,12:11,12:17,17:6,20:4)。μαρτυρ?ω這個動詞首先是一個法學概念:在一個不信甚至敵基督的世界,在法庭審判和控告中見證基督的真理。其次是曆史概念:曆史是祂的故事,是真實可信的——我們要真實地在這世界上被魔鬼的兒子控告,為在各種法庭上為基督受苦。最後是道德概念:這個字指向一群莊嚴神聖的殉道者(使徒行傳22:20,啟示錄2:13,17:6)。提摩太後書1:8,“你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為恥。總要按神的能力,與我為福音同受苦難”(另參彼得前書5:1)。但是基督徒不能作假見證陷害人(提摩太前書5:19)。

2)遺囑

首先指向耶穌的死。耶穌要被交給人,被審判和殺害。聖經的意思,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裏複活(約翰福音20:9)。另參馬太福音26:62,“大祭司就站起來,對耶穌說,你什麽都不回答嗎?這些人作見證告你的是什麽呢?” 馬太福音27:13,“彼拉多就對他說,他們作見證,告你這麽多的事,你沒有聽見嗎?”(另參馬可福音14:55-65)。其次,新約用複活來見證耶穌是神的兒子。這是前所未有的見證。約翰福音5:36,“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作的事,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另參約翰福音5:37,8:13-18,10:25;約翰一書4:14,5:7-111)。再次,教會是基督死而複活這個核心真理的見證(使徒行傳1:22,2:32,3:15,4:33,5:32,10:41,22:15;哥林多前書15:15)。最後,這個字指向我們因信稱義,按應許承受產業。而不信的,罪已經定了。這也指向鑰匙權所包含的捆綁、滯留以及任憑。

無論如何,耶穌將上帝見證出來;而教會要加基督見證出來。耶穌給教會留下一個遺囑,就是大使命,這個遺囑成為支配耶穌兩次降臨,或新約曆史的神聖力量。我們活著的意義,在於踐行耶穌的遺囑。

二、文本特征

與舊約對比,新約聖經呈現出兩個主要的變化或傾向:逐漸告別猶太教,轉向希臘和外邦世界;這也是從希伯來文聖經向希臘文聖經轉變的過程。而這個轉變,是藉著建造普世教會而實現的。基督教從開始就要在豬學、犬儒之間,以及虛無主義和個人主義(修佛)之上,建立神的國度。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麵來認識新約的基本特征。

1、舊約的完成——告別猶太主義

新約是舊約的應驗、實體和完成,這是任何一位真正的基督徒應該承認的基本常識。這至少包括兩個方麵的道理。第一、兩約必須互相聯係起來才可能獲得整全的知識,離開任何一個方麵的聖經神學都是半吊子神學。第二、新約既然已經完成了舊約所有的預言,即關於基督的預言,這就意味著,新約之後任何關於基督的啟示都是假冒的。一方麵,聖經已經完成。不再有另外一本聖經。所以啟示錄22:18-19強調,“18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什麽,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19 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什麽,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另一方麵,不再有另外一位基督。道成了肉身:耶和華說和神的默示,都完成為耶穌和耶穌說。馬太福音5:17,“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路加福音16:16,“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羅馬書10:4,“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

值得強調的是,舊約到新約的過度構成了新約的曆史背景。這是兩約之間的曆史,所謂400年靜默期(Silent Period)。可以類比舊約埃及的400年(430年),新約再出埃及。這400年出現了三種局勢。第一是猶太教的形成,即律法主義領導了宗教世界。這首先表現為舊約正典的形成,這至少可以追溯到以斯拉時代,而在主前400年舊約已經定型。與此同時,猶太法典出現:他勒目(Talmud:Mishna,Gemara)與米得拉斯 (Midrash:Halaka,Hagada)以及他爾根(Targum)。猶太教將舊約聖經不斷道德主義化和世俗化;而律法主義運動中誕生了各種宗教集團,幾乎就是神的兒子和人的女兒苟合產生的英雄家族。如公會 (Sanhedrin)、會堂 (Synagogue)、法利賽人 (Pharisees、Chasidim)、撒都該人 (Sadducees) 、 文士(Scribes)、奮銳黨 (Zealots)、希律黨 (Herodians)、愛色尼人 (Essenes)以及稅吏 (Publicans)。期間也出現了外經(次經和偽經),New prophets以及Messiahs and millennial prophets的目的在於彌賽亞信仰變成政治彌賽亞的信仰。在這種意義上,外經可以視為前加爾文主義運動。以上所有宗派,都可能將彌賽亞運動轉軌到人本主義的方向。既然舊約已經完成,人類指剩下一種使命:利用聖經對罪人進行道德審判和政治改造。第二、政治衝突前所未有,這使得政治彌賽亞盼望成為普世價值。聖誕前的重要政治悲劇至少包括Pompey's 64 BCE siege of Jerusalem、Herodians的不法統治以及從此以後的Jewish–Roman wars,(66-135 AD)。無論是民族解放,還是政治自由,或者民粹主義,都會對彌撒亞形成“曠野試探”“人不再關心自己的罪與得救,罪人以別人的定罪和得救為己任。第三、佛教在東方占領了幾乎所有的交通路口,宣揚一空前的肉身成道的無神論。在世界範圍內這也是事實:客棧裏沒有地方。

學者們津津樂道Christianity is rooted in Second Temple Judaism(Second Temple Judaism is Judaism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Jewish temple in Jerusalem, c. 515 BCE, and its destruction by the Romans in 70 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brew Bible canon, the synagogue, Jewish apocalyptic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and Christianity, all developed in Second temple times)。事實上,耶穌誕生與聖殿重建存在神學上的聯係,猶太教和基督教在這裏分道揚鑣;而基督教內部在“聖殿異象”上也眾說紛紜。無論如何,基督教從猶太教脫身出來,可能比期初猶太人離開埃及和巴比倫更為艱難。這從耶穌和保羅的遭遇中就可以略見一斑。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殉道與這場“出猶太教運動”。在約翰福音、使徒行傳和保羅書信中,“猶太人”實際上是基督和使徒最凶惡的仇敵,這場衝突也是今天教會所有衝突的本質——我們的信仰到底是什麽,肉身成道,或者吃人成道,還是因信稱義和身體複活。離開猶太教,是我們永遠的使命。

2、希臘的文字——告別希臘主義

新約麵對三大文化敵人:希臘哲學、猶太宗教,印度佛學。使用世界的語言文字去征服世界,於是我們擁有了希臘文聖經,並從那裏開始,我們擁有了各種版本的聖經。舊約的希臘化,即七十士譯本已經出現了(LXX,約主前250-150)。最初舊約是用希伯來文寫成的;但新約使用希臘文寫成的;而且是用普通希臘文(Koine Greek,common Greek language,Alexandrian dialect, common Attic or Hellenistic Greek)寫成的——確保任何普通人都可以讀懂聖經。實際上,從亞曆山大大帝開始一直到拜占庭帝國,Koine Greek基本上是環地中海區域所有民族通用的語言。有外邦半吊子學者指控新約希臘文不夠貴族,這是保羅的回答:“15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1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馬書1:15-16)。事實上Koine Greek既是貴族語言,也是平民語言。當然,新約聖經的語言是具有希伯來特征的希臘語。

不過“希臘”這個概念本身在希伯來文字中並不具有什麽正麵形象。?λλ?ς,Greece ,unstable: the miry one,變化無常的,不穩定的,泥濘肮髒的。這基本上是一個勢利小人,為利益可以不講原則的形象。這也正是無神論理性主義的基本特征。他們是生意人,凡事凡人都可以出賣。在舊約聖經中,希臘被稱為雅完。?????,Javan ,Ionia or Greece;愛奧尼亞人,或希臘人。如果這個字的字根是?????就與“酒神”崇拜密切相關(創世紀9:21)。在希臘神話中,狄俄尼索斯(酒神,Dionysus)原則與狂熱、過度和不穩定聯係在一起。不過雅完的出身秘密藏在聖經中。首先,他們是雅弗的後裔,雅弗遮蓋了醉酒的挪亞,但那一幕一定讓雅弗印象深刻。雅完主要是分海島居住(創世紀10:2-5;以賽亞書66:19)。這是挪亞都雅弗後裔的預言:“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裏,又願迦南作他的奴仆”(創世紀9:27)。這是一個擴張著的種族,貌似有閃或基督的信仰。這指向“基督教國家”。其次,希臘人是地地道道的奸商,連人口和貴重的金屬也可以買賣,並逼迫人民為出口貿易作苦工(以西結書27:13, 27:19;約珥書3:6)。由於無恥地賺錢或謀取強權,希臘將成為強國(但以理書8:21),而它背後有魔鬼的權勢(但以理書10:20)。但是最後,上帝要攻擊和征服希臘人。撒迦利亞9:13預言說:“我拿猶大作上弦的弓,我拿以法蓮為張弓的箭。錫安哪,我要激發你的眾子,攻擊希臘(原文作雅完)的眾子,使你如勇士的刀”。於是福音進入希臘,征服到希臘思想影響下的地極。用人類的文字征服人類,這是聖靈的戰略(創世紀11:9;使徒行傳2:4)。希臘思想與語言在當時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和世界語言;而我們不應該忘記,希臘乃是西方文明之母。所以,新約聖經用希臘語啟示出來,不是偶然的。

為了預備福音進入世界,在聖誕之前,人類先完成了政治的統一,然後是文字的統一。這段曆史至少可以上溯道希臘化時代(337-167B.C.)。希臘帝國的擴張,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波斯國擴張的一種反應。亞曆山大幾乎和耶穌同齡而死,他的繼承者在巴勒斯坦實施統治,進一步強化了希臘文化對猶太人的影響。西流古王朝(主前198-167)的暴政引發了馬加比革命(主前167-63),其中主前165年12月25日是燭光節或修殿節(約翰福音10:22)的開端。Hasmonean王朝(主前143-63)隨後建立,但是馬加比宮廷醜惡頻仍。主前63年,羅馬將軍龐培(Pompey)攻陷耶路撒冷,曆史進入羅馬時代(主前63-4)。而在東方,周-秦-漢逐步完成了遠東的統一,孔雀王朝和貴霜帝國以及帕提亞王國打開了南亞大陸以及中亞的交通。在巴勒斯坦的政治危機中,希律家族通過不斷投靠和背叛在羅馬支持下取得了巴勒斯坦的統治權。“耶穌說,你們去告訴那個狐狸”(路加福音13:32)。希律的基本形象就是野狗或狐狸,強權將人變成走狗。這是一個力量就是上帝、狡猾就是智慧的時代,於是文化上必然產生各種犬儒主義。而這也是我們理解耶穌那個教導的基本背景:“25當下有一個婦人,她的小女兒被汙鬼附著,聽見耶穌的事,就來俯伏在他腳前。26這婦人是希利尼人,屬敘利非尼基族。她求耶穌趕出那鬼,離開她的女兒。27耶穌對她說,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28婦人回答說,主阿,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29耶穌對她說,因這句話,你回去吧。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了。”(馬可福音7:25-29)。耶穌本來這樣教導:“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它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馬太福音7:6)。如果說“豬”指向猶太主義或律法主義(以賽亞書65:5),那麽“狗”則指向希臘文化。新約時代,就是“把聖物給狗”的世代,隻是那些聽見希臘文聖經就悔改的“狗”,有福了。所以主又說:“7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8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7:7-8)。

在聖經中,希利尼人或希臘人與外邦人常常是通用的,以便與猶太人並列(羅馬書1:14, 1:16,2:9-10,3:9,10:12;哥林多前書1:22,1:24,10:32,12:13;加拉太書3:28;歌羅西書3:11)。而希利尼人這個概念首先就出現在馬可福音7:26。猶太人有他們的理由厭惡希利尼人(約翰福音7:35),但是,神的道路高過猶太人的道路。約翰福音12:20-23代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曆史時期的開端:“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幾個希利尼人。21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意見耶穌。22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23耶穌說,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24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25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26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27我現在心裏憂愁,我說什麽才好呢?父阿,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28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29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就說,打雷了。還有人說,有天使對他說話。30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我,是為你們來的。31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32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33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希臘文化走到了絕路,耶穌要翻轉希臘的理性利己主義,耶穌也要作希臘人的救主,就是外邦人的救主(使徒行傳16:1,20:21;加拉太書2:3)。

3、教會的用書——告別東方風俗

新約的曆史背景從猶太世界轉到全世界,而舊約的人類學是以色列,新約則是教會。教會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社團神跡;而全部新約,歸根結底是教會用書:是寫給教會的書,是教會的崇拜用書。這是必須堅持的一個基本常識。這也意味著,那些“教外名士”和“教外名牧”翻譯和傳講的聖經你根本不需要聽,不需要看。他們是真正的外行,所傳所寫的歸根結底,不過就是世俗小學,甚至是魔鬼之音。文化基督徒將聖經變成政治、環保、婚姻的神聖教材,異教徒將聖經變成個人靈修的心靈雞湯,不過是強吻基督而已。論證新約聖經的教會特征,隻需要誠實地打開聖經即可:

羅馬書1:7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哥林多前書1:1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2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就是在基督耶穌裏成聖,蒙召作聖徒的,以及所有在各處求告我主耶穌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們的主,也是我們的主。3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哥林多後書1:1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摩太,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並亞該亞遍處的眾聖徒。

加拉太書1:1作使徒的保羅,(不是由於人,也不是借著人,乃是借著耶穌基督,與叫他從死裏複活的父神)2和一切與我同在的眾弟兄,寫信給加拉太的各教會。3願恩惠平安,從父神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以弗所書1: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聖徒,就是在基督耶穌裏有忠心的人。

腓立比書1:1基督耶穌的仆人保羅,和提摩太,寫信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裏的眾聖徒,和諸位監督,諸位執事。2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歌羅西書1:1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兄弟提摩太,2寫信給歌羅西的聖徒,在基督裏有忠心的弟兄。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歸與你們。

帖撒羅尼迦前書1:1保羅,西拉,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父神和主耶穌基督裏的教會。願恩惠平安歸與你們。

帖撒羅尼迦後書1:1保羅,西拉,提摩太,寫信給帖撒羅尼迦在神我們的父,與主耶穌基督裏的教會。2願恩惠平安,從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保羅10封教會書信都是寫給教會的。其中羅馬書和加拉太書重點要解決教會中的聖道問題,而哥林多書信重點要解決教會中的聖禮問題。以弗所書、腓立比書與歌羅西書重點是教會本身的問題,或者基督和教會的關係問題,信徒與基督的關係、彼此的關係問題。帖撒羅尼迦書信重點應該末世論信仰。而保羅4封個人書信同樣是為了建立教會而寫(Pastoral epistles):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前兩者涉及牧者(教牧書信),後兩者涉及教牧關係——教會領袖首先要學會原諒。這世界裏人的胸懷不能作牧者,不能建立教會。

希伯來書也是為了建造教會,如希伯來書10:25,“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雅各書1:1,“作神和主耶穌基督仆人的雅各,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教會中的猶太人是教會一個經典麻煩,他們是大兒子,有著律法主義的驕傲。所以雅各教導他們:既然你們“生命神學”,那你們應該首先有好行為;既然你們律法主義,那你們就用律法嚴格要求自己。雅各書最終還是落筆在教會事物上:“5:14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彼得書信是為了教會,並且寫給教會,特別是患難中的教會。彼得前書1:“1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2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借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彼得前書5:“1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2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彼得前書5:“13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14你們要用愛心彼此親嘴問安。願平安歸與你們凡在基督裏的人”;彼得後書1:“1作耶穌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神,和(有古卷無和字)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2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多多地加給你們”;彼得後書3:18,“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教會中的三種人:小孩子、女人和男人。這是約翰三封書信分別要幫助的對象。約翰一書的主題是教會裏的認罪與相愛,而人在這兩方麵都是小孩子,需要教導。約翰一書5:21,“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約翰二書1:1,“作長老的寫信給蒙揀選的太太,(太太或作教會下同),和她的兒女,就是我誠心所愛的。不但我愛,也是一切知道真理之人所愛的”。女人常常隻講愛,就不講真理,常常學習,終究不能明白真道。而不辨是非又熱病的女人,尤其需要警醒,警醒他們從夏娃遺傳下來的積習。約翰三書1:“1作長老的寫信給親愛的該猶,就是我誠心所愛的。2親愛的兄弟阿,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

猶大書也是寫給教會的,“1:1耶穌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猶大,寫信給那被召,在父神裏蒙愛,為耶穌基督保守的人。2願憐恤,平安,慈愛,多多地加給你們”。猶大書針對的教會問題可能是教會中的革命行動或殺牧行動以攪擾教會的人。

最後是啟示錄,那是給七間教會的七封書信:“1:4約翰寫信給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他寶座前的七靈。5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裏首先複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一方麵,新約都是聖靈所默示的;另一方麵,聖靈默示的聖經首先是賜給教會的。以下原則適用於整卷新約和整卷聖經:

啟示錄2:7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神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賜給他吃。

啟示錄2:11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啟示錄2:17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

啟示錄2:29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啟示錄3:6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啟示錄3:13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啟示錄3:22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啟示錄13:9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對教會最具有毀滅性形象的是東風的風俗或印度中國文化——個人靈修和個人成功取代聖禮教會,意味著教會的終結。

4、書信的文本——你們往普天下去

需要強調的一個現象是,新約與舊約相比,有絕大部分書卷是以“書信”(?πιστολ?,Epistles,letters)的方式啟示出來的。?πιστολ?在新約中出現了24次,最早是指大祭司的文書:“1掃羅仍然向主的門徒,口吐威嚇凶殺的話,去見大祭司,2求文書給大馬色的各會堂,若是找著信奉這道的人,無論男女,都準他捆綁帶到耶路撒冷”(使徒行傳9:1-2)。這確實很反諷。而動詞?πιστ?λλω則出現了3次,這個合成詞本身就有差遣使者、教導等含義(使徒行傳15:20,21:25;希伯來書13:22)。其中動詞詞根στ?λλω本身有“重建秩序”的含義。除了使徒書信,甚至路加福音、使徒行傳和約翰福音也是一種書信。書信成為新約的主要文體,這是舊約沒有的現象。

不過嚴格來說,希伯來文常用?????指信,而?????的基本含義就是書卷;而動詞?????的基本含義是“數點”(創世紀15:5,16:10)。在這種意義上,整本聖經就是上帝給人類的信,隻是新約聖經將這個真理更徹底的啟示出來了。上帝來信了,祂存在,並且與我們同在,以“書麵”的方式臨到我們,數點我們,看為寶貴,拯救到永遠。愛則寫信,聖經是情書。從書信文本中我們至少可以看見若幹新氣象。第一、教會是普世性的,遍及世界各地,以色列先知站在街頭和聖殿中口頭宣講已經不能滿足新形勢的要求了。第二、書信特別標明了使徒與教會,以及牧者與會眾之間的新型關係;直接涉及到教會聖職這個基本真理。當然,書信也能充分體現那種家人的關係,使徒書信都是一種家信,是基督賜給教會的家信。另外,使徒書信開篇基本上都注明寫信人和收信人(文書則署名在信尾,如羅馬書16:22;也可能同時注明送信人,如以弗所書6:21-22),以及寫信人對守信人的祝福和問候;而在主體部分,要介紹基本論題並且展開。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也是一種“聖約”。在聖禮型教會中,宣導使徒書信是“聖道”重要內容之一。第三、聖靈是用書信而非刀劍征服世界的,而且這些書信都是公開信。和平而非暴力,公開而非陰謀,這場神聖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書信應該最早是古埃及的發明,主要用於教育。An epistle (/??p?s?l/; Greek ?πιστολ?, epistolē, "letter") is a writing directed or sent to a person or group of people, usually an elegant and formal didactic letter. The epistle genre of letter-writing was common in ancient Egypt as part of the scribal-school writing curriculum。第五王朝)(約主前2494-2345)的法老Djedkare Isesi(主前2414-2375)被一些學者認為是第一位官方書信的使用者;而希臘-羅馬的著名書信作者包括了西塞羅(主前106-43,現存37卷書信)和小普林(主後61-113,至少有369封書信)等。如今,書信成了新出埃及記運動的見證,並用希臘-羅馬的文書征服了希臘羅馬。正如今天互聯網是世界的發明,但聖靈可以擄掠埃及人,帶領祂的子民從世界移民到天國。

三、基本結構

新約的正典化也存在一個過程,正統的基督徒願意相信這是聖靈藉著教會所完成的工作。大部分學者認為這個過程在主後150年之前已經完成了。這期間經曆了異端馬吉安正典(Marcion's Canon,主後114)、穆拉多利殘典(Muratorian Canon或 Muratorian Fragment,約主後170)、以及亞他那修正典(Athanasius Canon,主後367,“複活節通信”),逐漸囊括了新約27卷的全部書目。期間尼西亞大會(Council of Nicea,主後325)以大公教會的名義支持了新約的正典化。不過新約的編排或結構一直見仁見智,大致而言,按內容可以劃分為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曆史書(使徒行傳)、保羅書信(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其他書信(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 啟示錄這五大部分。

不過我個人願意推薦以下的三分法。在路加福音24:44-45中,主耶穌將舊約一分為三,“44耶穌對他們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45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因此,新約聖經也可以這樣一分為三:Gospel(福音),Epistles(書信)和Apocalypse或Revelation(啟示)——分別指向基督的第一次來,基督裏新的曆史,基督的第二次來。

1、律法—基督

四福音書共同記載了耶穌的第一次來。有四部證言,是為了見證的合法性和完全性。耶穌是誰:罪人的救主(馬太)、罪人的仆人(馬可)、萬人的救主(路加)、上帝的兒子(約翰福音)。一般認為三本符類福音(Synoptic gospels)保重馬可福音是源頭;而約翰福音是獨立的福音。不過福音書的重點不在作者是誰以及如何寫成的;而在他們見證的是誰。耶穌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代就有四個人同時撰寫了他的“傳記”;這在任何領袖或教宗都不可能的。沒有人任何一個罪人的生平經得起罪人的多方審視。但耶穌從始至終是一樣的,祂是神。不僅如此,隻有基督的傳記被稱為“福音”。耶穌的傳記或福音主要涉及三個事實:傳道醫病趕鬼(a preacher,an exorcist and healer);死而複活、升天及複臨;呼召門徒建立教會預備神國。

我們可以藉著聖經來進一步認識福音。ε?αγγ?λιον,the gospel;a reward for good tidings;good tidings。這個字的名詞形式在新約中出現了77次,首先在馬可福音1:1以及馬太福音4:23,“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裏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這個信息在馬太福音馬太福音9:35被重複:“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當上帝把我們的罪看為鬼、病和窮以及死,或者把我們罪人視為鬼人、病人和窮人(路加福音7:22)以及死人的時候,神的憐憫與愛以及大能都向我們顯明了,這的的確確是福音。人都有病,耶穌來尋找和醫治病人;祂願意而且能夠。除了耶穌基督以外,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個人的降生和到來對視人類是好消息,或有醫治的能力。他們厭棄、革命或者說謊。當然,福音最後聚焦在基督死而複活上:對鬼、病、窮和死徹底的勝利。十字架事件占據了四福音書主要的篇幅。然後是福音的使命。這個名詞另外出現在馬太福音24: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馬太福音26:13,“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麽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作個紀念”。曆史從基督開始進入“福音時代”,而這個新時代不再以錢財和道德,而是以基督的獻祭和教會為中心的(馬太福音26:6-13;馬可福音16:15;使徒行傳20:24;羅馬書1:1哥林多前後書8:18)。另外,動詞ε?αγγελ?ζω則在新約中出現了55次,基本含義是to bring good news, to announce glad tidings。這個動詞實際上是由介詞ε? (in)和名詞 ?γγελος(a messenger from God)組成的:作神的使者。一方麵,使徒和教會的正業就是日福音;這與不務正業的生命神學、成功神學、政治神學針鋒相對。另一方麵,神的使者是向罪人報佳音、傳喜訊的人(馬太福音11:5;路加福音1:19,2:10,3:18,4:18,4:43),這與流行的“律法主義”、(釘人)十字架神學以及根本沒有任何福音真理的靈恩運動,都針鋒相對。

另外,學習聖經以及四福音書,要避免三種偽神學。第一、耗費大量時間探求福音書的作者。既然聖靈專門隱藏了作者,或者說作者在聖靈感動之下如此降卑自己,神學的偏執實在是多此一舉。第二、不要過於強調四福音書的寫作對象。四福音書都是給每一個人的,不僅僅限於猶太人或外邦人。其中所謂馬太福音是專門給猶太人的,因此沒有神的國,隻有天國之人雲亦雲,不過是一個學術笑話(馬太福音12:28,19:24,21:31,21:43)。真相與大衛鮑森、唐崇榮以及很多以訛傳訛的半吊子傳道人的看法正相反。毋寧這樣說:馬太福音已經開始了從猶太主義向希臘聖經的過度。另外,用以西結書的四活物類比四福音,隻是一種參考,一家之言(Irenaeus,以西結書1, 啟示錄4:6–10)。第三、不要用四福音書拚湊基督的生平。福音的重點在好消息,四福音書的重點在耶穌的死而複活。神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死而複活。在這方麵,我也不完全同意“對觀福音”(格列斯日赫,1745-1812)這個觀點,四福音書都是對觀福音。這個問題,在我們學習約翰福音的時候會有更具體的解釋。

2、先知—使徒

這主要包括使徒行傳與使徒書信:彼得、約翰、雅各、猶大、保羅以及希伯來書作者,共21卷書。使徒行傳是認識使徒書信的曆史背景資料,離開使徒行傳很難理解使徒書信。所以應該將這兩部分內容放在一起。使徒行傳和使徒書信打開了新約的曆史,啟示的是基督第一次來和第二次來之間教會的曆史。有關教會的真理也都在其中了,我們越是考察這些聖經,越是感慨:日光下麵並無新事。新約聖經中使徒書信的排列順服不是按寫作時間排列的,大致是按“神學”順序排列的。希伯來書作者到底是誰,一直聚訟不已。初代教會很多人相信保羅是該書的作者,但現代學者基本上反對這個觀點。

使徒書信也可以分為兩部分:保羅書信(Pauline epistles)與其他書信(General Epistles,catholic epistles)。其中保羅的13封書信占了支配地位(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保羅書信覆蓋了從小亞細亞到羅馬的廣泛區域。保羅的揀選首先讓我們感慨上帝的揀選超過我們人的道理。上帝沒有揀選初期的的11為使徒貢獻如此之多的聖經文字,反而將大部分使徒遮蓋在曆史的屏風背後。不僅如此,也沒有使徒起來嫉妒攻擊保羅的見證。在人類的任何地方,特別是在中國,《與保羅商榷》都是不可避免的惡俗。所以這一切隻能讓我們進一步相信,這一切都是神的工作。聖經不可能出於人。其次,上帝的揀選不是任意的,揀選保羅是為了征服“雅完”。保羅自己見證說:我向什麽人就作什麽人。而聖靈也使用他這種恩賜。在知識上自高自大的希臘人,遭遇保羅也是應當的。再次,保羅是一個對教會風波和傷害特別敏感的人,他生動地記載了他自己在教會中的經曆,不是為了抱怨,而是為了普世教會和後代教會作為經驗與鏡鑒。最後,保羅是罪人中的罪魁,隻有這樣的人才可能真實、誠實地將救恩真理宣告出來。上帝不可能使用自以為義的人,因為這樣的牧者在任何意義上都在撒謊,而且不僅不接納罪人,必然是八折聖經的豬,是吃人的妖魔。但是我們遺憾地看見,今天的教會不可能為保羅按牧,今日教會很多領袖隻是豬狗不如者:或者認為“我比你聖潔”,或者就是犬儒主義者。

所以讓我們再一次感謝讚美揀選保羅的那位上帝,保羅的上帝才是我們信仰的上帝。

3、詩篇-啟示

新約聖經中,約翰寫了五卷書,也可以按這個三分法結構。約翰福音聚焦耶穌第一次來;約翰書信聚焦教會生活,啟示錄聚焦耶穌第二次來。值得強調的一個問題是,加爾文主義者一直控告說:路德認為雅各書和啟示錄不是聖經。這首先是半吊子的謊言,因為他們忘記了加爾文本人也不喜歡啟示錄。其次,這是魔鬼式謊言:混同部分真相的謊言更具有欺騙性。的確,路德說過他個人對個別書卷的看法;但是,路德在他的著作中,作為省級正典而引用雅各書和啟示錄比比皆是。與舊約詩篇對應的新約聖經就是啟示錄——用詩性語言啟示了基督的第二次來。啟示錄是真正的詩歌智慧書,是最高的詩,是最高的智慧。我們相信未來,因此我們愛在當下,走向自由。我們是新天新地的見證,“20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阿,我願你來。21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啟示錄22:20-21)。

最後,我們需要了解新約聖經的早期抄本(Early manuscripts),以便知道她們是如何在曆史中被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些抄本殘片可以上溯到主後2世紀;其中the New Testament of the 4th-century Codex Sinaiticus是完整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早期新約抄本包括:The Chester Beatty Papyri (Greek; the New Testament portions of which were copied in the 3rd century);The Bodmer Papyri (Greek and Coptic; the New Testament portions of which were copied in the 3rd and 4th centuries);Codex Bobiensis (Latin; copied in the 4th century, but containing at least a 3rd-century form of text);Uncial 0171 (Greek; copied in the late-third or early 4th century);Syriac Sinaiticus (Syriac; copied in the 4th century);Schøyen Manuscript 2560 (Coptic; copied in the 4th century);Codex Vaticanus (Greek; copied in the 4th century);Codex Sinaiticus (Greek; copied in the 4th century);Codex Vercellensis (Latin; copied in the 4th century);Curetonian Gospels (Syriac; copied in the 5th century)……聖經的保存和流傳本身就是一個神跡。新約聖經擁有超過5,800種希臘文抄本,10,000中拉丁文抄本以及9,300 其他文字的抄本,包括敘利亞語、科普特語、斯洛伐克語、依索比亞語、亞美尼亞語等。正如羅馬書14:11說:“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參考以賽亞書45:23)。阿門。

任不寐,2016年5月16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