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傳”第三十九課:彼得方舟(10:9-16)

(2017-03-10 20:35:52) 下一個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使徒行傳10:9-16,“9 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10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11 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係著四角,縋在地上。12 裏麵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13 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14 彼得卻說,主阿,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15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16 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感謝神的話語。今天這8節經文可以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9-12,講述神向彼得顯示的異象;第二部分是13-16,主要是有神的聲音來解釋這些異象。“異象”告訴我們信仰的兩個基本方麵:國度與國民,方向是天國,國民是蒙恩的罪人。“意義”告訴我們通往天國的道路,告訴我們這是如何可能的:在基督裏洗淨罪人,在教會中彼此同行。

各位弟兄姐妹,人生無非兩大問題:你要去哪裏(包括你是誰),與誰同去(包括怎樣去)。今天彼得所看見的異象及領受的使命,是挪亞方舟的再現和完成,是對這兩大問題的終極解決——神的教會不僅要穿越滄海,而且要縱橫天地;神的教會就是以愛為根基的神的家。我們先看國度問題。我們要前往天國,而“神的國,不在乎吃喝,隻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馬書14:17)。關於“吃喝”,今天的福音經文中有句話也應該強調: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愛早餐超過愛主,你沒有辦法將起初的信堅持到底。公義:稱義,因信稱義,信望基督。和平:不再彼此爭戰(首先夫妻休戰,然後彼此休戰);成聖,更少犯罪,與神和好。聖靈裏的喜樂:不是世界中的喜樂;聖靈是真理的聖靈,隻愛真理,不愛不義——在某種意義上,聖靈裏的快樂,就是聽道的快樂,雖然紮心,但大有感動、更新和屬天的歡樂。離開教會的人,很多是在乎吃喝並以為教會可以更好吃喝的人;最終堅持在教會中並享受教會生活的人,基本都是在聽道中漸漸有大喜樂的人。這樣的追求、這樣的方向,這樣的國度,是食物采集者身上最大的神跡。另一方麵,航行中的同路人,是本不潔淨卻被潔淨了的“動物”,是蒙恩的罪人與蒙恩罪人的一路同行。這就是彼得的異象:一條新路(天開了),一船被稱義的罪人(神所潔淨的動物)。

“各樣的動物”真的顯出了進化論“普世價值”之下的人性,顯出道成肉身進入的世界就是動物的食槽——本是在乎吃喝的“動物”,要進入不在乎吃喝的國度。“主啊,這是不可的”。但神凡事都能。“意義”這部分告訴我們,首先神借著“聲音”臨到和建立彼得,然後,借著教會尋找和接納基督的寶血已經潔淨的罪人,讓他們必須相愛,一路同行。“彼得方舟”就是“聖彼得大教堂”,就是神的教會,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宇宙飛船”。神給彼得命令不僅顯示了神的大愛無邊,並要求教會將這包容天下的大愛見證出來;也讓我們看見魔性和人性一定拒絕抵擋和敗壞承擔這樣使命的教會。因此,教會的成長一方麵是愛的增長;另一方麵是對魔鬼的勝利——魔鬼藉著“豪豬定律”(物競抗拒天擇)對人類實施絕對統治。我們這間小小的教會就是這異象的一部分,就是這天地之間大船的一部分,一個船艙,基督身體上的一個肢體。我們這小小的教會就是這意義的見證,我們需要繼續更新和成長。所以坐好了,我們今天繼續啟程,願主在船上,白晝引導,黑夜照亮(尼希米記 9:12);而此時如日中天,阿門。

一、異象:國度(9-12

9 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10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11 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係著四角,縋在地上。12 裏麵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1、教會預備(9)

9 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

第一、時間1:第二天

首先我們在這節經文中看見兩個表示時間的詞:第二天、午正——毋庸置疑,我們再一次在時間中與神相遇,神是在時間裏麵臨到我們的神。“第二天”,Τ? ?πα?ριον,on the morrow, the next day。哥尼流家這場聚會,至少預備了四天(使徒行傳10:30)。這或許也給教會每一個主日崇拜一個教導——一周大部分時間,特別是教會的同工,應該預備或被神預備。不僅如此,一場基督徒的聚會或一場主日崇拜,就是一場屬靈戰爭,是天國在世界重要的演出,更是我們和主的美好約會——這需要細致而艱苦的準備。預備不僅僅表現為神要更新每一個人的生命,還包括,通往教會的道路充滿了攔阻、試探和各種不確定性。基督徒每一周都在這樣的戰爭狀態中:排除萬難,爭取準時趕到教會。這不是偶爾為之,而是一生的本分。這是神給每一位基督徒所要的見證——每一周我們不僅自己需要來到神的麵前感謝讚美並按時分糧,而且,我們借著我們這個公開的行動,在所有外邦人麵前成了基督的見證。不僅如此,一場教會聚會能夠成功,需要預備每一個人。我們看見在兩邊(凱撒利亞和約帕)馬不停蹄地工作的神,如同幼兒園裏在兩位孱弱的嬰孩兒之間奔走的老師。一個小床在約帕,一個小床在凱撒利亞。教會出生了,神無微不至。俗語說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耶穌也用過母雞和小雞的比喻。這一幕實在令人感動。神首先預備每一位會眾,哥尼流和“他們”(那三位使者);然後預備傳道人彼得。使徒行傳是初代教會的曆史,作為範例,告訴我們建立教會的基本真理。如果說哥尼流代表教會的慕道友、會眾和同工;那麽彼得可以代表教會領袖、牧者和傳道人——基督建立教會,就是從這兩個方麵分別奠基。這是教會建造的兩大神跡,都是通過“異象”完成的。

第二、時間2:他們行路將近那城

這裏說,就在“他們行路將近那城”之時,神向彼得顯現。這是第二個表示時間的信息。三個人幾乎走了一天的路程,第二天將近中午的時候,才趕到了彼得寄居的約帕。?δοιπορ?ω,to travel,journey;事實上這個字本身是醫學用語,如同癱子起來行走——他們在路上,三個“世界的奴仆”走上了一條新路。他們實際上還沒有完全出生(洗禮要等到返回凱撒利亞才進行),他們還在母腹之中。因此在這個時候,神要先預備彼得。我們的神不僅不誤事,而且總是在最恰當的時間做最合適的事。首先,神向彼得顯現的異象和教導不能在這些人還沒有啟程之前,因為那時候彼得對這些人來說毫無意義。其次、神也不能等到這些人到了以後,原因很簡單,那就來不及了,彼得可能拒他們於千裏之外。最後,這個顯現對彼得也不能太早——神比我們更了解人性,三分鍾熱血,沒長性而多疑——如果太早,彼得的感動可能已經消滅了。

第三、時間3:正午

第三個具體表示時間的詞組是περ? ?ραν ?κτην,about the sixth hour,約第六個小時。這也是猶太人的算法,相當於中午12點。正午是猶太人另外一個重要的禱告時間——同樣,神仍然是在禱告的時候,向彼得顯現。不過這倒真是彼得如日中天的時候,一個覺得自己有無窮力量和熱情卻不知怎樣侍奉主的人,應該去禱告。否則,這一切恩賜或精力過剩、年富力強反會成為撒旦的工具。此時此刻,彼得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玉樹臨風。因為彼得剛剛在呂大和約帕行了兩個神跡,可以說震動地方。此時的彼得絕對是玉樹臨風的彼得,或許誌得意滿,展翅欲飛,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無論如何,當一場勝利之後,我們總是麵臨更殘酷更陰險的試探。起初耶利哥城被攻克之後,“約書亞的聲名傳揚遍地”(約書亞記6:27);但緊接著就是以色列人敗走艾城,因為“以色列人在當滅的物上犯了罪”(約書亞記7:1-5)。殷鑒不遠,現在是禱告的時候。

第四、空間:房頂上的禱告

彼得禱告的地方是在房頂,這房子在海邊上。δ?μα就是指房頂(馬太福音10:27,24:17;馬可福音13:15;路加福音5:19,12:3,17:31)。撒旦也曾 兩次將主耶穌帶到“房頂”上,試探耶穌(馬太福音4:5-10)。第一個試探至少是魔鬼要你按自己的意思而不是按天父的意思行;第二個試探則是讓你利用恩賜君臨天下。彼得在海邊的房頂上也許真的看見了萬國的榮華,從耶路撒冷和凱撒利亞直到雅典和羅馬,一覽無遺。不僅如此,房頂和海邊都是世界的邊陲,是地上的國界,是生活的盡頭。按主的吩咐,福音從耶路撒冷到猶太全地到撒瑪利亞一直到凱撒利亞,使命應該已經到了一個新階段了,下一步何去何從,路在何方?現在是禱告的時候,現在是教會及其領袖借著禱告尋求神旨意的時候。詩人說:“我儆醒不睡。我像房頂上孤單的麻雀”(詩篇102:7)。教會何去何從,侍奉何去何從,不需要與屬血氣的人商量,應該禱告神。這世界沒有能力為教會指明福音的路線。所以智者也說:“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箴言21:9)。魔鬼試探,人言可畏又眾說紛紜,這是傳道人常常有的絕境:孤獨無助,退到海邊,逼上房頂——這兩處都是世界的盡頭。彼得更是在效法主:“23當耶穌在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有許多人看見他所行的神跡,就信了他的名。24耶穌卻不將自己交托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25也用不著誰見證人怎樣。因他知道人心裏所存的”(約翰福音2:23-25)。禱告的彼得也是棄絕了“長老製”和“公理會”以及各種“弟兄會”以及民主教會的動議。神的仆人在房頂上求神的旨意,而不是在眾人間做出決策。異象在房頂上,不在會議室——耶路撒冷大會隻是confirm各自已經在房頂領受的異象而已。但是像哥尼流一樣,彼得做夢也想不到,神借著異象要給他的使命是他不可能願意接受的。所以,若非神的引領。沒有人願意按神的旨意傳道和牧會。在同一個地方,彼得麵臨和約拿一樣的困局,隻是當初的尼尼微,如今成了意大利;約拿在艙底,彼得在房頂;約拿在魚腹中禱告,彼得在海邊禱告。

2、饑餓之時(10)

10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

第一、饑餓

禱告的彼得需要神的回應。他顯然禱告了很長時間,更可能是禁食禱告。所以“覺得餓了,想要吃”。這一幕正是主耶穌經曆過的:“1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2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3 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4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1-4)。我個人願意將彼得在房頂的處境類比耶穌在曠野的處境。πρ?σπεινος是一個合成詞,由介詞πρ?ς (toward)和動詞 πειν?ω組成;動詞πειν?ω除了表示生理上的極度饑餓以外,也用來形容心理上的強烈欲求。馬太福音4:2中說耶穌餓了,用的就是πειν?ω。彼得應該沒有禁食40天,所以介詞πρ?ς應該表示他“開始餓了”——他遇到的試探沒有主那樣殘酷。這個合成字在新約聖經中隻出現過這一次,KJV將之翻譯成very hungry。我個人理解這應該是彼得的感受。彼得也許是唯一一個如此經曆“瘋狂饑餓”的使徒。這種強烈的情緒也正是彼得的,他是一個行動主義者,常常急不可耐,敏感會誇大問題的嚴重性。這個生理上的匱乏應該也有屬靈的含義。約翰福音 6:35,“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每一個人都是一個饑渴慕義的人,隻有神能滿足我們。當一個人在祈禱的時候,就是一個饑民,急切期待神來回答他的問題。“想要吃”,?θελεν γε?σασθαι,would have eaten。動詞θ?λω(非常想要)在這裏用在imperfect,這種餓瘋之狀愈演愈烈。γε?ομαι在這裏用在動詞不定式,表示“非常想要”的目的,基本含義就是吃。不過這個字不僅是狼吞虎咽,也指嚐試——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馬太福音16:20,27:34等)。這種感覺和起初夏娃要吃果子的感覺應該是一樣的。

彼得處於饑不擇食的試煉之中。“要餓死了”,這個時候的禱告更有可能誤判神的聲音——你更可能按“情欲”或“食欲”妄稱聖靈的名。而事實上,罪人總是處於餓瘋了的貪婪狀態或氣瘋了的血氣狀態。那時候你會強吻基督,公然踐踏第二條誡命: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我認識一位“牧師”,他因為被“商榷”氣暈了,就說,我要禱告三日,然後決定是否反擊,看聖靈如何帶領這花裏胡哨的屬靈口號,無法掩蓋他一定要反擊、聖靈一定要同意這種結局。而所謂反擊,就是作魔鬼的兒子控告弟兄。這是一個經典的饑餓之中的偽禱告。

第二、筵席

魔鬼和世界為所有饑不擇食的人預備了各種讓你欣然選擇的筵席。正如起初將果子指給夏娃。當神說魔鬼比一切受造物都狡猾的時候,已經意味著他完全洞悉夏娃心裏在想什麽,並已經為夏娃預備好了溫柔的陷阱。此時此刻,魔鬼看見了一隻熱鍋上的螞蟻,一個忍無可忍的肉體,一個宣稱再忍下去就會瘋掉的肉體——其實他想犯罪否認基督。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就是在我們祈禱以至於疲倦,我們即將放棄之時,我們最大的試探就是饑不擇食地轉向魔鬼的方案或人的辦法;世界的筵席擺在羔羊的筵席之前,已經準備好了,又見炊煙,西餐如金,中餐如玉。撒旦此時此刻正和彼得同在,覬覦在側。魔鬼永遠不變的“使命”是阻擋福音全球化。此時此刻,決戰在約帕。所以我們看見,“那家的人正預備飯”。παρασκευαζ?ντων δ? ?κε?νων,but while they made ready;而那些人正在準備(飯食)。動詞παρασκευ?ζω用作分詞,用來形容下文彼得魂遊象外的伴隨動詞。這個動詞也是一個合成詞,是由介詞παρ? (from等)和名詞 σκε?ος(a vessel,路加福音8:16,“器皿”)組成的。這個合成詞在新約聖經隻出現過四次(哥林多前書14:8;哥林多後書9:2,9:3),主要含義就是“預備”。你想要什麽,世界就會為你預備好什麽。而一旦你選擇了人的筵席,你就不可能去赴羔羊的筵席。我絕非說硝皮匠西門就是魔鬼的差役,而是說,魔鬼既然可以使用彼得,也可以使用任何人。經曆過饑餓的人一定知道,當神還沒有滿足你的緊急需求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選擇人的供應。請注意,每時每刻,一個基督徒都同時有兩場筵席在為你預備:人的筵席,和羔羊的筵席。

第三、轉折

再堅持一下,你就看見天國了。我們先看動詞?πιπ?πτω,這又是一個合成詞,是由介詞?π?(upon)和 動詞π?πτω(to descend)組成的。這個合成詞的基本含義是“落入(某種狀態)”(fell,馬可福音3:10;路加福音1:12,15:20;約翰福音13:25;使徒行傳8:16等)。然後我們來認識這個名詞,?κστασις(?ξ?στημι),這是一個含義比較微妙的詞,可以指“異象”,或“出離正常精神狀態”。我們可以對比哥尼流和神遭遇的情況。哥尼流是看見了異象(?ν ?ρ?ματι);並且是明明地看見,看見神的使者或看見主。但彼得是“魂遊象外”,看見一個充滿天地的巨大“包裹”。這有什麽區別嗎?神向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異象來顯現,是為造就不同的人,是“因材施教”。對外邦人哥尼流來說,他需要看見複活的主; 但對彼得來說,複活的主已經多次向彼得顯現了,他需要的是主的指引。不僅如此,彼得是猶太人,神將會使用猶太人才能理解的異象來引導彼得,這是後話。?ξ?στημι也是一個合成詞,由介詞?κ(out of) 和動詞 ?στημι(to stand, to place),基本含義是離開所處的位置。?κστασις在福音書中常常翻譯成astonishmen(驚奇,馬可福音5:42;使徒行傳3:10)或amazed (驚奇,馬可福音16:8;路加福音5:26)——陷入這種狀態,常常是因為“看見非常的事了”。使徒行傳有三處均翻作be in a trance(魂遊象外,使徒行傳10:10,11:5,22:17)。無論如何,彼得正在煎熬之中或兩難之間,看見了非常的事——接下來發生的事,不是按人的道理和邏輯可以領受和選擇的;但正是這樣的異象,才能帶領彼得勝過饑餓的試探。我們在試探中的生命和道路,因神所賜下的異象而改變方向。這個改變最早是“離開現狀”,你必須不看你的饑餓,離開你的處境,隻看神,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即才能順服神的呼召。魂遊象外是為了忘記肉身的軟弱,矚目看神。越是矚目肉身和傷口或饑餓,越是無力自拔。我們可憐的生命需要這樣一場驚駭。隻有不看或看穿現象界(“不就是錢那點事兒嘛!”),你才能看海闊天空。

3、上天垂象(11-12)

11 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係著四角,縋在地上。12 裏麵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第一、天開了

在關鍵時刻,神介入了,將應該選擇的道路賜給彼得。他“看見天開了”。κα? θεωρε? τ?ν ο?ραν?ν ?νε?γμ?νον,And saw heaven opened。動詞?νο?γω(打開)這裏用被動語態,告訴我們天開了乃是神主動的工作。首先我們要知道,天關上了,應該是從伊甸園大門關閉開始的(創世記3:24);而聖經中提到“天開了”,有以下一些經文可以參考:創世記7:11;列王記下 7:2,7:19;以西結書1:1;瑪拉基書3:10;馬太福音3:16;路加福音3:21;約翰福音1:51;使徒行傳7:56;啟示錄4:1-11,19:11……起初,天成了人的咒詛(洪水);然後,天上降下糧食;再次,耶穌是天上降下的糧;最後,神在基督裏賜給子民天上降下的糧。無論如何,神的子民應該仰望天上的供應,或者說,等候來自上麵的旨意。往往就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天開了,絕路逢生。不僅如此,這裏的天開了,也告訴彼得和外邦人,教會的目的地是天上,大門在上麵,而不在這個世界(路得記1:16;約翰福音18:36)。因此,所有的人類,不分希利尼人和猶太人,都是神的國民(以賽亞書51:4)。最後請注意整個11節經文是“天”到“地”的。?π? τ?ς γ?ς,to the earth。這是一個充滿天地之間的巨大異象。

第二、有一物

所謂“有一物降下”中的一“物”,用的就是“預備”一詞中的σκε?ος(器皿)——所以一定要看見天上的預備和人間的預備之間的對比。對彼得來說,“這物”暫時還是宇宙飛碟,這是“不明飛行物”,此時他尚不明白神的旨意。?ς ?θ?νην μεγ?λην,好像一塊大布;名詞?θ?νη(布)另外僅出現在使徒行傳11:5。這塊大布也許可以讓彼得想起帳幕。動詞“係”(δ?ω)是被動語態,“縋”(καθ?ημι)自然也是——整個神跡都是神主導的。不僅如此,我們不要忘記路加醫生在他的作品中頻繁使用醫學用語——這裏的“床單”或“布”以及“係住四角”等等用語,都是醫學用語,所以你應該看見一座空中醫院,現在是包紮傷口和醫治一切病人的時候。“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何西阿書6:1)。這更是嬰孩兒的繈褓(路加福音2:7;啟示錄12:1-17)——我們這些無家可歸(因為客棧裏沒有地方)又彼此廝殺、被魔鬼吞吃的小動物們,如今被神抱在懷裏了,成為空中的居民。謝謝主,你這樣地愛我們。

第三、各樣的

動物們麵麵相覷,叔本華的豪豬和弗洛伊德的豪豬麵麵相覷:這這怎麽可能呢?(The hedgehog's dilemma,  the porcupine dilemma;Arthur Schopenhauer,Sigmund Freud)。首先,我們要回到創世記第一章,神所創造的萬物,祂都看為好的。然後罪敗壞了神的創造,如今在基督裏已經恢複了,神又看著是好的。由於神降生在馬槽又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緣故,所有的豪豬都被稱義了。然後我看見了亞當和動物在一起:“19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麵前,看他叫什麽。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20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創世記2:19-20a)——命名是賜給新的生命或身份,而耶穌是末後的亞當(馬可福音1:13;創世記17:5;約翰福音1:42)。再次,我們看見了挪亞方舟,一方麵是滿船的動物,另一方麵是動物的獻祭。最後,請注意啟示錄第四章中“四活物”與這裏“各樣動物”之間的連接。在創世記和啟示錄的背景下麵,我們來看彼得的異象。

首先這裏有一個動詞是中譯無法照顧到的,而這個動詞非常重要。?π?ρχω的基本含義是to begin,to come forth,to be;大意是開始有、開始存在、開始到來;不僅如此,這個動詞在這裏用的是imperfect。這樣一來,這個異象和中文傳遞出來的信息大不相同:這個巨大的“空中動物園”不是已經裝滿了各種動物,而是剛剛開始,各種動物陸續進入和出現在其中。這正是教會的曆史狀況。換言之,各種動物充滿其中不是已經完成了,而是剛剛開始。其次,幾乎一一對應創世記的相關信息,這裏麵列舉了創世記2:19中所說的各樣(π?ντα)動物。π?ντα這個字也是對加爾文主義雙重預定論和限定救恩論的又一次否定(約翰福音1:9,3:17;羅馬書10:12;提摩太前書2:6, 4:10; 以弗所書4:6;提多書2:11;彼得後書 3:9)。其次,這裏有四類動物:“地上四足的走獸”,τ? τετρ?ποδα τ?ς γ?ς(fourfooted beasts of the earth);其他的野獸:τ? θηρ?α(wild beasts);爬行動物:τ? ?ρπετ?(creeping animals);空中的飛鳥:τ? πετειν? το? ο?ρανο?(fowls of the air)。
神借著先知預言過這個異象或豪豬理論的破產:以賽亞書 11:6,“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參考以賽亞書65:25);“19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 20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21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以賽亞書43:19-21)。這一幕我們不僅看見神的大愛,祂接納一罪人,並願萬人都得救;也讓我們看見,在基督裏的人類正在更新:從彼此為敵到弟兄和睦同居。人類內戰結束了,馬槽成為樂園。正如歌羅西書 1:20 所說的,“既然借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

當然,細心的你也許注意到,這個空中動物園、熱氣球、宇宙飛碟或空中醫院裏麵沒有“魚”或水中的動物;我想神比你要細心得多,因為他老人家更知道,魚是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異象不是幻像。不僅如此,聖經常常用海裏的魚比喻魔鬼的族類,所以我們也許因此可以看見聖經的救恩論絕對不是普救論。

第四、又見方舟

大洪水中的方舟中也沒有水生動物。正因為如此,這一幕也使我們回到挪亞方舟。哥尼流不會這樣想象,但彼得一定會。這不是巨大的包裹或熱氣球,而是新約版的挪亞方舟。空中飛船首先是對地上或世界的審判,萬物的結局近了。讓我們回到創世記第6章,“偉人”統治地球之後,“5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 6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7耶和華說,我要將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因為我造他們後悔了。……11世界在神麵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12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13神就對挪亞說,凡有血氣的人,他的盡頭已經來到我麵前。因為地上滿了他們的強暴,我要把他們和地一並毀滅。14你要用歌斐木造一隻方舟……17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濫在地上,毀滅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18我卻要與你立約,你同你的妻,與兒子,兒婦,都要進入方舟。19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樣兩個,一公一母,你要帶進方舟,好在你那裏保全生命。20飛鳥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每樣兩個,要到你那裏,好保全生命。21你要拿各樣食物積蓄起來,好作你和它們的食物”。神不僅供應彼得天上的糧食,也讓他紀念每一個生命也需要這樣的靈糧。不僅如此,這地已經被審判,神要再一次審判全地,拯救生命。所以神借著這異象向彼得傳遞的不僅僅是將福音臨到外邦人這一個核心信息,一定也包含這樣的啟示:如今是末世了,大洪水一樣的審判,也即將臨到地上。現在是造船的時候,現在是往普天下去呼召各種生命進入方舟的時候,現在是挪亞傳義道的時候(彼得後書2:5)。這船就是神的教會。

二、意義:國民(13-14

13 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14 彼得卻說,主阿,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15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16 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

1、道成肉身(13)

13 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第一、又有聲音

我們已經說過,如果僅僅有“異象”,而沒有“聲音”,我們就不能將基督教和異教區別出來。太初有道,道成肉身,這才是我們信仰的根基。聖經啟示的上帝絕不會給祂的兒女故弄玄虛,“上帝不說方言”。因此在異象之中,一定有神的話語臨到,來教導我們這一切到底是什麽意思。κα? ?γ?νετο φων? πρ?ς α?τ?ν,And there came a voice to him。首先,連詞κα?表示並列——異象和聖道總是並列的,缺一不可。在某種意義上,這如同聖禮和聖道的並列,聖禮是看得見的聖道;聖道是說出來的聖禮。其次動詞γ?νομαι的基本含義就是“存在”、“變成”。主的話語是存在的,而且一定臨到我們。這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一個本來寂寞的世界,開始充滿的神的聲音,如同一個黑暗的生活,開始被神照耀。再次就是名詞聲音:φων?。一方麵,這是可以聽見的聲音;另一方麵,這是可以聽懂的話語。此外,這是天上的聲音,正如馬太福音3:17的情形:“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最後,這聲音不是對空氣說的,而是對“他”說的(πρ?ς α?τ?ν),並且一定是彼得聽得見、聽得懂的話。有時候聖經說神的聲音非常微小,那是因為我們靈魂中滿了人類的喧囂;有時候聖經說神的聲音如大水的聲音,雷霆萬鈞,這乃是對屬靈的人來說的,因為神的聲音充滿了基督徒的時空。不僅如此,此時此刻的彼得,確實讓我們想起“山頂洞人”先知以利亞:“9他在那裏進了一個洞,就住在洞中。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什麽。10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隻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11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麵前。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在他麵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12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13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有聲音向他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什麽”(列王記上19:9-12)。同樣的遭遇,同一位神,一樣的聲音或一樣的道。

第二、彼得起來

神怎樣呼喊哥尼流,怎樣呼喊以利亞,也怎樣呼喊彼得。一方麵,神的話語一定是有具體內容的,而不是恍兮惚兮。另一方麵,神的話語簡單而有效。“?ναστ?ς Π?τρε”,起來,彼得。首先,沒有人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這一點讓我們再一次在聖經麵前保持基本的誠實。至少有三個流行的讀經謊言,需要在這裏麵對。其一、如果你一定矯情說,“其實神不是這意思”,你的父一定就是那“起初就是說謊的”,就是魔鬼。請允許我再一次援引提摩太前書2:12,“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隻要沉靜”。你說,“其實神不是這個意思”,你就當被咒詛。其二、如果你說,其實除了四福音以外,聖經其他書卷就沒有那麽重要,你不僅說謊,而且無知——這裏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這話也是神說的。其三、如果你總是強調,聖經這話是針對別人的,根本不是針對彼得或“我”的,這就看見你的心不正,若不悔改,你與這國就是無分無關的。其次,讓我們看神的吩咐,神說“起來”。這一方麵是事實,禱告和“餓昏”了的彼得,很可能跪在地上或癱在地上。另一方麵,這有屬靈的教訓:彼得應該從現狀中馬上起來行動。這個起來至少包括兩個方麵的屬靈爭戰。一方麵,自己的更新,棄舊從新;另一方麵,前麵是一場戰爭,不起來不能得勝(馬太福音9:9,17:9)。當初神是這樣吩咐以利亞的,那時候更加白色恐怖:“15 耶和華對他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色去。到了那裏,就要膏哈薛作亞蘭王,16又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並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你。17將來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戶所殺。躲避耶戶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殺。18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列王記上19:15-18)。你不可能賴在褥子上打仗。諸位可以自己對比以利亞和彼得麵臨的共同局勢:羅馬希律政權的逼迫,向外邦人傳道,教會的轉軌,下一代門徒的接續……最後,我們看見神的聲音就是給彼得的:說的就是你,針對的就是你,差遣的就是你。彼得,你往哪裏去逃避神的靈,你往哪裏去躲避神的麵?

第三、這是食物

主繼續告訴彼得清清楚楚、簡簡單單的使命——起來做什麽事呢?“θ?σον κα? φ?γε”,中譯“宰了吃”;彼得領受的使命和挪亞不同,這是全新的裝船方式。不過原文實際上是兩個並列的動詞:宰並且吃。我對這個中譯實在不滿意,不僅僅太血腥,而是因為丟棄太多非常深刻的含義。第一個動詞是θ?ω,這個動詞不僅僅指“宰殺”,他在聖經中的主要含義是to sacrifice, immolate——為獻祭給神而殺戮供奉牲禮(馬可福音14:12;路加福音15:23,22:7)。總而言之,這是在挪亞和亞伯拉罕向神獻祭動物的意義上,更可以說是在利未記的意義上,在祭壇、帳幕和聖殿獻祭的意義上講的“殺戮”。正如保羅說的,“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1)。因此,這裏無非說,每一個基督徒因信耶穌基督的緣故,我們就成了獻給神的活祭。不僅如此,這個“死”就有了死而複活的含義:向罪死,向基督複活,我們才可能成為神所悅納的獻祭。與此同時,“吃”也是特指的——根據摩西律法,獻祭乃是祭司的職分,那麽吃祭牲也是祭司的“特權”。所以主的這個吩咐也應該是確立或提醒彼得“祭司”的職分;這一點正如後來彼得自己領受的:“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 2:9)。事實上,我們已經講過,聖經中說的“吃”,常常指“接納”。這裏清清楚楚是這樣的比喻。絕不是說,神顯示這個異象,是教導彼得怎樣變成一個屠夫和食肉動物。而是說,神要彼得起來歸服外邦人,獻祭給神,使他們成為神國的產業。這也是建立聖殿或教會的大使命。

2、拆毀攔阻(14-15)

14 彼得卻說,主阿,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15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第一、撒旦說不

彼得是猶太人。如果我們熟悉摩西律法,特別是利未記的話,我們就知道彼得為何拒絕神的聲音。因為這些動物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律法禁止食用的。從猶太教的角度說,彼得沒有錯。但是,從基督教的角度說,彼得又是抵擋神的。彼得說:“主阿,這是不可的”。Μηδαμ?ς κ?ριε。首先,“這是不可的”。μηδαμ?ς,英譯by no means;中譯應是“絕不可以”,相當於“怎麽可以這樣呢?!”(LXX撒母耳記上20:2,22:15)這個強烈的,要作神的師傅的否定詞,在整卷聖經中隻出現這兩次(使徒行傳11:8)。此時彼得又一次充當了撒旦的差役,這是他第二次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馬太福音16:22-23)。撒旦的原意就是阻擋,起初阻擋耶穌十字架的道路,如今阻擋福音全球化,阻擋罪人得救。不過這個語氣也特別有彼得的風格,他認為不行,就直截了當,毫無遮攔。但與此同時,彼得又稱呼神為κ?ριος。希臘文這個“主”是從舊約的“耶和華”轉譯過來的,而耶和華這個名的意思,就是“我是那位我是”(出埃及記3:13-15)。所以彼得這句話可以這樣翻譯:“你不是,你是”。這是一個非常有趣、非常有代表性、非常矛盾的說辭。一方麵,你稱主名,而主的名就是“是”;另一方麵,你又對主說“不”。我們仍然可以這樣評價此時此刻的彼得:“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麽”(路加福音9:33)。

然而,這才是真實的彼得。我愛彼得,我愛聖經記錄的彼得——因為他實在就是你我自己。我們有的無知和軟弱,他都有;而神既然憐憫和拯救並使用這樣的“臭石頭”,必同樣恩待我們。神既然將撒旦權勢下的彼得解放出來,也必然這樣救贖我們。不僅如此,這個彼得生動而沒有假冒偽善,反過來證明聖經實在是神的話,從未“為賢者隱”。我也曾經多次說過,今天的屬靈表演藝術家,任何一個教會領袖,拿出來都比彼得更“屬靈”。但聖經記載的這位彼得,才是真實的人。不僅“文學”中的人都是假人,如今,連教會生活中的人,也是“假人”。不假,就不再“屬靈”。此外,我們也再一次看見,無論是被聖靈充滿的彼得,被靈恩派鼓吹所謂聖靈內住並從此沙家浜了的彼得,此時此刻,根本沒有聖靈掌權的見證。曾經被聖靈充滿的人,還是可以因為自己的原因抗拒聖靈的。“恩典是不可抗拒的”,純屬鬱金香花下的風流扯淡。

第二、黑暗之子

彼得再一次落入撒旦之子的試探之中:魔鬼使用人的自義來阻擋救恩真理。耶穌咒詛法利賽人或律法主義者,一個深刻原因是他們本是不潔淨的,卻審判別人的不潔淨;而魔鬼會利用這種自義,阻攔福音全球化,讓耶穌徒然死了,外邦人不能得救。彼得自己解釋說:“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首先?τι(因為)引出彼得的“論證”。一方麵,彼得炫耀說,“我從來沒有(ο?δ?ποτε,never!)吃過……”這個“我”如何幹淨在原文中是率先出場的;彼得根本忘記了自己的不潔淨和基督潔淨他的救恩。另一方麵,彼得在教導神說,別人是不潔淨的。π?ν κοιν?ν ? ?κ?θαρτον,any thing that is common or unclean;?的意思不是“和”,而是“或”。好像神不知道那些動物是不潔淨的一樣。最後,彼得宣稱他從未吃過“任何不聖潔的(κοιν?ς,沾染世俗的;參考馬可福音7:2、使徒行傳2:44、4:32)。這出於摩西律法。如利未記10:10,“使你們可以將聖的,俗的,潔淨的,不潔淨的,分別出來”(參考以西結書22:6等)。如果這個希臘字是宣告“我和別人不一樣”,那麽另外一個希臘字?κ?θαρτος(not cleansed, unclean),這也出於摩西律法,如利未記20:25,“所以,你們要把潔淨和不潔淨的禽獸分別出來,不可因我給你們分為不潔淨的禽獸,或是滋生在地上的活物,使自己成為可憎惡的”。律法主義則是借此對別人公開的揭露、控告、審判和定罪——你們都很髒,你們都是罪人,但我出淤泥而不染。“汙鬼”中的汙就是這個字(馬太福音10:1等)。耶穌說律法的總結就是愛,但律法主義的總結則是恨。於是彼得此時成了汙鬼的差役。

第三、神的歸正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首先,潔淨與不潔淨,人是無權論定的,你不是神;怎樣看人,這是神排他的主權。其次,神將不潔淨的看為潔淨,乃是因為神就是愛,乃是因為三位一體的上帝借著基督的寶血的救贖。但是,神的愛還表現在對彼得的忍耐上,愛是恒久忍耐。π?λιν ?κ δευτ?ρου ,again the second time;π?λιν,again,又一次;然後再加上“第二次”。這顯然是為了強調,也告訴我們神命定的事必然成就(創世記41:32)。第二次、加上下文的第三次,神不厭其煩地教導彼得,這就是神對門徒的愛了。愛要講出真理,“用愛心講誠實話”。神要將“是”告訴彼得。神的愛是有原則的,是有真理的。神不會在原則上妥協,所以不會任憑彼得信口開河。神不會像蛇那樣說:不一定不幹淨或不一定幹淨。在神沒有既是又非的,在祂隻有一是。上帝從來不是泥瓦匠。神的“是”是什麽呢?? ? θε?ς ?καθ?ρισεν,What God hath cleansed,這一切都是神所潔淨的。這當然是指向基督十字架的流血犧牲和死而複活。神召選的每一個罪人,都是祂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寶血所洗淨的,重價買回來的;因此,神已經在基督裏看為潔淨了,稱為義了。你若繼續控告神所潔淨的人為汙穢或有罪,你就隻能是魔鬼的兒子(哥林多前書 6:11;以弗所書5:26;希伯來書1:3,9:14,10:22;約翰一書1:7-9;啟示錄1:5,22:14;彼得前書1:19;哥林多前書6:20 7:23)。最後神對彼得說不:“你不可當作俗物”。σ? μ? κο?νου,call not thou common。我們會被神否定,信仰的道路因此是十字架的道路。κοιν?ω,這裏用在動詞,to make common——你使之變成俗物,你稱之為俗物;你這樣是汙穢人(馬太福音15:11等)。不僅如此,彼得的罪更在於:神已經用血洗淨的人,你又一次用口水潑汙,將之弄髒了(羅馬書8:33)。

我們也當看見,沒有耶穌,人類的戰爭是不可能止息的。這個戰爭的本質就是一些不潔淨的人,攻擊另外一些不潔淨的人的不潔淨。這是一個死循環。十字架是唯一的休止符,不僅讓一切不潔的人休戰,而且讓一切不潔的人靠主潔淨,然後用彼此相愛取代彼此厭惡,並同行天路。這就是教會。

3、愛與公義

16 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

第一、一連三次

教會不是一次建立起來的。神的確就是愛,“這樣一連三次”。το?το δ? ?γ?νετο ?π? τρ?ς,This was done thrice。我們都曉得希伯來文中數目“三”代表完全,或多次。這三次充分彰顯了神的愛,首先是對彼得的愛——主不厭其煩地教導、忍耐和堅固彼得。這個三次可以和另外兩個彼得的三次相聯係。首先是彼得三次否認主:“54 他們拿住耶穌,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裏。彼得遠遠地跟著。55他們在院子裏生了火,一同坐著。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 56 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裏,就定睛看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57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58 過了不多的時候,又有一個人看見他,說,你也是他們一黨的。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是。 59 約過了一小時,又有一個人極力地說,他實在是同那人一夥的。因為他也是加利利人。60 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曉得你說的是什麽。正說話之間雞就叫了。61 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62 他就出去痛哭”(路加福音22)。其次是複活的主三次堅固彼得牧養羊群。約翰福音21:15-19,“15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約翰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喂養我的小羊。16 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17 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喂養我的羊。18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19 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第一個三次,人就是罪人,我們實在是軟弱的人,我們得救完全是神的恩典;第二個三次,神就是愛,神實在是赦免我們和使用我們的神;第三個三次,神的全能,神真是在我們的路上一直引導和保守我們的神。而三次重複,讓我們看見神不改變,但祂改變了我們。

第二、審判有時

三次不僅是神對彼得的愛,也是對人類的愛。神有用三次或完全的救恩臨到人類。但是,三次不是無窮次。總有審判的時候,救恩不是無窮的,神的忍耐最終也是有限度的,否則,神的公義就不在了。所以三次之後,“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κα? π?λιν ?νελ?φθη τ? σκε?ος ε?ς τ?ν ο?ραν?ν,and the vessel was received up again into heaven。值得強調的是,有的版本有“隨即”一字,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字和以下經文要傳遞的信息是一致的:“弟兄們,你們卻不在黑暗裏,叫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5:4);“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彼得後書 3:10);“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啟示錄16:15)。方舟停靠聖勞倫斯河很多年了,但她總有啟程的時候。無論這是筵席,還是醫院,都有關門的時候。“收回”這個動詞?ναλαμβ?νω在這裏可想而知是被動語態——神掌控救恩和審判的整個進程。當這異象結束的時候,我們也當知道,末世到了,審判即將開始。這一點正如傳道人說的,“2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4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5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6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舍棄有時。3:7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8 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道書 3:2-8)。時間不僅僅是我們和主相遇的走廊,時間也是曆史終結的刻度。所有彼得應該起來,因為時候不多了。主在馬太福音25:1-13中講過“十個童女的比喻”而在約翰福音 12:35-36a也提醒教會和人類珍惜時間。

第三、求主憐憫

π?λιν ……ε?ς τ?ν ο?ραν?ν,又返回天上,從天上降臨到地上,再從地上返回天上;這一幕也很像耶穌基督的旅程。舉目望著收回天空的異象,望著彼得方舟消失在雲端和天際,你想到了什麽。這不僅僅是那艘“方舟”,這更是一張巨大的漁網,漁夫彼得打漁的工作結束了。有一天,打漁的工作完全了。所有有這種末世論信仰的人,首先應該大聲呼喊:讓更多的人都能進入這個異象,被一同收回到天上。“6 有人聲說,你喊叫吧。有一個說,我喊叫什麽呢?說,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 7 草必枯幹,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百姓誠然是草。8 草必枯幹,花必凋殘,惟有我們神的話,必永遠立定。9 報好信息給錫安的阿,你要登高山。報好信息給耶路撒冷的阿,你要極力揚聲。揚聲不要懼怕,對猶大的城邑說,看哪,你們的神。10 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他的膀臂必為他掌權。他的賞賜在他那裏,他的報應在他麵前。11 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以賽亞書 40:6-11);上船吧,“1智慧豈不呼叫,聰明豈不發聲。2他在道旁高處的頂上,在十字路口站立。 3在城門旁,在城門口,在城門洞,大聲說,4眾人哪,我呼叫你們。我向世人發聲,5說,愚蒙人哪,你們要會悟靈明。愚昧人哪,你們當心裏明白”。阿門。最後讓我們一起禱告:求神赦免我的自私——當這大網收上去的時候,當這宇宙飛船冉冉升起,絕塵而去,我祈求,我所愛的人,和愛我的人,我的親人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我的兒女,我的弟兄姐妹,都偎依在一起,都在船上,一同歸去;我祈禱今天在這小小教會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在這方舟之內,我們滿懷喜樂和平安,高唱哈利路亞,隨同萬千天使,駛向彼岸,那裏再沒有眼淚和悲傷,那裏有主完全的同在,那裏是新天新地。主啊,憐憫我們,阿門!

應用:超越迦南的咒詛

1、兩個國度的戰爭

我在這裏再一次提醒大家,使徒行傳是初代教會的曆史,啟示著教會建造的基本原則。今天又是一場重要的功課,這個天國憲章的第一條就是:“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這也是天國憲章第一條修正案,或對摩西律法字句從精義的角度的解釋。這條修正案包括兩個方麵。第一、基督的救贖:“神所潔淨的”。一方麵,基督為罪人死了,祂的寶血洗淨了我們一切的罪;另一方麵,基督複活了,叫人因信稱義。第二、教會的使命:“你不可當作俗物”。一方麵,你就是被洗淨的一位,沒有資格厭棄別人;另一方麵,你唯一的責任是作神的同工,尋找那失喪的羊,歸服基督。如果教會不能順服這個真理,那麽魔鬼和世界就會勝過教會,它的原則是:神所潔淨的,你必須當作俗物。魔鬼的道理目的是有二:第一、讓耶穌徒然死了;第二、沒有罪人可以得救。而結果,就是基督的教會成為世界組織的一部分,成為精英會所和長舌俱樂部,直至成為撒旦的會堂或邪教的集散地。

這場顛覆最早出於蛇的試探。自從人聽了蛇的話,開始像神一樣知道善惡之後,一個罪人論斷別的罪人,一個自己在神麵前絕對不幹淨的人以為自己比別人幹淨,審判別人的不幹淨,並借著別人的血將自己淘洗成至聖者,就成了文明的本質和人的存在悲劇。更邪惡的是,魔鬼的兒子公然無視耶穌在十字架上對罪的勝利和對罪人的救贖,他們因此成為眾善的仇敵和被咒詛的族類。總之,論斷人且否認基督並亂中作王,乃是魔鬼統治的執政之本立國之基。魔鬼借著肉身對肉身的論斷和審判統治世界,而上帝在基督裏要將祂的子民解放出來,用這些肉身建造祂的聖殿。正如耶穌指著彼得所宣告的:你是彼得,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場屬靈戰爭貫穿聖經始終。如撒母耳記下 12:1-10、路加福音18:9-14、約翰福音8-12等等。不過我們還是返回創世紀以便正本清源。

2、迦南為何被咒詛

創世記9:20-27,“20 挪亞作起農夫來,栽了一個葡萄園。 21 他喝了園中的酒便醉了,在帳棚裏赤著身子。 22 迦南的父親含,看見他父親赤身,就到外邊告訴他兩個弟兄。23 於是閃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著進去,給他父親蓋上。他們背著臉就看不見父親的赤身。24 挪亞醒了酒,知道小兒子向他所作的事,25 就說,迦南當受咒詛,必給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26 又說,耶和華閃的神,是應當稱頌的,願迦南作閃的奴仆。27 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裏,又願迦南作他的奴仆”。

這段經文我們講過:含的肉身和挪亞的肉身在神麵前是一樣的,他因為像神一樣揭露和審判挪亞而被咒詛。值得強調的是,這件事之所以非常惡劣,更因為他發生在大洪水之後。如果說大洪水預表洗禮,那麽含對挪亞的示眾和審判就是對基督的審判。如果你考慮到一家人怎樣一起出死入生(向罪死、向基督複活);這個洗禮之後的控告尤其殘忍。不過這裏有一個“難題”,值得進一步解釋,因為和我們今天所分享的主題有關:含犯罪,為何咒詛臨到他的小兒子迦南。教會有傳統稱迦南是含的共犯;不過今天我們還是讓聖經自己作答。一方麵,我們堅信神是公義的,絕不會株連無辜;另一方麵,聖經接著就告訴我們迦南是何等樣人。含當然要承擔教養失責的責任,但在肉身作王這方麵,迦南絕對是青出於藍。請讀創世記10:15-19,“15 迦南生長子西頓,又生赫,16 和耶布斯人,亞摩利人,革迦撒人,17 希未人,亞基人,西尼人,18 亞瓦底人,洗瑪利人,哈馬人,後來迦南的諸族分散了。19 迦南的境界是從西頓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薩,又向所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大家可以自己查考這些族類和地方的文明,就知道迦南為何被咒詛了。值得一提的是,列國分散全地的事件,未必發生在挪亞醉酒之後。神咒詛迦南,也是告訴含看看自己的肉身和肉身的傳承,而耶和華最憎惡的第一罪惡,就是“高傲的眼”——看自己比別人幹淨並自以為神(箴言6:16)。神的憎惡和憤怒一直到耶穌在馬太福音23章咒詛法利賽人,最後顯在啟示錄的末世審判中。

也許我們應該反過來思想,神咒詛迦南,恰恰是因為從本質上說,迦南犯有和含一樣的罪。因為迦南地乃是摩西五經所有敘事的主要中心——神興起以色列人占領、滅絕和更新迦南人,神說這不是因為以色列人的義,而是因為迦南人的惡。迦南人的惡從根本上說,就是含在挪亞身上的心思意念和言語作為。僅以迦南的長子西頓為例,西頓是何許人呢?首先西頓人是砍伐樹木的專家(列王記上 5:6),我願意將之解讀為,砍倒別人建立自己(的房屋或廟宇)。其次,他們崇拜女神亞斯他錄(列王記上 11:5),他們是魔鬼或偶像一會的人。這種崇拜的一個見證就是西頓人惡婦耶洗別在以色列執政(列王記上 16:31)——在某種意義上,“砍伐”或“道德的伐木工人”的一切腥風血雨和爭風吃醋也是為女人或女神。第三、西頓人以肉身的幸福或“有錢”為真正的信仰,他們是成功的商人,無論是軍事、政治還是文學,以及宗教,其實都是聚斂之伎,稻粱之謀(以賽亞書23:2)。更進一步說,拜鬼的,鬼就將萬國的榮華賜給他。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他們以道德、美貌、財富為驕傲,自以為神。請大家詳細閱讀以西結書 28:1-26,教會傳統將之視為是對魔鬼的描述。無論如何,一個受造物在別的受造物身上扮演上帝,乃是迦南族類的普世價值和被咒詛的根源。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在比喻的意義上來理解“迦南當受咒詛”。聖靈兩次告訴我們“含是迦南的父親”(創世記9:18,22)。這個父親不僅是肉身的,也是靈性的。正如亞伯拉罕是萬國的父,那麽含(???,hot)在這個意義上是所有迦南的父。???本身也有“創始人”、“奠基人”、“文明始祖”的含義。因此,凡是含的後裔、就是效法含、繼承含道統的人,都被咒詛。“看人”並追求“被人看”,又追求被人看得高於人,必將成為人的奴仆;“奴仆的奴仆”就是萬仆之仆。??????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自高的必降為卑的意思(以賽亞書2:12;馬太福音23:12;路加福音14:11,18:14)。這一點路德說的對,人類曆史究其本質,不過是見證這個真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路加福音1:52)。因為基督以外的人,都是含的兒子迦南:你若指著自己宣稱你比別人幹淨,比別人“更重生”,你就在神的咒詛之下,必降為卑。但這個降卑和升高的顛覆過程,無論你貶低別人,還是貶低別人的人又被貶低,共同構成人類的內戰。人類內戰的本質就是:人肉人肉挪亞的人肉。亞摩利人要革命,亞摩利人要反腐敗;亞摩利人已經惡貫滿盈(創世記15:16)。神要祂的教會超脫這種咒詛,這就是彼得異象的意義之一了。教會隻有離開迦南的風俗,才能順利啟程。挪亞在大洪水之後的帳篷裏也會肉體軟弱的,神的教會必須用彼此遮蓋或彼此相愛,取代彼此揭露和彼此傷害。這是教會和世界的主要區別,正如以色列人和亞摩利人的主要區別。這是教會得勝的關鍵。

3、告別迦南的風俗

世界的焦點是挪亞的肉身問題;世界的新聞是開會研究一下挪亞的問題,或上街將挪亞釘在十字架上。這是迦南的文明,迦南在地理上是世界的中心,是世界文明的縮影——整卷聖經的敘事中心在迦南或巴勒斯坦。我必死在迦南。但一方麵,耶穌在迦南被迦南人釘在十字架上,替我死了。另一方麵,耶穌在迦南人麵前為我複活。並從那裏出發,基督要帶領教會告別這地,走向天國。耶穌死在迦南,從那裏升天,將來複臨在迦南。迦南是我們的祖國,也是我們的出發地,是教會啟程的碼頭和車站。迦南是彼得看見異象的課堂。

神借著彼得保羅等使徒創建教會,與起初神借著摩西約書亞進入迦南建立以色列王國、建立帳幕和聖殿,是互相聯係的;後者隻是前者的預表。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最大的敵人還不是迦南的軍力,而是迦南的風俗——因此神多次多方地警告以色列人一定要遠離迦南的風俗,不要與迦南的女人通婚;究其根源,迦南風俗的本質就是含對挪亞肉身的揭露,就是一個肉身在另外的肉身上作王。正因為如此,彼得所見的異象,乃是新以色列人建國之初必須學習的功課:“神所潔淨的,你不可以當作俗物”。你不是神。那些族類確實不潔淨,但神為他們死了,又揀選了他們——教會就是建造在這些蒙恩的罪人身上。而我們每一個人,不過曾經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彼得後書2:22)。神要把教會的根基建造在基督的救贖以及彼得的認信上,魔鬼要把教會的根基建造在含的對肉身的揭露上。今天我們又到了十字路口,順服神,教會得以建立,順服魔鬼,教會成為魔鬼的腳蹬。

我們都是迦南人,求神幫助我們脫離迦南的風俗,殺死我們靈魂裏麵的西頓男人和赫人女子,求神赦免我們厭棄別人不潔淨、卻疏於潔淨自己的罪。我們都是彼得,求神讓我們成為有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和屬神的子民。求神將賜給彼得的異象堅固在我們的生命裏,讓我們幹正經事業,彼此接納,彼此建造,彼此相愛,“各(或作全)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借著聖靈居住的所在”(以弗所書 2:21-22)。“18因為我們兩下借著他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麵前。 19 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裏的人了。20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以弗所書2:18-20);因為“24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 25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得前書2:25)。阿門!

任不寐,2014年7月20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