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傳”第三十課: 埃提阿伯(8:26-40)

(2017-03-10 20:29:36) 下一個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使徒行傳8:26-40:

26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幹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28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

29 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30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31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32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 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作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 3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35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36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什麽妨礙呢?(有古卷在此有 37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38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39 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地走路。

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感謝神的話語。今天,福音在應許之地最南端的迦薩,臨到非洲——埃提阿伯的太監是古實人,今天的埃塞俄比亞人。今天的經文可以這樣分成三部分。第一、有一個人:主的使者差遣腓利尋找埃提阿伯的太監(26-28);這段經文的中心是人。第二、有一位神:主的靈帶領腓利解釋以賽亞書,傳講耶穌(29-35);這段經文的中心是基督,或者聖經啟示的基督。第三、有一片水:被神找到和蘇醒的太監接受洗禮,成為新造的人(36-39);這段經文的重點是神在人身上的工作。而40節是整個使徒行傳8章,或者腓利傳道的總結。也是對使徒行傳8:5的回應。事實上,前三部分形成“綜合交叉結構”,類似馬太福音1:1-25:1-17講耶穌人性(肉身)的來源;18-23講耶穌神性(聖靈)的來源;24-25講兩造生出耶穌。而我們今天要見證的是一個太監的重生,也是一個大陸的重生。這段經文更讓我們返回創世記:地是空虛混沌,淵麵黑暗(人);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神);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洗禮)。阿門。

一、有一個人(26-28

26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幹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28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

1、主的使者

腓利向南傳道,不是個人的決定,而是主的差遣。主的使者,?γγελος κυρ?ου,the angel of the Lord。?γγελος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神的仆人(馬太福音11:10),無論如何,這事出於神,出於神對世人的愛。“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世記1:1)。重生太監和創造國度,是神的工作。摩西和約拿自己都沒有這種愛;彼得也沒有,所以主三次堅信他要去牧養“我的羊”。主的使者對腓利說的話可以分成兩部分內容。首先是“起來走”,?ν?στηθι κα? πορε?ου ,這是催促腓利繼續傳道,改變現狀開始行動。動詞“起來”?ν?στημι也常常有複活的含義,這個動詞用來指腓利的生命狀態也是合適的。傳道人有可能在傳道的過程中因各樣的原因軟弱、跌倒或者放棄。腓利有可能對撒瑪利亞人的屬靈狀況感到失望……無論什麽原因,傳道人需要主的使者臨到,常常加給他再一次起來的力量。其次,神同時要給腓利指明一個傳道的方向。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將看見這個原則一直貫徹在使徒行傳中。不是傳道人自己選擇一個自己喜悅的侍奉方向,或者暗中摸索;而是主要為傳道人和教會指明一個方向。總之,無論是我們起來向人傳道,還是向什麽人傳道,都是主的差遣和帶領。佛教式的清高在教會中沒有根基。而從不傳道和牧會的傳道人或牧師,隻能說,他從未遭遇主的使者。

2、南下迦薩

“地是空虛混沌。淵麵黑暗”(創世記1:2a)。腓利的方向有三個特點。第一、向南。κατ? μεσημβρ?αν。μεσημβρ?αν也有“中午”的意思(使徒行傳22:6)。這是福音麵向整個南方,包括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按著舊約的相關信息,南下常常是選民遭遇饑荒逃命的地方,因此這個方向對腓利來說很具挑戰性。可以說,若非聖靈的感動,沒有人願意與繁華背道而馳。何況埃及那個方向在任何意義上都代表仇敵的方向。實際上這個地方曾經就是強敵和宿敵非利士人盤踞的地方,迦薩隻是其中一個堅固堡壘。出埃及記13:17,“法老容百姓去的時候,非利士地的道路雖近,神卻不領他們從那裏走,因為神說,恐怕百姓遇見打仗後悔,就回埃及去”。但今天,神要徹底破碎這個堡壘。

第二、迦薩。“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π? τ?ν ?δ?ν τ?ν καταβα?νουσαν ?π? ?ερουσαλ?μ ε?ς Γ?ζαν,unto the way that goeth down from Jerusalem unto Gaza。這個路線一方麵表明,腓利要找的人是在猶太人節期到耶路撒冷朝聖返回的猶太人;另一方麵,迦薩乃是應許之地的南界(創世記10:19;列王記上4:24),顯示福音即將完成在“迦南美地”的創建工作。迦薩也曾經因自己的罪是被棄之民,如今救恩臨到了(阿摩司書1:6-7;西番雅書2:4)。Γ?ζα大意是堅強的堡壘,不僅是戰略要地,也是“英雄”難過的關隘——舊約中兩位著名的正麵人物的兩性醜聞都發生在這一帶。非利士和迦薩盛產妓女。迦薩曾經是士師參孫失敗的地方,在某種意義上,那是參孫失敗的開始(士師記 16:1-3)。而離迦薩不遠的亭拿,是猶大醜聞之地,也與妓女有關(創世記38:12-19)。而參孫的兩性悲劇,也是從亭拿刻骨銘心的傷害開始的:妻子和朋友的雙重背叛(士師記 14:1-20),中間是迦薩的妓女,止於梭烈溪穀的大利拉(士師記 16:4)。亭拿-迦薩-梭烈溪穀都在非利士地,是醜聞和恥辱之地。如今是除去羞辱的時刻:“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以賽亞書25:8)。腓利從迦薩到凱撒利亞,穿越的正是這一地區。請注意妓女和太監的對比關係——從前士師參孫和先祖猶大與妓女犯罪,如今執事腓利將救恩臨到太監。我們一方麵應該感謝神賜給子民刷新恥辱的機會,另一方麵,當為神拯救罪人的恩典感謝神。這一點在每一個基督徒身上也會重現——你曾經在一個地方跌倒,但神會給你一個機會: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站起來。這是真實可信的。

第三、曠野。α?τη ?στ?ν ?ρημος,which is desert。?ρημος這裏是形容詞,荒無人煙的、孤獨一人的(馬太福音3:1);這是對迦薩還是迦薩之路的形容,一直有爭議。無論如何,腓利被差遣到一個遠離繁華的曠野之地,僅僅為了一個人的得救。若非神的差遣,沒有傳道人願意走這樣的路。然而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就是藉著太監這一個人,福音進入非洲。不僅如此,這是總管的曠野,這個環境對他的得救同樣是重要的。如果繼續沉溺宮廷,繼續深陷世界,繼續在人獄中,太監不可能受洗。加拿大是你們很多人的曠野。

3、是個太監

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即將得救受洗的太監,或者來認識一下何謂人,或者說,是什麽人將受洗重生。我們將看見,罪將人折磨成什麽樣子了,可謂麵目全非。“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幹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這個人有如下特點。

第一、古實,被咒詛之民。創世記最早提到古實是創世記2:13,“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二次在創世記10:6,“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一個蒙福之地被咒詛,如今在基督裏獲得重生。相對來說,世人更像古實人,我們都在埃提阿伯。埃提阿伯人。Α?θ?οψ,Ethiopian,埃塞俄比亞人。雖然Α?θ?οψ這個字本身有“黑色”的含義,但在這裏約定俗成指向埃塞俄比亞地方。摩根等人說這位太監是含的後裔,是非洲人,應該是錯的。這節經文已經清楚地說明他就是猶太人——“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隻有猶太人才根據摩西律法,在三大節期(住棚節、逾越節、七七節)上耶路撒冷朝聖。在埃塞俄比亞一直有猶太人,甚至在示巴女王之前。而藉著猶太人將救恩臨到萬國,乃是神給亞伯拉罕應許之約的一部分。這位太監是生活在古實人中間的猶太人。如今,神就是藉著這位猶太人將救恩臨到那咒詛之民。而這一點,正如以賽亞書18:1-7所說的:“1 唉,古實河外翅膀刷刷響聲之地,2 差遣使者在水麵上,坐蒲草船過海。先知說,你們快行的使者,要到高大光滑的民那裏去。自從開國以來那民極其可畏,是分地界踐踏人的,他們的地有江河分開”(以賽亞書18:1-3)。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場景,與使徒行傳這裏的的驚人一致:使者,尼羅河分開之地非洲等等。不僅如此,“民”的描述也符合非利士人的特點;在這裏,非利士人和埃提阿伯人綜合在一起了。

第二、總管。這是人生理想——抓住權利和金錢,勝過死亡恐懼。越是被咒詛,越是要靠權力和金錢戰勝命運。這是尼采的道路。“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幹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我們在上個主日證道中已經討論過權力和金錢對人的捆綁,但藉著這位太監,我們看見權力和金錢都不能滿足他。他在“大權”和“銀庫”之外尋找真正的安慰,尋找真正的神。Κανδ?κη(prince of servants)應該是非洲女王的頭銜而非人名,大意是“眾仆之王子”(女男人)。女王和太監以兩種極端的方式,展示了人類追求自由的堅苦卓絕和不顧一切。一個男人為了這種“自由”可以不作男人了,而一個女人為了這種“自由”成了男人中的男人。我們也可以看見一種呼應關係:所羅門-示巴女王,與基督的使者與女王幹大基的總管——曆史到了新約時代。

第三、太監。除了這一章以外,ε?νο?χος隻出現在馬太福音19:12,“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有一種可能,這位總管可能是為信仰的緣故自我閹割的。當然,沒有理由拒絕引用申命記23:1-2,“1凡外腎受傷的,或被閹割的,不可入耶和華的會,2 私生子不可入耶和華的會。他的子孫,直到十代,也不可入耶和華的會”。有一種可能,這位太監每年在耶路撒冷朝聖,都隻能在外院觀望,不能進入聖所。 我們看見人類靠金錢和權力的自由之路的悖論:越是接近成功,越是被人輕賤——沒有人真的尊重太監,特權隻是奴仆的另外一種預備而已。但如今救恩臨到了(以賽亞書56:3;耶利米書38:7,39:15-18)。προσκυν?ω(to worship;禮拜)證明他是猶太人。無論如何,這是一個不幸的人,這個非男非女的人,已經失去了神造人起初的形象和榮耀,等候神在基督裏的重建。在屬靈的意義上,今天的人類滿了太監和女王子的精神,一方麵男女人,另一方麵女男人。他們在自我摧殘中追求征服別人,結果成為所有人厭惡的對象,在任何意義上都被宣告“去勢”。這似乎注定沒有新生和未來的人,基督為他死了;並且愛他,救恩臨到。人類需要福音來恢複原初的形象。被罪、魔鬼和世界摧殘成古實、總管和太監的人,就是基督要救贖的舊人類。

4、念先知書

沒有人不在乎信仰,沒有人真的不信神。即使再絕望的人,或再可憐的人,或者再以為別人可憐而自己什麽都有的人,仍然在尋找神。這個把自己“追求”得殘廢了的人,讀萬卷書走萬裏路,世事洞明,閱人無數的人,開始轉向聖經。 “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在交叉結構中,使者和先知是呼應的。如今,神藉著使者實施拯救;而從前,神藉著先知已經將救恩的信息賜下了。這位變了性的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回來。?ποστρ?φω,返回。這個動詞可以雙關,返回古實,返回過去的生活;返回天家,返回基督。神憐憫了他,這是前所未有的回歸,這是太監一生真正的回家。他無數次進入“春運”,但這是唯一一次春天。然而救恩不是菩提樹下“頓悟”的結果,而是從神的話語來的。太監在讀以賽亞書。這卷書的核心是關於彌賽亞的啟示。很有可能,總管在耶路撒冷聽聞了猶太人和基督徒關於彌賽亞的爭議,他希望從先知書中找到答案。然而,僅僅自己讀聖經是不能完全認識基督的;神招選傳道人為他講解聖經,這是聖靈的方法,人隻有順服。所以讓我們再一次重複羅馬書10:13-17,“13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14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15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16隻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17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二、有一位神(29-35

29 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30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31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32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 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作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 3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35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

1、聖靈

“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創世記1:2b)。“聖靈”和“使者”是平行的關係,差遣和傳道都出於神。“神是個靈”,我們有限的人隻有憑借聖靈的工作,才能認識聖靈。何謂聖靈?聖靈要作什麽呢?使徒行傳這裏進一步以非常具體的方式,來告訴我們聖靈工作經常性的兩個中心。第一、在聚會中講解聖經;第二、將聖經的經文指向基督。不過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ε?πεν δ? τ? πνε?μα τ? Φιλ?ππ?(聖靈對腓利說)這個句子清楚地告訴我們聖靈是有位格的神,是三位一體中的一位。“聖靈說”與“神說”是一個含義。然後我們結合一下經文,來進一步認識聖靈在這裏的“釋經工作”或講道工作:約翰福音14:17,“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麵”。這節經文一方麵告訴我們聖靈是“真理的聖靈”,要帶領神的兒女從一切關切中分別出來,隻關心真理問題;另一方麵告訴我們,真理的聖靈是“常與你們同在”的聖靈,這個你們指向使徒,也指向教會。約翰福音14:26,“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這真理的聖靈是帶領我們思想耶穌的聖道。約翰福音15:26,“但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聖靈釋經的全部中心是基督,聖靈為基督作見證。約翰福音16:13,“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這是進一步講何謂真理的聖靈,“基本真理”包括基督的第一次來和第二次來。

2、聖地

我把腓利和太監的同車視為一場團契,一個正在形成中的教會,一個聖靈借此講道的禾場。κολλ?ω(join thyself to,貼近)這個動詞用作被動語態。這個動詞常常指參加聚會(使徒行傳5:15;9:26;10:28;17:34;路得記2:8)。正如主說的,“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18:20)。這就是猶太人控告司提反和基督怎樣踐踏了的聖地,這個車子就是聖地,就是團契,就是教會。聖地的中心是聖道。聖靈的同在首先表現在腓利的注意力之上。“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一個沒有聖靈的人,見到一個陌生人,或者與人相遇,不會在意他在讀聖經的事。因為我們的神在哪裏,我們的心就在哪裏。一個外邦人或假基督徒遇到一個人,首先是打聽和聖經真理完全無關的事:你是誰,你叫什麽名字,你為什麽來教會,你身上的珠光寶氣從哪裏買的,我們是否有一些商業合作的機會,你是不是結婚了,我是否還有機會……也不管人家是否討厭,極盡好奇探聽和鑽營之能事。但腓利完全超越了“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裏”的惡俗,直奔聖經這個主題。這一點正如主對摩西和約書亞說的:脫掉你的臭鞋子,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的。

這裏麵也有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聖靈感動的人,對人沒有興趣,而且根本沒有把某個人看得與其他人有什麽特別:不過就是一個罪人,都一樣。所以教會領袖對所有人應該有一種平常心,不要跟隨外邦人風俗,好像人類中真有什麽偉人和小人一樣。這樣的看見不僅讓我們在人獄中得以自由,而且能脫離本質主義的拆毀。我們每一次遇到“他怎麽可以是這樣的人”這種閬苑仙葩的時候,就想提醒他/她:“吃藥的時間到了”;因為“你就是那人”。本質主義的棄絕(“他原來是這樣一個壞人我要離開他”)包含兩個彌天大謊:第一、自以為神論斷善惡,而你不過是個罪人,甚至你就是那人;第二、控告和棄絕的原因不過是他得罪了你或沒有順服你的意誌,你卻起來用道德和屬靈的名義控告他。真正的基督徒不會崇拜偶像,也不會對罪人作出友邦驚詫的無恥自義的表情。這讓一切人際關係變得非常簡單而有智慧,同時,讓我們珍惜生命一同仰望基督。所有的與眾不同和高人一等都是表演,這些戲子和迷信他們的蠢貨隻是憐憫的對象,對腓利不會造成任何影響。這是曠野裏一個移動的教會,這輛車勝過一切豪車,因為有主同車。這輛車充滿了平安和喜樂,因為一切人際關係和所有人的那些破事兒在這車裏被縮小為零,隻有聖經,和聖經的中心耶穌基督。這就是我們理想中的教會。求神憐憫。

3、聖道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世記1:3)。這場查經聚會是從腓利提問開始的:“你所念的,你明白嗎”。沒有人靠自己能明白聖經,特別是,能完全理解所有的聖經都是指向基督的。這完全是聖靈的工作(哥林多前書12:9)。然後我們看總管的回應:他一心沉浸在聖經之中,根本沒有詢問這人是誰,“你管得著麽”?這是聖靈感動的人,渴望有人來幫助他明白聖經。“31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首先這是一個非常誠實的人,不知為不知。真理上確實不能有半點假冒。然後我們看見這個人有謙卑受教的心。這實在不容易。腓利可以說就是一個平民百姓,而總管可以說是達官顯貴。這樣的人聽信福音的難度,耶穌比喻為駱駝穿針眼。這個比喻常常被很多人解釋為富人信主之難。但這不完全。這個比喻的重點在於說明:“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馬太福音19:26)。隻要聖靈賜給總管總書記總司令總經理一顆謙卑受教的心,天國就會向任何封閉的耶利哥城敞開。可以這樣說,所有阻擋、不信和厭棄福音的人,歸根結底是出於驕傲,而且是非常可笑的驕傲,毫無道理和資本的驕傲。而這些驕傲者卻不乏狡詐:常常控告哪位傳道人跌倒了他。沒有誰跌倒你,你從來都在驕傲的泥潭裏過著豬狗不如卻以為勝過王子的可憐生活。如果那傳道的傳錯了,他必要在神麵前受審;但如果人家講對了,你“跌倒”了,你不僅活該,而且要受三倍審判:驕傲、不信和控告。總管也讓“方舟子”一類的理性主義者汗顏:你不懂就說不懂,不懂裝懂而且裝得比教會還懂,這種“理性主義”的無理之處,充分說明了他們的父就是魔鬼,從起初就是說謊的。然而總管不同。他不僅承認自己無知,而且“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

然後讓我們聚焦他們分享的聖經經文。這就是最著名的以賽亞書53章:耶穌為罪人死並成為罪人的救贖。建議大家仔細閱讀整個以賽亞書53:1-12。這裏引用的是其中的一部分:“32他所念的那段經,說,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 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作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需要強調的是,使徒行傳8:32是原文引用以賽亞書53:7b;而使徒行傳8:33應該是路加對以賽亞書53章相關經文的總結或一種概括性的解釋。使徒行傳8:33形象地預言了基督的十字架。首先,耶穌是替罪羊:“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νεγ?νωσκεν ?ν α?τη ?ς πρ?βατον ?π? σφαγ?ν,He was led as a sheep to the slaughter;直譯是:他像羊一樣被帶去屠殺。πρ?βατον,sheep。其次,“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剪羊毛,κε?ρω用作動詞分詞,是殺羊之前的動作。這裏的“羊羔”一詞是?μν?ς,一方麵講他對天父的順服,另一方麵講他在被人類殺害的時候,怎麽用順服勝過魔鬼和人性的試探,並表明審判基督和祂門徒的人類根本無權。我相信腓利此時必能想象教會此時此刻的處境:被殺害和逼迫,但他們願意效法主,分散而不是聚訟。這是十字架下的基督:“於是問他許多的話。耶穌卻一言不答”(路加福音23:9)。這裏有兩個詞組來講十字架麵前的沉默和順服:?φωνος,沉默無言的;不開口。

而33節在於闡述耶穌受難的意義:“他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他。(原文作他的審判被奪去)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首先,在祂的卑微中,他的審判被奪去。括弧中的句子是原文,這也意味著,“人不按公義審判他”這句翻譯是多此一舉。?ν τ? ταπειν?σει α?το?,In his humiliation,在祂的卑微中(路加福音1:48;腓利比書3:21;雅各書1:10)。不過? κρ?σις α?το? ?ρθη這句話也可以翻譯為:祂的審判被高舉:his judgment was risen。α?ρω這個動詞的本意就是“高升”(馬太福音4:6),為與“卑微”形成對比;有時也指奪去(馬太福音13:12)。這句話實際上是在講天父和基督的關係。一方麵,從地上看,神奪去了祂兒子在十字架現場按神公義審判審判者的權柄。耶穌雖然無罪,卻要替代世人的罪,這是神的救贖旨意;耶穌順服至死。但這一切乃是奧秘,這是總管和猶太人不能明白的:邪惡必勝,上帝在哪裏?而這人是誰。這也是所有無辜受難之人麵對苦難常常要質問上帝的。這是需要聖靈的帶領才能明白的奧秘。另一方麵,上帝保留了審判權,保留了對不信基督救恩的人最後的審判權,這個模式的審判,清清楚楚記在啟示錄中。“誰能述說他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述說,διηγ?ομαι,講明、告訴、細說(馬可福音5:16,9:9;路加福音8:39,9:10;希伯來書11:32)。這個動詞是將來時。

關於世代(γενε?),可以參考耶穌講論“約拿的神跡”之時所說的那個“邪惡淫亂的世代。這世代是殺人的世代,是殺害上帝的兒子的世代:“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這裏的“奪去”仍然是α?ρω,同時有高舉的意思。這是上帝麵前的人類,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在神麵前被視為邪惡和淫亂;而基督在地上遭遇的一切成為這樣人類的見證和審判。關於“地上”(?π? τ?ς γ?ς,from the earth)的人類,可以參考創世記6:4-6,“4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5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6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創世記6:11-13,“11世界在神麵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12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13神就對挪亞說,凡有血氣的人,他的盡頭已經來到我麵前。因為地上滿了他們的強暴,我要把他們和地一並毀滅”。這是聖經的人類學,的確駭人聽聞,但實在真實無比,五月第一周我再一次經曆了這樣的人類,一方麵邪惡淫亂,說謊殺人釘死基督;另一方麵天真無罪、恬不知恥甚至自以為義。我在恐懼戰兢中看見自己也曾是其中的一員;又在感恩戰兢中讚美神在基督裏的救贖。如沒有基督,真的萬劫不複,大洪水是唯一公義。

4、聖子

“34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35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這些道理對總管和猶太人來說,實在太難了。如果沒有耶穌,這一切經文,整卷舊約聖經,都懸而未決。耶穌自己反複說,聖經都是指向祂的,這就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基督中心論(路加福音24:27;約翰福音5:39)。“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 ?ποκρ?νομαι(回答,說)這裏用來表示被動:太監被這些問題逼迫去請教腓利。可以說這是聖靈的逼迫。一個人歸信,首先有聖靈將問題加給他;然後,聖靈繼續賜下很多聖經問題,讓他繼續在質疑和解答中成長。這是基督徒生命的普遍規律。沒有誰什麽都明白,沒有誰不是在問題及其解決中長大的。請問,δ?ομαι,祈求回答,渴望知道。這是“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的流亡者的呼求(馬太福音9:36-38;路加福音10:2);這是“滿身長了大麻瘋”的病人的呼求(路加福音5:12);這是被鬼附著的人的呼求(路加福音8:28,38);這是麵對末世審判的祈求(路加福音21:36)這是為兒子求醫治的父親的呼求(路加福音9:38-40);這是耶穌基督為軟弱門徒的代求(路加福音22:32)。這個問題對太監實在太重要了——事關救世主,事關自己的永福和永罰。我們甚至能聽見此時此刻太監怎樣怦然心跳,屏息靜聽。先知所預言的這位彌賽亞,難道就是耶路撒冷全城轟動的拿撒勒人耶穌?“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我個人覺得太監已經開始排除了先知自己或別人;他已經被帶領逼近耶穌。除了耶穌,不可能是別人。你翻遍舊約,翻遍人類典籍,隻有耶穌完全符合這個預言。

“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腓利在用這些經文向太監傳講耶穌。“開口”(?νο?γω)常常指聖靈帶領的正式講道(馬太福音5:2;路加福音1:64)聖經的中心就是耶穌,耶穌就是救世主;講道的中心就是耶穌,耶穌工作的中心就是死而複活。各位,你去傳道,你開口講什麽?求助於世俗小學嗎?賣弄文化使命嗎?直截了當傳耶穌,“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哥林多前書1:25)。

三、有一片水(36-40

36 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什麽妨礙呢? 37 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38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39 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地走路。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1、有水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創世記1:4)。核心真理講明白了,洗禮前的教導就完成了。對太監或很多猶太人來說,隻要承認耶穌就是先知預言的彌賽亞,所有攔阻都瞬間崩潰了。從猶太教到基督教隻有咫尺之遙,也可能天壤之別。掃羅此時還在天地之外,但太監已經進入洗禮的恩典。事實上,前麵所有的經文,都是為這場洗禮和重生預備的。而太監洗禮前的教導也非常簡單扼要:讀聖經,提出問題;解答,傳道人告訴他耶穌就是救主。洗禮包含兩個方麵的“程序”,首先是“水”,然後是“道”。我們先看水。

“到了有水的地方”。?π? τι ?δωρ,unto a certain water。這個洗禮的環境很簡單,不一定非得是“人家可是在約旦河洗禮的耶”;也未必非得是浸信會達到某種物理條件的大池子。有釋經者實地考察這到底是哪一片水,實在多此一舉。聖經從來沒有說這水的深度、寬度、清潔度……這都是人的規定,不足為憑。?δωρ就是簡單的水,在這段經文中被重複四次;它可以任何形式的水。不僅如此,這是曠野裏的水,是沙漠中的江河。曠野本是幹旱無水之地(申命記8:15,詩篇63:1;以西結書19:13);但是他們“到了有水的地方”。同樣是以賽亞書,這樣預言:以賽亞書41:18,“我要在淨光的高處開江河,在穀中開泉源,我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幹地變為湧泉”;以賽亞書43:19,“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曠野也是人生的盡頭,那裏是神的起頭。在你和世界分別的遠方,在你認為你已經一無所有的時候,你已經和他們人類不再有關係或者彼此棄絕的時候,神為你預備了洗禮池。

但是,在洗禮池之前,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受洗有什麽妨礙呢”?τ? κωλ?ει με βαπτισθ?ναι,what doth hinder me to be baptized?誰或什麽阻擋我被施洗呢?這些妨礙你進入洗禮池的理由基本上來自魔鬼。這個時候你必須靠剛剛領受的道勝過這些攔阻和試探。一方麵,洗禮一定有阻擋,以色列人進紅海,整個法老大軍攔阻;以色列人進入約旦河,在曠野繞行了38年。一個人洗禮也是如此。一些莫名其妙的災禍和道理,紛至遝來。有時候,包括水的問題就是常見的阻擋之一。因此我們必須向受洗者講明這些道理,讓他們警醒預備。另一方麵,要通過認識洗禮的真理勝過所有的妨礙,接受洗禮。因為常見的攔阻是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壞事沒有做盡,不需要向罪淹死;好事沒有做夠,不配受洗。但洗禮不是任何人給你施洗,而是你被聖靈洗禮(注意被動語態);洗禮需要的不是你做什麽,而是接受,並且要接受神即將在你身上做什麽。

2、有道

洗禮唯一的條件是:你的信心。這包括兩個方麵。第一、“一心相信”。請注意,不是你已經在行為上完善到何種境地了。而是“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這句話將信心宗教和行為宗教區別出來。?ξ ?λης τ?ς καρδ?ας,out of all your heart,全部出於你的心。一方麵強調內在的相信,洗禮不是人情;另一方麵,此時此刻,你真的將耶穌基督或三一神置於唯一神的地位。但是,理解全部神論、基督論需要一生的時間,所以這裏強調的不是你在真理上怎樣達到了完全的程度,而是強調你願意從內心深處全部向基督委身。?ξεστι,就可以,就是合法的。腓利這句話也是在進一步確證太監受洗是完全出於誠實和自願。同時,腓利絕沒有任何勾引人入教的嫌疑:受洗有哪些屬世的好處,這裏一句都沒有。

第二、“我信耶穌”。相信什麽呢?“我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這句告白將基督教和所有宗教區別出來。信心的重點不是你是誰,而是耶穌是誰。你是誰真的不重要,因為你是誰是非常清楚的。無論你怎樣深文周納,吃人自義或花裏胡哨,你仍然是一個罪人,是一個特別需要耶穌是誰來更新和救贖的人。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第一、我信耶穌是神(祂和神的關係),是我的救主(祂和我的關係)。第二、在神的獨生子裏麵,我們都將成為神的兒女。所以無論我是誰,隻要耶穌是神的兒子,我因信祂,我在祂裏麵也將成為神的兒子。

值得強調的是,這個認信具有排他性,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而且是唯一的兒子。這就造成了對很多人的妨礙。假基督徒或撒瑪利亞式的信徒,不過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一位兒子”。很多人因為擔心隻信耶穌就失去了整個世界,一片樹木遮蓋了整個森林。他們不知道耶穌就是那個是,就是整個國度。但這一點,不是辯論能解決的,這是聖靈的工作。隻有被聖靈感動的人,從此以後,不必被什麽多元寬容的普世價值所愚弄和捆綁。在他們“公共廁所”看為“高明”、“科學”和“先進”、“愛”的東西,在基督麵前都是糞土。

3、洗禮

“38 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39 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地走路”。第一、下水裏去。這裏要表達的真理是羅馬書6:3-4a,“3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4所以,我們借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下水,就是淹死老我,願意歸入基督的死。這未必完全是事實狀態,但表明在基督裏願意向罪死去的信心。第二、施洗。施洗者是腓利,神所差遣的;受洗者是太監,已經認信基督並自願受洗的。動詞βαπτ?ζω的基本含義是用水浸洗。需要在這裏分別兩個希臘字。β?πτω是浸入水中或浸泡在水中(路加福音16:24;約翰福音13:26)。而動詞βαπτ?ζω強調的是用醋長期醃製。常有聖經學者引用古希臘詩人和醫生Nicander(主前200年)對這兩個動詞的應用,的確非常有幫助。Nicander談到醃製蔬菜的兩道工序,首先就是β?πτω,將蔬菜淹沒在沸騰的水中;然後是βαπτ?ζω,即放在醋中浸泡。前者是短暫的工作,而後者是長期的工作,目的是“漸漸更新”。因此,洗禮隻是新生命的開端,不是新生命的完成。值得強調的是,在太監洗禮程序中,根本沒有大衛鮑森無中生有的“按手禮”。第三、“從水裏上來”。這裏強調的真理是:“4……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借著父的榮耀從死裏複活一樣。5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複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6 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仆。7 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8 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羅馬書6:4b-8)。一個新的生命開始了。

4、歡喜

39節餘下的經文可能引起很多神秘主義的想象。“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地走路”。這是什麽意思呢?如果我們將這個神跡放入洗禮的語境中,就會有很多常識性的看見。首先,聖靈必然在洗禮的現場,因為從“主的使者”(26)、“聖靈”(29)一直到“主的靈”(39),我們看見的是神或聖靈從始至終的掌控與臨在。不僅如此,“主的靈”乃是對“主的使者”和“聖靈”的綜合或總結。這樣的看見就讓“洗禮和聖靈的洗一定分開”的那種神學失去了聖經根據。聖靈主導了太監的洗禮,這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在洗禮完成之後,聖靈差遣腓利繼續到別處傳道。很多神秘主義的想象是源於“提了去”這個中譯。?ρπ?ζω這個動詞的基本含義是to seize, carry off by force;這個動詞強調的不是神跡上的向上飛升,或者白光一道就不見了;而是腓利繼續傳道同樣具有被聖靈抓捕和催逼的性質(馬太福音11:12,13:19;約翰福音6:15,10:12,10:28-29)。這個動詞更好的翻譯應該是“抓了去”,這也是聖經一貫的用法。也許腓利有自己的“福音之旅”計劃,想象和總管一起到非洲周遊也未可知,你想去桂林,埃提阿伯有錢也有地方。但聖靈根本不允許他走自己的路,讓聖靈去說吧,聖靈讓他轉移方向。“主的靈”這個詞也強調要順服主這個概念,因為祂就是“主”,腓利不能自主。

太監不再看見腓利,就是強調腓利已經離開了。這也見證聖靈同時與太監的同在。洗禮並不造成新人與施洗者的依附關係,太監從此需要靠這聖靈或教會與主同行。誰給你施洗並不重要,因為是聖靈給你洗禮。洗禮就這樣將一個太監的生命改變了,他從水裏上來,新的一天開始了。正因為如此,“就歡歡喜喜地走路”。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喜樂平安的新生活。願我們真的能看見,這場重生對一個幾十年活在“去勢”陰影之下的太監意味著怎樣開天辟地的轉變。約翰福音3:1-8告訴我們這是怎樣的新生。洗禮之後的人生,就是“歡歡喜喜地走路”的人生,因為此次以後,你是朝向神國的新人了(哥林多後書5:17)。χα?ρω,rejoice,喜樂,乃是聖靈結出的果子(加拉太書5:22)。在新約聖經中,這個字最早出現在馬太福音2:10,“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看見天國了,世界的重量縮小為零,我們就大大地歡喜。而且這天國在基督裏臨到了我自己,你們要喜樂!不僅如此,“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路加福音1:14);很多人,很多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甚至我的仇敵,都將因信基督進入天國,所以我們要喜樂。最後,基督從此與我同在,他是我隨時的幫助,我從此擁有了真正的依靠,這依靠不是人的勢力,而是神自己。我依靠祂直到天家。所以,“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4:4)。

應用:有一座城(40

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我們最後再去看“可憐的腓利”。這節經文在更大的交叉結構中,回應使徒行傳8:5,告訴我們腓利的傳道之旅先從耶路撒冷到撒瑪利亞;後從迦薩到亞鎖都-該撒利亞一線。福音繼續在巴勒斯坦紮根建造。每一間教會,每一個人,不過都是屬靈爭戰的一個士兵,被用來建造神的國。但我深信,順服聖靈的腓利,必有屬天的喜樂和平安與日俱增。這個“抓壯丁”的被動語態,乃是強調人侍奉神不是出於自己的主動和覺悟,而是出於神。那麽腓利繼續周遊四方,要做什麽呢?就是反複將“有一個人-有一位神-有一片水”這個神跡行在世上每一座城市;這是在全地重造新人(創世記1:1-4);這個過程也是每一個城市和村莊中每一位基督徒每一天都要經曆的成聖過程:認罪、信靠、更新。

1、亞鎖都和凱撒利亞

請在地圖上找出亞鎖都和凱撒利亞的位置。是的,這就是舊約中猶大和參孫跌倒的非利士之地。不僅如此,在兩約之間,在新約世代,那裏的人繼續陷入屬靈的淫亂之中。雖然這裏隻提到兩個地名,但“各城”(τ?ς π?λεις)一詞顯示,腓利傳道的腳蹤遍及了那一帶,即地中海東岸南端。福音已經與小亞細亞和歐洲遙遙相望。不過這裏確實強調了這些城市的兩個代表,亞鎖都和凱撒利亞分別是猶太地西海岸的南北邊界。

首先是亞鎖都。?ζωτος的基本含義同樣是“堅固的堡壘”,不過這個城市在舊約的名字是亞實突??????????,基本含義是“力量”。上帝不是力量,“我們就是力量”。該城在耶路撒冷水平向西進入地中海的樞紐上,在約書亞時代,也是殘匪(亞衲族人或巨人)聚集之處,他們的偶像叫大袞(撒母耳記上5:3)。大袞魚身人麵,???????的基本含義就是大魚。亞鎖都是迦南風俗的代表,是非利士人的驕傲;是耶路撒冷的仇敵,也被咒詛(尼希米記4:7;阿摩司書1:8)。撒迦利亞 9:6甚至說:“9:6 私生子(或作外族人)必住在亞實突。我必除滅非利士人的驕傲。如果說亞鎖都代表迦南源遠流長的敵基督傳統;而凱撒利亞則代表敵基督的現代文明或普世價值。Καισ?ρεια,severed,城市的基本含義相當於“為人民服務”。不過它是“凱撒之城”。該城是大希律為諂媚凱撒奧古斯督而建立的。我們看見的隻是一種現代政治娼妓,所謂力量,不過就是賣淫的力量。凱撒利亞是羅馬總督的行宮所在地,大部分居民是希臘人。所以該城是羅馬-希臘文明的代表。

2、撒瑪利亞-迦薩-亞鎖都-凱撒利亞

主耶穌這樣吩咐門徒和教會:“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19)。我們要去哪裏呢?去腓利所去的地方。腓利所去的地方,就是“萬民”聚集的地方。這些地方分兩大類,一類是名義上的基督徒或教會:撒瑪利亞與迦薩;另一類是外邦人:亞鎖都和凱撒利亞。這四個地方是萬民的代表。在地圖上,撒瑪利亞-迦薩-亞鎖都-凱撒利亞,像一個銳角三角形,覆蓋了“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的半壁江山(使徒行傳1:8)。腓利的路線是國之利器,是神國的寶劍,深深紮入大魚的身體,使所有被大魚或龍蛇捉去的靈魂,都得以自由。

這也是今天的世界,是今天教會所處的環境,是我們應該尋找的萬民。首先是撒瑪利亞人,他們是半吊子基督徒,假教會,就是崇拜世界和崇拜基督的混合教會。無論怎樣屬靈高調,實際上他們“又懼怕耶和華,又事奉他們的偶像。他們子子孫孫也都照樣行”(列王紀下17:41)。我曾經對那些竄堂家奴和異教徒們以及各種文化基督徒、神跡追求者們說過:三年神學院就是要看我們每一個人如撒瑪利亞人,甚至如未信者。這是為了讓我們進入真正聖靈的更新和聖靈的教會。但遺憾的是,一些撒瑪利亞人繼續流浪,繼續尋找撒瑪利亞的土壤。我們要承認,撒瑪利亞就在我們的四周,“沃野千裏”。撒瑪利亞“教會”是今天教會的主流。一般來說,在那裏福音被用來服務於世俗目標(政治、婚姻、考學、從業等等),這種見證俯拾皆是。其次是迦薩曠野苦苦尋找真理的非洲人,他們渴慕真道,如饑似渴。他們已經將萬物看成糞土,需要的僅僅是純正的福音。遺憾的是,這樣的講道台真的太少了。這些人將成為教會的柱石。第三就是大袞邪教覆蓋之下的各種異教中人。最後是世俗人道主義者,道德主義者,理性主義者,人文主義者,啟蒙主義者、市場主義者,現代主義者,後現代主義者,消費主義者……無論怎樣花樣翻新,他們實際上就是崇拜肉體並為肉體安排無數光怪陸離的大義名分和花言巧語的小市民與文化騙子。但無論如何,神愛世人,我們自己也曾是萬民中的一員。我們要進入這樣的世界中傳講基督,哪怕如羊進入狼群,如以色列人遠望亞納族人。

3、所以你們要去

這四類人或四座城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堅固的堡壘,幾乎都具有亞納族人的特征(民數記13:32-33;申命記1:28;約書亞記11:22)。但大衛怎樣勝過了歌利亞,腓利怎樣勝過了這些堡壘,今天,教會也要怎樣勝過這些大城(創世記4:17,10:12,11:4)。沒有誰可以指著自己誇口。我們都不願意去這些地方,我們知道自己勝不過這些地方。但腓利周遊四方,這不是腓利的個人行動,這是教會的行動。這不是腓利的自決行動,而是聖靈的催逼和帶領。這一點正如主所應許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8)。聖靈所賜的能力首先就是傳道的能力,講解聖經的能力。這就是麵向世界的聖靈的寶劍。就是主所說的:“19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9-20)。

主又說,“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出埃及記4:12);“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路加福音 12:12)。麵對這些城市,腓利當說的話必包含這樣的內容:“我的國不在這世界上”,這世界並不是我們的家鄉,這一切的城池乃是我們反認他鄉為故鄉的錯誤或迷惘。這一切大城和巴比倫大城一起,將受到審判。但神在基督裏為我們預備了一座逃城(民數記35:6),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加拉太書4:26,希伯來書12:22 )。在我們之前,有很多人已經啟程了,“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11:16)。我們蒙召,不僅要前往那座城,而且,我們要進入世界之城尋找更多的同路人。這是主的應許,“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使徒行傳 18:10)。所以讓我們禱告,祈求那賜給腓利力量並與腓利同在的聖靈,今天也必與我們同在。“3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麵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3-5)。阿門!

任不寐,2014年5月4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