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之夜

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個人資料
正文

“三年使徒行傳”第七課:聖靈降臨(2:1-4)

(2017-03-10 20:14:10) 下一個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今天的證道經文是使徒行傳2:1-4,“1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 2 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3 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4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感謝神的話語。以賽亞書32:9-20以及約珥書2:28可以看成是五旬節的預言,而約翰福音20:19 -23和創世記2:7首尾呼應,提供了我們理解使徒行傳2:1-4的真理背景。

人類曆史約在公元30年麥子初熟那一天翻開了新的篇章。這一曆史時刻的重要意義,隻有上帝用泥土創造亞當那一幕可以媲美。聖靈降臨了,泥土成了有靈的活人,“聖言”(神說)更新“人言”(與蛇說),罪人變成了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這個五旬節是教會曆史的第一天——有人將這一天視為教會成立紀念日——從這個五旬節始,神的國度建立並且擴張,直到“中國”,直到末世。人類曆史就是從這個五旬節開始的福音曆史。同時,100年來席卷全球的靈恩運動,也莫不以這一章作為他們的聖經根據,以“方言”(舌音,蛇說)取代“聖言”(神說),擄掠教會與眾神狂歡。因此,今天的主日證道將是一篇非常有現實針對性的信息,我們將顛F100年來教會的靈恩傳統;因而我希望今天也是教會曆史上新的一天,是大踏步回歸聖經的一天。然而我們沒有其他尋求答案的途經,正確的道路隻有一條,就是“唯獨聖經”。我們可以將這4節經文分成三部分;第一、基督教會(1),門徒按神的旨意聚集,這是聖靈降臨的曆史前提;第二、神的臨在(2-3),神聚集教會,是為了讓聖靈充滿我們,而兩節經文從兩個方麵記述了聖靈降臨的情形;第三、人的誕生(4):當聖靈降臨到門徒身上之後,使他們成為有靈的活人,聖靈首先賜給門徒講道的能力和向萬國人傳福音的能力,以便從教會開始救贖人類。也感謝各地弟兄姐妹為這場主日的守望代禱,願我們在神麵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們都順服基督。阿門。

一、基督教會

1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

1、時候滿足

時間開始了,正如起初神創造天地。這是神所定的日子;這個時間是五旬節。這兩方麵的信息正如這節經文的原文清清楚楚告訴我們的。我們先看第一方麵的信息:到時候了。神所定的時間已經滿足了(加拉太書4:4)。?ν τ? συμπληρο?σθαι,In the day which was fully come。一方麵,介詞?ν(in)告訴我們,教會是時間之內的曆史事件,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和我們每一個“地球人”或上帝創造在時空之內的人,密切相關。另一方麵,動詞συμπληρ?ω (時候滿足)在這裏用的是被動語態συμπληρο?σθαι。這是一種全新的時間觀念或曆史哲學——上帝是時間和曆史的主宰。我不知道諸位是否讀過德國神學家卡爾-洛維特的《世界曆史與救贖曆史——曆史哲學的神學前提》一書(Karl Lowuth,1949-1953),這完全是猶太人的曆史觀念,這對於希臘人和中國人,西方人或東方人,都是全新的。希臘人相信曆史隻是過去時間的記錄,而中國人相信曆史隻是同類事件的重複。但猶太人相信曆史是上帝決定好的事件,並在預言中演進著確定性的未來;而基督教將耶穌放在這個曆史中心,起點和終點。於是人類曆史成了一場越獄行動、醫治程序或回家路線——從上帝到上帝,從阿拉發到俄梅嘎。這是曆史學家路加與修昔底德和司馬遷的區別。

但這絕非宿命論的曆史觀。在這個曆史進程裏麵,演義著最偉大或原版的愛情故事:以道成肉身為基礎,發生著基督和教會的愛情;起初是亞當與夏娃,末了是羔羊與新婦。這場愛情最動人的一幕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在表麵分離的時刻,靠著聖靈,教會進入世界,為愛“殉情”;而這份愛的另一方麵指向人類的救贖,神愛世人。我們也可以借助於συμπληρο?σθαι基本含義來認識這個愛的故事。συμπληρο?σθα的意思to fill completely,完全滿足。曆史被上帝預定的事件與人充滿了。新約聖經中,隻有路加醫生三次使用了這個字。首先這個字指船被水注滿(路加福音8:23)。如果我們將教會看成是方舟,我們就自然想到“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也想到大洪水的故事。但無論如何,這個曆史過程掌握在“主”的手中,這為信徒賜下前所未有的平安——基督平靜風和海。其次,這個字也轉義為計劃好的重要時間到了,“經過漫長的艱苦歲月”,水到渠成(路加福音9:51)。路加福音9:51將整卷書分成上下,從這一節開始,耶穌開始了十字架和榮耀之路。教會也是如此,從這一刻開始,跟隨基督十字架的腳蹤。聖經將選民的曆史看成一場患難,而患難是愛情的重量或價值,是意義和未來的刻度。LXX也用這個字在出埃及記7:25,曆代誌下26:21,耶利米書26:10和但以理書9:2——基本上都有“滿了苦難”的意思。約伯記最為深刻地顯明了愛情故事是十字架的故事。的的確確,這種苦難和榮耀變奏、或事實與價值的統一,深刻傷害了東西方的曆史虛無主義,也否定了曆史主義(從伏爾泰到馬克思)精神鴉片。最後,猶太人這個字也常常表示過去一天以及“完滿”了新的一天即將開始,就是傍晚時分。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聖靈的火光在這個時候更耀眼地顯現這也是合乎邏輯的。五旬節的火光照亮了曆史的空虛混沌和淵麵黑暗,天國降臨。

2、收割季節

這個時間之所以恰逢其時,因為這是五旬節。五旬節源自舊約的七七節,是收割季節,是猶太人向上帝獻祭的聖日;基督教也稱之為聖靈降臨節,這一天是耶穌複活節後第50天(希臘文πεντηκοστ?就是50的意思)和耶穌升天節後10天。這也是猶太人為紀念祖先出埃及後第五十天,上帝在西奈山賜給摩西十誡的日子。一般來說,這個日子在六月初。之所以五旬節是時候滿足的日子,至少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方麵,耶穌十字架上的工作已經完成,且複活升天,即將賜下聖靈(成了,約翰福音19:30);這是屬靈背景。另一方麵,莊稼熟了,收割的季節到了。我們的問題是,為什麽此時此刻,人類曆史到了夏秋季節?認識這一點,我們首先要返回第一個五旬節。

第一、從尼羅河到西奈山。以色列人進入第一個五旬節,首先是從埃及啟程的,在那裏他們作罪的奴仆,整整400年,然後經過逾越節——耶穌是逾越節的羔羊,這代表基督和祂的十字架——就是認信基督為救主,經過紅海的洗禮,他們進入曠野。如果我們返回出埃及記13:17到19:16,就知道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麽事情,及其與新約之間的關係,與我們自己的關係。首先是蘭賽到紅海的洗禮,有雲柱和火柱的引領(第一次發怨言);然後是從瑪拉到以琳的苦水變甜(第二次發怨言);接下來到了汛的曠野有嗎哪和鵪鶉的神跡(第三次發怨言);第四站到了利非訂有磐石出水的神跡並與亞瑪力人爭戰(第四次發怨言);最後是西奈山下摩西重建家庭、設立官長——這一點與補選馬提亞的意義相同。就這樣,以色列人到了西奈山,迎來第一個五旬節。這是五十天裏發生的故事,在紅海和西奈山之間,平行發生著“水-內在肉身”與“水-外在敵人”這樣的試煉,這是大使命之前必須完成的功課。

第二、從西奈山到橄欖山。從第一個五旬節上帝在西奈山降下律法到今天聖靈降臨,1500年過去了,以猶太人為代表的人類,用他們自己的曆史,證明人類靠自己無法滿足上帝的律法。期間在第一聖殿被毀之後,人類各自經曆了偶像的幻滅。因此,人類需要救主的救贖,並從祂而來的聖靈,開始悔改、重生和成聖的生活。不僅如此,此時由於軸心帝國的崛起,為福音全球化提供了政治可能;這是曆史背景。了解七七節更多的信息應該仔細研讀出埃及記34:22;利未記23:15-21;民數記28:26;申命記16:10。這些經文特別強調這是獻祭的日子,要獻上火祭、贖罪祭、平安祭和、甘心祭。這一切當然指向基督十字架上的工作;不過同時,也預表使徒也要作工人,出去收割莊稼;並要為福音不顧性命。新約有對應的解釋並重點強調工人的收割使命,這就是五旬節教會誕生的理由(馬太福音9:37-38;馬可福音4:26-29;路加福音10:2;約翰福音4:35;雅各書5:4;啟示錄14:15-16)。需要強調的是,“七七節”的重點在7個安息日,這是所有安息之後真正的安息——上帝藉著教會,為人類預備了最終一場屬天的安息,這是所有靠行為稱義因此勞苦擔重擔的人的真正福音。從這一天開始,教會要將“基督裏的平安”、“願你們平安”這個大好的消息,帶給萬人。

3、門徒聚集

我們在這裏再一次強調,正如主耶穌所應許的,聖靈在教會裏工作,藉著教會的聚會生活臨到基督徒。所以我們看見門徒完全順服上帝關於宣告聖會的旨意,在五旬節聚會;而聖靈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降臨的。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聚會了,僅僅按使徒行傳1章的記述,這至少是第四次提到聚會——隻有始終堅持聚會的人,才可能經曆聖靈的降臨。不僅如此,這裏談到的聚會更為特別。?σαν ?παντες ?μοθυμαδ?ν ?π? τ? α?τ?。第一、係動詞?ν這裏用的是Imperfect;我們說過,這個時態表示開始並且連續不斷的動作。基督徒的聚會必須堅持始終。“休假式治療”或“church shopper”,都不可能經曆聖靈的降臨。第二、這是所有門徒共同的聚集,?παντες,all,全部;沒有缺席者。第三、?μοθυμαδ?ν,這個副詞在使徒行傳1:14出現過,表示“同心合意地”。這也告訴我們,這是揀選馬提亞之後的聚會。一方麵,馬提亞當選沒有引起紛爭,反而更加合一;另一方麵,由於馬提亞的當選,使徒陣容完整。這次同心合意與1:15是一樣的,?π? τ? α?τ?。我們解釋過這個詞組,KJV將之翻譯成in one place;不過代詞α?τ?ς有the same的意思,不僅僅指一個地方,更指同樣一種狀態。換言之,他們同心合意直到宛如一人,成為一個身體;120個分散的人成為主的聖殿,包括新補選的馬提亞(哥林多前書 10:17,12:13)。基督徒不僅要堅持聚會,而且要在真理的基礎上完全合一——彼此嫉妒,自命清高的基督徒,不可能與教會一起經曆聖靈的降臨。

二、聖靈降臨

2 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3 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2  κα? ?γ?νετο ?φνω ?κ το? ο?ρανο? ?χος ?σπερ φερομ?νης πνο?ς βια?ας κα? ?πλ?ρωσεν ?λον τ?ν ο?κον ο? ?σαν καθ?μενοι;3  κα? ?φθησαν α?το?ς διαμεριζ?μεναι γλ?σσαι ?σε? πυρ?ς ?κ?θισεν τε ?φ? ?να ?καστον α?τ?ν。

1、神說……

聖靈降臨了。這裏場景與第一個五旬節上帝降下律法的場麵基本一致(出埃及記19:16-19)。請大家密切注意這裏的每一個字,使我們對聖靈和祂工作的特點,有著完全出於聖經的認識。首先,連詞κα?告訴我們,聖靈降臨與上一節經文信徒聚會是聯係在一起的事件,這足以證明,聖靈在教會中工作,或者,神聚集教會,就是要將聖靈降臨在他們中間,不僅使他們靈魂蘇醒,更要讓他們奉主的名走義路,願萬人得救。其次,副詞?φνω(suddenly,忽然)。路加在使徒行傳16:26,和8:6也使用了這個字,前者表示突然發生地震;後者表示經曆一場死而複活。因此,這個副詞一方麵告訴我們聖靈臨在的絕對主權性,正如約翰福音3:8 所說的,“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因此一些所謂“聖靈學校”是毫無意義的騙局或人的異想天開。聖靈完全按著自己的 旨意、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方式工作,這是人無法計劃和培訓的。另一方麵,聖靈臨在一定給我們的生命帶來天翻地覆、死去活來的突然性巨變。第三、聖靈藉著“響聲”臨在。這一點尤其重要——從始至終,我們信仰的上帝,就是聖經啟示的上帝,是說話的上帝,是向人類、特別是祂的子民說話的上帝。這不僅使基督教的聖靈與各種虛無縹緲的神靈區別出來,而且,將“道”堅定地奠定為我們信仰的根基。

這裏強調,聖靈藉著天上的聲音臨到。一方麵,這聲音是從天上來的,人間沒有這樣的聲音;另一方麵,這響聲的本質就是一種話語:?χος,a sound,甚至可能包括名聲(路加福音4:37)與號角的聲音、話語的聲音(希伯來書12:19)。起初,神說,創造天地;如今,神說,重造天地。正因為如此,約翰福音連續用三章的篇幅,三次提到聖靈就是“真理的聖靈”。其中約翰福音14:15-18以及14:26強調遵行神的道的人才能經曆聖靈,而且聖靈的工作就是“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而約翰福音15:25-27強調,真理的聖靈將真理指向基督,為基督作見證。約翰福音16: 7-14強調,真理的聖靈就是藉著聖道賜給人重生,並審判世人。而約翰一書 5:7b說得更徹底:“因為聖靈就是真理”。事實上,聖靈如雷鳴一樣臨在,是聖經一貫的啟示(出埃及記19:16;撒母耳記下22:14;詩篇18:13,29:3,77:18,104:7;以賽亞書29:6,30:30;約翰福音12:29;啟示錄4:5,6:1,8:5,10:3-4,11:19,14:2,16:18,19:6)。當神的話語從講道台雷霆萬鈞地落在你的心裏,在天翻地覆和翻江倒海中,聖靈臨到你了。值得強調的是,耶穌受洗,聖靈像鴿子一樣落在祂的身上;但五旬節這一幕,隻有風與火,因為隻有耶穌是無罪的,是神喜悅的愛子;而我們則需要經曆風與火的洗禮,在基督裏成為神喜悅的兒女。

2、大風吹過

聖靈降臨至少有兩個特點。一方麵,像大風,另一方麵,像火舌。聖經用非常自然的事物或現象比喻聖靈的工作,也是告訴我們,聖靈並非玄之又玄,而信仰絕非裝神弄鬼。同時,使徒隻有經曆風與火的試煉和更新,才能進入禾場,如同摩西在“埃及海關”那個傍晚,上帝要“殺”他。我們可以將聖靈的工作看為這樣前後連接的兩個階段。首先是“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第一、“大風吹過”,φερομ?νης πνο?ς βια?ας。動詞“吹”(φ?ρω)有攜帶、和運行的含義。就是說,這個動作有清楚的目的性。“大風”的“大”字,β?αιος,有“大能”的意思(路加福音1:37);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隻出現了這一次。然後是“風”,πνο?在新約聖經中第二次出現在使徒行傳17:24-25,“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麽,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這裏指“(生命)氣息”。事實上,在希伯來文中,聖靈、氣息和風,往往是通用的,這就是創世記1:3,2:7和3:8的用法——遺憾的是,創世記第三次“起風”的時候,亞當和夏娃卻躲藏在樹林中,躲避了這生命的氣息或重生的福音。第二、“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就是說,聖靈降臨在他們的聚會之中。?πλ?ρωσεν ?λον τ?ν ο?κον ο? ?σαν καθ?μενοι,it filled all the house where they were sitting。聖靈沒有降臨在任何地方,而是降臨在門徒正在聚會的地方,而且充滿了整個房子。ο?κος指物質的房屋,也指(神的)“家”。“充滿”一字是πληρ?ω,常指預言的應驗(馬太福音1:22)。不過荷馬等作者也用這個字指水充滿了容器——這使人回想起“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及使徒行傳1:5。

3、舌頭顯現

然後我們來看聖靈的工作:“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我們可以將這兩節經文看成是平行結構。一方麵,聲音對應舌頭:上帝是說話的上帝,而且是向人說人話的上帝——舌頭就是人類的舌頭。另一方麵,大風對應火焰,神的話語首先引起風波,然後讓人浴火重生。而第3節經文自身則是交叉結構,首尾是“他們”,中間是分開的舌頭如火焰——聖靈藉著聖道進入人的裏麵,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他們”是聖靈工作的對象,如上帝將生命的氣息吹進亞當的身體。因此這節經文的第一個字就是“顯現出來”。?φθησαν α?το?ς,there appeared unto them。動詞“顯現”是?πτ?νομαι,這裏用的是被動語態,告訴我們上帝自己使門徒看見聖靈如舌頭一樣地觸摸他們;祂願意降卑自己讓我們看見和經曆祂。?πτ?νομαι的意思就是上帝讓人看見自己。馬太福音5:8用的就是這個字:“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顯現這個字也說明,上帝對人說話,一定是說人能明白的話,好讓人能夠信祂。所以約翰才這樣做見證:“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隻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翰福音1:14,18)。上帝是說話的上帝,又是讓人聽得懂的上帝。

“分開的舌頭”,διαμεριζ?μεναι γλ?σσαι,cloven tongues。動詞分詞διαμεριζ?μεναι(to distribute),作形容詞用,修飾“舌頭”。聖靈分開在每個人身上工作。一方麵,每個人都需要聖靈在他們身上進行獨自的工作;因為每個人都是罪人,而罪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方式不同。另一方麵,聖靈要將不同的恩賜賜給每個人,又分派不同的人完成不同的使命。詩篇29:7已經充分預言了這一幕:“耶和華的聲音使火焰分岔”。關於這個字的用法還可以參考馬太福音27:25;路加福音23:34等。

“舌頭”即γλ?σσα,the tongue,這裏是複數。這個字有兩個基本含義。第一就是人話語的器官,這與第1節的“聲音”或“神說”是呼應的。“聲音”的重點在於讓人聽見,因此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而“舌頭”的重點在於說清楚,也聽清楚——天上的聲音不是無意義的,那就是真理,就是生命,就是靈。耶穌就這樣將他的話語和靈並列或同一。約翰福音3:6說,“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那這是什麽意思呢?這如何可能呢?約翰福音 6:63,“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馬可福音7:32-37用這個字講了耶穌行的一個神跡,就是本來不能正常說話或說話不清楚的人,遇見耶穌就得了醫治,開始能說“人話”了。不僅如此,馬可福音7:37特別強調了“聽”(聲音)與“說”(舌頭)的關聯:“他連聾子也叫他們聽見,啞吧也叫他們說話”。路加福音1:16和16:24講了類似的故事。第二、某一種語言,即特殊族群所說的特殊語言——這個靈要臨到巴別塔之後各種語言不通的人,神愛世人(馬可福音16:17)。我先在這裏告訴大家的是,新約聖經中所有的“方言”,字根都是這個希臘字。這個問題我們下文會重點討論。

4、如同火焰

“如火“,?σε? πυρ?ς,as of fire。神的話語臨到每個人頭上的感覺是什麽呢?像火焰(耶利米書5:14,23:29;以賽亞書30:27)。一方麵,耶和華在以色列麵前“形狀如烈火”(出埃及記3:2,24:17;利未記9:24;申命記4:12,5:4-5,5:22-26;列王記上18:24;曆代誌下7:3;詩篇97:3;以賽亞書66:15-16;以西結書8:2;但以理書7:9-11;瑪拉基書 3:2;帖撒羅尼迦後書1:7;希伯來書1:7,12:29)。另一方麵,或者就是後文所說的紮心的道(使徒行傳2:37);希伯來書 4:12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而啟示錄1:16和2:12都說,複活的基督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火更表示上帝的道賜給人火的潔淨,更新,重生,火的試煉也是重返樂園的必經之路(創世記3:24;申命記7:5,9:3,13:16;約書亞記7:15;士師記1:8;列王記下2:11;詩篇66:12,78:21;以賽亞書43:2;但以理書3:17;撒迦利書13:9;馬太福音3:10-12;馬可福音9:49,14:54;路加福音3:16,12:49;哥林多前書3:13-15;彼得前書1:7,4:12)。門徒將成為獻給神的火祭,火祭也是五旬節的獻祭(創世記15:17,27:7;出埃及記12:8,29:18;利未記1-10,21-24)。而經過聖靈火的洗禮的人,免於最後地獄或火湖的永火(創世記19:24;利未記21:9;民數記11:1,16:30;列王記下1:12,19:18;曆代誌下34:25 ;詩篇46:9;以賽亞書24:6,29:6,30:33;阿摩司書1-2,4:11;撒加利亞書3:2;瑪拉基書4:1;馬太福音5:22,13:40-50,18:8-9;馬可福音9:44-48;約翰福音15:6;彼得後書3:7-12;猶大書1:7,1:23;啟示錄19:20,20:9-15,21:8)。火也是光,是供應引導信徒前行的炭火或火柱(出埃及記13:21,40:18;列王記上19:6;尼希米記9:12;詩篇78:14;約翰福音21:9),也是催逼我們完成使命的火熱之心和潔淨罪惡的教會聖火(詩篇69:9;以賽亞書10:17;俄巴底亞書 1:18;羅馬書12:11,12:20;提摩太後書1:7)。

不過五旬節的火焰更指向門徒的使命。舊約有一段經文,特別將舌頭與火焰連接起來,也正是大使命的預備;而那一幕,正與使徒行傳2:1-4一一相關。這就是以賽亞書6:1-9,“1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 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 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4 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5 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6 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裏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7 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8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9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神怎樣差遣先知,也怎樣差遣使徒。不僅用聖靈的火重生使徒的生命,更用聖靈的火潔淨他們的唇舌,使他們有能力向萬人按著正意分解神的道,讓藉著他們的口所出來的道,也如同火焰顯現。

火焰的工作或目的是“落在他們各人頭上”。?κ?θισεν τε ?φ? ?να ?καστον α?τ?ν,sat upon each of them。神就是愛,而神的話就是帶著能力的——因此,一定落在你的頭上,你所有的罪都暴露無遺;同時,每個人都會感到自己被針對,無一例外。不過有趣的是,“落”這個動詞是καθ?ζω,“坐下”。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說法,“火焰坐下”,直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穌坐在草地上,坐在橄欖山上,坐下來教訓他們…… 原文並沒有“頭上”這個字,介詞?π?可以是upon,也可以是by……坐在他們每個人的旁邊,與每個人同在。因此這火絕對不是約翰雅各的“天火”,正如耶穌說的,“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加福音9:56);保羅華許式的律法主義者是這火的玩火者:自以為神、引經綜合症,隻定別人的罪卻從不認自己的罪、隻捆綁,沒有釋放,隻有律法,沒有救恩,隻有拆毀,沒有重建,隻有恨,沒有愛。他們永遠分不清上帝的事和人的事,別人的事和自己的事,極大的事和極小的事。這種邪教精神隻生稗子,不長麥子。但這火也絕對不是彼得和差役的“篝火”(馬可福音14:54),讓大家坐下吃喝起來玩耍。這火是天火,為重生一定是紮心的。這正是神所樂意見到的。正如主耶穌說,“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路加福音12:49)。

我們每個主日都是五旬節。聖靈就是神藉著道臨到每個人,一方麵大風吹過,你平靜的生活被捕獲和翻轉;但天起了涼風,亞當和夏娃要躲藏嗎?另一方麵,火從天降,該隱大大發怒,變了臉色;而摩西如燃燒的荊棘,焚而不毀。聖靈的風與火首先讓我們感覺聖道是紮心的,“從來沒有人敢像你這樣批評我”;然後“傷心總是難免的”又“同仇敵愾”,“我(們)好心來參加聚會支持他,卻被他這樣針對和羞辱一番”。親愛的朋友們,三年來,我從未惡意針對任何人;但我確實一直在努力,以便不顧一切、誓死忠心地順服必然針對每個人的聖經——我不認為我做的完美,我仍在學習;我也不認為我個人不要被針對。但我隻是希望我對神的敬畏超過我對教會“成功”的追逐;又讓愛我與恨我的人都因為我“拘泥於聖經”,唯願萬人得救。願紮心、傷心和誓死忠心,都是從神來的;為領受所賜的聖靈:重生、釋放、愛。今天你們來選擇:每一個主日,傳道人或者天女散花,或者風火如磐;每一個主日,會眾是要“靈恩派”意亂情迷的假釋放,還是要“路德宗”刻骨銘心的真複活(申命記11:26;約書亞記24:15)。

三、有靈活人

4 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κα? ?πλ?σθησαν ?παντες πνε?ματος ?γ?ου κα? ?ρξαντο λαλε?ν ?τ?ραις γλ?σσαις καθ?ς τ? πνε?μα ?δ?δου α?το?ς ?ποφθ?γγεσθαι。

1、聖靈充滿

現在讓我們看看聖靈充滿之後的人。?πλ?σθησαν ?παντες πνε?ματος ?γ?ου,they were all filled with the Holy Ghost;“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第一、正因為每個人都經曆了火的試煉,因此,每個人都經曆了聖靈的充滿。第二、“充滿”這個動詞是π?μπλημι,馬太福音22:10用這個字描述婚禮筵席上的客滿:“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事實上這段經文有三個“充滿”,首先是時間滿了(2:1);然後是“充滿了屋子”;現在是聖靈“充滿”。這三個動詞的意思接近,但側重點不同。其中的關聯,可以各自揣摩。這個動詞在這裏是被動語態,進一步告訴我們,聖靈充滿不是人主動追求、修煉的結果,是聖靈按自己的意思賜給的。第三、聖靈充滿。這是今天主流教會津津樂道、孜孜以求的屬靈目標。但是各位,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呢?首先我們要回到創世記2:7,“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一方麵,沒有聖靈的人,按舊約的背景,不過是泥土或動物。按新約背景,不過是舊人或活死人。另一方麵,被聖靈充滿的人,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就成了人,成了上帝所造的人,成了有上帝形象的人,成了新人。現在的問題是,這新人或創造、救贖意義上的人,最基本的特點是什麽呢?首先,讓我們把聖經上所有“聖靈充滿”的經文都收集起來,我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聖靈充滿的人是什麽樣子了,也就知道所謂聖靈充滿到底是什麽意思了。

新約聖經記載被聖靈充滿的首先是施洗約翰一家三口人。第一是施洗約翰(路加福音1:15-17)——被聖靈充滿的施洗約翰,就在曠野傳道,為耶穌預備道路。第二人是以利沙伯(路加福音1:41-42)——被聖靈充滿的伊麗莎白“高聲喊著說”。第三是撒迦利亞(路加福音1:67-69)——被聖靈充滿的撒迦利亞宣講一篇撒迦利亞頌。然後是耶穌被聖靈充滿(路加福音4:1-4)——耶穌被聖靈充滿宣告聖經的話語勝過魔鬼的試探。再次就是眾使徒被聖靈充滿(使徒行傳2:4,4:8,4:31b)——“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接下來是使徒行傳6:3 -10,提到七個執事被聖靈充滿,然後說,“司提反是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而使徒行傳7:55告訴我們,“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此外就是保羅被聖靈充滿(使徒行傳 9:17),然後使徒行傳9:20說,保羅“就在各會堂裏宣傳耶穌,說他是神的兒子”。使徒行傳 13:9-10再一次說到保羅被聖靈充滿,就針對異端之人“說”以一段嚴厲的話,用我們今天聖靈充滿的屬靈標準,保羅這番話可以成為他沒有重生沒有聖靈的罪證:“9掃羅又名保羅,被聖靈充滿定睛看他, 10 說,你這充滿各樣詭詐奸惡,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你混亂主的正道還不止住嗎?”最後聖經提到巴拿巴被聖靈充滿,使徒行傳11:24,“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顯而易見,被聖靈充滿的巴拿巴去傳道,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使徒行傳 13:52-14:1再一次談到保羅和巴拿巴兩個人都被聖靈充滿,“13:1 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 14:1 二人在以哥念同進猶太人的會堂,在那裏講的叫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信的很多”。 他們被聖靈充滿,他們講道。

彼得和保羅也各自有一篇講道專門談到聖靈充滿。在以弗所書 5:18,保羅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19 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彼得在使徒行傳11:12-16說,“12 聖靈吩咐我和他們同去,不要疑惑。(或作不要分別等類)同著我去的,還有這六位弟兄。我們都進了那人的家。13 那人就告訴我們,他如何看見一位天使,站在他屋裏,說,你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14 他有話告訴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15 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16 我就想起主的話說,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現在我們可以根據聖經整全的啟示,來總結一下我們的領受了。第一、所謂聖靈充滿的人,就是從聖靈那裏獲得講道或傳講聖經的能力。第二、聖靈充滿的人講道,這道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約翰一書4:2-3)。第三、靠著聖靈充滿,人才可能獲得聽道和信道的能力。若非如此,你的那個靈,就不是出於神。

2、賜下口才

聖靈充滿的人,或者所謂人(上帝創造或重生的人),與動物或外邦人的區別,就是獲得了宣告、傾聽和順服上帝話語的能力。首先,就是獲得說話的能力。無神論者給人下定義的時候,強調人和動物的區別是人有語言的能力。這是一種非常有缺陷的陳述。任何動物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按相關聖經的信息,所謂人,乃是從聖靈那裏獲得了宣告、傾聽和順服上帝話語的能力。我們可以這樣說,沒有聖靈的人還不能算人(按上帝形象造的本來的人;或者上帝在基督了重生的人),隻能是類人孩兒,介於猩猩和人之間的“狡猾動物”。它隻是食物采集者與資源消費者,以及因此以各種假冒偽善的方式的同類相食者、弱肉強食的競爭者,以及各種災禍現場的看客與哄搶者。所以上帝才賜給亞當聖靈,又在五旬節這一天,賜給門徒聖靈。人就這樣誕生了。人們常問,人是從哪裏來的,人類曆史有多長。嚴格意義上的人,就是從公元30年這個日子誕生的,真正人類的曆史,在新約的意義上講,大約就2000多年。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根本不是人的曆史,隻是動物演義或吃人的筵席,主人公有兩位,一位叫狡猾,一位叫凶殘。因此,“死人”需要這個神跡:路加福音 7:14b-15a,“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這正如哥林多後書 4:13所說的,“但我們既有信心,正如經上記著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

人都說話,但有靈的人說的是“新方言”(馬可福音16:17)。使徒行傳2:4將人重新獲得神聖話語權利表述為聖靈賜下“口才”。所謂口才,是用動詞不定式?ποφθ?γγομαι來表達的,這個不定式表示目的——聖靈充滿就是讓人有能力說上帝交付的話語;舊約稱之為“受感說話”(民數記11:25,11:29;撒母耳記上10:5-13,19:20-24;以賽亞書40:6);而新約強調的是聖靈賜下當說的話(馬太福音10:19;馬可福音13:11)。?ποφθ?γγομαι這個字的基本含義是,to speak out, speak forth, pronounce。路加三次使用這個字。第二次在使徒行傳2:14,彼得向眾人或猶太人講道;第三次在使徒26:25,保羅向掌權者或外邦人宣講直白的真理。這口才的內容是什麽呢?為什麽這種口才就可以證明死人成了有靈的活人?這隻有將上帝降下律法和降下聖靈連接起來才能明白。第一、聖靈帶領人開始傳講和認識律法,就是說,人開始明白神的旨意;用常人的話說,人開始有敬畏和底線,開始有了絕對標準。人因此是人。第二、律法本使人知罪,人開始認罪悔改信基督;一個從不認罪悔改的人,他根本不是人,從未有過上帝的形象。而一個從不認罪悔改的人,他所有的話語都是謊言和罪。這一切也正是彼得在五旬節講道最後告訴眾人的。第三、靠著聖靈,人在向罪絕望而死的同時,歸信基督的救恩,信基督為主,因信稱義。一個認罪卻自以為靠自己的善工和努力可以討神喜悅的人,隻是一個假人。宗教、政治、倫理,旨在製造假人。第四、在因信稱義的基礎之上,繼續依靠聖靈,我們漸漸可以按律法的要求去生活。因此,火舌就是上帝的律法,聖靈使我們經曆律法的各種功用,成為新造的人。

需要強調的是,這裏討論的不是聖靈的重生或洗禮(約翰福音3:5),而是指聖靈的能力,專為地極使命的(使徒行傳1:8);聖靈充滿的人,要從裏麵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翰福音3:34,7:37-39)。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理解路加福音12:8-12,“8 我又告訴你們,凡在人麵前認我的,人子在神的使者麵前也必認他。9 在人麵前不認我的,人子在神的使者麵前也必不認他。10 凡說話幹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的,總不得赦免。11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麵前,不要思慮怎麽分訴,說什麽話。12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這也涉及教會的鑰匙權——凡拒絕使徒所宣講的福音的人,就是褻瀆聖靈,因為他們不信使徒所傳講的話語,而不信的必被定罪(馬太福音16:19;馬可福音16:16)。

3、別國的話

聖靈賜給使徒講道的能力,但是,使徒向誰講道呢?向萬國的人。這如何可能?唯一的可能是, “說起別國的話來”。?ρξαντο λαλε?ν ?τ?ραις γλ?σσαις,began to speak with other tongues。第一、新人開始了全新的存在方式,在時間上這是一個“起初”。?ρξαντο,?ρχομαι,這個希臘字的的意思就是起初,開始——聖靈賜給我們一個全新的開始;這個全新的開始就是我們獲得了一種話語能力。這個動詞與亞當的沉默形成對比。這也是教會曆史的開始,亞當不說話,開始了人類的曆史;使徒說話,開始了人類的新曆史。第二、說,λαλε?ν。這個字有兩個方麵的含義。一方麵就是正常說話,絕對不是什麽“舌音”。另一方麵,這種字強調正式說話,公開發言,甚至就是講道。第三、“說起別國的話”,我們先說“別國”這個字。其實這裏沒有“國”這個概念,但這樣理解也沒有太大的問題。?τ?ραις 的意思就是the other, another, other。 “新方言”將是向列國或普天下講基督的福音。一方麵,這一幕回應創世記11章巴別塔事件,如今上帝要在聖靈裏找回分散全地的人。另一方麵,這是為了應驗使徒行傳1-8 的預言:耶穌告訴門徒,要得著聖靈來的能力,就是向萬國的人傳基督的福音——而要完成這樣的使命,能說別國的話,是基本的前提。這就是神的愛,神愛世人,不僅將福音傳給他們,而且又在聖靈裏確保他們能夠聽懂。這地上每一個人,因聖靈賜下的這種能力,都在神的救恩之下了。同時,沒有任何人可以再用聽不到或聽不懂為理由,推諉基督的福音,抗拒最後的審判。第四、話,γλ?σσα就是使徒行傳2:3的“舌頭”。

然而,就是從使徒行傳2:4開始,這個簡單的“別國的話”被當代教會的靈恩運動偽造出一個全新的神學語言,“方言恩賜”——誰也聽不懂的靈語或天使之言,而且還煞有介事地給方言做出各種分類。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使徒行傳2章中的方言,別國的話或鄉談(2:6,2:8,2:11),本是聖靈衝破巴別以來語言壁壘的能力,為從使徒開始,將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萬邦。但是,今天教會所推崇的方言,與聖靈的目的針鋒相對,與聖經啟示針鋒相對:這是一種誰也聽不懂的奧秘之言,它真正的功用不僅在混亂主的正道,而且攔阻了教會的地極使命。我一點兒也不否認“靈語”的存在,盡管其中一定有一部分人是合夥裝假的;但有些確實出於某種“靈”。這種“靈語”不僅在“教會”中存在,在外邦人和異教中都存在。童年在中國東北農村,這種具有薩滿教色彩的“靈語”並不罕見(馬可福音1:34,7:35)。但聖經從未教導這樣的“靈語”:三位一體上帝沒有說過這種方言,天使也沒有說過,先知和使徒都沒有說過(民數記12:8,申命記29:26;以賽亞書 45:19,48:16-17;尼希米記8:8;約翰福音4:26,約翰福音9:37,18:25;希伯來書12:25;使徒行傳7:38,10:7等);初代教會和古代以及中世紀的教會沒有說過(Irenaeus和Tertullian偶有提及指的也僅僅是“教會裏有說各種語言的人”)。四世紀的說法隻是“gifts of either speaking or interpreting divers kinds of tongues”(Hilary of Poitiers, 360)。中古教會甚至直到路德的時代以及十九世紀,“方言”根本不是神學話題,因為它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靈語式方言”完全是一種現代的假冒或現代的假問題。其中東正教對使徒行傳中的方言的解釋,更接近常識:“當五旬節時,聖靈降臨在眾人身上,聖靈便“即時口譯”把使徒講的道翻譯成每位聽眾的母語”。

四、百年失妾

時候到了,我們要直麵混亂教會整整一百年時間的“教會方言”。泛濫一百年的靈恩運動將“說方言”視為重生和侍奉不可或缺的標誌;而福音派隻是五十步笑百步,承認說方言這種聖靈恩賜,隻是拒絕將之上升為重生的必要條件和教會聚會的核心事件。然而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教會方言”是一場百年騙局,是人為製造出來的,被魔鬼使用的一場陰謀;旨在混亂主的道,蒙蔽明明白白的福音。我拿什麽來比喻教會被“方言”擄掠的百年曆史呢?“當以色列中沒有王的時候,有住以法蓮山地那邊的一個利未人,娶了一個猶大伯利恒的女子為妾。妾行淫離開丈夫,回猶大伯利恒,到了父家,在那裏住了四個月”(士師記 19:1-2)。妾行淫離開丈夫,在“伯利恒”一住百年,等候尋回和救贖。

1、彌天大謊

靈恩派炮製“教會方言”的騙局是從無中生有的造字行動開始的;而改革宗的神學字典完全人雲亦雲,助紂為孽(比如2009年台北翻譯出版的“時代巨著”《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1345-1350)。首先我們要知道,聖經所有關於“說方言”的基本用字首尾是一貫的,就是馬可福音16:17所奠基的,而使徒行傳2:4進一步確認的那個“方言”。馬可福音的說法是γλ?σσαις λαλ?σουσιν καινα?ς,中譯說新方言。“新”是最後一個字,“說方言”的核心字是兩個,動詞λαλ?ω(說),與名詞γλ?σσα(舌頭、話語、地方或文化方麵的特別語言)。使徒行傳2:4的說法是 λαλε?ν ?τ?ραις γλ?σσαις,隻是在這兩個核心字中間插進了“別國的”(?τ?ραις)這個形容詞而已。總而言之,“說方言”的希臘詞就是λαλ?ω γλ?σσα。新約“說方言”一詞用的都是這個詞組(隻是個別詞格略有變化)。換言之,新約聖經所說的說方言,從始至終就是馬可福音16:17和使徒行傳2:4的“說別(國)的話”。而這也是教會曆來的基本共識,所以說方言從來沒有成為教義曆史的重要話題。

但是,據說根據“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結論”,γλ?σσα被翻譯成“靈語”或“舌頭卷起來說話”;同時,有人將λαλ?ω γλ?σσα合並成一個字,創造出一個新的英語單詞,glossolalia,專用來指“舌音”或“方言”。這就是今天教會流行的“方言”一詞。最早使用這個字的人是英國聖公會的Frederic William Farrar,他1831年出生的印度,那裏是印度教“梵我合一”的觀念和“念佛”之“靈修傳統”的祖國。Farrar因此相信眾教合一與普救論,1879年,這位假師傅在他的著作Life of St. Paul中發明了glossolalia這個詞,算是送給新世紀或百年失妾的禮物。20世紀靈恩運動的領袖Charles Parham 以及William Seymour等人,不過是這位謊言之父的繼承人。1972年,多倫多大學的“語言學家”William J. Samarin提升了“Pentecostal glossolalia”的“學術品質”,他的研究是建立在教會實踐以及異教語言中glossolalia的基礎之上的。美國精神病學家或人類學家Felicitas Goodman通過靈恩派教會和其它族裔glossolalia現象的研究,結論說,在語言學的角度看,無論是內部結構還是語音要素,靈恩派的方言和各種異教的方言沒有任何區別(Goodman, Felicitas D.,Speaking in Tongu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 Glossolali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然而福音不是舌音,乃是清清楚楚的聲音;方言不是妖言,而是愛的話語。

2、返回聖經

讓我們再一次把所有關於“方言”的經文全部找出來(為節省時間,僅以和合本為例)。舊約共10次關於方言的記述,都與使徒行傳2:4一致,講的就是“別的語言”(創世記10:5, 10:20,10:31;以斯拉記4:7;尼希米記13:24;以斯帖記1:22,3:12,8:9;以賽亞書19:18;撒迦利亞8:23) 。我們可以這樣說,靈恩派所強調的“靈語”,在舊約中沒有一個人擁有這種恩賜,天使也沒有。不過先知預言過未來神的子民不得不說方言:“你必不見那強暴的民,就是說話深奧,你不能明白,言語呢喃,你不能懂得的”(以賽亞書 33:19);“你奉差遣不是往那說話深奧,言語難懂的民那裏去,乃是往以色列家去。不是往那說話深奧,言語難懂的多國去,他們的話語是你不懂得的。我若差你往他們那裏去,他們必聽從你”(以西結書3:5-6)。然後我們看新約的相關記述:四福音書除了馬可福音16:17以外,耶穌從未說過“方言”;福音書作者也沒有提到過方言。而馬可福音16:17是這樣說的,“信的人必有神跡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這隻是關於使徒行傳2:4的預言;與“靈語”沒有任何關係。使徒行傳其他兩次提到“方言”:其一是使徒行傳10:46,在該撒利亞,“因聽見他們說方言(λαλο?ντων γλ?σσαις),稱讚神為大”;這是證明,使徒行傳2:4中的聖靈,也這樣與彼得同在;其二是使徒行傳19:6,地點在以弗所,“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或作又講道)”;這是證明,使徒行傳2:4中的聖靈,也這樣與保羅同在。換言之,這兩處“方言”與 使徒行傳2:4“別國的話”當歸入一類。

真正引起爭議的是保羅在哥林多書信中談論的方言。新約聖經討論“方言恩賜”有兩個特點,一方麵,在眾使徒中,隻有保羅這樣連篇累牘地將之上升為“神學問題”——因為和12使徒相比,隻有保羅是外邦人的使徒;他必須麵對方言問題。另一方麵,保羅隻對哥林多教會討論方言問題,這不是偶然的。絕非聖靈偏待人,隻給哥林多教會的人更多恩賜,特別是方言的恩賜。這種流行的釋經等於指控上帝是說謊的。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麵來討論哥林多現象。一方麵,從查經的角度看保羅到底在說什麽。需要提醒的是,和合本翻譯的時候,靈恩運動在美國正方興未艾,這極大影響了哥林多書信的翻譯。另一方麵,我們要考察哥林多這座城市,探究為什麽隻是在這座城市中,方言才成為突出的傳道問題。此外,請注意,保羅是在寫給哥林多的書信中提醒教會:“免得撒但趁著機會勝過我們。因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詭計”(哥林多後書6:11);“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哥林多後書4:3-4);“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哥林多前書13:11)。這不是偶然的。靈恩派的方言,就是小孩子的把戲,在於蒙蔽福音,背後就是撒旦的詭計。

3、哥林多書

還是拿聖經來。保羅隻在哥林多前書12-14章中談論“方言”問題,而哥林多後書已經不再是問題了。哥林多前書1:10-11極為清楚地告訴我們,哥林多教會紛爭的根本原因是不說“一樣的話”:“弟兄們,我借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隻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因為革來氏家裏的人,曾對我提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分爭”。一個非常吊詭的現象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談論方言主要是負麵的,在於強調避免方言引起的教會紛爭;但靈恩派完全反其道而行,高舉方言,偏要說方言,並將之視為一種屬靈恩賜,甚至是重生的必要標誌。這不是神說的。哥林多前書12章中有三次或5次提到方言,其中12:10說,同一位聖靈賜下說方言的恩賜,“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我們看見,這裏的方言是可以翻譯的,根本不是沒有人能懂的非人話。哥林多前書12:28與12:30都可歸入此類。也就是說,這裏的方言仍然是使徒行傳2:4“別國的話”。 哥林多前書13章兩次提到“方言”。13:1,“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一方麵,我們看見所謂 “萬人的方言”就是萬國的語言;而“天使的話語”是與之並列的,根本就不是“方言”的一種。而且考察這裏的語境,這隻是比喻(哥林多後書11:14),為強調愛心問題。為此,哥林多前書13:8再一次加以說明:方言的恩賜與愛心必須結合起來。

更可能引起爭議的是哥林多前書 14章中的“大量方言”。然而真正造成歧義的主要是翻譯問題。事實上保羅繼續延續13章的話題:方言恩賜與愛的關係,並進一步引申到說方言和講道的關係上來。以14:2為例,“那說方言的,原不是對人說,乃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聽出來。然而他在心靈裏,卻是講說各樣的奧秘”。KJV是這樣翻譯的:For he that speaketh in an unknown tongue speaketh not unto men, but unto God: for no man understandeth him; howbeit in the spirit he speaketh mysteries。因此這節經文的基本意思乃是這樣:因為說別人不懂的話的人,就不是在對眾人說,隻是對神說;因為沒有人能明白他說什麽;他隻是在聖靈裏談論一些隱秘的事。請注意,和合本把聖靈翻成心靈,而這裏的聖靈恰恰就是使徒行傳2:4賜下“別國的話”的同一位聖靈。哥林多前書14:23-24,26-27談到“通方言的”,“翻出來”,再一次告訴我們這方言無非就是“別國的話”。所以整本聖經的啟示都是一樣的。而“奧秘”這個字未必專指天國的奧秘,也常常指別人聽不懂的話。另外一處引起爭議的是14:14,“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禱告。但我的悟性沒有果效”。這話可以這樣翻譯:“我若用聖靈所賜的方言禱告,我的悟性就沒有果效”。也可以根據常識解釋:我用英語禱告和用中文禱告,“果效” 完全不同。其實14:16說的更為清楚:“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包括哥林多前書14:19 的那個“悟性”,翻譯得有點玄之又玄(“悟性”本是佛教用語)。νο?ς也可以指理解能力,包括願意理解和關心別人的愛心能力。這樣解釋就更與這三章的語境一致了。保羅無非在強調,你們不要賣弄,反要有愛心‘;而用大家都懂的語言講道,更是真愛了。此外,哥林多前書14:22a也需要重新翻譯,“這樣看來,說方言,不是為信的人作證據,乃是為不信的人”。我的譯法是:“因此所有這些方言,不是信的人的記號,乃是不信的人的記號……”不信的人根本沒有神的愛,不會考慮別人是否聽得懂。 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理解,“愛的頌歌”(哥林多前書13:4-8a)插在哥林多前書11-12與14這些“論方言”內容中間,特別是是插在哥林多前書13:1和13:8前後兩次對方言的否定之間,是非常突兀的。常常誦唱“愛的頌歌”的人是否想過,哥林多前書13章裏麵,為什麽屬靈恩賜的“方言能力”會與“愛的頌歌”對立起來呢?而愛的頌歌到底在針對哪一種現實呢?為什麽這愛的頌歌用八個“不”字這種否定的方式來表現呢?那被“不”掉的八種現象恰恰就是哥林多現象的本質,而其本質,源於方言或別的語言引起的紛爭。哥林多前書從開始就是要處理哥林多教會的分門結黨,而這紛爭的主要原因,是言詞、言語和方言問題,是“智慧的語言”或“高言大智”以及“辨士”的問題(哥林多前書1:5,1:10-13,1:17;1:20;2:1-5,2:13;3:3-5,3:18-23;4:20,11:18-19;12:12-31)。特別是,保羅激烈地宣告:“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4:20)。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們必須認識哥林多。

4、哥林多人

哥林多是一間國際大都會,多種語言在此交匯,這一點哥林多獨一無二;而多元語言以及“亞文化”問題一定成為教會的重要難題。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是以賽亞和以西結預言的強暴之民,操難懂晦澀之言,但神有能力讓他們也聽懂福音。無論如何,相對來說,方言問題是哥林多教會獨特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創建的,他給他們至少寫過四封書信(哥林多前書5:9;哥林多後書2:3,7:8),顯示那裏問題的嚴重性和保羅對他們的極度關注(哥林多前書4:14-15;哥林多後書10:13-14)。不過從哥林多教會出來的信件無法找到了,這為解釋保羅的哥林多前後書製造了麻煩。但是,如果我們深入了解哥林多這座城市,並對照聖經其他書卷的教導,以及古代教會的傳統(這三者缺一不可),還是可以辨認個中原委。

哥林多位於連接希臘大陸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地峽上,一直是國際商業和文化走廊。在羅馬人到來之前,哥林多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因此就成為各殖民地語言多元共存的中心。主前146年,哥林多被羅馬人Lucius Mummius Achaicus攻毀,Mummius從馬其頓移入了23500名士兵,大量哥林多人被殺或逃亡。在隨後大約100年的時間裏,哥林多原初居民所存無幾。這也意味著,這座城市幾乎沒有本地方言。主前44前,羅馬皇帝凱撒開始重建哥林多,並使該城成為亞該亞行省的首都(Appian Rom. Hist. 8.136)。隨後,凱撒在帝國各處的殖民地移民,包括自由民與退伍軍人。羅馬帝國是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這些來自不同地區心懷不滿的新移民操持各種方言。保羅到達哥林多的時候(使徒行傳18:1-28,大約在主後50年初),她已經成為亞該亞省最大的城市,羅馬帝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羅馬和亞曆山大)。那時候哥林多的人口在10-15萬人之間(James Wuseman,1978)。這些居民有兩個特點,第一被稱為世界居民(cosmopolitan),該城幾乎沒有一位是本地居民,都是地中海各個角落聚集來的移民;第二、大多數被稱為“一群外來的惡棍賤民”(a crowd of scoundrelly slaves,Patton, Greek Anthology, 9.284)。不僅如此,該城有兩年一度的“國際運動會”或“地峽競技會”(the Isthmian Games,哥林多前書9:24-27),僅次於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也深化了多種方言並存的局麵。哥林多人以偶像崇拜、富庶、淫亂和雄辯聞名於世(哥林多前書6:9-8:13;10:1-22。

在這些居民中,包括大量羅馬人、希臘人和猶太人混居其中,而猶太人的公會也占有一席之地,公會頗有實力(使徒行傳18:4);他們常常因“言語”問題挑起事端(使徒行傳18:15)。而哥林多教會中就包括各種人:猶太人、希臘人、羅馬人、自主的,為奴的等等;語種不同,語言習慣也不同(使徒行傳18:8)。新約聖經提到哥林多教會17個信徒的名字,8個人是拉丁名字,羅馬人;9個人是希臘名字(John MxRay,2003)。其中“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羅馬書16:23)應屬於哥林多的貴族階層。在保羅時代,哥林多的第一語言或官方語言應該是拉丁語。其次是泛希臘語(Panhellenic)與之競爭,兩者情況很像魁省法語與英語的關係。然後是猶太人和希臘人又互相傲視(哥林多前書1:22)。哥林多作為羅馬帝國第一大希臘城市,也充斥著不可一世唯我獨尊的各類希臘哲學流派:柏拉圖主義、諾斯替主義、新柏拉圖主義、伊壁鳩魯主義、斯多葛學派、犬儒主義、懷疑主義……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哲學語言”。再次則是來自亞細亞、埃及和波斯等地的各種神秘宗教語言,哥林多是眾神狂歡之地,那裏至少有26個希臘羅馬神祗的“座位”(Pausanias,約180)。而羅馬帝國的主流信仰是皇帝崇拜和泛靈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當時教會的主流語言是亞蘭語和希臘語,其次是拉丁語和希伯來文(Merrill C. Tenney,1955)。不僅如此,哥林多教會像初代教會一樣,常在不同成員家庭中聚會(哥林多前書16:19;羅馬書16:5等);每一位“開放家庭”的人,都可能主張自己的語言和習慣(哥林多前書1:12)。

5、神就是愛

勝過這個難題,唯有靠神的愛(哥林多前書13:1-13)。所以保羅在哥林多這樣傳福音:“20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什麽樣的人,我就作什麽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23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0-23)。讓我們感謝主,一方麵,上帝是說人話的上帝,為使人能明白和認主。我們所信的上帝,就是聖經啟示的那位上帝,因此神才被稱為我的神(希伯來書8:10,11:16)。蛇說舌音,“豈是真說”。但耶穌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耶穌是人的樣式,是基督徒的樣式;耶穌說: “我從來是明明地對世人說話”(約翰福音 18:20a)。另一方麵,上帝是愛我們的上帝,我們要在愛中傳福音——為了愛教會要說 “別國的話”;如同耶穌為愛降卑自己,與我們認同。使徒要在敵人麵前順服這份愛。所以就是在哥林多,“9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隻管講,不要閉口。 10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使徒行傳18:9-10)。願感動保羅的靈,也加倍感動我們(列王記下 2:9),阿門。

任不寐,2013年10月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