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歲月年輪(六)

(2017-08-31 18:33:31) 下一個

     第一章   走出大山(10) 

                蓬溪縣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地形屬丘陵地帶。翻身鄉又處縣東北邊,四周被大山包圍。如果老家李家灣是山腳,向家灣在山腰,那申家灣就是山頂了。一九五七年初夏,我家搬到了這裏。  

              說是山頂,其實從四十多級石板梯坎爬上坡來,放眼眺望,卻是一片山巒重疊的丘陵。這裏山脈綿延,峰巒起伏。山間小路,盤旋曲折,猶如銀色腰帶纏繞群山。山上多為柏樹,在夏日陽光下,枝繁葉茂
挺拔蒼勁。

              順著石塊鋪成的山間小路,邊走邊腑視四周的梯田,隻見層層梯田拾級而下,彎彎曲曲,巧奪天工。梯田與梯田首尾相連,層層依偎,高低錯落,向遠處延伸;一塊塊梯田,就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吹奏著悅耳動聽的田園曲……。

               在三麵梯田的包圍中,靜臥著一片青磚瓦房,結構像個“回”字型,住著四十幾戶人家。我家住在外麵一圈。正房原來是個雜貨店鋪麵,有點大,沒有門,每天上下門板。另兩間蓋在三級保坎以下,一間幺爸一家住,另一間是灶房,上下往來極不方便。申群海仍然是社長兼支書,占著裏圈四間房子,獨斷專行,威風霸道。幺爸說,我家房子分得這麽糟糕,一定是申群海使的壞!有啥法子?胳膊擰不過大腿。
   

      到了申家灣,婆婆做不動了,很少下地,我就是半個勞力了,每天活路就是割豬草,放牛。社裏一共六條水牛,放牛娃年齡和我差不多,可惜我已記不起他們的名字啦,反正不是張二狗,就是李四娃之類的。在家鄉秀美的山水風光裏,大自然親切懷抱中,童年的勞動生涯快樂無比,回味無窮。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是清代詩人袁枚描寫牧童們快樂悠閑的優美詩句。

 


              清晨,我們六個小夥伴騎上水牛,像出征的將軍,威風凜凜出村,來到小溪邊。青青溪邊草,藍藍的天空,加上清澈見底的溪水,以及水中穿梭的小魚,讓水牛們悠閑吃草,與水中的魚兒追逐,並時不時躺在水中洗個透涼。我們要麽下河打水仗,遊水(狗刨),要麽上樹抓知了。無拘無束,愜意無比!
 

 “牧童歸去橫牛背”傍晚,我和小夥伴們玩累了,便騎上肚皮滾圓的水牛,穿越那一片片茂密的柏樹林,沿著彎彎小路,層層梯田,回到灣中,在家人期盼的眼神裏度過快樂的一天。

               我們也幹過壞事。記得有一次,我們玩打仗累了,倒在陰涼的樹下呼呼大睡。兩頭水牛,闖進紅苕地裏,橫衝直撞,拱翻一大片長勢正好的紅苕,回家後,遭到申群海好一通臭罵,還扣了幺爸和張二娃爸爸的公分。
 

         要在丘陵地帶種水稻,水是個大問題。年年秋冬明春,鄉親們都要上山挖魚鱗坑,來年好蓄水灌溉層層梯田,保證當年稻穀收成。好在這幾年老天長眼,風調雨順,水量充足,稻田裏的水常常是滿滿的,裏麵還養了很多鯽魚。
 
             幺爸找人給我做了個捕魚的籠子。籠頭像個鴛鴦頭,籠身像撮箕,綁上一根五六米長的細竹竿,看上去精巧別致,用起來得心應手。家鄉竹林似海,侍弄竹器的能工巧匠特別多。
  

         端午一過,田裏稻秧已半人高。田裏水淺,清澈見底,是魚兒最活躍的時候。我肩扛魚籠,在田埂上站定,放眼搜尋水麵。隻見五米遠處,水麵不停地翻動,有魚!我迅速取下籠子,看準漣漪中心,“嗖”地一下,扔出手去,正好罩住,快速回拖。急切提起一看,一陣狂喜,抓住兩條鯽魚!一條足有三兩!一下午,我捕了兩斤多鯽魚。悄悄拿回家來,婆婆一頓誇獎!真真喜不自勝!晚飯狠狠吃了一頓!

              五月份,又是捉黃鱔的好季節。吃過晚飯,農戶們三倆一群,打著火把,手提巴籠,來到田間。他們高舉火把,沿梯田埂壁細細查看。一旦發現有小洞,便拿出預備好的半幹半濕的稻草把子,點燃後對準洞口,一人用草帽朝裏搧煙。不會兒,洞中黃鱔經不住煙熏火烤,昏昏然伸出腦袋,另一人眼疾手快,伸手逮住鱔頭拖將出來,塞進巴籠。整個過程不過兩三分鍾,配合默契,一氣嗬成。

              立秋後,又到一年中最繁忙季節。先割穀,後栽秧。申家灣男女老少,一齊上陣,搶種搶收。人人爭先恐後,個個揮汗如雨。白天,田間地頭,人聲鼎沸,吆喝陣陣。晚上,家家舂新米,打糍粑,釀米酒。眼望著靠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人們臉上寫滿了興奮,快樂和滿足!

              一九五七年的家鄉,還是一個豐收年。      
             

         九月一號,幺爸和李武德帶我到鄉裏正式念書。

              那天,李武德一到我家,我就急忙打聽唐菊娃子。他很不情願,慢條斯理地講了她的近況。我搬家後不久,唐菊娃子爸爸上山砍柴時,不慎摔斷右腿,臥床好久了。唐菊娃子每天除了打豬草,下地幹活還要幫她媽做家務,照顧她爸,很是辛苦。我聽後,發呆好一陣,心中十分難過。
   

           我第一次來到鄉裏,禁不住東張西望,瞧不夠,聽不完,覺得一切都很新鮮。幺爸和李武德倒是輕車熟路地先把我帶到小學校,報名入學。

                學校聽了我的情況,對我以前的學習根本不予承認,不同意我插班,說不符合政策,沒有先例。後經幺爸反複要求,校長要考我。考就考,我才不怕。記得當時有兩個老師,分別出了幾道語文和算術題給我做,我很容易就完成了。最後,在他們詫異的眼光中破例收下了我,編入一年級二班,開始後半學期的學習。

               鄉中心小學是政府辦的公立小學。學校建在山坡上一個舊廟裏,沒有廟門,四處通風。廟四周數十顆參天鬆樹高大挺拔,看上去給人莊重肅穆的感覺。廟中央有一個很大的操場,坑窪不平,操場一頭豎立著丈高的舞台。操場四周散落著十來間平房教室,相互距離較遠,上課時,互不打擾,倒是讀書好地方。學校還是鄉裏開大會,唱戲,放露天電影,文藝演出的場所。

               學校老師多為二三十來歲的年輕人,他們穿著樸素大方,對人和藹可親,禮貌熱情。有幾個女老師中有穿列寧裝的,還有穿背帶褲的,真新穎。

               學生來自全鄉各合作社,大約四百多人,全是走讀。每天一到中午就熱鬧啦,學生們三五成群,拿著從家帶來的鍋碗瓢勺,大米,柴火到操場上,廟外山坡上,用石頭支鍋煮飯。水從學校水池中取,菜是家裏帶來的鹹菜,豆瓣等現成品。一會兒,就見這裏點火,哪裏冒煙,一片熙熙嚷嚷。吃完飯,還要把現場打掃幹淨,才能回教室上課。

               我第一次離家上學,哪會做飯呀?好在李武德小組裏幾個大同學,每人勻一口飯給我,才沒讓我餓肚子。聽別人說幺爸到街上下館子去了,我很生氣,回家一定要告訴婆婆!

               李武德已經六年級了,年底就小學畢業,明年要去縣裏上中學了,我怎麽辦呢?        

 

 

            第一章   走出大山(11)
                                

          一九五八年是狂熱,躁動的一年,是在中國曆史上很值得書寫的一年。 
那年我已滿八歲,很多事情似懂非懂,但家鄉那場聲勢浩大的運動,至今仍舊印象頗深。

                八月,翻身鄉變成翻身鄉人民公社,申家灣合作社改為翻身大隊,申群海還是支書兼大隊長,更加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一時間,灣裏發生了巨大變化。所有房屋牆壁上寫滿了紅色標語:“大躍進萬歳!”“人民公社萬歳!”“趕英超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幾個年輕男子,從附近坡上砍來柏樹鬆枝,在灣進口處搭了個彩門,上插三麵紅旗。大門兩邊分別寫著:“今年晚稻超六千,明年畝產上一萬!”

                大隊成立那天,申家門前彩旗獵獵,人聲鼎沸!一股浮誇旋風正鋪天蓋地刮起來。

                申群海雙手叉腰,臉紅筋漲,聲嘶力竭地作動員:“…… 堅決執行公社陳書記指示,今年產量一定要達標,我們隊絕不當小腳女人!”擁擠的人群中立刻一陣騷動。多數人頭腦發昏,高亢激昂,大聲附和:“要得嘛!膽大乘龍,膽小騎鼠!”“不當小腳婆娘!”“……不當龜兒子!”也有少數清醒者, 噓聲道:“六千斤,涮壇子!”“吹死牯牛不償命!”“發燒!”但很快又被更大狂熱浪潮淹沒。

               我在鄉(現在叫公社)小學聽老師說過,廣西有個容縣,水稻畝產達到十三萬斤,放了個大衛星!人民日報都報道了。天啦!簡直瘋了!大街上狂熱,誇張的宣傳畫猩紅醒目,隨處可見。連統計公社各生產隊糧食產量都用宣傳畫來示意。產量第一的大隊畫顆衛星,依次為:火箭、飛機、火車……小腳女人。翻身大隊在畫上的位置是汽車。看來申群海今年無論如何不願落後,開完會便急匆匆上報了晚稻畝產七千斤。嗬,信口又漲一千斤!

              那時節,天天新花樣,月月有變化。人們馬不停蹄地你追我趕,都跟不上時代節奏。剛放完糧食產量衛星,上麵又要求各鄉土法煉鋼。申家灣地處偏遠,生產落後,半點工業基礎都沒有,實在無法煉鋼。公社就下了個讓大隊上交木材的任務,說煉鋼用。還說,這是政治任務,必須完成。不到三天,申家灣各山坡上大小樹木被砍光伐盡,光禿禿一片荒涼。

              從隊裏往公社運木材可是個苦差事。申家灣到公社有八裏路遠,那時沒通公路,隻能肩背人扛走山路,勞動強度可想而知!鬼曉得最後煉出鋼沒有。

              國慶節後,大隊辦起了公共食堂,全灣男女老少集中在一起吃大鍋飯。各家各戶的鍋碗瓢盆,隻要是鐵的一律上繳,集中起來拉到縣上,煉鐵。各家不得儲糧,所有食物包括糧食、臘肉等全部交到食堂。

              大鍋飯開始還真好吃!

              大隊在進灣入口處用竹子搭建了一間簡易食堂。灶上一口鐵鍋直徑起碼有兩米,用來煮飯。鍋蓋是竹蔑編的,拴根繩子掛在竹樑上,揭、蓋很方便。另一口小點,炒菜用。房間裏還擺放著十幾張竹桌、竹凳,足夠全灣人用餐了。

              早飯一般是稀飯,饅頭,鹹菜。中午吃得好些,基本上頓頓有肉,有菜有湯。有時,大米飯中參雜著臘肉顆顆,聞聞都香。晚上要差點,雖然吃紅苕,但都是用油煎的喲!還有粉條蔬菜。我清楚記得,那段時間,隊裏一個月要殺兩頭豬。

               吃飯的時候,歡聲笑語,氣氛熱烈。人人笑容滿麵,個個嘴不歇氣,或一家人一桌,或幾個要好的一桌,無拘無束,談笑風生。不夠再添,飯菜管飽。真舒心呀,過大年也不過如此吧。

               我家始終一桌吃飯。開飯前我和中福兒提前跑到食堂占坐,幺爸打好飯菜,婆婆、幺媽才來。吃完飯不收一分錢,拍屁股走人,該幹嘛幹嘛,碗都不用洗,太享福了!要是一直這樣該多好呀!

               突如其來的驚人變化簡直讓人們難以相信,是在做夢吧?共產主義真的提前到來了?這樣的日子能長久嗎?管他呢,先顧眼前吃飽,誰去管以後!

               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空氣裏充滿浮躁的味道。無謂攀比,盲目樂觀。幹部群眾沉浸於集體的狂歡。既然上麵號召敢想,敢說,敢幹,跑步進入共產主義,低下群眾當然沒理由不響應,不緊跟了。

               幹部們絞盡腦汁,想的是如何完成那虛無縹緲的指標,群眾憧憬著一天勝過一天的大鍋飯日子,誰還有心思種莊稼?

               成熟的晚稻沒人收,爛在地裏了。可是,一切都無人問津,人們繼續狂熱,發燒!
 
              就在這時媽媽帶著姐姐,弟弟從部隊回來了。是一個叫楊福庭的叔叔送回來的。爸爸回不來,說是蔣介石要反攻大陸,部隊要戰備,軍人不準請假。
   

          那是一次全軍大規模的家屬還鄉。
   

          媽媽和姐姐分坐兩乘滑竿回來的。
  

         我快步地跑到媽媽身邊,隻見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正在媽媽懷中酣睡。頭上戴了頂小遮陽帽,紅撲撲小臉圓圓的,小手小腿像藕節,好可愛!這一定是我弟弟吧?婆婆不久前給我講過的。

           “這是你弟弟!” 媽媽還是那樣和藹可親,拉著我問這問那,還給我買了個新書包。        
          “他叫趙平,快半歲了。”姐姐下了滑竿,過來給我介紹。
           

        姐姐長高了,比以前漂亮了。可一見她左鼻梁側邊的傷痕,我心中不免又自責一番。我盡量不看。
  

        姐很寬容,從沒怨過我。姐姐也是急性子,一進家門,就給我講沿途見聞。我問姐姐在部隊的事,她更來勁,滔滔不絕,沒完沒了,恨不得一股腦兒全告訴我。我喜歡聽姐姐講,感覺她見過大世麵,懂得真多。少年時代,姐姐對我影響很深。
     
             媽媽一回來,家裏就擠了。婆婆不顧媽媽再三反對,堅持搬到灶房去住,說反正現在家裏不開火,她喜歡一個人清靜。我明白,婆婆為大家憋屈自己。我要跟婆婆住,婆婆不讓。幺爸用竹篾笆把大房從中隔成兩間。媽媽帶弟弟住一間,我同姐姐住一間。

             第二天,我帶姐姐去吃大鍋飯。姐姐哪見過這熱鬧陣勢?她很興奮,好奇,邊吃邊向我打聽。這回終於輪到我大吹特吹了。姐姐性格開朗,敢說敢幹,聽了氣話,一會兒就忘到九霄雲外,從不記仇。我就喜歡這樣。不過姐姐脾氣也倔,經常頂撞媽媽,隻是媽媽不跟她一般見識。

             姐姐很活躍,不到三天,她就跟灣子裏的娃子、妹兒混熟了。她跟我們講外麵的世界,她還會唱歌跳舞。她到哪裏,身邊都跟著一大群小崽兒,姐姐就是孩子王。

             又到秋季開學了。加上姐姐,灣子裏一共有六個娃兒在公社中心小學讀書。
  

         天剛亮我們就要起床趕路。太早,大隊食堂還沒開飯,大家書包裏裝上幹糧,就是兩個饅頭,水都沒有。八裏山路對這群年幼的孩子不算近。我倒是沒有問題,原先還要背柴米,我都過出來了。姐姐剛從城裏來,一下子哪受得了,晚上走回家時,兩隻腳板打了四個水泡。姐姐要強,不跟媽媽說,是我告訴婆婆的。婆婆拿針挑破水泡,用布包好。第二天繼續上學。

             幸運的是,學校的大鍋飯還在繼續吃。午飯,每人發一土罐罐米飯,澆蓋上菜,不收錢。夥食雖然不如大隊好,但吃飽沒有問題,總比自帶柴米,自己做飯強百倍啊! 

              申家灣的鄉親們在疑惑,興奮,狂熱,高燒中,剛剛度過夢境般的歲月不久,一場天災人禍不知不覺向他們襲來。

         

              第一章   走出大山(12)

             農曆驚蟄都過了,天還是沒下雨,而且天天晴空萬裏,半點下雨跡象都沒有。馬上要春耕了,人們有點忐忑不安,跑到大隊部去問:“申書記,好久下雨哦?”“秧田無水,啷個育秧?”

              申群海也慌了神,往公社電話不知打了多少遍,催問氣象預報,公社又催問縣裏,回答都不樂觀。去冬今春以來,雨量極少,各山坡上的魚鱗坑都快見底了。

               春旱!多年不見的春旱來了!
               在北方,去冬今春因降水稀少,上百萬公頃耕地遭受旱災,嚴重影響小麥生長。多數省春播靠人工挑水,人畜生活用水都很困難。南方部分水庫,小河80%幹凅,大麵積秧田育苗,嚴重受阻。江南大半農村一片驚恐不安,農戶們心急火燎。

               然而,這僅僅才開了個頭,大自然開始報複人類了。
  

               申家灣地處偏僻,消息閉塞,社員們對外界的惡劣情勢毫無知曉。就算個別幹部知道,也都噤若寒蟬,誰敢亂傳。有點資曆的幹部領教過57年反右鬥爭的厲害。

              上天眷顧四川,清明期間,盆地終於下了場雨。雖然雨量不大,但總算把秧苗全育上了。 
              去年搞土法煉鋼,坡上樹木被砍光,一半魚鱗坑垮掉了,一個冬季沒安排勞力上山整修。這回降雨隻蓄了三分之一的水量,為後來罕見幹旱,秧田缺水,最終產量大減埋下重大隱患。

              我和姐姐早出晚歸,繼續在公社小學讀書,而且都升了一級。有一次,我在街上又看見幺爸下館子。他每次到郵局取了爸爸的匯款,自己先吃一頓,而且從不叫我。我也不敢告訴姐姐,怕她回家吵鬧。

              公共食堂照舊開飯,飯菜質量可大不如前了。早飯是把包穀麵同紅苕混在一起,蒸成粑粑,顏色黑黃,粗糙難咽。中午也難見葷了,偶爾弄點臘肉顆顆悶在米飯裏,已經是大大口福啦。晚飯就是紅苕當頓,還連同紅苕藤藤煮一大鍋,吃久了惡心反胃!

             那會兒,農村還在搞“雙反”即:反貪汙,反浪費。食堂門口邊牆上貼一幅宣傳畫:兩個女人表情嚴肅在稱稱,下邊框一排紅字:“要算了再吃,不要吃了再算!”我現在都記得。

             和大多數家一樣,我家也把飯菜打回來吃。每天排隊打飯時,人們麵無表情,沉默寡言,報上人數,領到飯菜就走。以往喧囂熱鬧場麵再也不見,竹桌、竹凳靜靜地躺在那裏,無人理會。

             夥食越來越差,量也減下來了。盡管每次吃飯時,婆婆都會把她碗裏的飯趕些給我,可還沒捱到睡覺,肚皮又餓了。媽媽給我和姐姐每人兌了碗糖開水喝,才好受點。

             第二天早上又帶兩個幫幫硬的糙饅頭去上學。我們年幼,正長身體,餓肚子的滋味真難受啊!
  

             星期天想帶上魚籠撈點魚,可秧田已幹得裂口了,哪還有魚啊。

             老天真吝嗇,就是不下雨。坡上魚鱗坑早已幹凅,梯田中秧苗翹首待哺。有些秧田裂口已達一公分寬,秧苗開始泛黃。人都要急死了!

             看這架勢,今年穀子減產,鐵板釘釘!再不降雨,絕收都可能!過了端午,無水紅苕也種不下去。

             情況越來越糟,人們開始恐慌,牢騷怪話也憋不住了。
         “衛星上天,飯碗落地!”
         “小腳女人啷個嘛,走路穩當!”
         “亂整噻!這下遭報應了……”
         “……”

            人在大自然天災麵前顯得多麽渺小,多麽無助和無奈。此時,人們除了祈求老天快下雨,別無他法。
           申群海也不知躲哪去了?就算他在,他有三頭六臂,又能怎麽樣呢?

           申家灣的鄉親們哪裏知道,更大的災難正向他們一步步逼來。

           正當我們緊張不安的時候,爸爸出人意料地回來了,他要把全家都接到部隊上去。 
        “噢!早想離開這山溝溝了。”姐姐顯得很興奮。
        “婆婆也去嗎?”我小心問道。
        “當然!”爸爸語氣肯定。“要得!”我放下心來。隻要跟婆婆在一起,上哪都行!
           爸爸和媽媽到裏屋說話去了。

          我和姐姐出門玩去了。我找到玩伴張二柱,告訴他我要去很遠的地方了。二娃子沒說幾句話,我知道他難過,舍不得我走。我家搬來申家灣後,我倆最要好,後來還是同班同學。

          又過了兩天,怎麽沒動靜啊?我問姐姐:“姐,我們啥時動身?”姐姐小聲說:“婆婆不去。”
       “啊!這哪行?”我急忙跑到婆婆身邊,急切問道:“婆婆,你當真不去?...你不走,我也不走!”
      “孫兒啊,婆老啦,也走不動啦。婆這把老骨頭就想埋在家鄉。”婆婆有點傷感。
     “不用你走,有滑竿抬呀。”我隻想到婆婆的小腳。
     “……” 婆婆動了動嘴。
     “反正你不去,我也不去!”我態度堅決,毫不妥協!
     “不許這麽說話!”婆婆提高了聲調,旋即又輕聲說道:“孫兒啊,你已經長大了,要奔自己的前程,不能一輩子跟在婆婆身邊吧?你守婆婆這麽多年,婆婆已很知足了”婆婆真動容了。
     “婆婆,你不要我啦?”我鼻子一酸,忍不住眼淚下來了。我知道婆婆的性格,她是認真的。
    “媽,你就聽我一回吧,一切我都安排好了啊。”爸爸不知啥時走了過來,勸婆婆。
    “成林兒,你怎麽回事?昨天給你白說了一晚上啊?”婆婆大聲說道,原來他們早商量過了。
    “我……”爸爸語塞。
    “哇!……”我再也憋不住,失聲痛哭起來。我明白,這一切已無可挽回。
    “旭東,不要哭了。這樣,這次我們先去,把那邊弄規矩,明年一定接婆婆過去。”我知道,爸爸在騙我。 

        婆婆不去,幺爸一家自然不去,要留下來侍奉婆婆。 

        出發那天,天有點陰。爸爸雇了兩乘滑竿,媽媽抱弟弟坐一乘,我和姐姐一乘。爸爸走路。
        婆婆帶領幺爸一家,還有部分鄉親給我們送行。媽媽和姐姐先走一步。

         我拉著婆婆的手,久久不願放開,我要多看看婆婆。一陣微風吹開婆婆頭巾,卷起絲絲白發。

        婆婆呀,是你含辛茹苦把我帶大。
        你從小就寵我,慣我。你寧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讓我吃一點虧,受半點委屈。
        婆婆呀,我生病,你心疼;我快樂,你欣慰。你給與的是媽媽的愛,盡的是爸爸的責。 
        婆婆呀,我是天天跟著你長大的呀。你到哪,我到哪。房裏屋外,田間地頭,形影不離的呀!
        婆婆呀,你給我的愛比天大,比海深!你無私無怨帶大了我,老了你自己。現在要我離開你,我邁不開腿呀!
        眼望婆婆臉,想到婆婆的愛,想到即刻就要離開,我再也忍不住,眼淚不知不覺就下來了!
        婆婆轉過身去,抬手擦眼淚。我心裏發顫!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生離死別呀!
     “好孫兒,快走吧!你媽都走遠啦。”婆婆轉過身來,淚眼婆娑,推開我的手,催我上路。
        爸爸也在遠處向我招手。

        我再次望著婆婆,“噗”地一聲跪倒在地,給婆婆磕了一個頭,步履沉重地走了。
        那一刻,婆婆和我朝夕相處的一幕幕情景,在腦海中迅速閃現,淚水怎麽也止不住!

          我邊走邊擦眼淚,一步三回頭呀!遠處,婆婆站在田埂上,朝我不停地揮手。

          微風中,婆婆的身影漸漸模糊了……
 
          爸爸帶我追上了媽媽和姐姐。媽媽帶弟弟早坐上了滑竿,另一老鄉肩扛另一滑竿跟在後麵走。姐姐朝我擠擠眼,我知道她想坐滑竿,便佯裝不知,我要和生我養我的這片故土作最後告別。

           繞過層層幹凅的梯田,來到我曾和灣裏同伴放牛的小溪旁。溪水早就斷流,小草枯萎,樹葉飄澪,一片衰敗景象。曾幾何時,牛郎們或沐浴著清晨和煦陽光,或身披傍晚金色霞光,放牛草灘,溪水嬉戲,捕魚捉鳥,談天說地。自由自在,盡情享受大自然!

          今天我要走了,那詩情畫意般的幼年勞動情景,隻能成為永久的甜蜜回憶!
      
          爬上高高鬆林坡,映入眼簾的是遍地樹樁,一片荒涼。原來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蒼鬆翠柏,不知何日再現。俯瞰申家灣,朦朧而安靜。那有我的家,我的小夥伴,我的叔叔嬢嬢,還有那慈愛的婆婆!
          我深深地祝福心地善良,勤勞樸實的鄉親們,願蒼天庇佑你們,度過災難,迎來新生!

          再見了!大山!
          再見了!申家灣!

 再見了!親愛的婆婆!
          再見了!生我養我的美麗家鄉! 

          我的眼睛再次濕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