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麗人

旅行足跡,健康生活,飲食營養
個人資料
白水之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6春意大利自由行(八): 羅馬中區(萬神殿和四河噴泉)

(2016-04-29 10:16:15) 下一個

羅馬 4-中區(萬神殿和四河噴泉區)

      P 1,2,3  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正麵和背麵       聖母大殿又稱馬傑奧爾聖母瑪麗亞大教堂。與另外三座大教堂:拉特朗聖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城外聖保祿大殿(Basilica di San Paolo fuori le Mura)和梵蒂岡聖彼得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羅馬天主教四座特級教宗大殿。大約建於公元四世紀,鎏金天花板修建於15世紀。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聖母命名的教堂,該教堂有一個伯利恒地下室(注:伯利恒是耶穌的誕生地),其內安放著金製的象征耶穌出生的馬槽和銀製的聖嬰搖籃,表達信徒對耶穌的無限崇敬。

P 4,5 聖母大殿主廳和側廳

P 6  鎏金穹頂

P 7  大門內測

P 8,9  大殿內小教堂和祭壇

P 10,  11  地下室和銀製聖嬰搖籃

P 12  懺悔室-神父在工作,小夥子在猶豫是否要懺悔嗎?

P 13,14  聖母大殿廣場(Piazza del Santa Maria Maggiore)和廣場上持槍警衛

P 15  銀塔廣場(Largo di Torre Argentina)邊的小教宗塔(Torre del Papito)

P 16,17  銀塔廣場上的祭祀區遺跡(Area Sacra) 大約建於公元前三世紀,包含四個古代祭祀神殿,分別祭祀不同的神,中間那個殘留六個圓柱的圓形神殿是用來祭祀幸運女神的。

P 18,19  聖安德烈教堂(Basilica di Sant'Andrea della Valle)   是一間樞機領銜教堂。注意,第二張照片中安德烈被訂的X型十字架與傳統的十字架完全不同。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基督教的曆史。基督教產生於公元1世紀的耶路撒冷地區,隨後教會的中心逐漸轉到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從公元1世紀到4世紀初,羅馬帝國皇帝一再對基督徒進行迫。從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13年皈依教會,到狄奧多西一世392年宣布基督教為國教,曆經了多次宗教爭端。直到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東西教會也隨之分裂。實際上東方正教會(東正教)與西方羅馬教會(天主教)完全分裂前,之間的歧見和傳教活動已長期存在。

安得烈是耶穌十二個門徒中的第一個門徒。他是西門彼得的兄弟;相傳他曾是為耶穌洗禮的施洗約翰的門徒,後在希臘被釘X型十字架而死。殉葬時,他自認不配釘與耶穌相同的十字架而選擇了X架。我上一篇梵蒂岡遊記提過,彼得在天主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認為是教會的基石。據說作為彼得兄弟的安得烈,後來主要在地中海以東傳教,因此被認為是東正教會的創始人,在俄羅斯,烏克蘭 ,蘇格蘭, 希臘 , 羅馬尼亞等地區具有極高的地位。

P 20,21,22,23 萬神殿 (Pantheon) 意指 "temple of every god", 最早建於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公元前27年,公元後125年由著名的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Adriano 英文:Hadrian)重建(維納斯神殿和羅馬神殿也是他修建的)。幾個世紀以來萬神殿曆經磨難,很多精細的殿外大理石和殿內的鍍金青銅板被人移走,例如,一些壁柱頂部石雕現在大英博物館收藏。萬神殿自文藝複興時期起成為偉人的公墓,這裏埋葬了包括意大利國王維托裏奧二世,翁貝托一世,著名藝術家拉斐爾和阿尼巴雷·卡拉齊(Annibale Carracci)等人。萬神殿今天還是一個活躍的教堂,正式名稱為“聖母與殉道者教堂”,按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它又是世界建築史上重要的裏程碑。

P 24  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 1820-1878)墓

P 25  翁貝托一世(Umberto I ,1844-1900)墓

P 26  拉斐爾墓      可以說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齊名,但拉斐爾的墓碑沒有想像中的華麗。不過讓人安慰的是至少他的墓安葬在了萬神殿裏,與羅馬曆史上著名的兩位國王為鄰。

p 27  哈德良神廟(Tempio di Adriano)  是由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的養子及繼任者安東尼比尤斯(Antoninus Pius)於公元145年修建的。現在與後來用神廟石頭修建的石頭廣場(Piazza di Pietra)成為一體。

P 28 基吉宮(Palazzo Chigi)     基吉宮位於圓柱廣場的北側,曾經是奧匈帝國的大使館,現在是意大利政府所在的。

P 29,30  圓柱廣場(Piazza Colonna)        圓柱廣場離哈德良神廟不遠,因古老的馬可奧裏略圓柱位於此而得名。圓柱有近2000年曆史,柱內設有樓梯,圓柱外部有精美的螺旋上升雕塑圖案,描述了發生在公元166-175年間的戰爭。圓柱於1589年重建,頂部安放了聖保羅的銅像。

P 31,32  蒙太奇托若宮(Palazzo Montecitorio)     離圓柱廣場很近,曾經是羅馬市政廳及警察局總部,現在是意大利國會眾議院所在的。 正好趕上廣場舉行慶典儀式,軍樂隊演奏樂器並環廣場遊行,有不少人圍觀 。

P 33 蒙太奇托若廣場(Piazza di Montecitorio)方尖碑(Obelisco)    位於廣場的中央,是一個古老的(公元前595-589)花崗岩石碑,於公元前10年由埃及運送到羅馬。它曾經是一個巨大的太陽子午線標誌,幾經修複重建,現在的尖碑,包括基座和頂部的圓球總高度約34米。

P 34, 35  聖路易教堂堂(San Luigi dei Francesi)位於納沃納廣場和萬神殿之間。它是法國在羅馬的國家教堂,由法國駐教廷大使任命的行政官管理。

P 36,37  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是羅馬的一個著名廣場,廣場中央有意大利藝術家濟安·貝尼尼於1651年設計的著名四河噴泉,旁邊是聖阿格尼絲教堂(Sant'Agnese in Agone)

P 38,39,40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  四河噴泉裏有四尊雕像分別代表文藝複興時期人們理解的世界四大洲的四條大河:非洲的尼羅河,亞洲的恒河,歐洲的多瑙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噴泉中間又是一個埃及方尖碑。

P 41,42,43  聖阿格尼絲教堂(Sant'Agnese in Agone)     位於四河噴泉的正麵。

P 44   納沃納廣場上的另一個噴泉

P 45,46   巴貝裏尼宮(Palazzo Barberini)     現在是國家美術館的一部分。

P 47  巴貝裏尼美術館收藏的文藝複興大師拉斐爾油畫作品 - La Fornarina (年輕女人肖像)         傳說畫中的模特是拉斐爾在羅馬的情人Margherita Luti。仔細看她左臂戴的臂環有拉斐爾的名字。關於這幅畫有很多的故事, 1944年的意大利戲劇電影《麵包師的女兒》(La Fornarina)據說就是根據Margherita Luti的真實生活拍攝的,有興趣的可以網上搜一搜。

P 48 巴貝裏尼美術館收藏的另一幅《最後的晚餐》   看出畫裏麵有幾個人嗎?

P 49 展覽宮(Palazzo delle Esposizioni)   離羅馬火車站不遠。建於1883年,它是一個綜合性建築物, 包括展廳,電影院,咖啡廳,餐廳,圖書館等設施。

下一篇博文:2016春意大利自由行 (六):索蘭托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