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賴子學科學 03. 活著和死了

(2016-02-03 13:40:59) 下一個

不知哪位先賢說過:『吃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後半句有點兒繞腦子、不太懂;但前半句我能懂,隻是不敢說。記得,上次一個美眉聽到了,對我翻起白眼──這還用你說,裝萌還是玩深沉!我汗……

是的,除了病毒,作為一個活物非得吃到環境(非我)裏的東東,才能活著。(當然,你可以抬杠:不非得吃呀!呼、喝、滴、塞、打、吊、什麽的都行。聽聽,多暴力!反正不管腫麽弄進活物就行。)

到底一個活物從環境裏弄進的是什麽?簡單說,就是物質和能量。照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自然的描述,物質和能量是有關聯的(大名鼎鼎的質能定律)。省了物理學家們一半力氣,去討論活物與環境關係,死活都可以不大在乎。可是,化學家們就沒有這麽幸運了,他們得一樣樣地研究這些物質的反應和條件,想說出什麽是什麽造的。生物化學家們的運氣更壞,除了反應,哪些活物得弄進哪些東東?哪些是必須的?哪些不是?更有一些人,他們叫生理學家,研究這些物質怎樣運輸的?怎樣送出的?非得活的不可,太麻煩了!可話又說回來,要是沒有他們,腫麽說得清吃喝這樣大的事啊!

當我看見一群漁民圍著一條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又唱又跳、等著吃它肉時,覺得一群細菌在身上蠢蠢欲動,它們也要吃我……。‘吃香的、喝辣的’,誰不願意。但是千萬別讓別的活物吃,或自己弄錯了哪根弦──得病。要不可就慘了。

俗話說:‘沒什麽,別沒錢;有什麽,別有病。’傷病是影響人活著的第二大要素。傷──大多數肉眼能看得見原因和結果;病──多數看不見原因,隻能見看結果。人們把病歸成好幾類,簡單說就是兩類:普通病和遺傳病。它們使身體發生有害的改變(症狀)。描述和解釋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異常)的症狀和行為的人,叫醫學家;用某種法子減輕你症狀的人叫醫生。這些法子用的最多的就是化學品──藥。自然,管研究藥的人就叫藥學家了。

因為磺胺和青黴素的發現,可讓大批人死的傳染病(被別的活物侵入)已經大大降低了。在中國死的人中,得傳染病的隻占5%;發達國家裏,不到1%。但醫生們還不能歇著,麻煩的病相對地多了。腫瘤(包括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腦溢血(中風)。在中國,它們排上了前三位死因,大概因為普遍吧,算普通病(其中的遺傳原因隻是不清楚而已。)!

更麻煩的,有些病現在是沒法根治的。比方說遺傳和神經類疾病。醫生隻能減輕你的症狀,讓你活的舒服一些。非等到能描述遺傳基因怎樣控製疾病,才有希望。你會說:養著那幫醫學家有什麽用!醫學幹嗎吃的!科學又是幹嗎吃的!?你要是去了我小時候那所精神病院,動物園似的聲音灌滿耳朵,一比現在的,就不這麽說了。

看著爸媽臉上皺紋,我知道,不管怎樣黑價白日地琢磨吃飯、怎樣保護自己遠離傷病、怎樣治病,早晚還會變得跟他們一樣,悲催呀!沒人說的清這是因為老還是病。鄰居家的八仙桌子,壞了修、修了用,幾代人了還沒扔。腫麽我遲早要掛呢!什麽,我是活物?病毒是活物,掛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