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賴子學科學

(2016-01-28 15:38:50) 下一個

我叫小賴子。其實,誰都知道‘小賴子’不可能是真名──中國壓根兒沒有‘小’這個姓。我的大名叫‘李立力’,又好寫、又氣派。可是,總被趙家大哥呼來喝去。一天,大哥又喊:“小李子去打掃廁所……。”我挺了挺腰,梗著脖子說:“憑什麽總是我?” 趙大哥踢了我一腳:“孫子(字)底下才有你,還敢炸刺?快點!”我恨死《百家姓》了,為什麽把我排在姓孫的下麵?從此,我情願別人叫我‘小賴子’了。

到了十三、四歲上中學的時候,不光被人呼來、喝去,還被忽悠來、忽悠去。我最不喜歡被人忽悠,但回回都逃不掉。就像在‘華山論劍’的一個小徒兒,用他那三腳貓的功夫,想逃出嶽不群的掌心兒。連門兒都沒有!於是,想要學成個本事,不再被人呼來喝去、不再被人忽悠,就成了最大的事兒。

不被人呼來喝去容易:隨一天天長高,身板也越結實起來。誰敢再使喚我,就拳腳相見;不被人忽悠就要難的多:首先得能判斷是真的、還是忽悠。想來想去,別的不行,唯有科學知識能幫上忙。

可是,一想到‘科學’,心裏先涼了半截兒。那玩意從來都是好學生的專利:小學寫作文《我的理想》,他們長大總是要當科學家、工程師什麽的;而我卻想長大掙錢、娶媳婦什麽的。科學是我、‘賴子’能學得會嗎?我決定,先試試學起來再說。幸好,現在有網絡的幫助,隻要弄明白了道理、用對了關鍵詞匯,幾乎所有信息都可以查找得到、探得出它的真假;實在不明白,還可以問同學和網友。好像有了風老前輩的指點,嶽不群之流還能為所欲為嗎?

沒料到,這個法子很靈,是判斷忽悠的有用功夫。因此,很想把自己學科學的感受和大家共享,《小賴子學科學》就是我的心得。它包括了盡可能寬的話題,優點是:在試著說清主要道理同時,設法用到更多關鍵詞使網上查找方便;缺點是:泛泛談來,不能求精。很有一些事,我也半懂不懂地從網上抄了下來。想學明白,又很難找到足夠的時間。記不起是誰說過:考試考不出,就抄一遍也好……。也就心安了。

學科學,從十三、四歲開始,我相信正是好時候。重要的是:有係統,講效率。誰都知道現在中學的課業有多重,課外時間多有限。因此,我把有關係的話題放到一起;一個話題不超過一頁紙,一次能看完。這樣,就得犧牲掉一些細節。誰能教教我讓年輕朋友開心,並使專家們隻微有煩言,我一定會照辦的。好在,有心想去學的人,不必拘泥內容,可在網上漫遊。

這一係列話題的前半部分主要是關於科學和各學科的關係,後半部分是人怎樣忽悠和怎樣利用科學、或偽科學忽悠。假如,我不是小賴子,屬於高一點兒層次的人類,就敢用那些個謙虛的詞兒結尾。比如,什麽‘請灑潘江陸海’、‘拋磚引玉’,以至‘掛一漏萬’。可是,如果是我說出‘掛一漏萬’之類的話,有點兒同情心的人都會送我進醫院的;甭想再有人雇我幹活了──誰敢用腦子有毛病的人呀!?

……《小賴子學科學》隻是提供個線索,目的是幫助你查找內容,希望能幹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