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ZT 好大一棵樹——為胡耀邦祭日而寫

(2015-11-17 05:47:16) 下一個
好大一棵樹——為胡耀邦祭日而寫   轉自 秦誌懷 博客 
   瀏覽(40000) 評論 (131)  | 
       

 

 


耀邦同誌生前照片。(圖片二次拍攝)
 
好大一棵樹

——為4月15日胡耀邦祭日而寫 

            秦誌懷 文/圖

今年的清明,總想起一個人。

當祭祀的香煙,在空氣中彌漫的時候,我想起了江西的紅土地,想起了長眠於紅土地的父親,還有爺爺和奶奶。但奇怪,想得最多的不是他們,卻是一位遠距離與我素昧平生的人。

 

                   (一)

或許是去年10月,我自駕去江西,曾去看過一個人的墓,並在他的墓園裏徘徊了許久,沉思了許久的緣故。

那次,正逢國慶長假,我到江西采訪一位特能幹,共產黨人氣味特濃,群眾口碑特好,卻終究鬱鬱不得誌的老幹部。途經南昌,遇到一位青年時的文友,聊天中得知我的動向,知道我還將去柘林水庫,他突然問我,去過德安“共青”沒有,你應該去看看,看看一個人的墓,正好順路呢。

哦,德安共青,一個人的墓,我知道是誰了,而且心裏立刻有了一份景仰和衝動。

那天是10月7日,上午11時許,我獨自驅車駛上了昌九高速。隨著車子平穩地飄移,一個非凡的小個子開始在我腦海浮現,躍動,盤桓。

這個小個子就是耀邦,一個幹過少先隊,領軍共青團,官至中央總書記的著名的“紅小鬼”,一位被稱為中國共產黨人良心的正直、坦率而又陽光的另類偉人……記得,耀邦曾在十二大作報告,他渾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洋溢著的活力和激情,他講到高潮時偶爾一個堅定的揮拳動作,都讓我耳目一新,感到親切和自然。

文革後期,江西贛州曾出過一個重大冤假錯案,一個在戀愛信中懷疑林彪的小女子——李九蓮慘遭迫害,在粉碎四人幫後竟被處以極刑,且牽連大量無辜。據悉,是耀邦親自批示督辦,方還冤魂以清白。還曾看過一張照片,耀邦視察海南某部隊,在餐桌前,他端起盤子往小戰士碗裏扒拉菜,一臉父親般的慈祥。

後來,得知他卸任了,也沉默了,並在沉默兩年之後的一個春天溘然而逝,令國人熱淚長流,悲慟不已。當時,看過一則新聞,千萬人湧進耀邦家臨時搭建的靈堂,去送別耀邦。80多歲的全國植棉勞模吳吉昌,風塵仆仆從山西趕來,他撲通跪在耀邦靈前,磕了三個響頭說,我給耀邦磕了頭,心裏就踏實了……再後來,知道耀邦魂歸江西紅土地,那時我尚在江西工作,也曾動過念頭,去看看耀邦,但卻一直未能成行。

 

                       (二)

忽地,前方橫空跳出“共青城”三個大字,我連忙減速,發現那是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上還有一行小字,為“蘇州青年企業家創業園”,亦畫了一個盛著金蛋的鳥巢。旋即,又看見一個綠色的出口指示牌——共青城。“到了!”我在心裏喊著,忙拐下了高速,駛入了共青城。

寬闊筆直的大道,綠樹成蔭的街區,目光所及皆讓我感到一種蓬勃的活力和朝氣。在路標的指引下,左拐右拐,一直向東,終於在共青城的東端,在浩淼的鄱陽湖畔,我覓到了耀邦陵園的所在。

好開闊,好清靜,好怡人的一方天地。陵園坐西朝東,背依富華山一山蒼翠,麵對鄱陽湖萬頃碧波。

哦,這裏就是耀邦忠魂的永遠的棲息之所了。

陵園的大門很簡樸,沒有飛簷畫棟的門廊,正中間位置是一堵弧形的高牆,高牆兩側豎著兩塊巨大的漢白玉字碑,上麵鐫刻著耀邦的格言——

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

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這是耀邦的心語,也是他無私無畏磊落襟懷的寫照。

以民為本,原是耀邦一向恪奉的執政理念。剛剛粉碎“四人幫”之際,耀邦意識到國家中興時機已到,當即向葉帥獻策——“停止批鄧,民心大順;冤情一理,民心大喜;生產很狠抓,民心樂開花”。之後,他在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和中組部長的任上,挺馬向前,篳路藍縷,成為“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始作俑者,亦成為“平反冤假錯案”的“鐵麵包公”。據史料記載,在耀邦手裏,沉冤22年的50多萬所謂“右派分子”一夜間被摘去黑帽,挺起了腰杆。當時,有位被改正的“右派”,舉家涕零跪拜,向著北京的方向……數年後,一位署名“道人”的網友,在《胡耀邦史料網》上留言——耀邦是個太陽人,他火一般的激情融化了10年文革給中國大地造成的陰霾……

耀邦深諳管子之策:“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在他總書記任內,旗幟鮮明提出,一要吃飯,二要建設,擺正了老百姓吃飯的位置。他認為,改革的目的,就是藏富於民,讓人民富裕起來。為了突破僵化的觀念,繞過“包產到戶”這個坎,他殫精竭慮,琢磨並釋放出“聯產承包責任製”的解藥,拉開了農村經濟體製改革的沉重大幕。為了解百姓與國情,這位小個子“拚命三郎”,馬不停蹄,決意走遍中國所有的縣——直至脈搏驟停,全國2200多個縣,他已走過1500多個。79%貧困縣的土地,都嵌入了他深深的足印。這是一位與百姓和土地走得最近的共產黨人。

 

                   (三)

我懷著崇仰的心情,走進了那一片簇擁著耀邦英靈的綠色。

穿過柏樹林,是一個圓形的噴水池。池子上方是一大片呈30°斜坡狀的綠色草坪,一種類似福建茶般的綠色植物,密密匝匝長成了四個大字“耀邦陵園”。

當我的目光越過草坪向上眺望時,我看見了耀邦墓碑刺向藍天的一角。

我急切地從草坪右側的石徑登上了陵園最高處,立時,一座完整的造型非凡的陵墓突兀於我的眼前——

巨大的墓碑呈三角形,墓碑上端是耀邦的浮雕像,左側有“胡耀邦1915——1989”字樣。墓碑下方為黑色大理石墓誌銘,上鐫刻著耀邦的“生平”,落款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不時有參觀者,或靜靜凝視墓碑,或拍照留影。據現場租售花圈的工作人員介紹,每天都有數百甚至上千的人來拜謁耀邦。

與彭德懷的陵墓有相似之處,耀邦的墓碑也是棱角分明,有人喻之為紅旗的一角,角尖朝上,絕不平庸,正象征著主人剛正不阿的性格。

耀邦曾被三次打倒,但他從不肯“低頭認罪”。因而,他被批鬥迫害的時間長達10年之久。在八屆十二中全會上,江青示意他寫個思想匯報,他不予理會。康生想跟他打招呼,他視而不見。故得罪權勢,失去了中央委員的資格。耀邦說,我可以不做官,但我要做人。其人生信條即是立功、立言、立德。在大麵積平反冤假錯案時,他有一段精彩的語錄——

“凡是不實之詞,凡是不正確的結論和處理,不管是什麽時候,什麽情況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級,是什麽人定的、批的,都要實事求是地改正過來……”其時,也有人質問:“毛主席批的怎麽辦?”耀邦斬釘截鐵地回答:“照樣平!”

魯迅先生有詩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以此喻指耀邦的為人秉性,最恰當不過。我讀過諸多人士關於耀邦的回憶文章,無論為官為民,抑或年長年少,莫不折服耀邦的人格魅力。

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評價耀邦:無私無畏,光明磊落……我讚同這樣一個說法,胡耀邦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良心。

原廣東省委書記、著名的改革幹將和推手任仲夷說:不論處於何種位置,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喜歡隨意交流,講心裏話;同時能虛心聽取人家的意見,是一個講人格、講人性和人情的人……耀邦這樣的大丈夫、好領導,黨內實在罕見。

一位住“共青城”署名“肖生”者,在《胡耀邦史料信息》網上留言:他對我而言比較陌生,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卻是那樣高尚的令所有人震撼……我天天與他的英靈相伴,但是每次走進陵園,我的心都在顫動!

一個署名“追隨者”的留言:他是一個真正的好人好官……

 

(四)

環繞著陵墓,我走了一圈又一圈,是拜謁,也是試圖找到一個最好的拍攝角度。

在墓碑的左後側,有一方巨石,上刻著耀邦夫人李昭題寫的“光明磊落無私無愧”八個字。據悉,是1990年12月5日,耀邦的骨灰由家屬及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溫家寶護送來此,安葬於這片厚實的紅土地。

1955年10月,上海98名激情燃燒的共青團員,來到江西鄱陽湖畔的九仙嶺下安營紮寨,墾荒造田。在第40天頭上,他們剛剛搭起的茅草棚裏,迎來了時任團中央書記的耀邦同誌。耀邦與墾荒隊員一同喝稀粥,吃鹹菜,話理想,勉勵年輕人在這荒山野地深深紮根,幹出一番事業。當時,隊員們群情激奮,請耀邦給墾荒隊合作社起個名字,耀邦欣然答應。一時找不到毛筆,耀邦就用小山竹夾上一團藥棉,飽蘸墨汁,揮就了“共青社”三個字。55載過去,不忘耀邦的鼓勵,共青人在這方土地上白手起家,創造出醜小鴨變白天鵝的美麗神話,也創造出了一座承載青春活力和發展希望的“共青城”……

那天,李昭深情告慰耀邦——

“……這裏是革命發源地江西,是你走向革命的第一站,你在這裏和勇敢拚搏的共青人在一起了。安息吧!”

陵園的右側還有一幢追思堂,那是江西民居風格的建築。那裏,正播放著耀邦追悼大會的錄像片,哀樂在低沉地回響著,直入我們的魂魄。我靜靜地坐著,眼睛發熱,眼前一片模糊。

從滿妹的著作《思念依然無盡——回憶父親胡耀邦》中得知,耀邦逝世的第一天,登門吊唁者就達1300多人。楚辭專家文懷沙對著耀邦的遺像,悲聲訴說:中國人民愛您,需要您,您仁慈的心何忍停止搏動?!老人奉上挽聯,顫抖朗誦——民望甚饑渴,公行胡滯留。年近九旬的兒童教育家孫敬修,在孫女摻扶下,佇立靈前哽咽不能語,半晌才發出一聲呼喊:你是個大好人啊!……

詩人公劉,驚聞噩耗,在杭州含淚賦詩——您愛人民,/把他看做一塊玉,摩挲,摩挲,/百分之八十五的平坦或者崎嶇,/留下了戰栗的溫煦……

正在出差途中的詞作家鄒友開,夜不能寐,一氣嗬成《好大一棵樹》——

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風雨中你昂起頭,/冰雪壓不服……

已不知何時步出陵園。我來到了鄱陽湖岸邊,這裏是一彎內湖,湖中仍有大片蓮藕。遠處山色朦朧,村居隱約,透著安詳和靜謐。當我再次回望耀邦陵園時,心裏有了一重莊重和慰藉。我祈福耀邦在天之靈,祝福他最後的選擇。

因為這片土地,是靈性、厚實而豐沃的。

整個華夏大地,亦是靈性、厚實而豐沃的。

而中國老百姓的心田,更是一片靈性、厚實而豐沃的土地,你播種什麽,就能收獲什麽。

歡樂你不笑,/痛苦你不哭,/撒給大地多少綠蔭,/那是愛的音符。//好大一棵樹/綠色的祝福/你的胸懷在藍天/深情藏沃土……

這支原本已熟悉的旋律,再次在我心底唱響。

 

又是一個春天了,耀邦陵園那一片蓊蓊鬱鬱的綠色又該沐浴在濛濛的春雨之中了。

我感到,這個春天,在千萬人的心中,仍有一棵大樹在抽枝振葉。

 

2010年4月13日淩晨


南昌至九江高速路旁的“共青城”宣傳廣告。
 

高速路共青城出口。
 

走過共青城的新街區。
 

穿過一條南北走向的林蔭大道。
 

在去耀邦陵園的路上還有一座小小的湖泊。
 

耀邦陵園的正門。
 

陵園大門近景。


耀邦格言,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
 
 

耀邦格言,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
 

陵園旁側的林蔭小道。
 

入口處的花圈租售檔口。
 

耀邦乘坐過的紅旗牌小轎車。


穿過這行柏樹間的小徑,即可眺望陵園全景。
 

陵園中心位置,還有一個圓形的噴水池。
 
 

耀邦的陵墓,墓碑呈三角形,象征著紅旗的一角。
 

墓碑上方的耀邦浮雕像。
 

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胡耀邦生平(署名中共中央委員會)(局部)。
 

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胡耀邦生平(局部)。
 

陵墓左側後方有一塊大石,上有耀邦夫人李昭題寫的“光明磊落無私無愧”八個大字。
 

側看墓碑,幾塊大石環繞。
 
 

前方右側看耀邦陵墓,那突兀的三角墓碑線條剛勁,棱角分明。
 

站在墓園,眺望東方。
 

透過墓園的綠色,可以遠眺鄱陽湖。


沒人組織,群眾大多是自發到此拜謁耀邦。
 

其實,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
 

陵墓四周的竹木長得很茂盛。
 

陽光下,綠茸茸的草地泛著金黃色。
 

耀邦操勞一生,在這靜謐的地方,他可以安息了。
 

陵園左側的追思堂。
 

參觀者在看耀邦逝世的錄像。
 

耀邦,永遠與這方厚土相依相伴。
 

耀邦一直關懷著共青人的成長。這是他1985年寫給共青墾殖場同誌們的信。
 

陵園左邊的一座小山崗上,建有耀邦生平事跡展覽館。
 

展覽館裏,耀邦和李昭的合影。
 

1939年時的耀邦,擔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
 

耀邦在延安。
 

1966年,耀邦下放河南潢川的團中央五七幹校勞動。
 

耀邦為到訪的日本小朋友題詞。
 

1983年,耀邦視察駐海南海軍某部,與戰士一起用餐。
 

這是耀邦逝世前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
 

耀邦語錄之一。
 

耀邦語錄之二。
 

耀邦於1955年為共青人題寫的“共青社”牌匾。
 

陵園旁長長的小道,載著長長的思念。
 

陵園大門正對著浩渺鄱陽湖。
 

年年歲歲,耀邦的魂魄,將棲息這湖畔,聽潮起潮落,看雲起雲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萬發 回複 悄悄話 好好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