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腳蹤

ardmore:座右銘--純正的教義,敬虔的生活,無偽的信心
正文

當加爾文主義變質走樣

(2016-04-02 18:57:04) 下一個

當加爾文主義變質走樣(I)Tim Conway(康偉廷)

請翻到馬太福音28章。耶穌基督從墳墓中出來,他複活了!在馬太福音28:18,耶穌在馬太 福音裏最後所說的話,是他給門徒最後的命令。“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18節)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 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現在我們很快地跳到馬可福音16章,馬可的版本,馬可的詮釋,耶穌最後的話。他複活了,他從 墳墓裏出來,他為他的羊舍了命,他正在門檻上,預備要升上高天、坐在父的右邊。馬可福音16:15,“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 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現在跳到路加福音24章,根據路加福音,再一次,看我們救主最後的話。路加福音24章46 節,“又對他們說: 照經上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裏複活,”當然,當他說這些時這事已經發生過了。47節,“並且人要奉他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 直傳到萬邦。”基督已來過了,完成了他的工作,他受難,複活了,現在,從耶路撒冷起,要把悔改、赦罪的道傳至萬邦。

羅馬書第十章……請翻到羅馬書十章,第十二節,使徒保羅,說,“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 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這就是福音,他厚待一切 求告他的人。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馬書12:13)但這裏有一個問題,涉及我們剛讀到的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羅馬書10章14 節,“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 不要太顧慮“傳道”這詞,這詞的意思不過是宣告、宣布。就是有人把福音講給他們聽,“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今天我要開始 一個短的係列,我叫它作“當加爾文主義變質走樣”,第一部分,我不確定會有幾部分。“當加爾文主義變質走樣”。在這講台上我幾乎沒有用過這個詞,有意不 用,你們不曾聽我講過,為什麽呢?主要是因為我對這類名稱不感興趣,它們所描述的神學係統,並非直接來自聖經。我最願意做的,一直是解經, 逐一的講解聖經中的每一書卷(就是案卷查經)。

“加爾文主義派”一詞和“基督徒”一詞不同。“基督徒”這詞是聖經中的,是合乎聖經的觀念, 而“加爾文派”一詞則是曆史上的詞匯,但是,它是有含義的,它不代表你是追隨加爾文的人,也不表示你相信加爾文所相信的一切。“加爾文派”一詞,和“歸 正”這一詞,基本上是相同的。你必須了解它的曆史背景,這詞當初第一次被用,是為回應十七世紀初時,在荷蘭歸正教會所發生的錯誤。當時有個會議被稱為多特 會議。有人聽過這個名字嗎?多特會議,是關於什麽呢?是荷蘭歸正教會的會議。有雅各·阿米念的跟隨者和門徒,或叫雅各布斯·阿米念,他們被稱為阿米念派。 今天我們仍這樣稱呼他們,另外有那些加爾文派;這次會議的結果是:結果產生了多特信經。基本上表達了我們今天所稱的加爾文主義的五大要點。不容置疑,那會 議還包含了其他方麵的內容。今天所謂的“歸正”,或所謂的“加爾文派”,表示你堅持當年那會議 所主張的教義。 隻意味著你確認他們當年所確認的五要點,你可能在許多方麵和他們不同,但通常意味著你確認那縮寫為 T.U.L.I.P.(鬱金香)的五點,不是嗎?人的全然敗壞。我們確認這點不是因為曆史上有這種說法,我們確認這點,因為我們相信這是合乎聖經的。當時 他們著開這個會議的原因是因為那些加爾文教義的信徒,至少信那五點的信徒,相信這些真理是聖經所宣稱的。

他們相信阿米念派已經背離聖經了,事實上,阿米念派並沒有得勝,而他們本來就不該, 因為他們所教導的是錯誤的。 T. U. L. I. P.(鬱金香)縮寫的意思是(T 指的是 Total Depravity)全然敗壞。我們從聖經得知這點,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U 指的是 Unconditional Election)無條件揀選。我們從聖經得知這點。孩子還沒有生下來,善惡還沒有做出來,隻因要顯明神揀選人的旨意。我們從聖經看到,神要叫誰剛硬就叫 誰剛硬,他要憐憫誰就憐憫誰,這在聖經裏。“L” (“L”指的是 Limited Atonement)有限的救贖,或者我們比較喜歡稱為特定的救贖。但我們知道耶穌上十字架,的確成就了一些事!他說他為他的羊舍命!“I”指的是 Irresistable  Grace,不可抗拒的恩典。看哪,我們都知道,沒有人能到父這裏來,除非什麽?除非父吸引他。(約 6:44)我可以保證,當父吸引時,你一定會來。而非當父吸引你時,就突然有可能來。當父吸引你時,他使你活過來!當你活過來時,你就是活過來了!這是一 個新生!當你活過來時,這是一個新的創造。(P 指的是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聖徒的永蒙保守,聖經不是清楚的說,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嗎?聖經不是清楚的說,神會使他的百姓有敬畏神的心,好讓他們不離開神嗎?(耶利 米書 32:40)聖經不是清楚的說, 我們是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你是被保守的!我們相信這些是合乎聖經的,我們相信這些是真的。真正的阿米念派否定這五點,所以當時,做出了這五點聲明。這 些聲明並非無緣無故的,乃是為了回應阿米念的信徒,所做出的聲明。

因此,這有它的曆史意義。它是曆史上爭議的結果,曆史名詞,歸正的,恩典的教義,正是這五 點。我隻是想讓你們明白,當我們用這詞的時候,所指為何,我們是在確認那五點。如果有人問我是不是“加爾文派”?我會說“是的”,但我的意思不過是,我並 非相信加爾文的所信的其他一堆東西,但我相信那五點。這是今天一般典型的意思。我要開始一個短係列,當加爾文主義變質走樣。

讓我們回到另一個曆史上的時間點。地點在德國的貝爾特爾斯多夫。讓我問問,你們大概沒有人聽 過這地方吧!如果你知道這個地方請舉手,或是你知道與這地方相關的事,德國的貝爾特爾斯多夫。什麽事與這地方相關?(人群中的回答)教會暴動。(蒂姆·康 韋)不,(他說教會暴動)讓我給你們一點線索。貝爾特爾斯多夫離黑爾恩胡特有兩英裏,有沒有幫助?有沒有人聽過黑爾恩胡特?摩拉維亞弟兄會來自那裏。日那 天,在德國貝爾特爾斯多夫的一個教堂裏,在黑爾恩胡特附近,一群黑爾恩胡特人,被稱為摩拉維亞(Moravian)弟兄 的,在聖餐之後離開教堂,他們幾乎分不清 自己還在世上或是已經上了天堂,怎麽回事?摩拉維亞弟兄會的牧師和領袖,新森鐸夫伯爵,正在宣講基督的同在,忽然間,一時之間,整個會眾確切感受到了基督 的同在。就在他宣講這個的時候,聖靈忽然降在那地方。基督的同在不再隻是一個宣講的教義,一個用腦子來處理的真理。忽然之間,基督就臨到了,基督同在的意 念,很清楚的、很顯然的橫掃整個會眾。全部都經曆到了,甚至在20裏外有兩個正在做工的摩拉維亞人,他們對那聚會完全不知情,卻也在同一時刻,經曆到基督 榮耀的同在。在20裏之外!讓我告訴你這些摩拉維亞弟兄會的人 ,他們很單純。新森鐸夫是位貴族,他不屬於那群人。摩拉維亞弟兄來自摩拉維亞,就是捷克斯拉夫。(今天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 他們受到了逼迫。他們是揚·胡斯後來的跟隨者。他們受到了天主教會的逼迫。在受逼迫的時期,他們逃難。新森鐸夫收留了他們,讓他們住在自己的地方,大約有 300人,他們都是無名小卒!他們是窮人,有一點像吉普賽人。這些是躲避逼迫的人。他們到了那裏,都很年輕,新森鐸夫是這個運動的人類領袖,那時他27 歲,你要知道,他們大部份都是這年紀,這是大約的年齡。從人的角度來看,除了新森鐸夫,這些人在世上完全沒有影響力、智慧、權力、財富,他們的敵人稱他們 是無知的人。可是我告訴你,我查考了一位摩拉維亞曆史學家所說的,他說在1727年被聖靈澆灌之後,這些本性害羞、膽小的信徒,立刻被轉變為火熱的傳福音 者,在基督的大能裏向前。在聖靈澆灌之後的頭三十年裏,摩拉維亞弟兄會差派了數百名宣教士,數百名!帶著基督寶血救恩的福音,不隻到了幾乎歐洲的每一個國 家,也到北美的許多異教徒當中,到南美、到北極、到亞洲、非洲、到一些島嶼中,而且大部分不是透過牧師來作,他說,絕大部分是由平信徒作的。也就是說,不 是由那些受過訓練要做領導的人,而是這些表現出模範品格的人,他們有分享基督的熱情,他們被差派到各地,在死亡線上掙紮。他們一旦死亡,就有下一批被派 出,一批接一批,被差派到世界各地!

摩拉維亞弟兄會有一份雜誌,發布他們的宣教活動,這雜誌叫做:“摩拉維亞會刊”。讓我告訴你 一件事,從第一批摩拉維亞弟兄出發開始的六十年間,他們記下了所有的曆險,都在這份雜誌裏。猜猜這些到了誰的手中?到了一個叫做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的手中。他是英國某個浸信會的會友,這些雜誌到了他的手中,在一個和他自己浸信會弟兄的會議上,他把一份摩拉維爾的雜誌丟在桌上,深有感觸, 對他的朋友說了下麵這些話:“看看這些摩拉維爾弟兄們所做的事,我們為何不能效法他們的榜樣去順服我們天上的主?出去到世界各地,向異教徒傳福音!”威廉 克理……那抓住摩拉維爾弟兄會的火也蔓延到了他,抓住了他。克理被稱為“現代宣教之父”,他的心火熱,1793 年,克理的浸信會朋友在英國岸邊送他上路,他再也沒有回來! 他到了印度,在那裏有41年,他付出了他的生命。和馬士曼、華德一起,這些人,41年來,他們出版了44種不同語言的聖經。整本的聖經或聖經的一部分。他 們在亞洲的那個區域,遍設宣教站。神使用了什麽讓這個人滿腔熱情?如此火熱?是什麽?是摩拉維亞弟兄會的榜樣,和其他類似的例子。但不止於此,不止於此! 是神的話,打動這人的是神的話。是那複活的救主,在大使命裏所說的話。我們的主已經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流血的工作,他為了他子民的罪孽被壓傷,從基督而來的 任務縈繞在克理的耳中。他被那些話催逼著,“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 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然而我要告訴你們,他在1793年從那個岸邊出發,但讓我們倒退一年,回到1792年,克理 被差派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到處都受阻。從他妻子來的阻擋,他父親的阻擋,他自己宗派中某些浸信會許多牧師們的阻擋。阻礙、阻礙、阻礙!克理並沒有獲得多方 的支持。應該是安迪弟兄告訴我的,有人曾在當時的期刊裏提到,“我們看不見成功的可能。”一個他宗派裏的弟兄叫他“熱心份子”,也就是今天的狂熱份子一 詞。你不過是個狂熱份子,你過度熱心,你是個神經病!有些他的牧師同工預測失敗。據我了解,對某些浸信會會友來說,克理讓他們十分難堪,大多數人這樣認 為。他也有一些親近的朋友:福樂、絲克裏夫、皮爾斯、萊廉,如果你們聽過這些名字。當時大約有所這個宗派的教會。在這事上隻有一小撮人站在克理這邊,大部 份人都反對。他們說他簡直像一隻被困在帽子裏的蜜蜂。我們今天不這樣形容了,但當時那樣說有它的意思。 但是,你知道嗎?克理對自己關心靈魂的熱情,沒有保持沈默,他大聲疾呼,你知道他怎麽做嗎?他寫了出來,他寫了一個小冊子。小冊子的標題是:“再思”(意 思是我們要再一次思想,我們要考察。)“再思基督徒使用工具帶領異教徒歸主的責任。”使用工具(恩典途徑),我們有責任嗎?他要再一次思考這個現實,從大 使命的觀點而言,我們身為基督徒是否有責任使用工具,真的把福音帶到萬國?還是我們隻要消極的袖手旁觀?這是他所寫的內容。在那作品裏,(我印出來了,我 念過了,)克理在第一段論到,馬太福音28:18-20 仍然適用在今天。他竟然還需要為這點爭論,大使命是否仍與今天的教會有關,有如與當年使徒時期的教會有關?但是,問題在於,為什麽克理竟然還需要為這個真 理辯論、爭戰,爭論馬太福音二十八章裏的大使命,是否與今天有關?“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為什麽他還需要為這真理爭論?是什麽樣的錯誤滲透進了 教會,竟然質疑大使命?直接的答案是:極端加爾文主義!

請你聽我說,加爾文主義、加爾文派不等於極端加爾文派。有些阿米念派的人,和其他各種各樣的 人認為,隻要你相信那五點,相信恩典的教義,他們就稱你為極端加爾文派;那並不是極端加爾文派,極端加爾文派是變質走樣的加爾文主義。所以我想要用一個短 的係列來講解極端加爾文主義,當加爾文主義變質走樣。很顯然的,有一個問題會出現,我的妻子已經問過了,原因何在?她說,“我們教會又不是極端加爾文派, 何必呢?”顯然她想說服我向會眾講別的,一些必要的、切身相關的內容。她隻從表麵來看,不認為這與我們相關,但我認為非常有關,就讓我來告訴你原因。

為什麽講這個?為什麽現在?我至少有十個理由,也有可能在這係列的進行當中,我還會想到其他 的理由。請和我一起思考,什麽是極端加爾文主義?它把加爾文派所相信的真理,把加爾文派所相信的:全然敗壞的真理、無條件揀選的真理、特定的救贖、不可抗 拒的恩典、聖徒永蒙保守,把這些神有絕對主權的真理,把它們轉變一下,結果得到了一些結論,是聖經所沒有的。這就是亞米念派和極端加爾文派的問題,他們兩 者都從出發點,合乎聖經真理的出發點,然後經過屬肉體的邏輯和推論,得到聖經所沒有的結論。這就是為什麽我要講解這個的主要原因,它和如何恰當解經的關 係,遠超過和極端加爾文主義的關係,我們務必不能讓人的邏輯、屬肉體的邏輯、敗壞的人類邏輯,把我們引到不該去的地方。真確的邏輯、好的推理、有確實根據 的推論,都是好的,但是我們的結論需要與聖經對照,我們才不致犯錯。這是我目前所看見的,下麵是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幾個理由。

 

第一點,歸正教會當中,堅信那五點的教會中,很悲哀,此間有多少像摩拉維亞弟兄會,又有多少 像威廉克理的?我的意思是,告訴我,指給我看在全球的宣教事工上,一馬當先的歸正教會,指給我看!是,是有一些,但他們占多數還是少數呢?問問你自己這個 問題,大體上,有幾間歸正教會俱策略性的差派宣教士?動員宣教士?非常少數。

 

第二點,個別的歸正信徒,那些相信加爾文主義的五要點的信徒,不清楚該向罪人傳什麽。你們其 中有人記得,不久之前,我們的年輕人要上街去傳福音,我知道他們其中有些人才剛到教會,才剛認識恩典的教義,我想知道他們會怎麽傳,我知道在潘恩家有個查 經班,他們邀了我去分享,我記得是在一個星期二的晚上, 我對他們說:“好!這些都是聖經教導:沒有尋求神的。(在聖經何處?羅馬書3章、詩篇14篇)沒有尋求神的。這是聖經說的!聖經說沒有一個行善的,連一個 也沒有;聖經說我們都死在罪惡過犯之中,對嗎? 我所做的是,和他們坐在一起,指出一連串的經文,一句接一句,“讓死人埋葬死人。”我們麵對這些死人,本質上是死的,照本性沒有尋求神的,照本性沒有一個 好的,照本性我們是死在罪中的,照本性我們是與神為敵的,照本性我們無法蒙神喜悅,我們是與他隔絕的,我們沒有追求善的道德能力。我提出這些例子,然後我 說:“好,各位,你要向罪人說什麽?”房間裏一片沈默,蟋蟀都出來了。(安靜到隻聽見蟋蟀的聲音)最後約拿單·潘恩開口說:“沒錯,我們不再知道能說什麽 了。”我們還是阿米念派的時候知道說什麽,現在反而不知道說什麽了。但是你知道,我猜大多數在那查經班裏的人,現在已經知道該說什麽了。我另外也認清一 點,就是這個教會正在增長,一直都有新的人來,我認清的是,隻因為我可能被說服,約翰(一位長老)可能被說服我們需要差派宣教士,隻因為那天在場的那群 人,可能被說服我們需要差派宣教士。隻因為他們現在知道該說什麽,並不代表所有新來的人在這方麵都被說服了,也知道該說什麽。

 

看看第三個理由,許多基督徒告訴罪人去祈求一顆新的心,或祈求神賜給他們信心。這已經比不知 道該說什麽高一步了,但是他們說的其實不是他們應該說的。聖經並沒有說傳福音是去告訴他們需要向神求一顆新的心,這不是福音!福音沒有說你隻需要求神賜給 你信心,或求神使你悔改。隻要做這些禱告!

 

下一點,第四點,基督徒為得救的確據掙紮。這有什麽關聯?要知道,在極端加爾文派的圈子裏, 因為他們所信的,所造成的是對得救確據的極度缺乏。在極端加爾文派的圈子裏,許多人懷疑自己是否得救。這幾點,有些與極端加爾文主義的關連十分明顯,有些 不那麽明顯。而如果你還不明白極端加爾文主義…… 我會再進一步解釋這詞所代表的意思,但是我在這裏給你的是,我認為的理由,為什麽需要這個?為什麽現在需要?因為極端加爾文主義和這些都有關,和這些問題 有關,和這些弱點有關,和這些錯誤都有關。

 

第五點,基督徒們對使用工具(恩典的途徑)漫不經心,你還記得克理嗎?他要查究的不是我們能 不能使用工具(途徑),而是我們有沒有責任要去用。我告訴你,記不記得詹姆斯·詹寧斯弟兄最近才說過,他剛來這裏的時候,對約翰·賽誌鎷持續為工人的事祈 求,感到非常驚訝。那就是工具(恩典途徑)的一種,我們用禱告求神給我們工人,那就是工具(恩典途徑)!你看,我們可以過度強調神的主權,而認為如果神要 興起宣教士,他就會自己興起宣教士,但那並不是聖經所說!聖經說你務要以禱告為工具,聖經要我們祈求神,叫那莊稼的主人興起收莊稼的工人;工具!神使用工 具(途徑)!他使用第二因,在這上麵,我們有責任去做。所以這是另一點,我注意到基督徒們對使用工具(恩典的途徑)漫不經心。

 

第六點,歸正的基督徒們輕看禱告的重要性。同樣的,如果神有絕對主權,禱告就無關緊要了。你 說,哪裏有這樣的事?但願沒有,也感謝主,我相信在我們這裏沒有,但是有時候有人搬來這裏,他們來自別的歸正教會,說我們之前的教會並沒有禱告會。約翰· 賽誌鎷弟兄才告訴我說他在尼加拉瓜的時候,那裏有些弟兄和美國去的、其他的歸正教會弟兄同工,在那裏他們同工一段時間了,我想是過了兩年之後才有第一次的 禱告會,這是怎麽回事?這是怎麽回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第七點,過度消極、被動;這也是我剛剛所提到那點的另外一個說法,但我看過一些相信恩典這個 教義的教會,非常消極。如果神要做,他就會做,這正是那些人告訴克理的!他們說如果神要到印度,他不需要和你或我商量。我知道神不需要和我們商量,但是神 已定意要借著他的子民把福音帶往各國!過度消極,與主動相對。他們隻坐著不動,等著神來做我們有責任去做的部分。

 

還有第八點,越來越多的基督徒辯解掉馬太福音28章和大使命;也許你還沒有見過種情形,但是 就在上個主日,一個教會的訪客告訴我,他來自的教會牧師說,馬太福音28章的18、19、20節不適用於今天。我越來越常聽到這個,人們辯解說,那隻適用 在當時第一批使徒身上,甚至在歸正教會裏。

 

看看第九點,歸正教會的會員是在阿米念教派裏信主的。我指的是什麽呢?你看,有多少歸正教會 不再見到新的信徒!他們的成員是在阿米念教派的圈子裏歸主的,然後在明白恩典的教義後,才轉到他們的教會。我還記得ARBCA,美洲歸正浸信會協會,我們 之前審查過,考慮是否加入這個歸正教會團體,好在宣教事工上,與他們一起並肩努力。你知道當初在2001年,考慮是否要加入他們的時候,我發現了什麽嗎? 他們的宣教士,沒有一位是在他們自己的圈子裏歸信、且在他們自己的圈子得到宣教熱情的。這是怎麽回事?!這是怎麽回事?!這跟當時彌漫在克理時代的麻木情 況是一樣的。當我們生不出新的信徒和宣教的熱誠時,就隻有從外麵來了。但是感謝主,他們目前差派宣教士,已經不是這樣了,以前是,現在已經不是了。並且有 些歸正教會加入了他們,我認為約翰·派伯和保羅·華許,在激起這些歸正教會傳福音的熱情上,功勞很大。

 

看看第十點如何?歸正教會在自己的社區裏,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在一些歸正教會裏,有人需要開一小時的車才能到,而那些在一分鍾距離之內的人,卻不知道在他們社區裏有這樣的教會,真是悲哀,但這是許多教會的實在情形,但願這種情形越來越少。

 

弟兄姐妹們,請聽。我說這些,並非出於無知,我是在將近25年前,在密西根的卡拉馬祖得救 的,讓我告訴你,在那一帶地區,荷蘭歸正教會的極端加爾文派、浸信會、極端加爾文派的重浸會,充斥在那裏,極端加爾文派猖獗,到處都是。而且我要告訴你, 在那裏的重浸派的那些人,他們正是當初反對威廉克理去宣教的那些人的後代。他們宣揚那些阻擾富勒、克理的人,今天仍出版他們的作品,我的書架上有他們的 書!威廉·韓亭頓、約翰·布萊、約翰·吉爾、非爾帕、帕潘;我的書架上有這些人的書。然而感謝主!我的心中有一團熱火,我不是因為他們而得救,很少有人 是,我是透過約翰麥·克阿瑟的事工得救的。可是,我要告訴你,就在那些書的旁邊,神讓我在書架上,神讓我在書架上還有另外兩本書:聖經、使徒行傳。懷特菲 爾德、達裏茂的兩冊。我和克雷格會坐在他的客廳裏,沈浸在這些書中,我們讀他們,我們的心被鼓舞,和包圍我們的那些極端加爾文派完全相反,我們的心火被點 燃。在哪裏?當我第一次聽保羅·華許說,在他還是一個年輕的基督徒時,他打開聖經,他真想把那本使徒行傳撕掉,我完全明白他的感受,我的心跳加速,你知道 他的感受嗎?他覺得使徒行傳是個笑柄,他覺得,在哪兒有這樣的事?神的能力在哪兒?在哪兒有得救的人?差傳的教會在哪兒?宣教的熱情在哪兒? 那是他所感受的,也是我的感受。我們讚歎也渴望在懷特菲爾德傳記理所讀到的,人們就那樣被激勵而禱告。懷特菲爾德被克理時代的極端加爾文派懷疑,為什麽? 因為他看重傳福音!在那些極端加爾文派的想法裏,加爾文主義和傳福音不相容,因為他們誤解了神的主權,哦!弟兄姐妹們,願神給我們熱火,我親自見證過那種 麻木的真實情況。

你知道,我們以前住在那裏的時候,沒見過人得救。事實上,一個極其普遍的心態是,你若相信自 己是得救的,都太自以為是了。我還記得剛搬下來的時候,打電話回密西根給克雷格說,“克雷格!在這裏他們相信恩典的教義,而且真的有人得救!”這就像是一 個奇跡!也確是奇跡!但是,當發生的時候是多麽真實!在人們禱告和傳講福音的時候就發生了!問題在於,那邊沒有人用一個真正期望看見人歸信的心禱告,至少 在我們所認識、熟悉的圈子裏,在西南密西根沒有。德州的教會在傳福音、會出去宣教,在密西根你根本不會明白這些。

極端加爾文主義,從這個名稱 你就知道我認為那是壞的,那是壞的!那個到底是什麽呢?如我所說,極端加爾文主義不是一個代表全部加爾文主義的詞,它是一個變質走樣的加爾文主義。它把加 爾文主義好的、真實的、合乎聖經的五個要點,扭曲成錯誤的結論……他們是這樣推論的,我再說,那種推論導致一個沒有聖經根據的結論。這是我們要小心的!他 們是這樣推論的,他們推論,如果人是全然地敗壞,(人的確是!)他們推論,如果他死在罪惡過犯之中,而且除了父吸引,沒有人能到父那裏,沒有人尋求神,靠 他自己的力量,靠他自己的力量他不能相信,那麽,我們就不該說他們要對他們能力所無法做到的事負責。既然一個屬肉體的人不能接受十字架的信息,不要鼓勵他 去接受!這是他們的推論。甚至當論到使用工具(恩典途徑)這方麵時,他們告訴克理,“神會拯救那些國家,不需要谘詢你。” 換句話說,你不需要做任何事,你沒有任何義務。我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希望在接下來 的幾個禮拜裏,指出極端加爾文主義和我所提出這十點是相關的,也就是我要講這係列的原因。我說過,有些關係是很清楚的,有些則不是,但我要我們從極端加爾 文主義中學到最重要一點是:我們必須小心,根據神的真理所作的結論,不要與神的話本身的結論不一致。看看阿米念派和極端加爾文派是如何推論的,你知道他們 怎麽說嗎?他們說(他們雙方在這點上認同),他們雙方都基於這預設,那就是,如果人靠自己的力量不能相信神,那麽我們不該鼓勵他們去信。他們雙方都這樣認 為,一方朝這個方向,另一方朝另一個方向;阿米念的結論是,因此,我們不相信人不能夠,他們一定能!但因為基於這點,至少他們傳了類似福音的東西;而極端 加爾文派的說,人不能,所以不要鼓勵他們。那麽,我們該怎麽看呢?人不能嗎?不錯,但福音是神拯救的大能,我們相信如果我們催促人們負起責任,而他們確實 有責任卸下他們反對神的武裝,卸下他們的武裝與悖逆,那才是對的;並且信靠完全值得信靠的神,他們能或不能不是問題所在,他們有責任去做,神命令各處的人 們悔改,所有的人!所以我們告訴所有的人,務要悔改!神呼召你放下你悖逆的武器!你說,但是他們無法回應,聽我說,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夠,但是那許多 已經接受他的人能夠,不是嗎?我指的是,在這本書裏不是有各種各樣的人成為基督徒了嗎?在這個教會裏不是有各種各樣的人成為基督徒了嗎?那是怎麽發生的 呢?因為在人不能的時候, 福音的大能在他們身上爆發,他們被重生,他給他們生命,他吹一口氣進去他們裏麵,藉著每一次宣講福音裏提到的人的責任!因此我們不作那種錯謬的結論,那些 是屬肉體的、人的邏輯,變質的邏輯,好的邏輯是好的,但結論必須與聖經相符合。想想看,想想其他變質走樣的幾點,想想特定的救贖這點,他們同樣弄錯了,所 用的是這種想法,如果耶穌是特為所揀選的人死,那麽我們不可能真心地向所有的人傳福音,這和能不能夠無關,和這是不是一個真心的提議有關;好吧,我到街頭 去傳福音,這一定發生過,我保證就在你們當中有人陷入過,你麵對著一群人,一堆民眾,城裏的人,挨家挨戶的,你去到他們麵前,你對一些人說,“如果你相 信,如果你悔改、相信,基督就會拯救你!”然後你開始想,我可以這樣向每個人提議嗎?我可以保證耶穌的血足以拯救這個人嗎?讓我們這樣想想,如果耶穌基督 為他的羊舍命,我真的可以向外麵任何一個人說,如果你相信,耶穌的代贖就是為了你嗎?這個猶豫來自如果他隻為被揀選的舍命,我們隨機對沒有被揀選的人所提 供的豈不是空的?豈不是空的、不切實際的? 因此,你知道阿米念派怎麽做呢?他們就說,他為每一個人死,是平等的!他們是這樣解決的,他們是這樣解決這個問題的。

你知道極端加爾文派怎麽做嗎?他說,沒錯,那是空談,所以不必對任何人提。你說,他們認為那 圈子裏的人又是如何得救的呢?哦,你要注意到你有被揀選的證據,因為寶血是為這些人,所以,你一旦看見一些人有被揀選的證據,你就開始叫他們相信,你又如 何看見被揀選的證據呢?你會開始看見他們表現出重生的樣子。拿神的愛為例,阿米念派說,如果神是愛,表示什麽呢?預定論不可能是真的,不是嗎?神不會選他 要拯救的,又選他要越過不拯救的,如過神愛世人,表示呢?他不能選一些而越過另一些,因為那就代表他並不真的愛所有世人,那是阿米念派的推論。如果神是 愛,他一定要同等的愛每一個人,所以,每個人一定要有同等的機會。而極端加爾文派又如何解釋呢?你知道他們怎麽解釋嗎?神根本沒有愛。我說的是,你看過極 端加爾文派如何翻來覆去,試圖解釋那富有少年官,他本來拒絕耶穌,但聖經又說耶穌愛他,極端加爾文派說,那麽,他一定是使徒保羅,雖然他當時拒絕了,但後 來卻被拯救了。真是荒謬!並沒有聖經根據。難道聖經沒有神愛世人的根據嗎?我們不是上個禮拜才聽到嗎?我們聽過了!這兩邊的人,怎麽回事?他們的結論是, 神是愛,所以這個不可能,神是愛,所以那個一定是真的,結果他們得到的結論隻不過來自屬肉體的邏輯。如果我們真想知道愛是什麽樣子,而愛是神的一個本質, 神是愛,當你真想知道愛是什麽樣子,不要用你屬肉體的邏輯說,“好吧,如果神是愛,他不可能允許颶風摧毀菲律賓!”你看,人們是這樣作結論的。如果你真想 知道在神裏麵的愛是什麽樣子,你該怎麽做?你來到聖經裏!這是我們所做的。我的意思是,你是誰、我是誰?可以說:“哦,我們相信神是這樣的,如果神是愛, 他一定是這樣。”但如果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再去查考神的話,而神的話也給我們相同的結論,那就很好了。然而我們需要作庇裏亞人,這就是我們這個研習的 目的,要作庇裏亞人。我們不要在這“特殊的救贖”或是“人的全然敗壞”、“不可抗拒的恩典”、“神絕對的主權”,我們不要作出扼殺宣教、扼殺福音的結論! 那卻是常見的。那也是極端加爾文主義的真正問題所在。就是把一些好的聖經教義一轉,結果發現一個幾乎不知道如何向世人傳福音的教會就出現了,他們不向前、 不主動,隻消極的坐在那裏,等神的主權來做我們有責任去做的部分。這種情形的發生,是驕傲自大,自以為是!我們不盡我們該盡的責任時,就是不敬虔。這也是 威廉克理的重點,他說:“我們有義務!”他仔細查究這事之後的結論是,“是的,我們有,讓我們向前吧!”如果我們要付出的是生命,又怎麽樣!如果我們要付 出的是金錢,又怎麽樣!我們有沒有生命?我們有沒有金錢?不是為著這個世界活?我們擁有這些,難道不就是特別為了這種事?要走出去、把榮耀的福音帶到天下 萬國,好看見豐收!男人、女人來到十架前俯伏,降服!然而除非有人出去宣講,他們怎麽能夠這樣?

這就是我們要看的。要根據聖經,弟兄姐妹們,要根據聖經!當你要對某些教義作出結論時,你緊 接著該做的是問問自己:聖經也有作出相同的結論嗎?我們需要思考!神要我們思考!我們需要思考,我們需要推論,我們需要作出結論,我們需要那樣。良好的推 論有它的價值,那與釋經學有關,與解釋聖經有關,與你正確了解聖經有關,與作個庇裏亞人有關,庇裏亞人賢於其他,為什麽?因為他們“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 這道是與不是。”(使徒行傳17:11)什麽道?保羅所傳的道。但是如果你要作庇裏亞人,你也要查驗你自己的結論,查驗每件事,根據聖經查驗每件事。要知 道,我們常會作出不符合聖經的結論,但是沒有關係,我們用功再用功,直到我們的神學與聖經相符合,直到我們的實行方式與聖經相符合,因為當你的神學出了 錯,你一旦開始作出那些不該有的結論,實行的方式就會出錯;當你實行的方式出錯,加它一倍、兩倍、三倍、四倍,忽然之間整個教會都 把那當成真理。教會就死亡了。 要不要我告訴你有關那些極端加爾文派教會的一些事?在克理的時代,我相信有240所教會,我想我聽約翰·派博說過,曾經在80年之間,從280所掉到 150所,為什麽?因為極端加爾文主義製造死亡,你停止宣講福音,你停止禱告,你停止使用工具,你停止將你的生命這樣付出,教會就會死亡。我不想看見這樣 的死亡。弟兄姐妹們,願主幫助我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