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腳蹤

ardmore:座右銘--純正的教義,敬虔的生活,無偽的信心
正文

摩西出生的五個提醒

(2015-05-11 11:38:22) 下一個

摩西出生的五個提醒

 

林毅

 

 

  摩西的出生,提醒我們五個不可輕看的要點。

 

  第一,不可輕看世界的邪惡。

 

   約瑟當政和約瑟離世前後的那些年間,以色列百姓在埃及地得到數代的繁衍。這是因著神的保守看顧,為要使他們在這裏生養眾多並寄居等候將來的拯救。然而, 世界不是他們的久居之處,迦南美地才是。因此,當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地漸漸忘了他們的神和他們的方向時,神就許可不認識約瑟的法老起來逼迫他們。以色列在埃 及的經曆其實是基督徒在世界上經曆的縮影,當人類曆史上一些對基督教沒有好感的勢力興起的時候,對基督徒而言,不同程度的逼迫就會到來。神借此提醒祂的子 民:這世界不是你們的家。

 

   整本聖經啟示出,在可見的世界背後有一宗不可見的邪惡勢力。“世界”這個詞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物質世界,它不是邪惡的。另一用法,是指充滿在世界上的各 種邪惡的不良習俗,罪惡風氣。比如同性戀合法化,賣淫嫖娼,殺人放火,赤身裸體地到處遊行……越近末世,這樣不法的事會越發增多,並且層出不窮。各種可 恥、敗壞的風氣,顯明世界背後的屬靈邪惡勢力正對光明、良善的神發動猖狂地咆哮,妄圖以邪勝正。因此,基督徒不可輕看這個世界邪惡的本質。不要因著神許可 我們在世界中得到被善待、得繁衍、休養生息的機會,就想當然地把世界當成天國。

 

   基督的福音帶來的是普世性的造福及影響,基督教文明也推動了社會許多方麵的發展。這都是事實,表明特殊恩典帶來的普遍恩典的福澤。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 得出一個結論:這世界很好,沒有黑暗,不會被審判!對於這種觀點,聖經直接的教導是:“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5:19)主耶穌說:“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隻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15:18-19

 

   一旦基督徒在心中輕看了世界敵神的本質,產生世俗化的傾向,以世界作為他追求的方向,他就必定會陷入泥沼而不可自拔。基督徒可以,也必須在這個世界上學 習和工作,但要堂堂正正地生活,榮耀主名。他應當在世界卻不屬世界,在這個世界經營著那個世界,這就是基督徒應當有的處世哲學和人生實踐。

 

  第二,不可輕看最小的小孩。

 

   誰能預料尼羅河畔一個小小的蒲草箱內,安放著一個將要興起拯救以色列民族的劃時代人物?誰又能預料到伯利恒客店無人問津的馬廄中的破爛馬槽中,安臥著一 位降世拯救罪人的永生上帝的兒子?曆史千百萬次地告誡人類,不要輕忽小事件,小事件後麵會產生大地震。不要輕視小孩子,往往他們長大了,會帶來風雲際會的 影響。摩西這個人物在整個世界曆史上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偉大的:神藉著他拯救以色列人,以至於在以色列人心目中,他成為一個在亞伯拉罕等列祖之後,整個民族 不可或忘的偉大人物。神藉著摩西賜下的律法,成為許多國家立法的依據,以至於今天美國國會大廈圖書館把摩西的頭像懸掛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教會中的成年人千萬不可以輕看這小子中的任何一個。這樣一個在神懷抱中的孩子長大了,會給靈界勢力帶來怎樣的一種震動?帶來一種怎樣的顛覆?他不是顛覆 世上的政權,在埃及建立以色列國,然而他卻被神揀選顛覆了法老的詭計、魔鬼陰府的勢力。他的經曆被上帝使用是為了在舊約作為一個預表,表明那位將要用自己 的血與我們立新約的耶穌。他那貧窮地降生,卑微地生長,屈辱地被賣,仁愛地受死……最終用他那死裏複活的大能和使死人複活的權柄,踐踏了掌死權的惡者,釋 放了罪奴,將我們引入了天國。摩西的獨特性不可複製,但摩西所擁有的基督的生命卻是曆代屬神的兒女共同的模板。每一個屬基督的嬰孩因著恩約的合一性和將來 的可能性,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極大的可塑性。等待那些有屬靈的視覺的“伯樂”好好培植他們。

 

   教會中的孩子們也不要輕看自己。摩西這一個被世界的王輕看仇視的孩子,在上帝的保守帶領下長大,勇敢地麵對法老,帶出以色列民,實現他在神手中的人生價 值。你一生最終的事業成果可能並不偉大,但這不妨礙你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因為偉大與否,不是靠相貌英俊來書寫,不是靠一時的學習成績來論定,更不是靠拚 爹靠娘來成就。這個世界成王敗寇的標準衡量不了那些真正有生命光輝的人。活著的螞蟻比死了的駱駝強,照樣,天國的小子遠比在地獄中的諸位大帝、眾多英雄更 偉大。真正偉大的人是有偉大人格的人,是那些真正為神而活,敢於麵對罪惡的人。靠著愛你的上帝,你能夠成為這樣的人。

 

  第三,不可輕看家庭的功用。

 

  透過摩西的出生與成長,我們得到另一個提醒:不可輕看家庭的功用。

 

   摩西出生在義人之家,他的父母在聖經中並沒有占有很大的筆墨,然而他們在家庭裏麵實在當好了父母。摩西的哥哥叫亞倫,大他三歲。摩西的姐姐叫米利暗,大 摩西很多歲。摩西還隻有三個月大的時候,她就已經在河畔觀望著弟弟的結局如何。可見,他們之間有一定的年齡差。摩西、亞倫、米利暗,一門三傑,年歲不同, 但都是暗蘭、約基別生養出來的。這三個人都成了整個以色列民族出埃及時代偉大的領袖。你看到了嗎?我常常想:怎樣的父母親可以培養出這樣的三個孩子來?他 們是很平凡的父母,卻是非常偉大的父母。他們是有信仰的父母,也是很有信心的父母。

 

   聖經記載說:摩西長大之後不肯稱為法老女兒的孩子。也就是說,他不願做錦衣玉食的埃及王子,這與他從小所受的乳養教導大有關係。聖經沒有讓我們看到摩西 在蒲草箱中順流漂走,從此杳無音訊。尼羅河畔的事件體現出上帝精細的護理,同時也要求我們做父母的要精心地治理——好好治理自己的家,好好喂養自己的孩 子。養大摩西的一定要是約基別,自己的孩子自己養。有信心的希伯來父母親,要將希伯來人的文化、希伯來人的信仰告訴他。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地上的文化教育 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屬天的永恒方向的指引,道的方向。摩西這樣一個小小的孩子,生長在王宮,奢華的環境,卻沒有侵染他那比金子更寶貴的心,隻有一個原因: 道的熏陶。

 

   金庸筆下《射雕英雄傳》中有個身為漢人卻從小養在金國的楊康,長大了不肯稱為漢人,堅持自己是金人。但摩西與他完全不同,摩西身處富貴的王宮,但是他卻 輕看世上短暫的財富和地位,長大了不以法老女兒的兒子自居。這與今天許多浮躁拜金的年輕人何其不同?現如今,許多青年男女動不動求包養、認幹爹、賣貞操、 賣器官。沒皮沒臉,沒骨頭沒氣節,為的就是得到一些時尚的手機、首飾和衣裳。而摩西卻是生而有富貴,卻為信仰輕看它們,丟棄它們,為什麽?因為在他的心中 有更大的屬靈向往,更尊榮的永恒財富的算法。而這樣的屬靈的方向,這樣的永恒價值觀乃是在他年幼的心靈之中開始萌芽的。

 

   親愛的父母們,趁孩子還幼小的時候,要告訴他真正人生的追求,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就不容易受世俗的誘惑。因為每當他要走偏的時候,都有真光在他的心中 照耀他前行的路,使他從小就有一個堅定的方向。但是,假如你從小不告訴他生命的意義與耶穌的救贖。假如你這作父母的自己重世界,重吃重喝重虛榮,你培養出 來的孩子一定失敗。因為人種的是什麽,收的也是什麽。

 

   教育就是這樣的重要。你若沒有給孩子屬靈的教導,不給孩子指明屬天的方向,孩子就看不見。但若你從小乳養他,在他幼年的時候,你就教導他生命的路,到老 他都不偏離。他就能早早地飽得主的慈愛。從這樣受教心靈之中產生的力量是偉大的,摩西的那一種信心舉動是神所紀念,蒙主喜愛的。當他長大了,看到希伯來人 被埃及人欺負,他就去幫希伯來人。他為什麽不幫助埃及人?是因希伯來人勢力更大?不,就當時的處境來講,分明是埃及人比希伯來人的地位更高。難道是摩西的 同情心?不,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往往在利益麵前,同情心更是顯得小的可憐,選擇站在埃及人身邊遠比摩西後來所做的容易。那麽,答案是什麽?是因信仰而帶 來的身份感。真正促使摩西作出“瘋狂”舉動的是銘刻在他內心深處的身份感,而不是同情心。因為經上說,他的本意是“出去到弟兄那裏,看他們的重擔”。摩西 幫助希伯來人打埃及人,並且把埃及人打死了,固然有他屬血氣的那一麵,但經文揭示出他內心有關於自己身份的明確答案。他沒有丟掉長子的名分,不像以掃。哪 怕他的同胞不認同他,反而譏刺他;哪怕之後,他自身也顯出軟弱害怕和逃跑反應,但在當時,他毅然放棄了王子的身份,選擇了奴隸的身份。這需要何等的勇氣, 何等的遠見?因此,你不可輕看暗蘭、約基別的教育,不可輕看家庭的功用。他們對摩西的喂養和教導,成就了後來的摩西。基督徒父母們,如果今天你們不給孩子 的成長提供這樣的教育的話,你們的家庭是失敗的。孩子還小,但是藉著孩子的乳養過程,就可以看到孩子的將來,這就是“三歲看老”的真正意義。

 

  第四,不可輕看普恩的作用。

 

   神為什麽一定要讓摩西在埃及王宮中長大?神把摩西帶到埃及王宮,差到埃及王宮,給他的使命就是學習埃及的一切技藝,好預備將來使用。你不可輕看神的每一 個舉動,神護理的安排一定是有功效的。有一類的基督徒有著極端的認識:“我是天國子民,我將來住的是天上的永遠的宮殿,所以我現在地上就是要住馬棚。我們 主耶穌住過馬棚,我就要住馬棚,世界的一切跟我有什麽相幹呢?所以,學識不可以要,電視絕不可以看,網絡也不能用,朋友不可以交,孩子也不可以上公立學 校,因為裏麵都是惡魔……所有這些都是屬世界的,全部都是壞的,接觸了就會讓人走入黑暗。”這類基督徒看,到處都是魔鬼,他看一切的文化都屬魔鬼。並且持 定這類極端的教導頑固不化,難怪這類基督徒會被別人視為神經病。

 

   是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世人所追求的眼目的情欲,肉體的情欲,今生的驕傲與基督徒一定毫無相幹,因為光明與黑暗不相交,基督與彼列不相合。 然而,因為世界的另一層意義,即它是我父所造,卻被罪惡汙染,被惡者竊奪的世界。又因神召我們,就是要叫我們在這黑暗世界中宣揚他的美德。這樣,世界又與 每一個基督徒息息相關。因為,神在世界上救了我們,神也把我們差到世界上榮耀他,傳福音給世人。在“救”和“差”之間,都有一個世界的大背景。如果說基督 徒像一台戲,而世界就是這台戲的舞台。光與暗交織,正與邪對撞。美或醜?喜劇或悲劇?結局在乎你在其中信仰性的抉擇。魔鬼利用世界的惡欲瘋狂地擄掠人、敗 壞人,但神在世界上為世人預備恩典,為聖徒預備了培植他們的文化、科技、日用品等,好讓他們正用,造福世人。世俗的文化一定有敗壞的那一麵,世俗文化之中 一定也有神保守的正確的良善的另一麵。否認這點,恰恰是不信神的作為,也必給自身帶來虧損。

 

  最後一點,不可輕看信心的功用。

 

  摩西的出生和成長的故事中,強調了好幾次信心的功用:接生婆的信心,摩西父母的信心,米利暗的信心,摩西的信心。由此可見,信心的功效不可輕看。

 

   接生婆因著對主的敬畏,對本族同胞的愛,就不願與法老同流合汙,作法老手中的劊子手,這是信心。摩西的父母親不怕王的怒氣,殺身的威脅,把這個孩子藏了 三個月,這是信心。他們將孩子放在蒲草箱裏,安置在蘆荻中,交托給神,求神的搭救,一樣是信心。接著,讓女兒米利暗跟隨,報信,還是出於信心。照樣,摩西 也丟棄了千千萬萬人所熱衷的事業、膜拜的地位,為要作一個普普通通的神的子民,也是信心。結果,神就使他成為一個非凡的人。

 

  神在聖經中記載了這些有信心的人的名字,他們都是神所紀念的人,永恒的生命冊上也有他們的名字。他們中有世界聞名的摩西,有籍籍無名的普阿、施弗拉。但有一點是確定的,神用信心的代求,神悅納信心的抉擇,神保守他們說出信心的話語,神用有信心的人成就他手中的工作。

 

  信心不是自信,乃是對這位看不見的創造主、救贖主、審判主的承認和依靠。信的人有永生,不信的人因為生而有罪而得不著永生。摩西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上帝在不信的世代預備了有信心的人,也搭救了他們。今天,你也願意成為一個有信心的人嗎?

 

  (節選自林毅長老2014年《聖經人物——摩西》,求知小組錄音整理,經講員修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