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係語

真正的理不是冰冷的,是有生命的,如同和風徐徐吹入心。。。
正文

愛的核心內容—承擔責任。

(2014-08-22 21:27:45) 下一個

從前因受人之托送東西去一個沒有見過麵的大姐家,清楚的記得那是星期五下午。大姐很熱情,但是很快我覺得她有些神不守舍的樣子,我就準備告辭。大姐知道自己有些失態,就滿懷歉意的對我說,因為她讀大學一年級的女兒傍晚要回家,所以她老是走神盤算,還有多久可以見到女兒。

一提到女兒,大姐的話匣子就打開止不住了,很振奮的樣子,她說她剛進入空巢期,女兒不在家心裏空落落的,每個周末是她最盼望的日子。接下去她給我展示了準備做給女兒各種好吃的,這鮮嫩的豆角是上午才托人去郊外的農場摘的;這條女兒愛吃的活魚專門問海鮮館要了海水養著,等女兒到家才開刀,保證女兒吃上最新鮮的;托我送的東西也是為女兒準備的。。。。嘰哩哇啦的一大堆,大姐興致勃勃,一掃剛才的心不在焉。雖然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空巢這個詞,卻深深體會到空巢父母爆發出的情感能量。

大姐對女兒的愛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來,甚至在我這個幾乎完全陌生的人的麵前都無法掩飾。

愛自然是一種感覺,一種或濃烈,或清淡的情愫。比如情人間讓人身心蕩漾的情愛,朋友之間的溫暖平靜的友愛,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樸實但又最不讓人置疑的愛。

愛的感覺非常的清晰,具體,常常牽腸掛肚,抓心抓肺,以至於讓人覺得這種感覺就是愛的全部內容。可能是人太喜歡的這種純粹的感覺了,所以有些真愛論就強調,真愛隻和感覺有關,不夾雜任何過於實際的東西,所以真愛一定是非理性的。那麽在種理論下,男女的真愛就是不過大腦的荷爾蒙,父母愛孩子就是生物本能,友情呢,雖然說不清,但隻能是一種純粹的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

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一個人天天說愛啊,想的,卻沒有其他的表現,時間一久自然會被認為這個愛是假的,沒有內容的。而且這種沒有內容的愛,如果一方堅持表達,另一方甚至有被騷擾的感覺。所以愛需要更真實的內容。

我認為愛的核心內容是承擔責任。責任是指人需要,甚至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承擔責任就是執行和完成任務,比如一個人穿衣吃飯,就在為自己的肉體生命承擔責任,是愛自己的實際行動。當表達愛的一方願意為另一方承擔責任時,對他人的愛才有了真實的內容。

故事中的大姐對女兒的愛不隻是無內容的感覺,而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為女兒辦的事凝聚起來的,這些事都是女兒切實需要的。所以她對女兒的愛才讓我這旁觀者也體驗到如此真實。真愛需要責任心和責任能力合力才能表現出來。

很有意思的當把責任這個詞和愛聯係在一起,居然讓人產生些不適感。這是為什麽呢?原因是在權力理念和係統的運作下,責任就變成了一種被動的甚至強製性的任務,比如有時責任作為一種犯錯後懲罰的手段。或者是某種道德規範,社會習俗,甚至是法律要求的義務。這和出於愛而心甘情願承擔的責任就完全不一樣了,被迫承擔的責任不僅和愛無關,而且還和受傷的感覺掛上了鉤,所以造成人本能的排斥。所以權力係統形成了愛能力外圍之外的責任,但是愛本身還是包含著責任。

現代人在人權意識加強的同時,獨立意識也空前高漲,在個人疆界鎖定的情況下,也有了明確的責任範圍感。傳統的相互扶持的愛情模式,被分享模式代替。以往的雪中送炭,轉變為錦上添花。盡管表麵上看錦上添花式的分享,讓愛排除了責任這個內容。但是仔細的觀察,要讓雙方,特別對方感到愛意,這個添上的花也應該是對方需要的,所以本質上還是一種責任的補充。如果這花是對方不需要的,就需要對方的包容來肯定分享的有效,實質上也就是對方通過承擔責任來維持愛的甜蜜。所以分享式愛的關係還是通過承擔責任這個核心內容的表現出愛。而且正是因為這種內在的責任沒有傳統模式的受到義務捆綁的強製性,分享式愛的模式就更能表現出真愛的意義。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現在社會分享愛的模式,讓愛的關係鬆散,常讓人發出真愛難尋的感概,這時因為個人的責任個人承擔這個明確的意識,在讓人提高自愛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比較容易擺脫傳統道德中,視為他人承擔責任為美德的規範要求,為他人承擔責任的意願和能力就下降了,強調是自己的責任或沒其他人我也能生活的很好的獨立心態,使愛的凝聚力量變弱,本質上是人不喜歡承擔過多的責任,愛能力有限的一種表現。

在權力的運作下甚至能出現剝離責任內容的“愛”,比如控製,依賴等以愛的名義出現了。這種行為模式就是越過責任直接獲取愛的利益。需要辨別的是有些控製的行為也有很多具體的內容,看似也在盡責任,但是區別在於這些責任的結果不使接受方收益,而是控製方把自己的需要強加給受控方。典型的例子是父母不顧子女的意願,試圖控製子女完成他們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盡管父母看似付出好多,但實質還是剝奪。

所以真正的愛一定是有承擔責任這個核心內容。一個成熟的有愛能力的人一定有相應的責任心和責任能力,當他能對自己和對他人承擔責任時,也就表達出了愛,愛自己,或他人。

有承擔責任內容的真愛一定是理性的,是發自心靈深處的,因能被體驗和感受而表現出感性,但絕不是簡單的受荷爾蒙,生物本能控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sweetbu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禾口' 的評論 : "旅途上大家會處於不同的階段。 "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weetbug' 的評論 : 明白。
能承擔自己的責任就是個精神獨立概念。越獨立越可能有愛能力。因為愛實在是從個體的中心發散出去了。而且這種愛才是真正意義的愛。傳統關係,雖然有很強的責任連接,但是因為個體自我沒有覺醒,所以這個責任就是被迫的就不是真愛。
人的成長就經過接受愛,學習愛,自我覺醒,最後自主的愛,包括自己和他人。旅途上大家會處於不同的階段。
sweetbu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禾口' 的評論 :
恩,對我來說是更明白了。我主要是覺得對自己負責是一個態度問題,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情感寄托在別人身上,但不排除關係中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幫助彼此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在關係中成長。也即,在關係中thriving.

是不是很拗口啊? 大概也隻有你能看明白我的思路。哈哈。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weetbug' 的評論 : 甜蟲,根據你的意見。我修改了文章。你再看看。:)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weetbug' 的評論 : 有好幾個人都有誤解,看樣子我要在那一段上修改一下,更明確些。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weetbug' 的評論 :
分享和分擔,很相似的行為。分別對應於權利(成果)和義務(責任)。生活中有很多成果要分享,也有很多責任要承擔。事實上成果基本上都是責任運作的結果。所以我認為分享和分擔本質上一致。
雙方愛能力相當時,分享分擔也是均衡的,但有愛能力不一致的情況。分享分擔就不平衡。像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但是還是真愛。真愛可以表現出很多模式。
sweetbug 回複 悄悄話 我理解得有偏差。也許是我有點先入為主了。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weetbug' 的評論 : 謝謝。
我這篇文章說隻是真愛一定是有承擔責任這個內容的,但沒說所有承擔責任一定是愛。事實上我說明了承貸責任不是愛的情況。
相同的邏輯,人是兩條腿的,不說明兩條腿的是人。
sweetbug 回複 悄悄話 幾年前,我也許會讚同你的說法。責任是愛的核心。但現在的我,覺得愛的核心是分享。如果愛一個人,就會想要和他分享我的時間,我的興趣,我的生活。一起去體驗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我同意,有愛的能力的人必定是負責任的,對自己負責任的。但能負責任的,不一定就是愛。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廢話多多' 的評論 : 謝謝多多。
我主要是說愛和責任的關係,權力是順便提了一下,沒有展開。
責任是指人需要,甚至是必須完成的任務。這裏麵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需要,自己認為必須完成的任務我認為不能定性為強製性,因為執行時是主動的。願意執行的態度就表現為責任心。所以我說真愛需要責任心和責任能力合力才能表現出來。
另一種是當一個任務自己認為沒有道理,不想完成,但卻不得不完成時,責任就表現出強製性。典型的例子有有離婚是後被判原配偶的錢。(注這裏的道理是指當事人的道理,不是道德或法律的道理)
強製性的東西能夠實現強製,一般有權力,權勢做保障。或者換種說法我覺得更嚴密些,當個體感到被迫而而且不得不服從時,這個個體體驗到權勢的存在。
我說承擔責任是愛的核心內容是因為我能想到的愛的表現形式如關懷,包容,耐心,支持等都包含了對承擔責任的行動或意願。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哇,這麽大的兩個題目放到一塊說,狠狠地佩服一下。

我覺得你的帖子實際上說了三個概念:愛,責任,和權力。這三個概念互相之間有關連。但又不是那麽絕對的。

愛是感覺,也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對我來說,責任是愛的一部分,但不是愛的核心。

按貼中所說,如果將責任定義為“責任是指人需要,甚至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承擔責任就是執行和完成任務。” 那麽責任就有了強製性。無論是否與權力有關。
禾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ansemao' 的評論 : 謝色貓。
sansemao 回複 悄悄話 好文,令人思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