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歲月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正文

諧音梗

(2023-05-21 07:15:47) 下一個

當年看電影《芙蓉鎮》,結尾瘋癲了的王秋赦敲鑼走街,喊“運動了--, 運動了--”。當年觀影當作是瘋人仍然沉溺在已成過往的運動之中,如今想,那分明是預言啊。舊約先知在眾人眼裏也瘋瘋癲癲的,王秋赦和他們一個套路。他在說東方大神要他說的預言。

當年有一人坐火車出差,南京人,去廣州。廣東有名菜龍虎鬥,蛇肉燉貓肉。那南京人爭強好勝,我們南京也有!老南京人有一陋俗,迷信過年吃貓大補。養貓的人家臨近春節就該替貓兒禱告灶神,不許人禱告的年代我有一隻貓就是在春節前夕失蹤的。

那人在火車上和粵人交流,說的唾沫星亂飛,講南京人如何逮貓殺貓吃貓。據講他確鑿說了的,他喜歡吃貓肉。他還講,怎麽殺貓?我教你。悲催的是南京人“貓”和“毛”不分,都發第二聲。他被判兩年。

今天忽然想明白了,這不就是個諧音梗嗎?狗啊貓的。

記得當年人們談論那個倒黴蛋,笑話他蹩腳的普通話。人們,當然也都是一些南京人。

我的記性真心不錯,悉悉索索的事情都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幅魯迅的木刻版畫,不是1949年以後的那種,是1936年魯迅逝世後滬上青年版畫家的創作。得知魯迅病逝的消息一些青年版畫家趕赴他的寓所,畫下他在死床上的遺容。之後他們創作了一批以魯迅為主題的版畫。版畫的魯迅在吸著香煙,煙圈繚繞著幾個翻滾的人形。他笑眯眯地,不說。

今天將成為往事,不過是一個煙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6)
評論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蔡田田' 的評論 :
睡前再來回一個貼。呼蘭和李誕,都是屬於深諳規則的人,但凡家裏事幹公務員的,背後無論怎麽詆毀,出門都把嘴把得牢牢的,禍從口出是大忌。就這野孩子才胡說呢。
現在極度擔心出現一個腦子有病想被提拔的,斬釘截鐵地說:要辦成鐵案。中國有太多的奸賊想踩著無辜者當官了。
中國人有極度扭曲的官癮,當官利益太大了,個個跟螞蝗似的。
蔡田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楊和柳' 的評論 : 漠男不易,呼蘭更難,我以為狡猾的李誕有能力規避雷區,看來是我想多了。還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呢,我看是喜劇的下場是悲劇吧。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蔡田田' 的評論 :
咱倆撞上了,太好了。我也喜歡北下關小學。
我還喜歡他女朋友”漠男,有人有錢沒時間,有人有時間沒錢,你既沒錢又沒時間,你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這種幽默的好姑娘真是慧眼識英才,我們的英才有倒了一個行業,哈哈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如斯' 的評論 :
教培的就是我喜歡的童漠男啊!這孩子不得了,幹啥滅啥,羅永浩是行業冥燈,童漠男是行業縱火犯,走到哪,身後都是一片灰燼,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
蔡田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如斯' 的評論 : 那是童漠男,我喜歡他,他讓我想起馬三立~包括他晃悠的身形,他的“北下關小學”特棒,是於無聲從的控訴,卻是笑著自己給自己打岔。就這麽點可憐餘地的脫口秀眼見著也玩完了,我都替他屈,怎麽著總從事高危職業。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楊和柳' 的評論 :
我不看大陸影視劇,朋友介紹我看脫口秀。雖然和美國的根本沒法比,受限製不能談論政治和社會現象,但中文的梗觸及我們的文化之根,又是美國的梗不好比的。我比較喜歡呼蘭,他的文本寫得很好,人也厚道,開開心心的。還有工科女孩趙曉卉,她是一股清流,好女孩的樣子。別的女生雖然段位比她高,鳥鳥或者李雪琴,各自邪氣。

記得有個演員說他改行做教培,教培行業沒了;從教培轉到做脫口秀該不會也沒了。他簡直是個烏鴉嘴。以為疫情後他們會很快推出新的脫口秀大會,現在是,沒有的看了。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如斯' 的評論 :
說起來特裝,特矯情。House被立案,我心裏直發抖,我做人粉絲,喜歡人,都是動真感情,難過,難過。
網絡慢,點擊兩次,發多了,刪一個吧。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如斯' 的評論 :
嗯,其實別人也問過我,“我都封了,你怎麽還沒封呢?你比我過分多了。”
我說“我也不知道。估計人家監控一看,我是單幹,你四處拉幫結派”
哈哈。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楊和柳' 的評論 :
我感覺並不是民不告官不究,就是一個感覺。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epton' 的評論 :
從前是在文革中,壞賬全記四人幫頭上。這一次才叫過分了呢,那個演員已經被帶走立案,等看怎麽判吧。
這種故事還是不要讓純真的孩子們知道為好。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阿邕' 的評論 :
沒想到阿邕還有這麽一段經曆,童年遭遇這種事情真太不幸了。我知道,忘記不了。不是說句抱抱就抱沒了的。好在我們遠離了那裏。

“到處都有群眾的眼睛”,是啊,防不勝防。誰會想到買票看秀的年輕人群中也有這麽一雙。這一次倒是已經有人將告密者挖了出來,看那個人的臉,我說不出的厭惡。他父母都是六零後,他本人英國碩士,這讓人無語,沒有指望的感覺。他父母不是不知道文革,他出洋見過西方,他都還幹出這種事情來。
lepton 回複 悄悄話 真是叫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真巧。我昨天還跟小朋友講了一個貓肉故事。
昨天晚餐時,我跟他們說,“肉”在中文裏default就是豬肉的意思。比如說,肉包子。小時候第一次去北京,我六歲,有一天在街上看到好多人在排隊,前麵是個包子鋪。我離的有點遠,再加上近視,赫然見到牌子上寫著“貓肉包子”!給我嚇了一跳。排到前麵才看清楚,原來寫的是,“豬肉包子”! 我就不理解了,為什麽要特別把豬肉的豬寫出來啊?我媽解釋說,因為北京回民多,他們不吃豬肉,肉就不再default成豬肉。

可惜我家不會中文的小朋友不會讀寫豬和貓,這個故事給他們講完了卻沒理解。。。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蔡田田' 的評論 :
一年前俄烏戰爭爆發,微信群見眾人紛指責美國“拱火”,今見你轉用這個“拱”字,妙哉。太同意了,他們被一種“東西”拱得煥發出人性最惡的一麵。

這兩天恰巧遇見老照片,勝利電影院前身的新都大戲院,很不一樣。聽說電影院90年代拆了,前兩年又複建。南京人有點幹事不經腦子嗬,喜歡瞎起哄。他們高興就好。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
我十分喜歡你博客的文案 -- 書房備忘錄:從天上看見深淵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謝謝評語。想說,如今我們都是局外人了。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olebear' 的評論 :
深有同感:慶幸在窗口開的那麽一個小小的時間段裏我們能夠出來。

看了鏈接的故事,那個獄警李光榮簡直是中國版的沙威爾。故事下麵有條留言引起我注意:他一個在校學生的一張大字報就能被人民日報點名,憑什麽?再尋字裏行間,感到有些事情是被遮掩的。他找老領導幫忙,能找到喬石,要知道喬石可是特務頭子呀。不曉得這是不是能解釋他的能力非凡。我出自一個黨外的平民家庭,他們內部的事情,不知道該說什麽。
阿邕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大院宿舍區裏,有一排房子的一堵牆,是宿舍區小朋友們塗鴉的地方,歪歪扭扭的字寫的也是文革時特有的語言,順口溜,還有誰誰(小朋友名字)是大壞蛋,甚至打倒誰誰(小朋友名字)。小小的我走過偶爾看一眼。有一天一小朋友告訴我有人將我的名字寫到牆上了。走到牆邊,看看左右沒人,拿起粉筆也寫了幾個字。
幾天後院子裏人們悄悄說那堵牆上出現了反動標語。有一個晚上家裏來了穿公安服的大人,告訴我有人看見我在牆上寫字,問我寫了什麽,還有誰寫過。看著兩位平時對我十分友善的叔叔阿姨,突然戴著大帽子滿臉嚴肅對我說話,當時我真的害怕和惶恐,我是xxx的好孩子,怎麽會寫反動標語呢。這些大人怎麽隨時變臉,而且怎麽到處都有群眾的眼睛,連不懂事的小孩子也不放過。後來反動標語的事件不了了之。隻是我被這件事traumatized了,不記得當時別的小朋友寫我什麽而我又寫了什麽。
誰想到,幾十年過去,運動又開始了,不知道那堵記憶中早已倒的牆又會增添多少不堪的記憶。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蔡田田' 的評論 :
我現在不發微信了,過去經常發,整天胡說八道,從來沒被封過號。我懷疑民不告官不究,有些人被封號,是被朋友圈裏的人舉報了。感激我的朋友圈人品表裏如一,當然,其實我也沒多少朋友,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蔡田田 回複 悄悄話 我朋友的妹妹嫁了西人,妹妹認識的一幫人都是嫁了西人的,去年聖誕節這幫人難得用微信發了個party通知:學習如何做包子和餃子。然後微信就給封號了。她們一頭霧水。《芙蓉鎮》我是在新街口的勝利看的,是夜場電影的最後一場,大多數人都睡了。我一邊看一邊悄悄的哭。王秋赦們太多了,他們被一種“東西”拱得煥發出人性最惡的一麵~歸根結底,聲討人是不夠的。我也許沒見過最好的,但肯定見過最壞的。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我看見最好的雜文,句句經典,段段精彩。
想哭,想笑。
低頭沉思,苦悶,又抬頭發呆,隨後會心笑笑。
polebear 回複 悄悄話 今日是昨日重現,過猶不及,一句脫口秀被判三年, 慶幸在窗口開的那麽一個小小的時間段裏我們能夠出來。
看看這個故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41784?utm_id=0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一滴水折射太陽的光輝,一件事就能說明菲兒的老爸是個好領導。當年很多人被鬥得慘也是因為先前太跋扈。“批林批孔”嫁接一個“毛”字就能擱置人的烏紗帽,那個年代,,沒有的說。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如斯好文!老爸曾經因為辦公室報紙上“批林批孔”的孔字上有個毛字,被停職檢查,後來底下的群眾主動出來保他,再最後發現是別人栽髒,那個年代。。。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楊和柳' 的評論 :
當年我是小孩,如今回過味來。
感悲哀的是,當年那些議論的人,沒有替那個倒黴蛋做過一丁點辯護,或者流露出一絲同情,盡管他們自己全都“貓”和“毛”不分。他們並非掩飾真情實感,而是一個個說得興高采烈,一個個像是魯迅《藥》裏的人物。

記一筆將所思想的留個印痕。覺得還是要多多關注我們自己的生活,不然為什麽住在北美呢。昨天讀BBC,海蜇泛濫影響海洋生態係統,三文魚減產,人們在討論應該吃掉它們。
楊和柳 回複 悄悄話 有人在怒罵過翻篇遺忘,有人在雋詠中浸潤悲傷。
寫下即成曆史,從你的煙圈裏進入冥想盆,
一層又一層,輪回生,輪回死,輪回虐活,輪回報應
你我佇立,如白雲蒼狗,不知所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