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暑假?美國暑假?

(2013-07-29 18:56:33) 下一個
本文是對以下文章“美國小學生暑假的一麵鏡子”的點評。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ODQ3NzA4MA==&appmsgid=10000483&itemidx=1&sign=66e435ad4cca82b4a57bf09f8ec53f7d#wechat_redirect


關於綜合素質的決定作用以及中美學生後勁的對比我覺得有點意思,培養孩子最重要、長遠和本質的內容不是成績高低而是對知識的熱愛、不是追求名利和虛榮而是幸福地做自己喜愛的事情(無論做老板還是打工仔)。但是文中提到的“暑假要做的100件事”的說法則很有包裝色彩,與其說是“要做”不如說是他們“可能”做的一些事情。
事實上美國公立學校給學生的作業隻不過是讀一本(幾本)書而已,根本就是“幌子”,我真的是將文章標題誤看為“美國小學生暑假的一麵幌子”才進入的,哈哈。除了讀書,美國學校是不會給學生“安排”任何其他事情的,美國學生自己安排的活動大體可歸為幾類:旅行、串親戚、打工、去夏令營和暑假學校/補習班等。這裏,我隻想通過一個華人孩子的具體例子拋磚引玉,所舉例子肯定不代表所有美國學生的情況。
這個孩子在中國出生,小學一年級來到美國。九月開學他15歲上10年級(高二,美國高中共四年),公立學校的暑假作業是閱讀著名的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講的是殺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與命運的抗爭。(他上初中時有一個暑假的必讀書目是Life as we knew it, 講的是世界末日的無助。這些內容看來“消極萎靡”,如此“引導”青少年讓不少中國家長大跌眼鏡。)
在指定圖書外,他還會自己找想看的書,包括賽珍珠的《大地》、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斯坦貝克的《人鼠之間》等。他在中國的暑假內容包括旅遊、球類訓練和英語助教等;去中國之前的活動主要是玩電子遊戲,在You tube 上看感興趣的內容(無所不包),找喜歡的小提琴曲子試著拉、自己譜曲,看日本卡通,畫畫,還有在網上自學大學的公開課程;返美後他會和朋友們一同參加一次實驗活動,然後聚會開Party
不過,同齡的孩子確實有整個暑假都安排補習SAT的。這些在美國的中國家長擔心,如果孩子暑假“痛快玩耍”一開學就可能“偷偷落淚”;如果現在“按照天性自然成長”,將來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生活恐怕還不如老爸。雖然華人是少數民族,但是在高考錄取的時候他們不但享受不到特殊待遇還會因為身為華人而處於劣勢。華人後代必須比別人成績更高能力更強才能占穩腳跟。因為美國的考試不是背出來的,考前輔導隻能通過考試技巧錦上添花不可能短期提高水平,而且錄取時除了成績還要看課外活動等,所以大學招生辦認為成績好的學生一定學術和學習能力強,反之亦然;課外活動豐富的學生一定具備更多的能力。一般來講,作為錄取的參考因素,成績和課外活動的比例差不多是8比2最多7比3
文章提到,中國把暑假作為“第三學期”的做法缺少遠見,隻能培養出老外的打工仔。做老板還是打工?我認為重要的不是名稱而是內容。第一代中國人很多開餐館起家能說他們不是老板?但是他們的生活狀態並不理想。第二代中國人到美國求學多數走科技之路,最後變成技術工人和大學教授,雖不宜進入管理層但較容易成為中產。我估計隨著中國的強大,未來會有非常多的“中國”老板出現在美國,他們要麽是從中國來的新移民,要麽是中文好的ABC——在美國的家長切記,有一天你孩子成為老板的條件可能不是他的英文有多好,而是他的中文是否能夠勝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