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節,我回北京打算邀同院發小們小聚。其中一位在我弟妹患癌住院期間幫了不少忙。所以我囑咐弟弟一定要邀請他,當麵酬謝。
可是得到的回複讓我驚愕不已:他本人也得了癌症,而且是生存率極低的胰腺癌。
其實就在半年前,我們還一同爬京郊野長城, 一點兒看不出他已病入膏肓。
發小大名叫朱力,是位整形外科醫生。他家跟我家是世交,以前還是樓上樓下鄰居。
他剛動完手術,在家中靜臥休養。
開門的是他夫人。見我進門,他非要掙紮著坐起來。我說千萬別動,你傷口還沒好。
聽得出來,朱力失去了心理平衡。他屬於勤奮工作的事業型。以前是他幫助患者,根本沒想過他自己會成為患者。他從不吸煙,身材體重標準,能吃能睡,沒有“三高”。他遺憾自己人到中年沒有能鍛煉身體,覺得這次可能挺不過去;對於癌症他知道的太多了。
他說他媽還不知道,囑咐我見到她千萬別透露真情。他說著說著,不覺淚流滿麵。
朱力夫人也加入了談話,說就是應該鍛煉,等朱力身體穩定了也去跑跑步。
我也說了我自己對中年健康的感悟和幾句鼓勵的話。
這次談話對我震撼頗深。他從小樂觀,愛講笑話,體育天資很好,高中時跑百米12秒6,多次讓我自歎不如。
在此以前我們從沒談過健康問題。從醫生角度看,健康不等於健壯;健康人可以不健壯。從外表看,朱力絕對是個健康人,快六十的人了,不胖不瘦,滿頭黑發,皮膚光鮮。醫生這個職業就是要給患者信心。我沒法兒跟醫生談健康問題,因為健康定義不同,缺乏共同語言。
回到美國後,我在微信上問候過他幾次。他隻是回複過一次,說夜晚常常失眠。聽起來,心理問題也不小。
到了感恩節那天,他又住進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