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詩經

茶話詩經,癡人學佛。
正文

【癡人學佛】之 “凡人畏果,菩薩畏因”

(2022-02-24 06:06:22) 下一個

凡人畏果,為什麽凡人畏果呢?因為眼前出現的場麵自己沒法處理(handle,hold不住),處理不好的結果就是自己要遭罪。就這麽簡單,所以他害怕。

舉個例子,小偷行竊,結果被人逮住,你看他是不是嚇的麵如土灰,哆嗦不停?
有人看到美酒佳肴於是大吃大喝,結果輕則傷胃,重則留下了長久的病根。
有人看到女色然後就縱情聲色,結果傷財傷身,甚至搭上老命。
有人為貪圖便宜,撒謊作假,被捉後身敗名裂,重新做人困難重重。
等等。。。。各種各樣的例子很多,概括起來不過是貪利、慕名、貪圖享受,追求和享受這些沒什麽,能節製並取之有道就無可指責。但有些人為了達到享樂的目的,不擇手段,在其追求果的過程中所做的各種事,就是所謂的“業”,有善業和惡業之分。惡的行為給社會上其他的人造成了傷害。“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當惡貫滿盈時,即使天不譴,也會因其多行不義而自斃。

有些因果關係凡人看不到,看不懂,就象下棋,有人能看到很多步以後的變化,低手如我就隻能看到一步之後。對於這一類因為智慧和經驗上的缺陷而導致看不到因果關係的盲目妄為,尚可原諒,也還可以通過學習和積累經驗來避免再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可怕的是明明知道因果關係,偏抱著僥幸心理強行為之的。比如行竊,暴食,撒謊,貪圖小利等等。這就是明知故犯,其病根出在心上了。時來已久,小棘刺已經長成大樹。非一場暴風雨無以鏟除這些碩大的毒根。

菩薩畏因,是因為他對這些因果關係了然於胸,他知道如果做了A事會出現什麽結果,做了B事會有什麽後果。就是《孫子兵法》上說的,在很多戰爭發動之前,其實勝負已定。所以菩薩會謹慎地行事,他其實也有好樂,他也知道美食好吃,也知道金錢和權力的好處,但他能意識到危害,於是他就會去克製和疏導自己的欲望,從而避免或者減少對自己和別人的傷害。能夠防患於未然,不抱僥幸心理去做必然失敗的事。

不少的現代人對佛法有些誤解。比如說“菩薩”這個詞吧,“菩薩”其實並不是真有這麽一個人或者神,菩薩實際是一個智慧的符號,是一個概念,代表一些美好、善良、真實等優秀的品質。由於曆史教育的原因,新中國的國人多對佛法抱著懷疑、排斥和蔑視的態度。其實,這是很正常,正因為其不了解,所以才會有那麽多誤解。

若你把“菩薩”、“佛”什麽的佛家名詞換成“智者”來看佛法,就會發現原來佛法說的跟我們學的哲學並無二致,而且在有些方麵佛法的認識和論述遠遠超過我們所學的哲學。

學佛是培養一種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一種合情合理的處理人事世事的方法,是構建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本人無意慫恿別人學佛,隻是想以微薄之力澄清世人對佛法的一些誤解。)

附與網友“八達”之間的討論。

八達:請問茶兄 大智慧之人 既已不昧因果 為何還畏因畏果?

WXCTEATIME: 
承蒙八達兄問詢,倍感榮幸與惶恐,先得說明一下,俺於佛學上所知甚少,皮毛都稱不上,卻常發妄議,罪過。所以下麵的解釋和討論也未必正確,俺隻是盡我所知勉力作答,望兄理解。 

因果是個概念,是個統稱,世間有很多種因果,而不是固定不變的。比如犯偷竊罪,就有可能被抓坐監獄;貪吃美食,可能會導致胃疼。等等類似的因果很多。。。不須列舉了。

麵對這些顯而易見的因果規律,我們最好是遵守它,兢兢業業地提醒自己不要去犯錯誤,這就是所謂的菩薩畏因。 

但有時無論我們怎麽小心,還是因為各種原因犯錯了,遭受了苦果,陷入了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人要想辦法解決困難,脫離苦境,但剛遭受苦果時,往往沒有改變的條件,即因(準確來說應該是“緣”)。這時就需要積極地創造能產生因的條件(創造“緣”),比如像照鳳凰來就要栽梧桐樹。一個事件的果,可以變成另一事件的因,就是佛家說的因果相繼相生等。就是說不要被前一個或目前所處的果所困,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把當前正在受的果變成下一個事件的因,從而改變自己的處境。 

我說了一大堆,我想你大概明白了我的意思。因果相生,果可變因,順天而為,循理而作,可以免除一些煩惱和災禍。

八達:多謝茶兄費神指導。敢再問: 
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既不逾矩,料應不再造因致果。依茶兄大見,孔夫子是不昧因果,還是不落因果?是人世之因果,還是出世之因果。八達魯鈍,見茶兄胸有筆墨,實有問道之心,絶無鬧場之意。冒然幹擾,請勿見怪

WXCTEATIME: 謝八達兄願意一起探討這些問題。 
“不落因果”這句話應該說是有悖常理的,沒有人能“不落因果”,所以孔夫子說在七十後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應屬於“不昧因果”。 

怎麽講呢?孔夫子所說的“隨心所欲”,那些欲都是些正常的欲望而不是不著邊際的欲望,那些欲望是在一個確定的範圍內,而這些範圍或者說底線就是由“矩”確定的。這個“矩”,具體到孔子生活的時代來說,就是孔夫子提倡的那些禮節以及當時的社會法規等。孔子那句話是在說他到70歲後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禮”的精神,而不是太在乎那些具體的繁文縟節的規定。隻要遵循禮的精神,就不會犯大錯。我隻是舉了一個“禮”方麵的例子,其他方麵也是一樣。 

孔子那句話是意味著在可實現的、自己能夠控製的範圍內隨心所欲。就象我們到飯店吃飯,目的是吃飽肚子,所以點什麽菜並不是很重要,隨心所欲地點,等吃飽後就不再貪吃了。這個淺顯的例子就能比較好地解釋孔子的那句話。隨心所欲地吃飯點菜,吃得差不多飽時就不吃了,而不是因為貪圖美味佳肴而猛吃猛喝,結果傷了胃。這個貪吃過度而導致傷身就是逾矩的表現。 

總之,沒有人能逍遙於因果之外,快樂的人就是能在不違背因果的條件下,遵循因果規律,並讓這些因果規律為自己所用,為自己帶來快樂,比如當餓了時,人會覺得難受,那就去吃一些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這不是很開心嗎?把一件本來不開心的事變成了開心的事,對吧?

我說的是自己的感受,也未必對。希望一起繼續交流,謝謝你! 
祝元宵節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