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開河】之 詩歌的加密和解密
詩人想表達什麽是在詩人自己的腦海裏,所以如果讓作者親自闡述某首詩的意義和表現手法,那肯定是毫無問題的,這就跟家長說自家孩子一樣,俗語“知子莫如父”。(當然,母親對自己的孩子也是了如指掌的。)
自己心裏怎麽想,和自己用什麽方式來表達,以及表達後的效果會怎麽樣,那完全不是作者自己所能控製的。人們常說作品完成前是自己的孩子,一旦完成後,特別是發表之後,那就不是自己的孩子了。他/她到底長什麽樣,完全是由讀者決定了,而不同的讀者又會有不同的看法。
說了這麽多,什麽意思呢?就是說作者個人的想法和最後在讀者腦海中形成的看法是有差別的。引起這個差別有各種因素,比如不同的人生經曆、教育背景、不同時刻的心情等等。所有的藝術,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繪畫抑或音樂,這些創作者孜孜以求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地消除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差異,給接受方呈現自己真實的意圖和感受。
怎麽才能盡可能地消除這個差別呢?那就需要建立一套作者和讀者共同認可的協議。比如,看到Bull就是表示公牛,看到Dog就是表示狗。這是比較淺顯的例子。實際上就像間諜一樣,建立一套接受方和發送方共同認可的密碼方案。這樣的話,在普通人看起來像天書,但發報和接報的間諜看起來卻沒有任何困難。這就是一個加密和解碼的過程。
同理,人們寫詩和讀詩也是一個加密和解密的過程。要想讓讀者準確地理解自己的詩意,就要盡可能地遵從一種大家默認的那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協議等等。這樣作者才有可能讓自己的思想在最大程度上被人認知。同樣,讀者也要按照相同的協議和規定去理解詩,才有可能準確裏領會詩的含義。
建立這麽一套完整準確的協議或者密碼體係是個非常艱巨而費時的工程,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人們就一直在做這件事。期間因為各種原因,那些協議被不斷地修改或增加,甚至幹脆毀壞、拋棄,重新建立新的協議等等。就中國近體詩的協議體係來講,就是上自《詩經》,下到宋朝,曆經了幾千年的演化、修訂、完善才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規範和協議,自從這個協議確定以後,無論寫詩的人還是讀詩的人,一般都是在按這個協議去作詩和理解詩。類似的宋詞、元曲也是通過不同時間段的發展、完善,形成了各自的密碼體係。
對於中國現代自由詩,也就是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的自由詩,它的協議也是從無到有,不斷在發展。距今,經過整整一百年的發展,也已經漸漸形成了不少約定俗成以及不成文的規則和協議。這個我相信寫自由詩的人是能體會到的。當然不可否認,現代的自由詩至今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公認的密碼體係。這也可以理解,如果真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現代自由詩密碼體係,那它就不叫自由詩了。因此,在一個沒有統一標準協議的體係下,作者期望自己的詩作能被讀者完全正確地理解大概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如果想讓自己的詩作被別人更好地理解,那麽就要盡可能地朝公認的標準靠攏。同時,詩歌閱讀者的欣賞思維方式也要朝這個標準靠,這樣才更容易產生共鳴,一起感受到詩歌給予人類的真切的美的感受。這是個相互促進的過程,俗語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吟”就是一個明證,雖然它說的是唐詩,但對現代自由詩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