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滕王閣序》裏有一句"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這裏用到了兩個典故,其中一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孟母三遷。前一個是說東晉謝安家族的故事,《世說新語·言語》中記載謝安問其子侄,為什麽人們總是希望孩子們成材呢?他的侄子謝玄答道:“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寶樹,即玉樹,比喻好子弟。
這兩句用典很簡潔、巧妙,令人讚歎。但更令我歎服的是王勃在這兩句裏明是自謙實是當仁不讓的豪氣和霸氣。那表麵是說我不是謝家那樣的子弟,不是能作孟氏好鄰居的人,但其實他內心是在說:“俺根本就不屑什麽謝家出身的子弟,俺也不屑於做什麽孟氏的芳鄰。我就是我自己!”反正我讀了這兩句後就是這種感覺,完全不把什麽名門貴族當回事。少年的鋒芒畢現,銳氣逼人!
王勃在門第出身上還真是不含糊,他和他兩個哥哥勔、勮,當時都很有才華,被他父親的朋友杜易簡常稱之為“此王氏三珠樹也。”(杜易簡是杜審言的堂哥)因此,王勃在詩句裏流露出這樣的不屑和自負也就不足為怪了。
王勃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然在仕途上恃才傲物,為同僚所嫉,鬱鬱不得誌,這在《滕王閣序》裏表露無遺。後來王勃在渡南海看望父親時,墮水而卒,時年二十八。令人惋惜!昨天說到的陳子昂是卒於獄中,年僅四十三,這是被小人所害。比起陳子昂,王勃不但是為人所嫉,而且是遭天所妒,英年早逝,為之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