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詩經

茶話詩經,癡人學佛。
正文

感悟詩經:22---《召南·野有死麇》 (思無邪的典範之作)

(2012-09-14 08:11:29) 下一個












   野 有 死 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


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


無感我帨兮,


無使尨也吠。



注 釋


 


麇(音軍):獐子。比鹿小,無角。


白茅:草名。吉士:貌美的男子,帥哥。


誘:引誘。樸樕(音速):小木,灌木。


純:幹淨、整潔。束:堆放在一起。


舒:慢慢,舒緩。


脫脫:取下,除去。一說緩慢。


感(音撼):通撼,動搖。


帨(音稅):佩巾,圍腰。


尨(音忙):多毛的狗。



白 話 翻 譯


 


如同荒野有死獐,風會卷起幹枯的茅草將其包裹。


有美麗的少女感時懷春,帥哥就琢磨著引誘她。


 


樹林裏有錯落的灌木叢,郊野有死鹿。


幹淨柔軟的茅草鋪成堆,少女溫潤如玉。


 


輕緩點,舒慢些,


別拉扯我的佩巾,


別驚動了那條長毛狗,它會亂吠的。



 


對於這句“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曆來多數的解釋是說一男子在野外發現了死獐子,然後割下一塊獐肉並用白茅包起來,送給他想引誘的女子。雖然從字麵上能解釋通,但聯係上下文,並且考慮到古時的自然條件和風俗習慣,我覺得這種解釋不妥,於理難通。


 


首先,古時召南一帶草木繁茂,飛禽走獸極多,而狩獵對於先民來說本來就是小菜一碟,所以理應不會去撿死動物,更何況這個男子是想拿這肉去引誘少女。古時也沒有拿獐肉鹿肉作聘禮的習俗。若那男子真的是用獸肉去引誘少女,那可是一塊生肉啊,她沒法即食,必須拿回家的,這樣的話家裏人難道不會追問獐肉的來曆?那個男子的身份和行蹤不是很容易就暴露了嗎?那個想誘女的男子不會想不到這些簡單的環節。


 


所以,我認為那句“白茅包之”的執行者不是一個人,而是自然界卷草揚塵的風。在北方冬春交替之際,一望無垠的枯草會被烈風卷起滿天飛揚。若沒有親眼目睹過,想想岑參的那句“北風卷地白草折”大概就能體會到。因此,我認為詩人描寫的是真實的自然景色:荒野上有死獐,風卷起灰白幹枯的茅草,那些滾動飛舞的茅草碰到死獐後被阻,纏繞在獐的屍體上,枯草越積越多,到後來就像一條被子把死獐包裹起來。


 


詩人由野有死獐,風卷枯草將其包裹這一自然現象,聯想到有少女懷春,然後有男子引誘她。“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是賦中有興,興中有比。其微其妙,不可言喻。


 


因此我理解的情形大致如此:初春,一男子在郊外看到被幹茅草包裹的死獐死鹿,感受到死亡信息的他馬上意識到生命有限,要珍惜大好時光,及時做自己想做的事(及時行樂),否則到時空餘悔恨。於是他就決定大膽追求或者引誘一位自己向往已久的少女。這種在感受死亡後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可以從911事件後紐約市的結婚率大幅增加得到佐證。人類試圖用充滿生命力的行為來抗拒死亡。以前很多的注解的人不明白這首詩為什麽會把不相幹的死鹿和人類情愛聯係在一起。胡適就曾撰文說:“死鹿白茅究竟什麽意思,與這私情詩有什麽關係,我也不知道,不能臆說,隻是覺得舊說都不很對而已。”其實這恰恰體現了此詩作者對人類情感敏銳的感知力和述之筆下的精準與獨到。以彰顯強盛生命力的轟轟烈烈的愛來對抗死亡,多麽黑白分明的對比!


 


草木逢春,鳥獸感時,在春天這個萬物複蘇勃發的季節,有著動物這一根本屬性的人,自然也難以抗拒自然規律。需要愛,這是天性,是人類肉體和精神的雙重需求,沒有什麽好羞恥的,大可不必象舊社會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學家一樣遮遮掩掩。作為現代社會的人隻要做到發乎情,止乎禮即可。


 


第二章是寫男女幽會的場所,林中的灌木叢中,這樣隱蔽而不易被發覺。第三章是女子的話語,就是說帥哥啊,你別太急了,別亂扯我的衣服,更別驚動了長毛狗讓它亂叫。盡顯少女初次麵對情愛時的喜悅與嬌羞,這是一幅多麽自然、純淨、真實、美好的畫麵,就像一滴掛在樹葉上的露珠,如此的晶瑩剔透。


 


三章是層疊遞進的關係,由遠及近,條理清晰,從野外到樹林,再到灌木叢,最後到少女的低語。賦比興膠著,紛繁繚繞,難以分辨。寫大場景壯觀寥廓,言細微處如聞在耳。這樣短短幾行的詩竟包含了如此豐富的內容,難道你還不歎服《詩經》嗎?


 


孔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一麵是說詩經本身是無邪的,另一方麵讀者也要以純淨無染的赤子之心去體會詩,這樣才能準確把握詩的含義。這首《野有死麇》當是思無邪的典範之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