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華盛頓(DC)深度遊(9)—— 分散在DC各處的駐美大使館 (使館完結篇)

(2012-09-15 06:40:29) 下一個
在我的DC 深度遊記6-8 中, 我們遊覽了集中在“國際中心”和 “Embassy Row” 的外國駐美大使館。 這兩處集中了華盛頓內近80%的大使舘。 也就是說, 還有20%(或20多所)的大使舘還沒有遊覽到。 它們分散在DC的各處, 不太容易集中旅遊, 但是這些大使館大多數又是世界大國或重要國家的使館,而且大多數都建造的大而特殊,與眾不同,必須介紹給大家。 希望感興趣的朋友去多看幾家使館, 也希望這篇遊記對此有所幫助。這些使館包括加拿大, 俄羅斯,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典,沙特阿拉伯,匈牙利,捷克,瑞士等國家的大使館。

(一)加拿大大使館——最牛的大使館
自從我來美國後第一次到華盛頓DC旅遊, 就參觀了加拿大大使館, 而且從那以後,就認為這個大使館的建築風格和地理位置,綜合評價應是所有外國駐美大使館中最高的。看過以下四點理由,我想沒有人會反對。

1.地理位置:它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最牛的地理位置——兩條最重要的街道憲法大道和賓夕法尼亞大道的交叉點。憲法大道是華盛頓DC的標誌性大街,類似於北京的長安街,美國國慶節集會遊行的法定街道。賓夕法尼亞大道是連接美國兩個超級政治中心——白宮和國會的大街,而且是華盛頓最寬闊的一條大道。加拿大大使館就幾乎位於白宮和國會兩者的中間。這在所有的外國駐美國大使館中是獨一無二的。就衝這一點,它就是在華盛頓,甚至在全世界都是最牛的大使館。
2.環境:看看它的周圍的單位——美國國家廣場,美國上訴法院,美國勞工部, 美國司法部,美國內務部,FBI 和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
3.位於華盛頓的旅遊中心,每天上千各國遊客過往於使館周圍,不用宣傳,就都知道它了。實際上,很多旅遊公司早就把它列入華盛頓的必旅遊景點之一了。
4.它的巨大雄偉的建築設計:8層樓,現代設計,以及樓頂上簷三,四十麵迎風招展的紅白色楓葉國旗。
 

圖1— 加拿大大使館全貌。 (地址:501 Pennsylvania Avenue) 
 
圖2—請看加拿大大使館和美國國會有多近。右邊這條街就是賓夕法尼亞大道。

加拿大原來的大使館是在Embassy Row 上, 現在的烏茲別克(Uzbekistan)大使館處。在上世紀70年代,加拿大開始在華盛頓尋找新的大使館地點。 這時,正趕上美國政府大規模改造振興賓夕法尼亞大道, 於是加拿大政府就花了五百萬美元買了現在大使館這塊地。這塊地原來是一個福特汽車行(Dealership)和一個公共圖書館。新大使館是由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省的建築師Arthur Erickson 設計的。建成後於1989年正式使用。 1989年5月,時任加拿大總理Brian Mulroney 參加了揭幕儀式。參觀加拿大駐美國大使館,除了觀賞它的由幾十麵紅白楓葉國旗環繞的宏偉建築之外,還有個小景點值得注意。在大使館的東南角,有一個由12根圓柱支撐著的圓亭,在圖1中使館樓右下角。這12根圓柱分別代表了1989年建館時的十個省和兩個陸外領土。 據說,一個人站在圓亭的中央,他(她)所發出的任何聲音,都會被放大,然後被反射回到中央這個人的耳中, 而在周圍的其他人就沒有這樣的感覺。我沒有去試過。 有興趣的壇友再來參觀華盛頓時可以去試一試。

當你們下次再來華盛頓旅遊,參觀完國會或美術館之後,應該再花個半小時時間,去遊覽一下街對麵的駐美國最牛的大使館——加拿大大使館。它的地址是:501Pennsylvania Avenue, NW, Washington D. C.

(二). 最大而又戒備最森嚴的大使館——俄羅斯大使館。(利用大使館作為間諜戰的典型事例).      


圖3--俄羅斯 (前蘇聯)大使館。 可以注意到, 在大鐵柵欄門外有一個檔車閘(上有STOP字樣的),這在華盛頓我還是頭一回見。起什麽作用? 擋FBI 警車? 還是美軍坦克?多此一舉!
 
圖--4,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全景(衛星圖)。地址:2650 Wisconsin Avenue NW。

俄羅斯大使館位於威斯康辛大道2650號, 在所有外國駐美大使館中占地麵積和建築麵積都是最大的。 這座大使館是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美蘇兩國互建新大使館的協議下興建的。那時正值世界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自由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全麵對抗的主流格局 , 而互建大使館就成了這場尖銳對抗的一個特殊戰場。80年代末期,這兩座大使館分別在對方的首都竣工, 但馬上就因為隱藏的間諜竊聽裝置的被發現而產生了尖銳的衝突。首先美國在對它的在莫斯科的新使館檢查中,發現了超出常人想象之多的竊聽監聽間諜裝置,其隱秘程度也是前所未見的。於是美方明確表示拒絕接收使用已建好的使館,並決定從美國自運建築材料到莫斯科,用自己的工人重建大使館。而在華盛頓這座前蘇聯駐美國新建大使館,美國也下了大功夫 ——在這所新建的使館大樓(圖3)的地下深層,挖了一條地道,專門在地下深處監聽大使館的通訊信號。但蘇聯似乎早就知道了這條地道的秘密, 也不說破,反倒利用這條間諜地道向美國故意輸送了許多假情報。當然,隨著蘇聯解體之後世界大國爭鬥格局的變化,像美蘇這種利用大使館作為間諜戰的主要戰場的極端案例基本沒有了,但是大使館卻永遠是各國獲取世界各地各方情報的主要來源之一。俄羅斯大使館也是工作區和生活區和在一起的大使館,從圖4的衛星圖可以看到在生活區中的籃球場,網球場和遊泳池等設施。


(三)坐落在波多馬克河開闊漂亮的河灣上的瑞典大使館, 和沙特阿拉伯大使館:世界上絕大多數大都市都建在一條大河沿岸上, 華盛頓DC也不例外,建立在波多馬克河岸邊。波多馬克河在流入華盛頓市中心時,河水從向東拐了一個小彎,然後向南流去。在這個拐彎處的外側河岸,形成了一處平坦的河灘,沿著河岸有幾處著名的建築和景點,它們依次是:肯尼迪藝術中心,水門飯店(Watergate Hotel),Rock Creek Park, 瑞典大使館, Water-Front Shopping-Center 和Georgetown Waterfront Park。有的介紹中稱這一段河岸為Water Front Harbor。夾在其間的瑞典大使館建築美觀大方, 又兼有現代建築風格, 很為這個Washington Water Front Harbor 增色。 另外提一句, 歐洲山城小國列支敦士登大使館也在瑞典大使館大樓內, 所以在下麵的照片圖5中的三麵旗幟中最左側的是列支敦士登國旗,中間是瑞典國旗,而右邊是歐盟國旗。在河岸邊有幾個遊船碼頭,參觀瑞典大使館的同時,可以乘遊艇在寬闊的波多馬克上暢遊,從不同角度觀賞肯尼迪藝術中心,水門飯店(Watergate Hotel), 瑞典大使館, Water-Front Shopping-Center 和羅斯福大橋。


圖5, 坐落在波多馬克河畔Water Front Harbor 的瑞典大使館。 地址:2900 K Street NW.


圖6,瑞典大使館所在地——華盛頓Water Front Harbor 。圖中最右側是連接華盛頓市區和弗吉尼亞州亞曆山大市,橫跨波多馬克河的羅斯福大橋,從羅斯福大橋向左是沿河岸排列的一係列華盛頓的著名建築:肯尼迪藝術中心水門飯店石溪河穀出口公園,設計新穎的瑞典大使館Water Front Harber(包括新建的商業中心和遊艇碼頭。)

在這個旅遊區域內,還有另一個大使館必須提及,它就是沙特阿拉伯大使館。這是一塊緊靠肯尼迪藝術中心和水門飯店的(幾乎是在它們之間)一塊重金之地, 居然讓沙特阿拉伯買了下來建立它的大使館, 另人不可思議。在你去參觀肯尼迪藝術中心的時候, 從肯尼迪中心前門出來, 左拐向水門飯店方向走, 走到水門飯店時,白色圓弧形的水門飯店在你的左手邊, 右手邊有一座四層的樓房就是沙特阿拉伯大使館。
 
圖7 - 緊靠肯尼迪藝術中心和水門飯店的沙特阿拉伯大使館。 地址: 601 New Hampshire Avenue NW


圖8 ,沙特阿拉伯大使館後門。門玻璃中反射出巨大的水門飯店圓弧形陽台。


圖9, 位於Washington Circle的西班牙大使館。地址:2357 Pennsylvania Ave. NW

(四)西班牙特色的西班牙大使館:這個小標題有點怪,但是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從我見到它第一眼,就認定它是西班牙大使館,不會是任何別的國家的大使館。它位於肯尼迪藝術中心和水門飯店東北僅有三,四個街區的Washington Circle, 在23街上, 因為它比周圍建築都高,一眼就可以找到它。下麵再介紹幾個分散在近郊綠地叢林之中的幾個建造特殊別致的歐洲大使館。西歐內陸最重要的兩個國家——法國和德國的駐美大使館都位於華盛頓喬治城外的茂密樹叢之中, 周圍環境都十分優美。

(五)大而環境最幽美的大使館—— 法國大使館。這是我最喜歡的駐美大使館之一。環境太美了! 建築也美。還用多說嗎? 自個兒看照片吧(圖10)!
 

圖10, 綠茵籠罩環繞下的法國大使館。 地址:4101 Reservoir Road NW。 (2011-5388)

這個坐落在綠蔭鮮花之中的法國大使館實在是非常令人難忘的,環境太美了。 另外,在它的大門正對麵,是喬治城大學醫院(Georgetown University Hospital)的一個三層樓停車樓,我去參觀法國大使館時,將汽車一直開到停車樓頂層(不收費),然後在停車樓最上層照了圖10這張照片。隻可惜我的相機廣角不夠大,法國大使館的全景還是沒照下。 我去照相時是周末,鐵門緊鎖,無法進入院內參觀拍照。不過就是在工作日,也要有理由才讓進入院內。 看來唯一的參觀院內和室內的機會隻有每年五月中旬的大使館日了。

(六)正在維修的德國大使館。從法國大使館向西再開車大約五分鍾,就到了德國大使館。同法國大使館一樣,德國大使館也是坐落在茂密樹林之中,環境幽靜又十分優美。遺憾的是這兩年德國大使館正在大翻修,無法在這裏給出照片。圖11是我照的正在翻修中的德國大使館工地。令我不理解的是,德國大使館的翻修進度非常緩慢,圖11的照片是我去年夏天照的,前兩天進城,我特意拐個彎去看看,居然還是那樣。為了大家了解德國大使館的真麵目,在網上找了一張它的翻修前的照片放在下邊, 圖-12。
 

圖11—目前翻修中的德國大使館:遠處全部用白帆布包住的六層高建築。地址:4645 Reservoir.Road,NW


圖12——翻修前的德國大使館。(照片取自網上)

(七)東歐兩個姐妹國家匈牙利捷克大使館。匈牙利和捷克是東歐的兩個最主要國家,在很多曆史時期或曆史轉折關頭都代表著東歐的潮流。較近期的就是領頭帶領東歐國家人民反抗蘇聯共產集權製度對東歐人民的殘酷統治。 東歐兩個最知名的反抗共產集權統治的群眾運動,一個發生在匈牙利——1957年的“匈牙利事件”,另一個發生在捷克首都——上世紀70-80年代的“布拉格之春”。而現在,這兩個城市,布達佩斯和布拉格,也成了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最想往的東歐旅遊城市。而在華盛頓市內,這兩個國家的大使館也是獨出心裁,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結伴在遠離喧鬧市區的Rock Creek Park(即我在DC深度遊《8》中介紹的“石溪峽穀公園”)西岸的小山丘上,比鄰建立了它們兩國的大使館。而在這兩座使館周圍近百米的方圓之內,竟沒有第三個建築物存在。
 

圖13,匈牙利使館全景。地址: 3910 Shoemaker Street NW

在匈牙利使館外側樹蔭之下的綠茵草地上,有一座異常彪悍的人物雕像,見圖14。一位身負重傷的騎兵勇士,騎在已經受傷的戰馬上, 高舉美國國旗,似乎仍在高呼著口號,激勵著戰友繼續為自由獨立戰鬥。 這位雕像上的英雄全名是Michael de Kovats de Fabriczy, 出生於匈牙利的美國人, 參加了美國的獨立戰爭,成為美國的輕騎兵部隊的上校指揮官, 最後為美國人民的獨立戰爭獻出了生命。他英勇善戰,甚至於受到了敵方英軍的讚揚和尊敬。1779年,他戰死後,英國人將他的遺體安葬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查裏斯城。 這座極富有激情的雕塑是匈牙利藝術家協會和匈牙利駐美大使館於2003年聯合建立的。
 

圖14,匈牙利駐美國大使館草地上的Michael de Kovats de Fabriczy 雕像。他是生於匈牙利的美國人,犧牲在1779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

圖15,捷克大使館全景。 地址: 3900 Spring Of Freedom Street NW. (6728) 
 
圖16,捷克和匈牙利兩使館緊阾,隔路相望,路右邊白色為匈牙利使館,左邊淺紅色的為捷克大使館。有趣的是周遭近百米之內,竟無第三家建築存在。


(八),遠離使館集中區,大麵積草地環繞的園林使館——瑞士大使館

瑞士是個中小國家,但是它的駐美使館的園林占地麵積卻是我在華盛頓見到的所有大使館園林中最大的之一。我說“之一”,是因為我不敢說它和圖5的俄羅斯使館大院相比哪個麵積更大。可能還是俄羅斯使館的院落更大些,但一想到俄羅斯的國土麵積應該是小國瑞士的上百倍,就覺得還是瑞士使館院子更大了。

 
圖17,瑞士駐美國大使館的廣闊園林綠地。高坡上的灰白建築是大使館主建築,左側綠蔭中的水麵是遊泳池。這張圖片是從使館外圍牆欄杆間隙中照的。
 

圖18,瑞士大使館主建築正門。門左側的白樹,是瑞士大使館的特殊標誌。
 

圖19,瑞士大使館對外接待室,就位於使館大院的東北角。 地址: 2900 Cathedral Avenue , NW

以上介紹的幾座外國駐美大使館分散在首都華盛頓的各處,為了使有興趣去參觀的朋友方便,下圖給出了一張簡圖,標示出它們的大致地理位置。在每一張圖片的說明之後,也給出了每座大使館的地址。 對於開車自駕遊的朋友,最好的方法是按地址用GPS 到達那裏,基本不會迷路。
 

圖20, 本文中介紹的幾個外國駐美大使館的地理位置圖。

寫到這裏,關於外國駐美大使館的華盛頓深度遊的四篇遊記就結束了。希望介紹的內容対大家在華盛頓的旅遊有所幫助。 謝謝大家支持。下邊準備接著介紹一些華盛頓特區的博物館, 這是難度較大的一個內容, 希望大家有耐心, 多給我一些時間。(En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