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秘魯,印加曆史文化四日遊 之二 ——從庫斯科到馬丘比丘,聖穀一日遊

(2012-10-30 19:15:00) 下一個

這次的印加帝國文化曆史聖地之遊的第二天(91日,2012),是我們從帝國首都庫斯科到馬丘比丘之間的路途之旅,這一行程從東向西大約有100公裏, 其中有一大半的路程和3/4的時間是在聖穀中, 所以我稱這篇遊記的名稱為“聖穀一日遊”。所謂聖穀, 就是一條印加人生長,繁衍,生活,發展壯大的最主要的一個河穀地區——Urubamba 河河穀。 因為這條山穀是印加民族的老家和發源地, 在他們心中是最神聖的地方, 所以稱為聖穀。 在印加人心裏, 聖穀是比帝國首都庫斯科還親切的家園和故鄉。

 從圖1地圖上看(為了閱讀方便,將我的印加曆史文化四日遊記之一中的圖1再放在這裏), 一般所稱的聖穀就是從Pisac(皮薩克) Ollantaytambo (太陽廟) 的一段,中間經過印加帝國另一重鎮烏魯班巴(Urubamba)。 這一段的山穀, 穀底寬闊平坦,土地肥沃。海拔一般在2800米左右。穀南側的山峰在3 000多米高, 北側山峰較高, 40005000米高。 清澈的Rio Urubamba 河水一直沿河穀中心流過。 在印加地區內,它最後流過馬丘比丘山腳, 然後匯入亞馬遜河水係, 流入大西洋。
   
   圖
1——我們的馬丘比丘,庫斯科四日遊計劃和實際日程圖。

 

 (一)出發——進入聖穀(The Sacred Valley

 前麵提到過, 我們參加這個兩日遊計劃的原因, 即不是因為它組織的好和景點符和我們的口味,也不是它服務解說的好,而主要原因是第一天參觀完聖穀之後, 它可以把我們送到馬丘比丘, 使我們可以在第二天起早進入馬丘比丘看日出和攀登馬丘後邊的大鼻子尖高峰HuaynaPicchu 後來才知道,這樣安排還有一個優點, 在坐火車從Ollantaytambo鎮到馬丘比丘的一段河穀, 是一段風景極佳的旅程, 特別是旅行的時間又正是夕陽西下的傍晚時光, 真是不虛此行。 

 我們這個聖穀+馬丘比丘兩日遊的價錢是每個人320美元。 包括: 

1. 聖穀一日遊的全部費用, 包括旅遊車和導遊。(不包括景點門票和中飯)。

            2.  Ollantaytembo到馬丘鎮(馬丘山下小鎮Aguas Calientes)的來回火車票。 價值68美元。

            3.  在馬丘鎮(Aguas Calientes)的兩頓飯和一夜旅店的費用。

4. 馬丘比丘的門票(152 Sols,  大約61美元)。

這個價格可能是稍高一些, 但是我們的準備時間比較緊, 而這個團的時間安排又正是我們需要的, 隻好將就了。

 因為這聖穀旅遊團的出發時間是早晨830分, 所以我們在630就被前台用電話鈴叫起, 梳洗整理之後,去旅館餐廳吃早餐。 早餐已包括在房費中, 典型的西式早餐, 有各式麵包, 水果,香腸,咖啡飲料,煎炒雞蛋等等。 出發之前,又去退了房間,存了大件行李。因為這天晚間我們要住在馬丘小鎮Aguas Caliente,明天晚間回來再接著在這裏住。 大旅行車830分準時到旅館旁邊的廣場接我們。 一車40多人坐的滿滿的,居然一個空位都沒有。 我想這個旅行團應該是幾家中小旅行社聯合組成的。這個團是英文團, 團員大多數是美國和加拿大遊客。 有一個華人小夥是從紐約來的, 臨座的一個白人婦女是我們馬裏蘭州的鄰縣的鄰居。 旅行團準時從庫斯科出發, 從北麵開出城區上山,奔向聖穀。 

 開始,我們的汽車一直向北開。開了大約近一個小時,翻了兩三座山梁。 途中經過一個叫Qorao的小村子,村中有個小市場,汽車停了20分鍾讓大家休息買記念品。 在這裏的一個攤位上, 我們倆同時看中了一個漂亮的小羊駝,就是圖-2中攤主手下邊較矮的淡棕色的那個,抬頭望著我們,好像期待著我們將它帶走。 2是正在討價還價,因為語言不通, 隻好在手上寫著交流。 這裏每個攤位的主人一般都有幾張紙,用來討價還價時寫價錢用。 

 
  圖2——在印加村落Qorao逛小印加市場。 

 買了小羊駝之後,我們隨旅遊團繼續向北行進。 當翻越過一個山口之後, 眼前豁然開朗, 一個巨大的山穀出現在眼前(圖3)。 這時旅遊車在一個專門修造的路旁觀景點停下來, 讓大家下車觀景相。 按導遊的講解。 這就是我們今天聖穀一日遊的開端。眼前的這個大山穀就是聖穀的一部分。 這個聖穀的景象, 應該說和我想像的差不多: 兩側峻拔的高山之間,是一片平整的農田和村落, 一條清澈的山泉河水Rio Urubamba河在河穀中心從東向西貫穿聖穀全境,灌溉著肥沃的農田。 遠處是高聳入雲的雪山。 這的確是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 據導遊介紹,印加帝國的首都是在庫斯科, 但是使印加整個民族繁衍生息,成長壯大為一個南美洲最強大的帝國,主要的發源地卻是在這個Rio Urubamba 河穀。 這裏的優越自然條件,養育了印加人民和印加文化。

 這條聖穀從東端Pikillaqta 到西端Ollantaytambo 全長大約有80公裏。 今天的一日遊是從PisaqOllantaytambo,是西側的60公裏。

  
    圖
3 —— 聖穀一日遊的東南端起點。  

 說到聖穀中的印加古跡, 最主要的三個是:1. 東端的皮薩克(Pisac)的巨大梯田和山頂上的神廟。 2. 西端的奧蘭泰坦波(Ollantaytambo)的巨型石頭建築“太陽廟”和太陽廟對麵高山上的糧倉。 3. 中部偏西Moray的巨大圓形梯田。 這一路, 要經過幾個印加人村落和市場, 是了解和接近真正印加族村民的機會。 

 
(二)Pisac  ( 皮薩克) —— 古印加人的木乃伊墓地

 我們選的這個旅遊項目是聖穀和馬丘兩日遊, 也就是說在聖穀隻有一天, 所以參觀古跡景點隻有兩個:皮薩克(Pisac 和奧蘭泰坦波(Ollantaytambo),很遺憾沒有見到印加人獨創的巨型圓形梯田。 我們由東向西走,所以先到的是皮薩克。

 

    圖4——進入皮薩克(Pisaq)入口處的城堡。

     
  圖
5——過了入口處城堡, 兩快極巨大的梯田分別向一座高山兩側延展上去, 一座古老的山城建立在較大一片梯田之上的高山之巔。

 皮薩克是一個很龐大的參觀景點組合體。 在入口處有一座城堡,圖4。一轉過入口城堡, 眼界豁然開朗,由圖5可見, 兩個巨大的梯田, 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 每個都有幾百米長。 每個梯田的頂部,都有一組山頂建築群。  在兩組山頂建築群之間, 有山路相通。 在最高處, 還可見道路通到山頂。 我們在這個較大梯田這邊參觀, 並爬到了最高的尖頂房屋處。 但從我們上下山沿途見到的建築廢墟, 很難說這組建築在古印加時期是幹什麽的。 若說是村落,又顯略小; 若說是城堡, 又沒有城牆; 而若說是神廟, 又顯得比較淩亂,不夠莊嚴。 
  
   圖
6——Pisac 梯田山頂的城堡和聖廟的全貌。

  
   圖
7——我們爬到Pisaq 遺址最高處,向下俯看向西延伸的聖穀,聖穀中的印加人的村落,以及向下伸展的梯田。

 在聽導遊講解的過程中, 我們想到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並使我對這個Pisac有了自己的一些新看法: 這裏是一座印加人的巨大的墓地, 而且是我們有生以來第一次聽說和 第一次見到的木乃伊墓地。

  

   圖
9——這是爬到了大梯田的最頂端照的。左側是山頂建築群。 注意圖中右側山坡上有四條橫向略有點傾斜的黑石帶,那裏佈滿了存放印加人逝世後的木乃伊屍體的石洞。 下為局部放大近照。 

  

  圖
10—— 山石側壁上的密密麻麻小孔。 每孔約有半米多的直徑。 古印加人死後,製成木乃伊,然後將木乃伊葬在這些石洞中, 洞口用石頭將洞口封死。 這一麵山側,應有上千個木乃伊的墓穴。也就是說, 9中的右側山坡,整個是一座印加古墓地。

 回家後我們又在網上的一篇遊記文章中知道,在 Pisaq 的另一個梯田山頂上的山崖上也發現有大片的存放古印加人木乃伊的洞穴群。 而且比這邊的檔次要高些, 一些墓穴洞口還砌有圍欄。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沒能走到另一側的梯田上端去看那邊的木乃伊墓穴, 在這裏隻能借用一張網上看到的照片了。


    圖
11——皮薩克的另一側山峰上也有成片的類似圖9和圖10的木乃伊墓穴。 墓穴的檔次比較高,有的洞前還有裝飾圍欄。(取自網上)

 據估計, 皮薩克總共有近萬個這樣的木乃伊墓穴, 是聖穀最大的古印加人的墓穴地, 當地人稱其為Tankanamarka 這些古印加人墓穴洞口原來都是封死的, 但是在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打敗了印加帝國之後, 為了掠奪墓穴中的陪葬財寶, 鑿開了幾乎所有的墓穴洞口,卻找不到他們所希望的金銀財寶。 因為裏麵根本沒有金銀財寶。在印加人看來, 金銀隻是用於宗教和貴族顯示尊嚴和高貴的妝飾品, 而放入墓穴中的陪葬品大多是些日常生活用品,是為了死者轉世來生用的。 但是這些殖民者還是鑿開了石壁上的所有的墓穴,使這個巨大的印加墓地變成了今天這個殘破的樣子。 

 看到這個巨大的印加人的木乃伊墓地, 我倒是覺得這整個皮薩克遺址,在過去可能既不是一個村落, 也不是一座城堡, 而就是一座神聖的印加墓地。 葬有幾萬個死者的墓地, 在世界上能找到幾個? 再看看墓地的佈局: 巨大平整的梯田, 烘托出莊嚴,肅穆,接近太陽的宗教氣氛。 山頂的建築
群,我前麵說過既不像村落,也不像神廟,更不像城堡,
 但是如果將它說成是給印加人做葬禮辦後事,宗教節日裏來祭奠 先人,悼念死者用的祭奠場所,就比較合情合理了。 說的更通俗些, 我認為這個Pisac 就是印加人的八寶山公墓。(北京人都應該懂)。

 
(三) 烏魯班巴的大市場和午餐; 印加的羊駝

 參觀完皮薩克下山之後,我們的旅遊車繼續在聖穀內沿Urubambar河向西開,中午在烏魯班巴鎮附近又去了一個大市場,見圖12和圖13,然後去吃午飯。
  

12——  又逛了個大市場, Pisaq附近。 

  

  圖
13——這一架子陶器, 真可以選兩三件帶回家當個擺設,記念什麽的。 可想到明天還要爬馬丘後山, 下午還要爬太陽廟, 隻好算了。

 逛完大市場後去吃午飯。 在來之前準備“功課”時, 在旅遊先輩的遊記中讀到一些旅遊團帶領著全團人馬在聖穀某餐館享受印加特色午餐和菜宴, 羨慕的不得了。 沒想到我們這個團就讓我們去了個很普通的自助餐廳, 菜也很一般。 正很沒味道的吃到一半, 忽然看到餐館的院子中有幾隻羊駝, 趕快撂下刀叉,拿起相機,衝過去照相。我最喜歡給羊駝照相, 對於訓練有素的羊駝,隻要你一舉相機,它會立刻昂首挺胸,麵對相機,做出自豪而又滿不在乎的模樣, 讓你照個夠。這幾隻羊駝就是訓練有素,仔細品味圖14中的兩隻大羊駝的表情,越看越覺得像演員,姿勢像模特。 那隻 躲在媽媽身後的小羊駝,也想學父母擺個樣子,但又膽卻害羞,不敢靠前。。。





圖14——吃午飯的飯店院內,有三隻羊駝在吃草,於是我過去給它們照像。一見我舉起相機,這兩位
(是夫妻?)立即做出幸福親密狀,麵對鏡頭做秀。。。 真是令人喜愛。 

 

 圖15——羊駝的主人見小羊駝不好意思大方照相, 隻好親自出手教她怎麽擺樣子。發現沒有,她長的可比它爸爸媽媽好看。

 羊駝這種動物,給它起的名字就正確——它怎麽看都是羊加駱駝,脾氣比羊還溫順,但像駱駝那樣能幹活,幫人駝東西。個頭比羊略大,當然力氣不能和駱駝比。這是我在秘魯見到的第二種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的特殊動物。第一種是我在馬丘遊記(一)中提到的Guinea Pig,即荷蘭豬。 這兩種動物都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的特產,都召人喜愛。而且到現在,它們的絕大多數還是隻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

 這羊駝的絨毛也算是安第斯山的一項特產,用它紡線織成的毛衣褲,圍脖,手套等等,在這些個印加集市中很受遊客歡迎。買幾件羊駝絨毛線織的毛衣,圍脖,手套等等,帶回家自己用,或送給親友都是件不錯的物件或禮物, 

 圖16——我是喜歡印加的鴕羊,佩服印加的狗。 看這隻狗, 就在我們停車逛市場的二十分鍾內, 就能挑這麽個地方自如自在的美睡一覺。 它怎麽知道這個大怪物(我們旅遊團的大汽車)就不敢壓它呢?在下一篇遊記中,我會再介紹一隻爬到馬丘山頂睡覺的印加狗。

 
(四)聖穀印加古跡中最狀觀的太陽廟——奧蘭泰坦波Ollantaytambo

 我們知道,世界上很多古代民族或部落,沒有對神的信仰或崇拜,而是對宇宙,大地,太陽,月亮等等的崇拜,好像稱為自然崇拜。古代的印加民族最早就是崇拜太陽。在帝國首都庫斯科印加時期最大的宗教場所就是“太陽廟”教堂。而在聖穀奧蘭泰坦波小鎮旁印加人倚山勢建造的巨龐大的建築群,也被稱為“太陽廟”。這個太陽廟太巨大了,可以說它是我們這次到秘魯印加歷史遊中見到的最巨大最狀觀的人造工程。從圖17和圖18可見一般。 但這還沒包括下它的全貌。 

 這次我們隨團遊太陽廟, 最遺憾的事情之一就是沒有時間爬到太陽廟最高處, 而隻爬到大石台階的中部就下來了。旅遊團是下午三點五十分到的Ollantaytambo (太陽廟), 我們倆為了趕下午446去馬丘比丘的最後一班火車,在太陽廟隻有30分鍾的時間(從太陽廟走到火車站還要15分鍾)。 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爬到山頂走完全程。所以隻好爬到半山腰,照了圖17,18和圖19的幾張照片,就隻好下山去趕火車了。 但是太陽廟的宏偉壯麗是領略到了。 


圖17——夕陽下的太陽神廟。
 我認為它是秘魯所有印加古跡遺址中最宏偉雄狀的一個。

 
圖18——太陽廟山頂建築。

 圖19——Ollantaytambo 太陽廟頂峰一側的城堡。據說蓋了一半,不知何故停工了。也有的介紹中說這不是碉堡, 而是祭祀中心。

 

 圖20——在太陽廟的正對麵有一座山峰, 山的幾乎正中央部位, 有一個很奇特的方形石砌結構,結構中有三排,每排十個石碑狀的東西。 有文章說這是印加人的糧倉。因為這裏有向陽,風大,不會被淹受潮等優點。 我再加一點: 易守難攻, 糧食不易被偷。 

 在這個糧倉的左側, 可以見到一個像半個人麵樣子的巨大石雕。居說也有點什麽故事傳說。

 
(五)“走”向馬丘比丘

參觀完Ollantaytambo (太陽廟)這一車人的“聖穀一日遊”就結束了。 這個團在Ollantaytambo就分為兩組: 第一組,參加聖穀一日遊的人,隨車回庫斯科。 第二組, 參加聖穀和馬丘比丘兩日遊的人,在這裏乘Ollantaytambo 到馬丘比丘的火車去馬丘。結果,去馬丘的團隻有我們夫妻倆個人。我又想起了“最少2人出團”的規矩, 我們又賺了——明日的馬丘一日遊,和第一天一樣,又是一個導遊專門為我們服務解說。

從太陽廟大約走15分鍾,順利的到達火車站,順路還照了幾張相。圖21是 一個民居上的屋頂裝飾。


圖21一個民居上的屋頂裝飾, 據說是避邪用的。

 前麵寫過,所謂的聖穀, 一般是指從PisaqOllantaytambo 旅遊車一直順著山穀(聖穀)穀底的Urubamba 河邊公路向西北開到聖穀的西端——太陽廟。再往前的 Ollantaytambo 太陽廟到馬丘小鎮Aguas Calientes  就要改乘火車繼續沿著Urubamba 河穀再向西北走60多公裏。 這一路雖然是下山, 但是河穀忽寬忽窄,上上下下,火車也開不快。 但是沿途風景極漂亮, 特別是我們這班車正好是行進在夕陽斜照之時, 一路上大部分乘客都被沿途的美景吸引,不停的在照相。 
 圖22是在火車上看到的Inca-Trail 的起始點, 這座橋就是一個標記, 過了橋就算開始了“漫長的”長征——走到馬丘比丘。從這裏到馬丘,火車隻要不到兩個小時,沿Inca-Trail走去卻要四天。

 圖23和圖24是沿途的兩張河穀風光。
 圖23——火車向馬丘近發的沿途風光之一. (1-7249

 圖24——火車向馬丘近發的沿途風光之二。 7264

 火車大約在傍晚630到達馬丘山下小鎮Aguas Calientes。旅行社有人在火車站接我們,並將我們帶到旅館,安排吃晚飯。一會兒 來了一位中年人,自我介紹名叫Rubber,是我們明天的導遊。 他一邊和我們一起吃飯, 一邊和我們交待明天去馬丘的安排和注意事項。 晚飯後,Rubber再見回家(他家就在Aguas Calientes鎮內)。 這個Aguas Calientes鎮除了附近的馬丘比丘之外, 還以溫泉出名,我們原來還想去泡泡露天溫泉,但一想到南美洲這時還是晚冬時節, 遊泳似乎不太合時宜,加之天色已黑,南美洲安第斯山穀中晚冬的氣候還是令我們感到陣陣涼意,一點興致也沒有了, 便在街上逛了逛,早早就回旅館休息了。 養精蓄銳,明早還要早起遊馬丘比丘。

 最後加一點信息: 我們的聖穀一日遊, 主要遊覽了在聖穀中的三個最重要的古印加遺址中的兩個: Pisac Ollantaytambo(太陽廟)。 在聖穀中的第三個重要的遺址是Moray 它是一座非常巨大的圓圈形狀的梯田建築。 據介紹說這是一座古印加人的農業試驗場。 我們這次沒時間參觀了。 我在網上找了一張Moray的照片, 放在這裏供參考。Moray位於Ollantaytambo Urubamba兩城鎮中間偏南的地方。 如果你有時間去參觀,應該很容易找到有計劃到這裏參觀的旅遊團。

25——聖古中的重要印加遺址之一: 圓形梯田(Moray)。      (取自網上)

 (第二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皮皮遊記 回複 悄悄話 感謝達理友的支持, 希望多提寶貴意見,使我的遊記寫的更好。 我的下一篇是庫斯科和近郊遊記, 大約十天後在文學城世界風情發出。 歡迎指正。
達理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詳盡,非常不錯。我是去過馬丘比丘,火車過去的,但沒走過印加小道,跟著你的旅行一起開闊眼界了。等待著的精彩不斷續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