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秘魯, 印加曆史文化四日遊 之三——隱秘的馬丘比丘

(2012-11-05 19:40:07) 下一個

上節說到我們結束了印加聖穀一日遊之後,在Ollantaytambo和大隊分手,兩人乘九月一日下午4點46分從Ollantaytambo到馬丘的火車,沿風景如畫的烏魯班巴河穀向馬丘進發,大約在傍晚6:30分到達馬丘山腳下的河穀小鎮Aguas Calientes。我們參加的這個聖穀-馬丘兩日遊的旅遊項目全名為“Machu Picchu Sun Rise & Sacred Valley Tour 2D/1N”  那當然就是要看馬丘日出了, 所以明早要早起, 導遊交待完旅遊安排和注意事項後, 就回家休息了。 旅店的服務員說早晨430有人叫我們起床, 讓我們放心睡, 然後大家就都休息了。 

()  馬丘比丘的曆史和發掘

明天一大早就要參觀的馬丘是這次古印加曆史文化之旅的第一重頭戲, 所以還是應該將馬丘比丘的曆史和簡況介紹一下。 在地球上南美洲的曆史上,在印加帝國之前,曾有過其他民族或部落的興盛,比如在公元11世紀前,在庫斯科附近的華瑞帝國(見我的印加歷史文化四日遊之一), 但是這個華瑞帝國在11世紀,卻因一場大火而衰敗。從11世紀之後, 印加人開始在庫斯科附近建立了一個小國, 主要的領地僅僅局限在庫斯科聖穀和Titicaca湖一帶。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印加族逐漸壯大起來, 並開始了領土擴張。 15世紀末的時候, 印加帝國的實際控製地域已經到了北麵的厄瓜多爾北部邊界, 南部到達智利邊界, 以及阿根廷西北部的大部和玻利維亞高原的部分地區, 成為了南美洲大陸的第一強大的國家。

據考古學家分析, 馬丘比丘就是在印加帝國最強盛時期,在1440年左右由當時的帝國統治者帕查庫蒂建立的。  馬丘比丘位於帝國首都庫斯科西北130公裏, 已經是遠離庫斯科和聖穀等政治經濟中心的深山老林之中, 交通也是很不方便, 可以推測,這樣環境中在2340的高峰之上建造的精心設計的城鎮,肯定不是為百姓居住所用, 而隻能是為帝國上層貴族的休閑場所。 它應該就是類似於中國大清時期的承德避暑山莊。 當時的印加上層貴族選擇這個地方建立避暑休閑領地, 也是有其原因的。 除了環境優美,冬暖夏涼的避暑環境之外, 如此隱秘之處的安全和保密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就是它的位置, 馬丘背後的幾座山的位置和形狀,就像一個印加巨人的仰望天空的臉,這對於迷信於自然物體崇拜的古代人類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見圖5所示。

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征服秘魯時並沒有發現馬丘比丘山城,所以馬丘在當時並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 隻是由於印加帝國的消亡和馬丘城的隱秘地點使得整個城市從人們的視野和記憶中長期消失了。  1911 美國考古學家賓漢姆(Hiram Bingham)在尋找印加帝國軍隊抵抗西班牙殖民軍的最後據點維特科時, 被當地山民帶到了馬丘比丘, 就這樣半偶然地發現了馬丘比丘的遺跡廢墟,之後發掘出來, 並將事實公布於世。圖1和圖2是賓漢姆在1911年首次和1915年再次到達馬丘比丘時所照的照片(均取自網上)。


1——這是1911年, 賓漢姆第一次見到馬丘比丘時拍的照片。 除了一片廢墟之外,當時居然發現一戶印加家庭居住在廢墟之中。(照片取自網上)


2——四年之後的1915年, 當賓漢姆再此來到馬丘比丘時, 發現馬丘比丘已經被野生灌木覆蓋的麵目全非了。(照片取自網上)

還有幾件事情是經導遊介紹,或在其它文章中知道的:

在發掘馬丘比丘廢墟過程中,後來賓漢姆又組織了幾次由美國耶魯大學的各有關學科的專家教授組成的上百人考察團到馬丘比丘,先後發掘出了幾千件有價值的文物古跡,
 在向秘魯政府打了借條之後,將四千多件馬丘文物運回了耶魯大學研究,並保存至今。 據說前幾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秘魯總統的要求下,親自與耶魯大學進行了交涉和勸說。 終於使耶魯大學同意歸還第一批366件馬丘比丘文物。這些文物已於2011330日被運抵秘魯總統府。

當年賓漢姆在當地山民幫助下,從聖穀的
Ollentaytempo 沿一條山間小徑走了幾天才到達馬丘比丘。而這條山間小徑現在竟成了著名的“Inca Trail” 很多到馬丘比丘做印加曆史文化旅遊的遊客,特別是年輕人,都選擇徒步背著背包沿著當年賓漢姆們的足跡用四天時間走到馬丘比丘。 當然不是自己獨立走, 是要由旅遊公司的至少兩個導遊帶幾個遊客組成的一個團隊一起走,還要有至少兩匹馬來駝行李,帳篷,食物和炊具等。

其實,
 賓漢姆不是第一個近代發現馬丘比丘的西方探險家。 據說賓漢姆的考察團到達馬丘比丘時, 在廢墟的石牆上,發現有在他們之前來到馬丘比丘的探險者留下的簽名。 但賓漢姆是第一個向世界公佈馬丘比丘秘密的人。 

1983
年,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馬丘比丘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 馬丘比丘又被選評為世界人類新七大奇跡之一。

(二) 進入馬丘比丘——日出和全景

九月二日是我們這次秘魯印加五日遊的最重頭戲——馬丘比丘一日遊。前一天晚上我們先到達馬丘比丘山下,Urubamba河穀上的Aguas Calientes小鎮(據說最近已經正式改名為馬丘比丘鎮)內的SAS旅行社安排的一個小旅店過一夜, 並計劃三日一早4點半起床,趕頭班汽車去馬丘比丘看日出。 我們也有些興奮, 所以一早430分沒有等到旅館服務員叫我們,自己就醒了。 整理梳洗之後, 5點下樓到餐廳吃早飯。沒想到餐廳空無一人, 雖然亮了一盞燈,一張餐桌上已擺好的兩套餐具,但是沒人給我們準備飯。 我們也顧不了那麽多了,隻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己找到了熱水,又居然在一個櫃櫥中發現了麵包。 正好吃完早餐,導遊Rubber 準時5 30分來到旅館與我們會合去趕6點鍾的早班車。這時旅館的服務員才迷迷糊糊的不知從什麽地方爬起來為我們準備早餐。   

馬丘比丘山下邊的這個小鎮Aguas Calientes 就一條主要街道, 去馬丘比丘的汽車站和售票處都在這條街上。所有去馬丘比丘的人都必須在同一個地點買票,再到車站排隊上車。圖3是上車的車站。 我們順利的坐上了前幾班車(好像是第4班, 大約有10輛大驕車來回從Aguas Calientes和馬丘比丘之間運送遊客.),沿著之字形的盤山公路向山上大約開了20分鍾,就到了馬丘比丘門口。


3——92日早600 在馬丘比丘山下邊的小鎮Aguas Calientes跑著去趕上馬丘比丘的汽車。

4——馬丘比丘大門入口外石壁上的各種對馬丘比丘的金屬製證書。包括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馬丘比丘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證書等。 都是西班牙語,我們也看不懂。

根據導遊Rubber介紹和我們的經驗,進入之前應該注意的事情:1. 要帶護照。 進馬丘比丘入口除了門票, 還要個人身份證件,對外國人來說就是護照。2. 整個馬丘比丘公園內沒有廁所和餐館小賣部等任何服務場所, 如需要,必須到公園大門外的Visitor Center解決, 然後再憑當日門票進入。 門票一整天有效。 3. 在進入前先上好廁所, 也應該注意這天早晨不要喝太多水或飲料,免得參觀中要花半個小時出門上廁所。4. 隨身帶一些食品和一瓶礦泉水。 如果能夠堅持, 中午就可以不用專門出門吃飯了。 我們就是一氣逛到下午兩點多,出門才吃的午餐。5. 馬丘比丘山高太陽毒, 必須要戴防曬沿帽,最好戴個變色眼鏡,暴露皮膚可塗一些防曬油。

為了保護古跡, 馬丘比丘每天參觀的人數被控製在2500人, 所以應該提前3-5天預訂門票。 旺季提前一周。 當然最安全的方法是讓旅行社給預訂, 加一點手續費。 若想爬Huayna Picchu山,也在一起預訂。我們在SAS旅行社訂的門票和登山的票一共152 索爾/人。

進入馬丘比丘後, Rubber首先帶我們直接先爬向馬丘比丘的後山坡。 兩個原因: 1. 照馬丘比丘全景。 一大早進入馬丘的遊客, 90%都先上後山照相, 這時整個馬丘比丘公園內基本沒有遊客, 是照全景的最好時間。 2. 看日出。  後山上有兩個地方是最好的照馬丘比丘全景的地點: 警衛亭和觀景石。圖6是警衛亭, 觀景石就在它的下方。

先看一下我們在後山坡上照的圖5至圖7的三張馬丘比丘的全景和日出照片。



 5­­­­­——太陽出來了! 日出全景之一。 在後山上照的馬丘比丘全景, 正趕上日出。圖中可以見到馬丘右側深穀中的烏魯班巴河河穀。

 
6—— 馬丘比丘日出之二。 右側的尖頂茅草屋是馬丘比丘著名的景點之一:警衛亭 Guardhouse)。警衛亭是拍照馬丘比丘全景的最好地點之一。 



7——馬丘比丘全景和右側陡峭山崖河穀全景照。 馬丘比丘就是建立在非常陡峭的烏魯班巴河河穀懸崖峭壁之上的。  

從圖5和圖7中可以初見馬丘比丘的美麗狀觀的全景。 它建立在一個平坦碧綠的山頂平台上, 平台的兩端, 一端與我們照相的後山坡相連,另一端是兩三座小山丘,之後是一座高的山峰。這座高的山峰叫Huayna Picchu,它比馬丘比丘的平台還高290米。 如果你從圖7的角度去看這幾座小山丘,Huayna Picchu 和再向右的餘脈, 它們組成了一個麵向天空的人臉側麵圖: 最右側是前額,Huayna Picchu高峰是高聳的大鼻子, 接下來是嘴(唇),最左的小高峰是翹起的下巴。 有趣的是, 在高峰Huayna Picchu的山腰上, 還可以隱約發現這個巨人的一隻眼睛。 這個巨人的側像, 也被傳說是印加國王要在此建立馬丘比丘城的原因之一: 這是一個印加人在仰望著天空中的 太陽神。 

馬丘比丘城最裏邊的Huayna Picchu 高峰和下邊的幾個小峰都開放供遊客攀登, 但是時間和人數都有限製。 每天上午七點和十點, 各允許200名遊客進入登Huayna Picchu 在馬丘比丘最裏邊的登山入口處售票,400張門票售完為止。如果你是跟旅行社訂的馬丘旅遊計劃,又想登山, 可以告訴旅行社將攀登Huayna Picchu的票包括在計劃中, 就可以在登山之前安心參觀馬丘,而不用操心買不到登山票了。 我們的登山票就是隨“聖穀-馬丘比丘兩日遊”計劃一起訂的,是上午1000的票。而10點之前隨導遊遊覽馬丘城內遺址,共有四個小時, 最主要的景點也基本看到了。沒看夠的下山之後還可以接著看。 

說完了馬丘相鄰的山, 再看看遠處環繞馬丘比丘的大山。 從圖5-7可以見到,馬丘比丘雖然是建立在山頂上, 算是個山城, 但是看看它的周圍的遠山, 都是比它高的多的山峰。馬丘比丘的海拔高度是2430米, 而它周圍的山峰多在3500米以上,有的還高達5000米以上。 馬丘比丘反而成了“井底之蛙”。 

為了讓大家更全麵的了解馬丘比丘城的環境位置, 我先將一張我們爬到Huayna Picchu的山頂上向下照的一張馬丘比丘的照片(圖8)提前給大家看。 由圖8中可以看得很清楚:馬丘比丘是建立在對麵的一座高山峰的山腰上分支出來的一個側脈上的。這座高峰才是真正的馬丘峰,或稱馬丘比丘, 因為在印加語中,“比丘”就是“山峰”的意思。在圖20中下部的“之”字形盤山公路和山峰之間的綠樹林中, 隱約可以見到一條小路通到馬丘比丘, 這條小路就是著名的Inca Trail。導遊告訴我們: 當年賓漢姆沿著這條小路來到這裏並見到馬丘比丘廢墟時, 要給馬丘比丘取個名字, 當他從印加向導那裏知道這座大山峰叫馬丘比丘(即“馬丘峰”)時, 就說: 這座建立在馬丘峰側脈上的古城就叫“馬丘比丘”吧。 這就是馬丘比丘城市名字的來源。

 

8——馬丘山峰下的馬丘比丘。 這是我在爬到Huayna Picchu峰頂上照的。我很喜歡這張照片, 因為它幾乎包括了馬丘比丘和它周圍的所有景致。 包括有:1. 對麵的原始的馬丘比丘高山峰,2. 接近峰頂部位的Inca Trail, 3. 位於山腰部位的馬丘比丘古城, 4. 山腳下河穀中的Urubamba河流,5. Urubamba 河畔上的小鎮Aguas Calientes(河與小鎮在照片最左下角),以及 6. 從小鎮Aguas Calientes 到馬丘比丘城的“之”字形爬山公路。

再回過頭來看看馬丘比丘城區自己的位置。 先看圖7左側, 這是馬丘比丘的西側, 完全是幾乎直上直下90度的峭壁, 從河穀到馬丘城的高度是600多米,印加人還在峭壁上建造了“ 梯田”。 六百米高的峭壁下, Urubamba河和狹窄的河穀。 再看圖5 這是馬丘比丘的東側, 雖不如西側陡峭, 但也是超過60度的峭壁。 有趣的是, 西邊那條Urubamba河在Huayna Picchu山峰北麵兜了一圈, 又流回來了。 見圖5的右下角的河流。 也就是說, 馬丘比丘的三麵都是幾百米深的河穀。 它是一座三麵峭壁, 背靠高峰的典型的山城。 

(三) 馬丘比丘的建築和主要景點

弄清楚了馬丘比丘與周圍的景物的關係之後, 我們就跟著導遊Rubber遊覽馬丘內景了。 由於這次印加馬丘比丘四日遊中有兩天是一個導遊專門為我們兩個人服務, 使我們對普通秘魯人,特別是導遊有了較近距離的接觸和了解。 與這次的導遊Rubber接觸, 看得出他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個比較圓滑的人, 還可能是一個愛計較的人。 但是在帶我們參觀講解的過程中, 我也發現他是一個對工作很負責的人,在導遊過程中, 不斷的主動給我們講解,看得出他是想盡可能多的讓我們知道更多的東西。 在我們有疑問或沒聽懂時,他總能夠耐心的重複或換一個方式講解。 從沒有發現他有不耐煩的表示。 我們對第一天的導遊Kaisa也有同感,十分滿意。

Rubber站在圖7中的位置向我們介紹了馬丘比丘的大致情況:  馬丘比丘城遺址就是圖7中所展示的這一大片建築。 由於古印加人一直沒有掌握文字的應用,所以馬丘山上的這一大片建築也沒有任何說明或技術資料,大多數的解說都是後人的推測或猜測。 整個馬丘比丘遺址共由140多個建築物組成,有廟宇, 宮殿,居住區,工作區,倉庫等建築。 還有街道,過道,階梯,圍牆,水池,水渠等輔助建築。 據推測,這裏足可以供至少1500人居住。 很多證據都證實, 1532年西班牙入侵印加帝國時, 的確是沒有發現馬丘比丘, 印加人也沒有特意去隱藏, 入侵者沒發現的原因完全是因為馬丘的地點太隱密。 

 馬丘比丘內的建築, 相互間聯係並不很大, 之間也沒有很深的內在聯係, 可以不分先後秩序一個一個的單獨參觀。 

1. 主大門

9——馬丘比丘山城的大門,
 入口。 也稱之為太陽門。        

2. 太陽廟 Temple of the Sun, 或稱 Torreon——是馬丘比丘城中最另人贊歎的建築。它的頂部的半橢圓形“城堡”(圖10)和“城堡”側麵的方形庭院設計建造的如此精美, 簡直令人無法想象(圖11),它所用到的方形石料的加工尺度之精細,表麵之平整,可以和現代任何工程相媲美。 整個“城堡”和方形庭院設計之精美,簡直令人無法想象這是如何加工建造出來的。 就連它的“地下室”都是建造的如此精美, 見圖11-B 據導遊介紹, 印加人根據不同季節太陽光射入太陽廟兩個窗戶的影子的位置, 就可以計算出季節和時間。 


10——馬丘比丘城的中心建築, 印加人的最高崇拜神——太陽神廟  位於馬丘比丘城的中心。 它也是保存和恢復的最好的馬丘比丘建築。 真漂亮, 越看越愛看。 就是現代的建築工人, 用現代的加工工具, 也很難建造出這樣令人神往的建築。                


11-A, 太陽神廟的另一側。 真想象不出500年前沒有鐵製工具的印加人能建造出這麽精美的太陽廟建築。 


11-B 太陽廟的下層“地下室”。白色的台階是一整塊大理石刻出來的。這個“地下室”的設計還滿有現代藝術性的。

3. 三窗寺 (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



12——三窗寺。

4. 神鷹寺(Temple of the Condor


13—— 神鷹寺( Temple of the Condor)。

從我照相的位置來看這個神鷹寺: 照片中部, 有兩個巨大的天然岩石組成了一個巨大的“V”形,組成了一隻巨大的山鷹飛翔時的翅膀; 地麵上的黑色三角平麵巨石是人工選材並略加雕琢的山鷹的身體和頭部,這樣,一隻展翅高飛的神鷹形象就躍出眼前。 從圖13的角度來看神鷹寺, 多麽像一隻巨大山鷹正向你飛來。 這真是一個天然造形和人工雕琢組成的一個神奇的藝術形象:印加人最崇拜的動物——安第斯山神鷹。  印加人以此雕塑為中心,在四周砌上石牆,並以V形翅膀張開處為大門, 建成了這座神奇的建築——神鷹寺。 這個建築也就成了馬丘比丘的著名景點之一。   



14——印加人發現了一塊天然石頭呈神鷹狀,便供奉在神鷹寺前。 導遊告訴我們, 從馬丘山峰頂向下看馬丘比丘市,馬丘市就像一隻神鷹的形狀。 這是一種僅僅在安第斯高山上空翱翔的神鷹,是當年印加人和現代秘魯人民引為自豪的民族象徵之一。 所以建立了這個神鷹寺和這個神鷹石像。

5. 栓日石 Sun-Tire Stone,  Intihuatana Stone

 

15——栓日石。

 請看這個石雕, 就像是個太師椅。但是,印加人在這個大石座上邊,又加了一根石柱。 這就是有名的“栓日石”, 也被稱之為“太陽鍾”。 古印加人崇拜太陽, 自稱是太陽之子,所以建造了這個栓日石。 導遊Rubber告訴我們,古印加人就使用這個栓日石來計時, 分四季, 測天象。  

據說, 太陽廟, 栓日石和三窗寺這幾個建築組和起來, 當年的印加人可以根據太陽的影子的位置變化準確的測定每年的重要日期,如夏至,冬至, 春分,秋分等等, 以決定重要農業生產日期。 而在每年的夏至和冬至, 印加人都要在這裏慶祝太陽節, 所以這一區域又被稱為慶典區。

6.一座巨大但憑臨倒塌的廟宇圍牆 在“栓日石”附近。



16—— 

 

7. 採石場和製石場



17——好一片巨石群, 這就是馬丘比丘的製石場。請看最前邊的兩塊大巨石, 每塊有沒有幾百上千噸重?!你就讓現代的工人,用現代最先進最強大的起重運輸工具,能否將這些巨大石頭順利從山下小鎮Aguas Calientes運到馬丘山上,我看完不成。 印加人是怎樣將這些巨石從別地運到這裏的?又是怎樣將它們切割磨製成像圖10中建造太陽廟那樣的石方?這些問題可能永遠是個迷。有時我真的懷疑有神靈幫助他們了。

8. 石頭大滑梯(Slide Rock


18——Slide Rock 又是一塊巨大石頭, 被製成一個光滑的斜麵。 而且接下來又是疑問: 怎麽運來的? 怎麽磨製的? 有什麽用?真是一個神秘的馬丘比丘。 

9. 富人區和窮人區: 好像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有貧富之分, 500年前的馬丘比丘自然也不例外。 



19—— 這條胡同兩側的石牆真有天壤之別,貧富之差別一目了然。

10. 馬丘比丘的農業區 (遠處山峰是真正原始的馬丘峰)



20——後山警衛亭下邊的梯田,被稱為馬丘比丘的農業區

(四)爬山 (攀登Huayna Picchu,或稱Waynapicchu 注:Huayna Picchu Waynapicchu 是指同一座山峰, 

對我們來說, 是否去爬馬丘比丘頂頭的高峰Huayna Picchu,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擔心有兩個: 一是這整個馬丘比丘和庫斯科整個地區都屬於高原地區, 庫斯科海拔3360 馬丘比丘2430米。 Huayna Picchu 比馬丘比丘的垂直高度又高出290米。 前兩天去的地方雖比馬丘還高, 但是都是汽車帶我們上去的。 我們倆從來沒有自己爬山到過海拔這麽高的山地。 第二點是我們的年齡偏老, 老婆的心臟還有點小問題, 偶然會有缺氧現象。 但是這又是一項對我們太有吸引力的項目。 我們都是喜好登高看風景的, 去墨西哥城爬上了太陽金字塔;去奇琴伊薩也爬上了瑪雅金字塔(那也是新選中的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這次有這樣好的機會,失去了以後會後悔的。  於是還是訂購了登山票。 當然也做好了準備, 隻要感到有困難或不適,立即掉頭下山。 

我們訂的是上午10點鍾的登山票(另一組是早晨700)。 導遊Rubber帶我們遊覽了幾乎整個馬丘城,講解了近四個小時, 最後送我們到馬丘比丘最裏邊的登山入口處, 就結束了他的導遊任務離開了。 10點鍾準時開門放第二組200名登山遊客進山門開始登山。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進山門時要查驗護照並登記姓名和護照號, 回來時再一一對照護照驗名正身, 以保證所有進山的遊客都安全返回, 沒有迷路丟失或因事故不能回返者。 



19——我們站在山下台頭仰望這幾乎直上直下的高峰和高聳入雲的Huayna Picchu的山頂, 還真有點兒“打怵”,懷疑自己能否爬的上去。 

進山後又有兩種選擇: 登大山還是登小山? 前麵介紹過的圖-5中所示, 馬丘比丘前側的三座大小山頭,是一個仰麵人臉側像, 最高峰是大尖鼻子, 兩個小峰分別是上嘴唇和下巴胡須。 要登大尖鼻子,就是登大峰。登上嘴唇就是登小峰。 登大峰和登小峰門票價格一樣, 進山門後道路自選。 旅遊介紹說,登大峰約兩小時, 小峰1小時。我們十點鍾進入山門時, 早晨七點鍾進山的登山者們已陸續返回了。 進山不久我們遇到一對老年夫婦, 精神抖搜的從山上下來, 顯然是剛剛登頂後下來。我冒味的問了他們一句:您老多大年紀了?  老人自豪的回答:74 周圍的遊客無不敬佩讚歎。 這下我們更有信心了:和他們相比, 我們還算是年輕人, 登頂必無問題。 到大,小峰路口分叉時, 我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登大鼻子高峰。一路走上去,山勢十分陡峭, 都是之字形的階梯山路。因為山勢太陡, 我倆開始大約走三,四個之字歇一次, 越爬歇的越勤, 最後幾乎隻爬之字一條邊就要歇一次。一路上我們後邊的年輕人陸陸續續的都超了過去, 大約用了一個鍾頭,我們也到了峰頂下部, 隻差最後幾十米最陡峭的到峰頂的階梯了。我們倆在最後又休息了較長的一次,開始衝刺頂峰。 這一段陡坡約有五,六十米高, 坡度要超過60度,幾乎直上直下,是登Huayna Picchu 最恐怖的鬼門關, 沒有安裝安全輔助繩索之前,有多少英雄好漢到此止步回頭,“ 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聽說以前曾有遊客攀登時跌傷,所以現在管理方已經加上了繩索鋼筋。 這安全輔助繩索是真管用, 最主要是讓我們這等膽小體弱之徒, 也能手抓繩索的成功登頂,成名於世。 這些都是玩笑話, 這繩索最主要的作用其實是心理作用, 我們手腳並用的爬了上來, 其實根本沒碰這繩索。 但有這繩索在, 心理上踏實多了,很容易就爬了上來。


20——最後幾步。  攀上大鼻子尖Huayna Picchu頂峰最後最艱難陡坡的瞬間。 

在頂峰上有月亮廟,觀景台等景點, 但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坐在Huayna Picchu峰頂最高的巨石尖上,(下圖,圖-21),靜靜的欣賞四周四, 五千米的群山; 直視正對麵的真正原始的馬丘比丘高峰;俯瞰腳下如羅盤一樣的馬丘比丘城市廢墟和到馬丘比丘的之字形盤山公路;麵對著100年前賓漢姆來到這裏走過的Inca Trail山間小路,細細琢磨賓漢姆當年發現馬丘比丘廢墟時的心情…., 這才叫心曠神怡。 這就是我在本遊記 -8 中給出的風景照片,一定要返回到前麵再看看圖-8



21——Huayna Picchu 山峰最高的巨石尖頂。 留影紀念,並以此為證。



22——看來下山也不輕鬆。 “上山容易下山難”那。 

有一件小事差一點忘了, 讀過我的秘魯印加遊記之二的讀者一定還記得,我在那篇遊記中提到印加的狗曆害, 不管到哪兒都不怕,席地而睡。並且提到一隻隨主人爬到Huayna Picchu頂峰,又席地而睡的印加狗。  下圖就是, 這又是一隻“狗中豪傑”。



23——一支隨主人爬上頂峰, 趁主人去遊覽便抓緊時間休息的印加狗。 

我們在Huayna Picchu頂峰觀景休息了大約半個小時,就開始下山。 到山下山門口的門衛“驗明正身”時, 我一看返回簽到的一欄中, 在我們之後, 大概也就不到10人未下山了。 

(五)參觀馬丘小鎮Aguas Calientes,返回Cusco

下了山,已是饑乏交迫。 但我們還是決定還是堅持參觀完餘下的部分,再出門吃午飯。我們實在不想出大門吃完午飯再走那麽長的路回來接著參觀。 畢竟年齡不饒人,我的雙腿已經幾乎無力支撐身體,於是我們僅僅有選擇的參觀了上山前未看的一些重要的部分, 在下午兩點半左右就結束了馬丘比丘的參觀, 在大約3點鍾出大門吃午飯並乘汽車返回Aguas Calientes

馬丘山下的小鎮Aguas Calientes 是一個很小的小鎮, Urubamba河狹窄的河穀兩岸而建, 因而窄小狹長, 最寬處也就兩,三百米,Urubamba河在鎮中央從頭到尾穿過。乘火車或汽車到馬丘比丘參觀的遊客, 都必須先到達這裏,換乘從這裏到馬丘遺址的汽車。所以自從馬丘比丘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之後, 這人口僅幾千人的小鎮,其世界知名度便與日俱增。 據說這小鎮的名稱剛剛改稱為 Machu Picchu 鎮了。 當然, 隨著這一切變化,Aguas Calient 也隨之發達起來。火車站擴大了, 汽車和停車場增加了, 旅館飯店與日俱增。 原來冷冷清清的溫泉(Aguas Calientes 是一個溫泉鎮)也越來越紅火了。 我們晚間返回庫斯科的火車在Aguas Calientes 的發車時間是610分,上車前正好有時間參觀一下這個日新月異的小鎮。



24—— 這是新括建的中心廣場。四周建有商場, 教堂,博物館等建築。 廣場中心是一座印加武士雕像。

 
圖25——馬邱小鎮中有多條圖中這樣的街道胡同, 兩側是小商店和旅舘,整潔幹淨,待客禮貌。

到傍晚時分, 我們乘6點10分的火車從Aguas Calientes 鎮出發返回庫斯科。 我們大約7點半到達 Ollantaytambo。 有一輛中型麵包車在Ollantaytambo火車站接我們這些零散或脫團的旅遊者, 約有15人, 也是一車塞的滿滿的, 從Ollantaytambo開回庫斯科。 晚間九點半多到達庫斯科中央廣場。

停車地點距離我們住的 LosMarqueses Hotel旅舘僅僅兩個街區, 到旅館後, 很快 check-in 住進為我們預留的房間。 手續簡單快捷,使我們可以很快就寢休息, 為最後一天的庫斯科城內和市郊遊恢復體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boca 回複 悄悄話 好像對爬Huayna Picchu有點信心了!
紫荊樹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太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