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佛教藝術瑰寶雲岡石窟 ( 續 ) 和應縣木塔 ——晉北神遊之三

(2011-07-17 13:02:30) 下一個

在上一篇雲岡石窟遊記中,簡單介紹了我們遊覽雲岡石窟的總況。 這一篇“雲岡石窟遊記續篇”再繼續介紹在雲岡石窟見到的對我印象最深的兩件(種)石雕作品:第 3 窟的精美石雕和雲岡石窟中的美女雕刻形象。並簡單介紹一下應縣木塔。

造型美觀大方的第三窟佛像

我們這次參觀雲岡石窟是從第一窟開始的,第一,二兩窟基本沒可看的東西,令滿懷希望的我們有點掃興。進入第三窟後室,忽然眼前一亮,三座造型極其精美的佛像出現在眼前。一座高 10 米的巨大坐佛——阿彌陀佛坐在中間,他的兩側分別站立著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者都是 6 米多高。仔細觀察他們,各個部位都雕刻的極其精美細膩,表情自然大方,衣紋流暢自然。 再看皮膚肌肉,豐滿細膩,有真實肉體的感覺。麵部神態安詳,自然和藹,並無一般神像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你可以對比第 5 窟的大佛,相比之下,總覺得 5 窟大佛的麵部有一些居高臨下,看不起人的感覺。請欣賞這第三窟的這三尊漂亮可親的大佛的照片 , 圖 3-1 , 3-2 , 3-3 。

這三尊佛像是雲岡石窟中我最喜歡的三個石刻雕像。從這三尊雕像的造型,人物麵部的肌肉表情, 大佛右冊的觀音菩薩的頭冠的細膩花紋,都很接近西方古希臘和意大利文藝複興初期的大理石雕刻。現在考證出這是唐朝初期的作品,使人領略到 1400 年前中國匠人(不知能雕刻出這樣水平的人是否可稱為雕刻“家”了?)的雕刻藝術水平。


圖 3-1 ,第三窟中細膩精美,美觀大方,和藹安詳的阿彌托佛。


圖 3-2 ,阿彌陀佛右手側的觀音菩薩。


圖 3-3 ,阿彌陀佛左手側的大勢至菩薩。

這第三窟其實是雲岡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洞窟岩麵高 25 米,寬 50 米,窟內可容納 3000 多人。 這第三窟又名靈岩寺,相傳是當年建議和主持興建曇曜五窟(16-20 窟)的曇曜和尚的譯經樓。曇曜不僅是開鑿雲岡石窟的先驅,同時也是石窟寺譯經的創始者。

據專家分析,從這三尊佛像的風格看,應為初唐的作品。而從窟內的凸凹不平的地麵,以及周圍石壁上沒有任何其他雕刻作品,這第三窟顯然是一個沒有完工的洞窟, 而且是雲岡石窟中較晚期的作品。

(五)雲岡石窟中的美女形象

在雲岡石窟中的大佛和主佛都是男性,也就是說,石窟中主要的雕塑都是男子。但在雲岡石窟中,我們也見到了許多女子的雕像,盡管她們大多都是做服務工作的,但是都塑造的很美。這就是在很多雲岡石窟的說明材料中出現的“供養天”,“伎樂天”,“飛天”等等稱呼的女子雕塑。據有的資料中介紹,這類帶“天”字的稱呼,是北魏時期佛教文化中專門使用的詞匯, 這個“天”字,是指在天界上工作的人,即“天人”的意思。不知為什麽,後來就把“人”字給省略了。因此“伎樂天”就是“伎樂天人”,即在天宮奏樂的樂伎。 而“飛天”中的“飛”是飛舞的意思,所以“飛天”就是在天宮專門跳舞的人,即舞伎。而“供養天”我想就是在天宮中,專門負責管理生活的服務人員吧。


圖 3-4 ,第 8 窟後室側護門神上部的飛天形象。

先介紹幾個關於“飛天”的雕塑。以前我所知道的“飛天”,就是眾所周知的敦煌壁畫中的向天上飛舞,長裙飄逸,彩綢環繞的兩個美女。我以前以為“飛天”就是那張壁畫的名字。這次參觀後才知道飛天的真正定義。雲崗的飛天不如敦煌的那兩個瀟灑美麗,但是樸實無華,讓人覺得更真實。第 8 窟後室側有兩個對稱的護門神浮雕,每個護門神上部各有一個飛天。 圖 3-4 是西側的一個, 圖上的護門神叫做鳩摩羅天,它有五頭六臂,長發披肩,騎在一隻孔雀背上。 他的五個頭的頭頂上就是一個飛天。這個飛天形象雖然不能和敦煌壁畫中的那兩個最經典的飛天相比,但卻樸拙典雅,優美自然。這個飛天和門神組合的雕塑造型奇特,十分生動,據介紹應屬中國石窟中少見的藝術珍品。

如前所述,在雲岡石窟 21 窟之後的 20 多個窟,因為基本都是北魏後期或更晚期民間開鑿的,基本沒有很好的作品。但也有例外,第 34 窟中的飛天就是其中之一,見圖 3-5 。這兩個飛天是雲岡石窟中最美的飛天。 不用過多描述,光看她們的造型舞姿和服飾飄帶,就已經更接近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了。在第十窟內有一幅極美麗的彩色 8 個飛天一組的雕刻(圖 3-6 ),在第六,第二十等窟中還有更多飛天雕刻,有機會去雲岡並有興趣者可去參觀。




圖 3-5 ,第 34 窟中的左右兩個飛天造型。


圖 3-6 ,第 10 窟的窟頂的八個飛天一組的極美麗的雕刻。

我們聽說雲崗石窟內有一組供養天雕塑,非常漂亮,據傳被梁思成先生稱之為“東方的維納斯”。 在參觀第 10 窟時,看到有一組端莊美麗的侍女雕塑,便以為是那組“東方的維納斯”,就照了許多像。 後來才知道弄錯了, 反倒把真正的那組供養天雕塑給漏掉了, 十分遺憾。不過我覺得這一組也很端莊漂亮,夠格展示給大家,便放在圖 3-7 中。在網上看到一張比較清晰的供養天雕像照片,的確身材和風韻不凡,故也放在這裏(圖 3-8 )供大家對比參考,  看夠不夠格稱之為"東方的維納斯”?


圖 3-7 ,第 10 窟中一組端莊美麗的侍女照片。


圖 3-8 ,六位供養天組雕中的一位。

————————————————

應縣木塔

去參觀應縣木塔是我們臨時決定的一項順道遊。如前所述, 6 月 7 日下午 5 點多鍾, 我們結束了懸空寺的遊覽,準備轉往下一目標。 這是一個尷尬的時間,即使用一個半小時在晚間 7 點開到了大同雲崗石窟, 7 點之後也是什麽也幹不了了。而 5 點鍾開始遊恒山,更是天方夜談。正在猶豫間,妻弟忽有一 good idea:  當晚開到介於懸空寺和雲岡石窟之間的應縣, 6 月天黑的晚,到應縣之後還有近兩個小時天才黑,所以還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參觀著名的應縣木塔。 參觀完木塔後,再解決肚子問題和過夜住宿問題。第二天再用一小時左右開到雲岡。就這樣,我們參觀了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本名釋迦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公元 1056 年),金明昌六年(公元 1195 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 1961 年被授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 67 .31 ,大致相當於現代城市中的 22 層樓,比西安大雁塔高 3.3 米。塔的底層直徑為 30 .27 米,呈平麵八角形。整個木塔全部由木質材料製成而且全塔在結構上沒用一個金屬釘子, 全靠構建互相卯榫咬合。 而這就是應縣木塔成名於世的最根本原因 。全塔各類構件多達數十萬件,建塔時共用紅鬆木料 3000 立方米,約 2600 多噸重,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應縣木塔自建成起,曆經 900 多年的風雨侵蝕、地震戰火,至今仍保存完好。


圖 3-9 , 應縣木塔全景。


圖 3-10 ,佛宮寺宮門及門前廣場。

我們到達時,已過下午 6 時,不能購票入塔內參觀。木塔建在縣城中心商業區內,周圍非常熱鬧。我們可以在塔前廣場上從各個角度眺望木塔,照相。在塔前廣場上,還可以讀到有關木塔結構,曆史,塔內展覽的介紹。圖 3-9 和圖 3-10 是木塔的全景照片。

在塔前廣場閑逛時,見到有一段地方旅遊局對木塔的介紹文字中, 將應縣木塔與墨西哥的太陽金字塔相比,說應縣木塔塔高 67 .31 米 , 而墨西哥 的太陽金字塔僅 65 米高,足見應縣木塔之高大。這是一個很容易誤導遊客的宣傳, 因為應縣木塔和太陽金字塔基本沒有可比性。正如前文所述,應縣木塔 全部由木質材料製成 而且全塔在結構上沒用一個金屬釘子, 全靠構建互相卯榫咬合。在這個前提下,它是同類建築中最高的。 這才是應縣木塔成名於世的最根本原因。 也是旅遊宣傳中應該抓住的最關鍵要點。 而太陽金字塔是純土石建築,它的特點是“大”, 是雄偉。要真的比大,比雄偉,應縣木塔是不能比的。 太陽金字塔的底座尺寸是 225 X 222 米。而 應縣木塔的底座直徑才 30.27 米。比體積,太陽金字塔共使用了 250 萬噸重的土石材料,而應縣木塔隻使用了 0.26 萬噸的木材。所以我說兩者幾無可比性。隻要看看圖 3-11 中太陽金字塔的照片,再比較一下圖 3-10 的應縣木塔,我想大家應該同意我的“兩者沒有可比性”的觀點。最後提一句,太陽金字塔最頂上原建有一座 10 米多高的太陽神廟,總高 75 米,後來倒塌。太陽金字塔原來是比應縣木塔高的。


圖 3-11 , 墨西哥城郊外 特奧蒂瓦坎的太陽金字塔。(我們去年照的)。

從一些介紹材料中看到, 在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內,最值得參觀的是兩顆為全世界佛教界尊崇的聖物佛牙舍利,它盛裝在兩座七寶供奉的銀廓裏,經考證確認為是釋迦牟尼靈牙遺骨。但 因為第二天一早早起趕路,我們沒有機會進入塔內參觀。因此也無眼福看到佛牙舍利了。

沒有見到佛牙舍利,卻在很多網文中見到一些網友對塔中的佛牙舍利的真偽提出質疑。 主要的疑問是塔內珍藏的佛牙尺寸比常人牙齒大出許多,有人甚至認為是用動物的牙齒在充數。於是又有人給出新的解釋:“ 佛牙能有這麽長嗎?佛經上又說釋迦牟尼佛是丈六之身,也就是說佛陀身高是現代人身高的 4.5 倍。釋迦牟尼的 “ 牙齒 ” 比正常人多了八顆,上下頜各是二十顆。其牙相的特征應該是方形柱狀端麵平整,比例是 1 ∶ 0.014 。由此我們大此可以計算出佛牙的長度應該在 6—8 公分之間。” 6-8 公分! 是太大了點兒。 我對這類事一般不太感興趣 ,也不願較真兒,聽聽而已,大點兒就大點兒吧。

為了開發應縣旅遊事業,地方旅遊局在應縣木塔周圍大力改善環境,建了一條很新很繁華的塔前商業街,圖 3-12 。在商業街上可以買到各種旅遊紀念品,(我們就在這條街上一個瓷器店裏買了四個一套的骨瓷碗,外麵燒有清明上河圖畫卷。) 大大小小的木塔模型,山西風味的飯館 … ,塔的東側,開辟了一座很大的免費綠地公園。 在塔前,還建了遼代一條街, 正對這座遼代建築的木塔,見圖 3-13 。


圖 3-12 ,應縣木塔前繁華的商業街。


圖 3-13 , 新建的正對應縣木塔的遼代一條街


圖 3-14 , 6 月 7 日晚,我們住在應縣木塔斜對麵的國利假日酒店

6 月 7 日晚,我們住在應縣木塔斜對麵的國利假日酒店。條件接近於美國 Holiday Inn 。 雙人房間,帶衛生間,電視和空調,帶免費早餐,一夜 160 元人民幣。休息的不錯,早起用過早餐後,高高興興的起程向雲崗石窟進發。

(晉北兩日神遊遊記共三篇—— END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