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大金字塔和古城特奧蒂瓦坎 --- 墨西哥城遊記 (3)

(2010-07-28 17:00:59) 下一個
來美國之前, 就聽說過一些美洲的古代人類文明的故事和傳說, 特別是墨西哥東南尤卡坦半島上的瑪雅文明(Maya)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Incan)。 到了美國後, 才又聽說以墨西哥城為中心的阿茲特克文明 (Aztec)。現在才又深一步知道, 這三種文明是美洲古代文明發展到後期 (史學界稱之為美洲古代文明的後古典時期,即公元900-1500年)才形成的三個主要文明中心。我們今天聽到的絕大多數美洲古代曆史其實都是這後古典時期發生的事。而對美洲中古典時期(公元250-900年)的曆史就知之甚少了。 我們的墨西哥城三日遊第二天去的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古城就是一個墨西哥大地上的比瑪雅, 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更古老的一個美洲中古典時期的文明中心。

這是一個建有兩個巨型金字塔(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的古代大型城市的廢墟, 位於現代墨西哥城北偏東40公裏處。它最初是由阿茲特克人發現的。阿茲特克人和阿茲特克文化是墨西哥近代文明的祖先, 但他們在1325年前卻還是墨西哥北部的一個遊牧部落。不知什麽原因,1325年他們突然決定南遷尋找新的居民點。 據傳說, 南遷時得到太陽神的啟示 :當看到一隻雄鷹站立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是你們新的定居點。 於是一天, 當他們走到墨西哥穀地的特斯科科湖時, 在湖心島上看見了一顆巨大的仙人掌,一隻雄鷹正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於是他們就遵照太陽神的啟示, 在這裏定居下來, 建立了墨西哥城的前身—特諾奇蒂特蘭古城。 在墨西哥城中心的憲法廣場南邊的“11月20日大街”(20 DE NOVIEMBRE)旁,有一座青銅群雕像, 記載著這個傳說, 見圖3-1. 這個站在仙人掌上叼著蛇的雄鷹形象已經成了墨西哥的國徽,並印在了墨西哥國旗的中央。


圖3-1. 阿茲特克人找到永久定居點—墨西哥城的故事。

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城穀地找到了理想的定居點, 卻沒有想到早在他們來到這裏之前的幾百年前,早有另一族印地安部落在此居住多年並建立了巨大繁榮的城市。阿茲特克人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城市的巨大麵積的廢墟, 卻不知何年何月什麽人建立的這個城市, 也不知是什麽原因使它變成了廢墟。他們剛走入這個城市時, 一片死寂,沒有一個活人,阿茲特克人就以為這是眾神的墓地,以為中心大道兩旁的高大祭壇是亡神的墳塚,於是他們就稱中央大道為“死亡大道”(Avenue of the Dead)。 又因為眾神死後都埋在這裏, 所以稱這個城市為“特奧提瓦坎—Teotihuacan”, 意為“眾神之城”。至今仍沒有人知道特奧提瓦坎的原名, 至今仍沒有人知道它消失的確切原因, 至今全地球的人們都仍稱它為“眾神之城”。

經過現代考古學家對古城廢墟的發掘和分析, 認為特奧提瓦坎開始建城應該在公元前200年左右,(也有說公元前700年就開始了)。公元300-600年間,特奧提瓦坎城達到全盛時期, 有居民12萬多人, 麵積達20平方公裏。 比當時的羅馬還大。特奧提瓦坎城統治了周圍廣大的地區近500年。大約公元650年開始,它開始走向衰落。 衰落的原因可能是人口過剩,疾病或社會不安定等等。 公元750年, 一場大火毀滅了整個城市。

在墨西哥城旅遊的第二天, 我們去參觀了這個“眾神之城”-- 特奧蒂瓦坎。按照“文學城”網站“世界風情”論壇諸位大師和高人指點, 我們起了個大早。 6點30分起床, 7點10分從旅館出發, 換第5路地鐵,到長途汽車北站時8點整, 到售票處買去特奧提瓦坎的長途汽車票(現在35比索一張票到特奧提瓦坎。 回來也是這個價),8點15出發,9點多一點就到了特奧提瓦坎的南門。5 路地鐵線上的站“Autobuses del Norte” 是專門為長途汽車建的, 出地鐵站就是長途汽車站絕不會miss 的。 這個長途汽車北站是一個半圓形現代建築(圖3-2),設備齊全,買票候車都很方便。到特奧提瓦坎方向的長途車15分鍾一趟, 不擠, 我們那趟車出發時隻有6,7個乘客, 加上後來中途上的, 最後連三分之一都沒坐滿。特奧提瓦坎在墨西哥城北約40公裏處, 長途車約一小時就到了。唯一應該注意的是, 所有的長途車中途停車站都沒有人報站, 也沒有見到有站牌和站名。 我們乘車時, 多虧鄰座一位會說英文的墨西哥大嫂, 和老婆聊天時知道我們去特奧蒂瓦坎旅遊,到站時指點我們下的車, 不然非坐過站不可。我想最好的辦法應該是上車時告訴司機,到站時讓他提醒一下, 這應該是他的責任。

圖3-3是我在特奧提瓦坎城內看到的一張專家根據遺址恢複的古城原來的市區地圖, 我加上了一些標記和說明,希望對自助遊去參觀特奧提瓦坎城的朋友們有所幫助。特奧提瓦坎城一共有5個入口,其中3個入口在城西側的長途汽車公路上,並都有車站。 自助遊的朋友一般是乘長途車去,主要說說這三個入口。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從南門進, 沿死亡大道向北遊, 在月亮金字塔結束,然後在北門上長途車返回墨西哥城。 第二種,走同一條路但是方向相反, 從北門進南門出。我們選擇的是從南門進北門出,因為考慮到夏天高原上日照狠毒, 從南向北走臉部會少曬些太陽, 保護皮膚。乘大旅遊車來集體參觀的旅遊團, 因為時間緊,一般隻參觀太陽金字塔和死亡大道, 所以很多選擇在中門進入。 在太陽金字塔的東麵, 還有兩個入口,一般是供自己開車去的遊客使用, 特點是停車場離太陽金字塔較近。

雨蛇神廟(Temple of Quetzalcoatl):早來有早來的好處。 除了日曬少之外, 遊客少也是一個優點。 我們這趟長途車就我們兩人下車。每人51比索門票進入特奧提瓦坎南門。 進門後就是位於最南端的雨蛇神廟城堡。 這是一個巨大的城堡型正四方形建築,每邊400米,城牆上有12座“城樓”。城內有兩個緊鄰的最主要的建築, 後麵是最主要的雨蛇神廟,它的原高是24米。 從圖3-4它的照片看, 它頂部的神廟已經倒塌了。 通往頂部的階梯兩側, 可能是兩列雨蛇神的頭像雕塑。 雨蛇神廟前麵的巨大台式建築是一個特大的祭台(圖3-5),每年都有成千上百的印第安青壯年在這裏自願被殺死去祭奠雨蛇神,以保證下一季的農業豐收。


圖3-2, 墨西哥城長途汽車北站。
 

圖3-3,專家根據考察廢墟繪製的特奧提瓦坎城市區圖, 我加上了西側的公路,入口和說明。


圖3-4,已經殘缺不全的雨蛇神廟。


圖3-5, 用每次殺死幾百名活人來祭奠雨蛇神的巨大祭台。

特奧提瓦坎城市的民居:從雨蛇神廟及周圍城堡, 沿死亡大道向北到太陽金字塔大約1.2公裏。在這1.2公裏的沿途中大部分地區是特奧提瓦坎城居民區的廢墟。 墨西哥政府幾十年來一直在不斷投入人力物力整理這些巨大麵積的廢墟, 我們在沿途見到許多工作人員和工人在繼續挖掘整理著斷牆碎瓦, 有些地方已經整理的很不錯了。

我們從雨蛇神廟沿死亡大道向太陽金字塔進發途中, 特地在在舊居民區內找了幾處參觀。特別是在死亡大道的西側, 參觀了一處經開發整理完好的居民區廢墟和一處居民區活動中心。 圖3-6是修整過的一處庭院, 其整潔和優雅的環境,合理的布局, 如果再加上水,電,氣和internet, 絕對比得上現代大都市的上等住宅區。在這個優雅住宅區的附近, 整理出來了一個很大的庭院之類的場所,我看像居民社區活動中心或是舉行小型宗教活動的場所, 見圖3-7。圖中右側的大棚下, 是一個有100多平方米的場地, 像聚會的地方,也像跳舞場。 左麵矮一點的簷下, 是一個進入半地下房屋的入口。現在向遊客開放參觀。 進入房屋後, 發現裏邊是一個大廳,大廳周圍是十幾間小房間, 有的房間內砌著高台或祭台。圖3-8是其中的一間。 有趣的是, 在幾乎所有的房間內, 都可以見到古壁畫的殘跡。可見畫壁畫自古就是墨西哥人的傳統文化之一。


圖3-6, 經過修整的民居小院一角,綠蔭樹下,優雅清淨,更可遠眺雄偉壯麗的太陽金字塔。 想當年一定是一貴人之家,或是文人騷客聚集的高雅去處。


圖3-7, 這是一個象現在的社區活動中心之類的場所(看不懂西語, 瞎猜)。


圖3-8, 社區中心內的一間內室, 壁上是遺留下來的古壁畫殘跡。

太陽金字塔 ( Pyramid of the Sun ), 圖3-9,大約開始建於公元前150-0年, 於公元150年左右建成,是特奧提瓦坎城的中心的中心, 是墨西哥,也是西半球最大的建築。 所以有人說, 沒到過太陽金字塔就等於沒到過墨西哥城。太陽金字塔的驚人之處是“大”, 雖不陡峭,卻氣勢宏偉。 它的四方底座是225米x 222米。現在高度65米。 若加上頂部現已倒塌的太陽神廟,它原來的總高度應是75米。它是世界上第三大金字塔, 僅次於埃及的兩個大金字塔。其實太陽金字塔和埃及的大金字塔底部是一樣大的, 都是225 X 225米左右, 但埃及大金字塔坡度比太陽金字塔坡度陡得多,所以埃及大金字塔也高得多,有144米高。因此, 兩者用的土石體積也相差較遠, 太陽金字塔用土石量250萬噸, 而埃及大金字塔卻用了650萬噸。 圖3-10給出了兩者的比較。

見過墨西哥的太陽金字塔之後, 我就看出來它雖然也是非常雄偉宏大, 但看起來就不如埃及的金字塔好看, 甚至不如在齊琴伊薩的瑪雅小金字塔好看。 為了便於比較, 我從照片收藏中找出埃及大金字塔(圖3-11)和齊琴伊薩的瑪雅金字塔的照片(圖3-12)放在這篇遊記中。一比較圖3-9, 3-11和3-12 就十分清楚了。 太陽金字塔(也包括月亮金字塔)的塔角(塔的側麵輪廓線與塔底平麵的夾角)太小了,隻有40度左右, 而埃及大金字塔和齊琴伊薩的瑪雅金字塔卻達到近60度。 所以有人說, 遠看太陽金字塔就像一個大土山包。我想這可能也是前幾年評選世界新七大奇跡時選上了齊琴伊薩的瑪雅小金字塔而沒選上這個巨大的太陽金字塔的原因之一。


圖3-9,特奧提瓦坎城中心的雄偉的太陽金字塔, 正麵照。 打傘遊客站立的地麵是死亡大道。


圖3-10,太陽金字塔和埃及大金字塔的比較。(取自旅遊手冊)



圖3-11,埃及大金字塔。(照片取自互聯網)


圖3-12,瑪雅人的金字塔,位於墨西哥東海岸尤卡坦半島上的齊琴伊薩。2007年被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我們2004年去參觀還讓攀登到頂部。塔底55 X 55米,塔高30米。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 為什麽當年的特奧提瓦坎人沒有建成埃及那樣塔角大的金字塔。 在這次旅遊之前, 我想不出原因。 在近距離看到這個金字塔之後, 就有點明白了。 我認為, 主要原因是建築材料不同的原因。 埃及的大金字塔是由人工加工好的平整的巨大長方型石塊砌成的, 所以可以砌成很陡很高的建築, 甚至陡到90度的豎牆。而太陽金字塔卻不同,它的內部是由土坯和泥土堆成,最外層由不規則的小尺寸石頭堆砌複蓋而成的。 圖3-13是太陽金字塔表麵近照, 可以很清楚看到不規則的小尺寸石頭被粘土結合堆砌的結構。 這樣的結構, 在塔角太大,高度太高時,上部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將底部的外包圓石頭壓出而使側壁崩塌。所以高大的太陽金字塔隻能建成這樣小坡度的形狀。你在特奧提瓦坎參觀時你會發現, 幾乎所有特奧提瓦坎的建築, 包括金字塔, 祭壇, 廟宇, 平台, 民居牆壁等等, 全都是和圖3-8中所示的太陽金字塔類似的土石結構。

至於為什麽特奧提瓦坎人當時沒有使用大方巨石材料建造金字塔和其他建築呢? 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 當地和附近地區沒有石源, 而必須從較遠的采石場將巨石運輸到這裏, 這在當時生產力低下的氏族部落社會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據現代考古學家考證證明, 美洲古代印第安人不知道使用鐵器,也不知道使用圓形車輪運輸,更不會使用牛馬。所以是不可能靠人力遠距離運輸大量巨石的。

第二, 用巨石造建築,要預先將大石頭加工成平整的立方體形狀,如果沒有鐵製工具,在少量的情況下還有可能, 但要加工幾百萬噸石料去建這樣巨大的金字塔,就絕對不可能了。

對不起, 可能寫得這些細節太多了。 我是學工程的, 對這些事情感興趣, 想的就多了些,見諒。可我又不是學土木建築的,說的不對之處還望專家們見諒,並深切希望指正。現書歸正傳。

太陽金字塔的四麵都有階梯直達塔頂,由於坡度小, 所以每階高度並不是很高, 很容易上下,比我們2004年在坎昆爬齊琴伊薩的瑪雅金字塔容易多了。但距離比爬齊琴伊薩金字塔長得多,所以中間要休息幾次。上去下來再加上在塔頂欣賞風景大約要30-40分鍾。 來這裏參觀的遊客, 沒有特殊原因都會爬到塔頂。要我說來了就一定要爬! 爬到塔頂後,從塔頂俯瞰特奧提瓦坎城全景,特別是月亮金字塔(圖3-14), 又是一番意境。據我們的經驗, 要去參觀太陽金字塔而且想爬到塔頂,就要快去, 不知什麽時候就不讓登頂了。2004年我們去坎昆時,爬上了齊琴伊薩金字塔塔頂, 據說2007年後就不讓爬了。

太陽金字塔的內部是空的,內有一座小金字塔,從大塔的前側底部有一個門,進門後有一通道一直通到內部小金字塔。但不讓遊客進入參觀。我們是在這個通道入口處見到一塊這個內部通道和小金字塔的說明和結構圖牌子, 才知道這事的(圖3-15)。在坎昆的齊琴伊薩金字塔內部, 同樣也有一座更老的小金字塔, 也有一條窄窄的通道通到小金字塔, 2004年時還讓進去看小金字塔,我們也進去看了。現在也不讓進了。


圖3-13, 太陽金字塔外表麵的土石結構。


圖3-14, 從太陽金字塔上看月亮金字塔和它前麵的月亮廣場(Plaza of the Moon).


圖3-15, 太陽金字塔內的小金字塔和到達小金字塔的通道示意圖。

月亮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oon):我們從太陽金字塔下來後,沿死亡大道向北走, 接著參觀月亮金字塔。據考證, 月亮金字塔是和太陽金字塔同時建造的, 建立在死亡大道的北端。 它的建造材料和方法和太陽金字塔是一樣的。 雖然它比太陽金字塔小, 但據說頂端卻與太陽金字塔一樣高, 原因是它的地基比太陽金字塔的高。但我怎麽看還是太陽金字塔高一些。看過太陽金字塔之後再看月亮金字塔,就不那末宏偉了, 卻有些清秀的感覺。圖3-16是從月亮廣場上照的月亮金字塔全景。 它的前麵緊靠著她的是一個巨大的五層高台基, 一個很陡的長台階豎直的通向台基平頂, 角度比45度還陡。 下台階時, 有點危險,一般的人都要側著身一步一步的倒著腳下,膽小的隻好坐著下了,就是用屁股當腳, 蹭著台階下。這個台基的平頂,是一個巨大的平麵,見圖3-14。 是觀看整個特奧提瓦坎城景色的最好位置。 可以一眼看遍全城(圖3-17):腳下是寬闊的月亮廣場和廣場周圍的一座座大型祭台, 近50米寬的 死亡大道直通遠方, 旁邊聳立著雄偉的太陽金字塔, 遠處群山環繞。我勸諸位, 能上的說什麽也應該上去看看。 從台基頂麵再往上, 就不讓遊客上了, 用鐵欄杆攔住了路口, 再上層坐著一位警察,一幅誰上抓誰的架勢。


圖3-16, 在月亮廣場上看月亮金字塔。


圖3-17, 站在月亮金字塔的二層台基上遠眺整個特奧提瓦坎城。 這是全城最好的觀景點。

月亮金字塔右前側, 有一個旅遊景點也不應錯過, 名稱是魁紮爾帕帕洛特爾宮殿( Puetzalpapalotl Palace ), 也有文章稱其為鳥碟宮或蝴蝶宮。 這是一座特奧提瓦坎城內最完整最豪華的非神廟建築。圖3-18是魁紮爾帕帕洛特爾宮殿的大門,在大門右側的台階上, 有一個咧著大嘴的怪蛇獸頭石雕(Stone serpent head), 意思和中國的門神差不多。趕得不巧, 碰上了“內部修理, 暫停參觀”, 紅網一攔, 誰也別進。據說在這個宮殿下麵, 又挖掘出了另一座廟宇, 是特奧提瓦坎城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建築, 稱為“雨螺廟”。 離雨螺廟不遠,是“美洲豹宮”。再怎麽說, 這次旅遊也看不成這些宮殿了。在這些宮殿裏的牆壁上, 有一些古壁畫,據介紹都值得一看。

在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之間, 死亡大道的東側台基側壁上, 還保留著一幅很清晰的古特奧提瓦坎人遺留至今的古代美洲豹壁畫 (圖3-19)。這也是特奧提瓦坎城的較有名的一個景觀。


圖3-18,月亮廣場西側的魁紮爾帕帕洛特爾宮(Puetzalpapalotl Palace)的宮殿大門。


圖3-19, 太陽和月亮金字塔之間的古壁畫“美洲豹”。

大約下午兩點鍾, 我們遊覽完了神秘的特奧提瓦坎城。臨走之前, 還有兩件事想說說。

(一): 美洲印第安人一直沒有進化到鐵器時代,所以一直也不會使用鐵製工具。 他們的主要生產工具仍為石器, 多由堅硬的黑曜石製作。當然在他們會使用現代工具之後,就沒人使用黑曜石作工具了。而這種在某一光照角度下會發出綠色螢光的石頭,就成了製作旅遊紀念品的上等原料。在特奧提瓦坎旅遊區的各處,都有很多小販推銷黑曜石製作的紀念品。有一篇旅遊介紹中說,這種由小販在郊區旅遊區景點販賣的黑曜石製作的紀念品,在墨西哥城內的紀念品商店反而買不到,所以在這裏若有你喜歡的就可以講價買進。於是,我們就在月亮廣場買了一對黑曜石製作的印第安人像,一男一女,約6寸高,見圖3-20。回到墨西哥城裏,我們還真的好信兒進了幾家禮品店,確實沒見到黑曜石作的紀念品。


圖3-20,黑曜石製作的紀念品。

(二):另一件想說的是特奧提瓦坎城的神秘性。前文提過,當古老的阿茲特克部落發現空城特奧提瓦坎時,被它的空曠死寂嚇倒,竟認為這是眾神之墓,認為死亡大道兩邊的一座座巨大的祭壇平台是死去的神的墳塚。於是給城市取名為眾神之城,給中心大道取名為死亡大道。阿斯特克是一個還處於原始氏族部落階段的史前民族,他們為這座城的神秘而恐懼,然後當作神來膜拜,這是完全個以理解的。由於沒有任何文字或圖案記載,這座城對現代人來說,也可以說是神秘的,但這種神秘是由於缺少曆史資料造成的,不應該太離譜。但是,更神秘的事情出現了。我在幾篇文章中都發現這樣一篇報道(為簡單起見,我就直接從某網站文章中copy以下一段。

[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頓的人聲稱他在特奧提瓦坎找到了一個適合其所有建築和街道的測量單位。經過使用電子計算機計算,該長度單位為1.059米。例如特奧提瓦坎的羽蛇神廟,月亮金字塔和太陽金字塔的高度分別為21,42和63個“單位”,其比例為1:2:3。哈列斯頓用“單位”測量死亡大道兩側的神址和金字塔遺址,發現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情況:死亡大道上這些遺跡的距離,恰好表示著太陽係行星的軌道數據。在城堡神廟廢墟中,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為96個“單位”,水星為36,金星為72,火星為144。城堡“背後有一條特奧提瓦坎人挖掘的運河,運河堡”的中軸線為288個“單位”,正好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距離。軸線520個“單位”處有一座無名神廟的廢墟,這相當於太陽到木星的距離。再過945個“單位”,又有一座神廟遺址,這是土星到太陽的距離,再走1845個“單位”就到了死亡大道的盡頭月亮金字塔的中心,這恰恰是天王星的軌道數據。如果再將死亡大道的直線延長,就到了塞羅瓦格多山山頂,那裏有一座小神廟和一座塔,塔的地基仍在。其距離分別為2880和3780個“單位”,正是海王星和冥王星軌道的距離。在混沌初開的史前時代,是哪一隻看不見的手,為建造特奧迪瓦坎的人們指點出了這一切呢?]

這個故事一出,可神秘過頭了。阿茲特克人不知道特奧提瓦坎的秘密,於是找來了地球上的神來解釋一切。而現代文明發達社會的人,卻又找來了地球外麵的神(外星人)來增加特奧提瓦坎城的神秘性!在一千年前,在地球上能造出太陽係精確模型的,除了外星人還能有誰呢?我想,此論一出,最先受益的一定是那些對探險和神秘事件有極大興趣的年輕人,這事兒一定極大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而真正在商業上受益的卻是那些通俗讀物的作者和出版商,以及墨西哥旅遊局。但是我想,大概至今還沒有一個人真的好信兒去找到這些地標點並且測量這些單位是否正確。

我們大約下午兩點告別了特奧提瓦坎城,從月亮金字塔附近的北門乘長途汽車回到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遊記(3)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