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多瑙河上的明珠布達佩斯——中歐四國之旅(5)

(2010-01-12 18:21:28) 下一個

這一篇遊記,是緊接著上一篇“從萊茵河到多瑙河——中歐四國之旅(4)”的。上篇結尾寫道我們的快艇經過布達佩斯北的旅遊度假風景區多瑙河灣,向南沿多瑙河主航道駛進布達佩斯。下麵緊接這篇:

一,多瑙河上的“明珠”

經過大約五個半小時的輕鬆愉快的多瑙河遊覽, 高速遊艇在 300-600 米寬的河道中央從北向南迎風駛入布達佩斯城區。 這時, 一副令人震驚的壯觀美景出現在眼前,令全船人都同時興奮起來。 寬闊的多瑙河通向天邊,河上架著遠近不同風姿的九座大橋,沿右岸布達是一條小山丘,山上排滿了漂亮的建築。 左岸佩斯, 是平原上一大片風格各異的樓房。 當匈牙利國會大廈(圖 5-1 )出現在多瑙河左岸並越來越近時, 幾乎所有的人都為它的雄偉壯麗而震撼,緊接著是站起來爭相拍照。還沒看夠國會大廈,人們又被右岸山丘上的老布達皇宮(圖 5-2 )和再遠一點蓋萊爾特山上高聳入於的自由女神像(圖 5-3 )所吸引,又是一番爭相拍照。哇,太令人興奮了。 我忽然意識到, 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多瑙河和我心目中多瑙河應該穿過的歐洲古城。無怪乎人們稱布達佩斯是多瑙河上的一顆“明珠”。

 
圖 5-1 , 匈牙利國會大廈,布達佩斯的標誌性建築。

 

圖 5-2 , 老布達皇宮, 現在也是國家美術館和布達佩斯曆史博物館所在地。

 
圖 5-3 ,蓋萊爾特山上的自由女神像。(從多瑙河遊艇上照的, 不太清楚。)

二. 布達佩斯多瑙河上的橋

我們的快艇,沿多瑙河由北向南進入布達佩斯。先後穿過新佩斯鐵路橋( Ujoest-OsszekotoHid ),阿爾帕德橋( Arpad Hid ) , 瑪爾吉特橋 ( Margit Hid ) , 塞切尼鏈鎖橋 ( Szechenyi Lanchid ,英文 Chain Bridge ) , 伊麗莎白橋 (Erzsebet Hid), 最後在伊麗莎白橋和自由橋 (Szabadsag Hid) 之間的 International Landing Stage 碼頭靠岸。從自由橋再向南,還有裴多菲橋( Petofi Hid , 建於 1933-1937 年,長 514 米,寬 25.6 米 ),拉吉馬紐什橋( Lagymanyosi Hid , 1995 年建成)和最南端的厄塞歌德鐵路橋
  
多瑙河上的這九座橋,也實在是給布達佩斯錦上添花。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中,沒有一個城市中的橋像布達佩斯的橋這麽重要。 有了這些橋, 才有了布達佩斯城; 有了這些橋, 才使得兩岸經濟更迅速繁榮發展 ; 有了這些橋 , 才使得布達佩斯城市更壯觀美麗,才使得布達佩斯的多瑙河更壯觀美麗!無怪乎 1987 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布達佩斯多瑙河兩岸的古建築和河上的橋一起列入世界曆史文化遺產呢。

但是在 1945 年,當時連接布達佩斯的六座橋受到了毀滅性的摧毀。當時駐守布達佩斯的德軍為了阻止蘇聯紅軍的進攻,用五十噸炸藥將所有六座橋全部炸毀。當然這不能阻止他們失敗的命運。在後來我們參觀布達佩斯市內的恐怖博物館時, 看到了這六座橋被炸毀後的照片, 幾座大橋全部從中間折斷,呈 V 字形砸在多瑙河裏,悲涼程度難以形容。不過,匈牙利人花了大半個世紀建造的多橋格局雖毀於一旦,重建工程卻竟然在十年之內就全部完成,令人刮目相看。不僅重修舊橋,還增造三座新橋,如今布達佩斯一共有九座橋橫跨多瑙河。

在這九座橋中, 有四座橋是最有名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 它們是:

1 — 鏈鎖橋 (圖5-4)

在這九座橋梁中,最重要和最著名的當屬塞切尼鏈鎖橋( Szechenyi Lanchid ,英文 Chain Bridge )。在 1849 年塞切尼鏈鎖橋建成之前, 布達佩斯被多瑙河分成兩個城市,西岸是布達,東岸是佩斯。中間被多瑙河隔開,隻能靠擺渡交通。約在 12 世紀中葉皇族在西岸的小山上建成一個城堡型城市,之後又建成了皇宮,所以以後皇族居住地大多集中在布達城中。 而那時,多瑙河東岸還是一片荒地。到了 15 世紀,布達已成為歐洲重要城市,佩斯才開始向城市發展。但到了十九世紀,隨著匈牙利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奧匈帝國的建立,促使佩斯快速發展成為具有繁榮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典雅歐洲文化結合的現代大都市。這時,僅靠船隻擺渡來維持布達和佩斯兩城市的聯係,已經遠遠不夠了。於是,由塞切尼伯爵領頭,英國工程師亞當 - 克拉克指揮建造了這座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鐵鏈橋(中間跨度 203 米,總長 375 米)。而這座橋最重大的貢獻是將布達和佩斯真正連成了一個城市。為了紀念塞切尼伯爵和英國工程師亞當 - 克拉克,將這座橋命名為塞切尼鏈鎖橋,在橋頭布達一側修建了一個“克拉克廣場”, 廣場中間是他的雕像。

 

圖 5-4 , 鏈鎖橋( Chain Bridge, 或 Szechenyi lanchid ) , 布達佩斯橫跨多瑙河的第一座和最主要橋梁。遠處是匈牙利國會大廈和跨越多瑙河江心島的瑪爾吉特橋( Margit Hid )。

2 — 伊麗莎白橋 (Erzsebet Hid)

在跨越多瑙河的九座橋梁中, 第二座引人注目的是南鄰鏈鎖橋的伊麗莎白橋(圖5-5)。 這個伊麗莎白就是奧地利皇帝弗蘭茨 - 約瑟夫的妻子伊麗莎白皇後, 知名的茜茜公主。弗蘭茨 - 約瑟夫皇帝 1848 年繼承奧地利王位, 1853 年娶巴伐利亞公主伊麗莎白為妻。 1867 年 2 月,奧匈帝國成立,弗蘭茨 - 約瑟夫是奧匈帝國的國王, 同時又被加封為匈牙利國王。 這樣,茜茜公主就成了奧匈帝國的王後,同時也是匈牙利的王後。由於茜茜公主在奧匈帝國創立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和她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表現得雍容大度和開明善良,從而深受匈牙利人民的愛戴和尊敬。這和她在維也納皇宮中深受皇太後的管製和宮廷深規嚴律的壓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使她也深深熱愛匈牙利這片國土和匈牙利人民。更促使她多次長時間遠離維也納到布達佩斯居住。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匈牙利人將此橋命名為伊麗莎白橋,以此來表示他們對茜茜公主的熱愛和懷念。
 

圖 5-5 是二戰後重建的伊麗莎白橋,重建時有所改進,變成了精巧的現代鋼纜斜拉橋,但又不改原來舊橋的風格。 從網上看到了 1945 年之前的舊橋照片,放於圖5-6 中,大家可以比較。 


圖 5-6 , 舊伊麗莎白大橋, 1945 年被德國軍隊炸毀。

3. — 自由橋 ( Szabadsag Hid )

在多瑙河上自伊麗莎白橋再往南的下一座橋是自由橋(圖5-7)。建於 1849-1896 年。長 33.6 米, 寬 20.1 米。自由橋是一座綠色的鐵橋,四個高高的門柱頂端是四支奧地利雄鷹,象征著皇權。這和維也納皇帝的夏宮美泉宮大門立柱是同一個造型。 自由橋是為紀念匈牙利民族從亞洲遷居歐洲 1000 年而建造的。 1896 年,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 - 約瑟夫親自來布達佩斯參加建成慶典,在布達的橋頭按下一個與蒸汽機相連的按鈕,將最後一根鉚釘打進橋樁。據說“自由橋”也是弗蘭茨命名的。由於自由橋與皇帝弗蘭茨 - 約瑟夫有這麽密切的關係,並且又緊鄰伊麗莎白橋,所以匈牙利人也稱這兩座橋為“夫妻橋”。


圖 5-7 , 自由橋

4. — 裴多菲橋 ( Petofi Hid )
 
大陸的中國人中, 凡經曆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政治運動的都應該知道匈牙利詩人裴多菲, 但都是作為反麵人物,或曰階級敵人來介紹的。 那時隻要有幾個文人或知識分子,坐在一起議論某高官專橫跋扈欺壓百姓,或發泄對黨中央的某些政策之不滿,被告發之後,就可能會被宣布這幾個人組織了一個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裴多菲俱樂部。下場眾人皆知。總之, 那個年代,誰要與裴多菲沾上邊,就算倒了洋黴了。 也不知道這位匈牙利的著名年輕詩人怎麽和中國現執政黨鬧的別扭。裴多菲作為匈牙利 1848 年資產階級革命領袖時,中國現執政黨還沒成立呢。

這次來匈牙利,才知道裴多菲在匈牙利是如此的受人民的敬重和愛戴。 我沒有想到的是,居然將多瑙河上九座大橋之一命名為裴多菲橋(圖5-8),可見裴多菲在匈牙利在布達佩斯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這次布達佩斯之旅,我們還有更有意思的事情與裴多菲有關,這一節專門講橋,不適多講。我將在後續遊記中詳細介紹。這座橋建於 1933-1937 年,常 514 米,寬 25.6 米。 隻可惜這次沒有機會近距離觀看,隻是從布達山上遠遠的看到它。

 
圖 5-8 , 多瑙河上的裴多菲大橋。

三. 多瑙河西岸布達的城堡山風景區

布達佩斯之所以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除了有美麗的大河和橋梁,古老的建築和繁榮的城市之外, 第三個主要的原因是它還有一個沿著多瑙河畔的一百多米高的城堡山,以及山頂上的一座有保存完整的城牆包圍的沿山建造的狹長古堡山城。

我們是 9 月 17 日從佩斯一側我們住的 Pilvax1Hotel 出發去遊覽布達的城堡山的。 不巧那天下雨。因為鏈鎖橋布達一側正對登上城堡山的纜車,我們先坐車到達鏈鎖橋佩斯一側橋頭,步行走過並遊覽鏈鎖橋(圖5-9)。 在橋中央再次欣賞多瑙河滾滾而下的浩瀚江水,和緊鄰的伊麗莎白橋。然後乘纜車登上山,由城東南端老皇宮一側進入布達古城。

在登城堡山之前,在鏈索橋布達一側橋頭附近還有兩個景點可以看看,第一個是為了紀念塞切尼伯爵和英國工程師亞當 - 克拉克對建立鏈索橋所做的貢獻,在橋頭修建的“克拉克廣場”, 廣場中間是他的雕像。 第二個是正對鏈索橋的城堡山公路(圖5-10)隧道。說到這個隧道,順便說點題外話:匈牙利人的幽默是世界聞名的,在布達佩斯,是沒有什麽事情不能用來開玩笑的。於是城堡山隧道也被幽了一默。匈牙利人說:“為什麽要修這個隧道呢,原因是在下雨天要把鏈索橋收到隧道裏避雨。”說來也怪,這個隧道的長度和鏈索橋的長度居然就是一樣。

 
圖 5-9--- 老皇宮下的鏈索橋橋頭和雄獅。我們冒雨過橋。
 

圖 5-10 , 正對鏈鎖橋的布達城堡山隧道。

布達城堡山城座落在 167 米高的山上,整個城長 1500 米,寬僅 2 , 3 百米, 最寬處是 500 米。整個城都被一圈完整的高城牆包圍,隻有三個城門可以通行。所以可以說,它是個布達佩斯中的城中之城。我們進的是最南端老皇宮的城門。皇宮本身就是一座六層樓高的宏偉建築, 再坐落在一百多米的山上,就更顯得高大了。現在這座宮殿已經開辟成為匈牙利國家畫廊, 布達佩斯曆史博物館,匈牙利工人運動博物館和塞尼亞國家圖書館。 都對遊人開放。 我們進入大廳參觀並看了頭兩個博物館的介紹和畫冊,不是太感興趣,就沒進入細看,而主要去參觀皇宮庭院。 布達宮周圍的庭院是一定要花一點時間的,因為這是俯看整個多瑙河,大橋和布達佩斯全城最好的製高點,是眺望和拍照的最佳位置。 這篇遊記的圖 5-4 鏈鎖橋就是在皇宮前庭院照的。如果天氣晴朗,我們本可以照很多好一點的照片,可惜天不作美。庭院中有一些園景和雕塑也很不錯。 在皇宮正門外的殿前廣場上, 是歐尼仁大公騎馬的青銅雕像(圖 5-11 ), 他是 1686 年匈牙利從土耳其人手中收複布達城的軍事領袖。皇宮內院還有一組群雕,據說是描繪馬加什國王與他的寵臣們外出打獵的情景,也值得一看。圖 5-12 是皇宮前門門柱上的匈牙利雄鷹。圖5-13是皇宮的後院通往市鎮和市民居住區的小門。國王也夠會開玩笑的,前門門柱上放一大雄鷹,後門小門門攔上個就讓停一隻流著口水的黑烏鴉。哪位朋友若能指點一下這烏鴉有什麽說道或典故,本人不勝感激。 後門外是通向居民區的一條長街,沿街一長排匈牙利國旗,挺有意思。


 圖 5-11 ,皇宮前庭院的歐尼仁大公騎馬青銅雕像。歐尼仁大公是匈牙利民族英雄。


 圖 5-12 , 皇宮前門門柱上的雄鷹。


圖 5-13 , 皇宮後院門

 遊覽布達城堡山時很容易的, 因為它是狹長的,隻要沿著南北方向的路走就可以了。 居民區南北走向的路隻有四條。我們從皇宮後門出來,沿著 Tamok 街向北走不遠,先看到了豎立在城中心廣場中央的鼠疫紀念碑(圖 5-14 )。 在維也納市中心剛剛看到過奧地利的鼠疫紀念碑,在這裏又看到了一個,真的感到中古世紀鼠疫或傳染病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巨大威脅。過了鼠疫紀念碑,再向前走就到了城堡山城中的兩個最重要的景點 --- 馬加什教堂和漁人堡。


圖 5-14 ,布達城堡山城街心廣場上的鼠疫紀念碑。

所有的介紹中都說馬加什教堂是布達城中的第一有名的景致, 可我從老遠看到他時,真不覺得值得讚賞。因為正在修理,遠遠看去又小又舊。可是越往近走就越覺得不錯。走到跟前,再細看沒修理的半邊,才真的看出它的精美絕倫之處(見圖 5-15 )。它的門,門框,大的門欄,屋頂的花瓷磚圖案,遠端的塔樓造型都是及精心設計和建造,顏色的配合給人一種十分和諧的感覺。如果不是它的前半部在修理,應該更美。“好東西經看,越看越愛看”,馬加什教堂就是這樣,光看照片圖 5-15,我就有這種感覺,更別說實物了。因為覺得值得欣賞,才去認真看介紹,才知道這座哥特式教堂建於 1255-1269 年。 1470 年匈牙利著名國王馬加什將自己的王徽掛在教堂大門上,從此便稱其為馬加什教堂。從此,種種皇家慶典都在這裏舉行, 包括國王加冕,國王婚禮和王室慶賀軍隊出征凱旋等。所以可以說,這個馬加什教堂就是過去的皇家教堂,所以才有錢裝修的那麽好。馬加什教堂要買票入內參觀。我們進去看了,沒有太特殊的地方。對宗教史不是很感興趣的話,可以不花這筆錢。

(又一隻烏鴉!諸君請仔細看下圖5-15馬加什教堂右側尖頂上也站著一隻烏鴉。這是我寫完這篇遊記後審閱時無意中發現的。聯係到對圖5-13中皇宮後門上的烏鴉的疑問,我感到其中一定有什麽說道或典故。之後終於在一篇文章中知道,馬加什在拉丁文中是烏鴉的意思。那麽國王馬加什把烏鴉形象放在皇宮後門和馬加什教堂尖頂上作為自己的象征就不足為怪了。隻是不知道烏鴉在匈牙利民間是什麽形象,不過一定非常好,不然一國之君怎麽能以烏鴉為名呢。)

 
圖 5-15 , 馬加什教堂外景
 

圖 5-16 , 漁人城堡, 雕像是匈牙利最偉大的建國國王聖 - 伊斯特萬。
 

圖 5-17 , 漁人城堡的另一端。

看過馬加什教堂之後,就去參觀久聞大名的漁人堡。漁人堡緊挨著馬加什教堂。這是一條一百多米長的全白色的城牆,從城內測有台階城牆頂上。城牆頂上有六七米寬,兩邊有一米高左右的護牆。每隔不遠,建有一座漂亮的白色塔樓,塔樓中部有一圈豎長形射擊或射箭口, 而頂部都是造型一樣的灰白尖頂, 造型十分美觀。
 


圖5-18,從佩斯一側多瑙河岸邊看城堡山景。包括漁人堡,馬加什教堂和右邊的希爾頓大酒店。

在結束這篇遊記之前,再給出一張從佩斯一側多瑙河岸邊照的城堡山中段的風景,圖5-18。 再講一個布達佩斯的笑話。一個布達人在布達街上遇到朋友,朋友問他去哪兒,他答曰:“上佩斯看布達風景去。”其實也真是這樣,布達佩斯最好的景點就是站在佩斯一邊的多瑙河岸邊看布達山城風光。腳下是寬闊流淌的多瑙河,身旁是雄偉壯麗的國會大廈,遠方一座座橫跨多瑙河的橋梁,欣賞著對麵的布達城堡山城的美麗壯觀的風景。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城市有這樣絕佳的搭配。這時你會更加體會到布達佩斯不愧稱之為多瑙河上的一顆明珠。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