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

講述我自己的故事
正文

聖誕節隨想

(2009-12-23 23:48:22) 下一個

        聖誕節又到了。這是一年中最開心也是最忙碌的時候。

  前兩天參加了教堂的一個聖誕聯歡會,看到了許多精彩的節目。有孩子們天真爛漫的歌唱,有青少年樂隊的精彩表演,還有中老年唱詩班的演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少年樂隊那負有激情的演奏和少女舞蹈隊的幾個精彩的舞蹈演出。

  這些少男少女們都是些隨父母而來的第二代移民,花朵般的年齡。雖然稚嫩的臉上仍可看出孩童時的天真,但他們的表演卻是相當的成熟。許多孩子早已是久經"戰場"的老手了。對我這個不懂藝術的人來說,他們的表演似乎已經達到了專業水平。從她們燦爛的笑容和阿娜的舞姿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從他們激昂的演奏和高亢的合唱中,我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生活裏正是有了這樣的年輕人才使生活變得如此的朝氣蓬勃,豐富多彩。看著這群生機勃勃的年輕人,我似乎看到了未來的明星,社會的棟梁。難以想象沒有鮮花的世界會是什麽樣子,沒有年輕人的生活該是多麽的枯燥。

  我想到了在中國的年輕人——那世界上最為活躍的一族。他們似乎各個都是那麽多才多藝,能文能武。無論是嚴肅認真的文藝作品,還是半真半假的個人博客,甚至連那些幽默滑稽的惡作劇都能活生生的體現出這批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和聰明才智。文藝舞台上,體育競技場中,科學領域內,常常可以發現他們的身影,看到他們的光環。我覺得今後中國的各行各業裏不僅僅是後繼有人,而更將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無論是正麵的評價還是反麵的批評都無法遮蓋這群年輕人初露的鋒芒。

  可喜的是,這群年輕人的活力不僅表現在他們的聰明才智上,也表現在他們的行為意識中。從北京奧運會上那些麵帶微笑的誌願者中,我看到了負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中國“鳥巢一代”,從四川大地震中奮勇當先的誌願者中,我看到了負有開拓性和同情心的中國當代年輕人。

  相反,墨守成規,固步自封卻是扼殺年輕人前途的枷鎖。而這往往是許多父母所期盼與希望的。我常常在許多大公司裏看到一些大學畢業後就馬上找到工作的那些"幸運兒"。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孩子是前途無量的,一畢業就在大公司裏工作,有著可觀的收入。可我每次看到這些"幸運兒",心裏總有一種莫名的悲哀,暗暗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將來可不要象他們那樣生活平坦得連一點波折都沒有。

  我計算過這些年輕人的年紀。一個大學畢業生,如果是按步就班地接受正規的教育,那麽大學畢業時將是二十二、三歲的樣子。如果這時便找到那種穩定的工作,座進那間大約五、六平方米的比監獄還小的立方體裏,一天關上八個小時,為了那點"可觀"的收入而飽受公司製度的約束。這實在是可悲的。如果按加拿大現有的規定的退休年齡65歲來計算,那麽這將是一個40多年的有期徒刑。

  真正可怕的是那本應屬於年輕人的活力與朝氣卻在那每天八小時的牢獄中被抹殺、被耗盡。這怎麽能算是幸運呢? 這其實是一種可悲的穩定,一種愚昧的保守。我寧願去鼓勵那種自由自在的追求,而不敢恭維這種一成不變的守舊。

  我高興地看到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正在成長。他們有著鮮明的個性,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他們已不再盲目地追求空洞的政治與人權,而是實實在在地投入到社會的服務中去。他們也不再一味地崇拜西方的民主與自由,而是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與愛好,充分發揮著自己的興趣與潛能。這正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是國家強大的動力。

  在經曆了北京奧運會,四川大地震和即將召開的上海世博會後,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將經曆更多的風雨,經受更多的考驗,同時也將增長更多的見識。我為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而驕傲,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和希望。我相信下個世紀一定是屬於中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