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倪文碩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八/下)

(2009-10-22 02:48:14) 下一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786eaa0100aa3p.html
倪文碩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八/下)

標簽:上海銀行 上海商業銀行 行員 全行 陳光甫 香港 雜談

一九五零年,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簡稱上海銀行)率全銀行業之先,與政府合營了。祖父碩公遷戶口北京分行上班,仍為總行襄理,協助總經理資耀華,持掌全行行政事務,另方麵接受在香港董事長陳光甫遙控指揮,為合營後在港資方董事會負責。因碩公屢次在全行勞資會上替資方爭言,引起公股方不滿。以後有幾件事使碩公職業“飄蕩感”愈顯沉重:
首先,每次例行的銀行業務例會由公股方派人指導,後變為政治思想學習會,便碩公很不習慣;
其次,行內成立工會,人民銀行頒布收購上海銀行股票2萬5千股,公股方增九人入董事會,由軍管會金融組曾霖任付董事長,決策逐漸由曾掌握,亦使碩公在行務上不知道聽誰的;
再次,由資耀華領導的總管理處開始對行內財產清查,全行普遍下調薪水,供行員借住銀行房屋家俱麵臨收回,使上海銀行多少年福利待遇領全行業之首,(解放前陳光甫曾傲言,該行自建行始從無‘罷工’事發生的原緣之一)開始折扣,亦使當時不少行員不滿,人心思走。
此外,隨著“反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開始,銀行內“氣氛”亦“變味”,工會組織行員“打大老虎”(找尋貪汙犯),便行內“高級職務者,均應低頭才行”“每個人隻有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為人民服務,不能為自巳利益打算,否則自尋死路”(兆京日記載碩公語)。
這時,在香港的陳光甫早亦感大陸氣氛不對,巳自行把香港分行改組為“上海商業銀行”(去儲蓄兩字,以顯區別),先電召資耀華赴港匯報,無答;後欲招回碩公去香港,亦無應(此時大陸與香港電信交通巳需審核)…。當時情景在父親兆京日記中有載:“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給父親(注:指碩公,下同)去信,…轉告林先生(注:林恩孚,上海銀行出納,碩公上海住宿鄰居)的話,滬行對父親在京言論均不以為然,說‘何必如此忠心為資方’,能不說最好不說,一切讓總經理(注:資耀華)處理,聞香港要父親去,林先生也囑父親快去港”。




隨“三反,五反”運動深入,天津出現“大奸商資耀華”標語,資耀華旋即解天津接受審查,碩公亦被軟禁東交民巷北京分行內,交待陳光甫財產及人脈,資與碩先拒不交待,緊接著停職、停薪、受法院傳喚、家人規勸…,碩公違心寫了二百多頁陳光甫交待文頁,才結束了近一百天的隔離生活,亦初嚐到了前所未遇的窘境苦果。
後來才知道,隔離審查資耀華與碩公的真正原因,是合營政府方發覺,上海銀行背著官方,在“地下”進行外匯交易,存有“暗賬”。這在父親兆京日記中有載:
“一九五二年六月十九日。父親(注:指碩公)來信說,十四日人民銀行金管科召集開會,證實外匯暗賬的罪行。由付總經理”(注:上海銀行)李桐村坦白,解放以後外匯仍有暗賬,他自己分到兩次,一次一萬美金,一次八千美金。父親(注:指碩公)說到此,才恍然大悟,代人受罪了…”。
現在據史料分析,所謂“暗賬”問題,可能是陳光甫在香港改組的“上海商業銀行”所為。由於解放前夕,全國大量存款移入當時稱“自由金融區”的香港,上海銀行香港分行存款達曆史之最(兆京日記有載),其中包括國內外的外匯存款,當時國際匯率波動很大,沒有一個銀行會放棄此機會。
但大陸上海銀行巳與政府合營,這可能對當時香港銀行國內外儲戶有不安全感,故陳光甫改建了“上海商業銀行”以示不同,以穩儲戶,並利於開展多年該行的外匯兌換業務。由於大陸被批準合營後的上海銀行可經營外匯業務僅上海、天津兩分行(參見《陳光甫日記》),且操作可能需公股方同意。故可能陳光甫自行主張,形成此公股方不知的“暗賬”。但從陳光甫親抓國外兌換業務的行史看,49年初才回國就職的資耀華,與僅管行政的碩公確有可能不知此中細節?
這次隔離審查的經曆,對資、碩兩公來說,可說刻骨銘心,也可說從不同價值觀的改變,決定了兩公以後不同人生旅程。碩公至此開始不斷遞辭呈,找當時公股方曾霖付董事長麵談不允,後向恢複職務資耀華申請,其亦不管事,最後碩公回上海找付總李桐村斟酌,由李代勞,最終52年底以退休名義辭職;而資公巳於初勸陳光甫回來時的自信有異,亦謹慎小心的開展全銀行業公私合營工作,並在爾後曆次運動中保持低調,逐漸淡出了行政公職,而潛心研究我國金融史,至其90多歲撰寫回憶錄“凡人小事八十年”(《世紀足音》),其中對這段曆史一筆帶過,一度使世人頗多猜測……。
隨著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日,在上海銀行第二次參與公私合營(全國銀行全行業合營),正式走入國營的鑼鼓聲中,碩公正式被批準退休,該日晚上,資耀華與李桐村來碩公住處探望,促膝長談至深夜(父親兆京日記載)。以後各奔前程,再也沒有見麵過。
www.housebook.com.cn/200506/18.htm
http://life.jrj.com.cn/news/20061108/000000095575.htm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50413/12237277.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