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人生教練

微信公眾號:北美姐妹話家教
正文

年飯回味

(2010-02-12 07:27:49) 下一個

從前在麥當勞總部做項目的時候,結了個“四人幫”。除幫頭“王洪文”是員工外,其他都是鍾點工,所以項目一結束,便勞燕分飛了。不想今年春節,三個中國孤兒讓他們重聚在“江青”家裏。

 為了不打擾江青家周末的慶祝活動,聚會定在工作日的中午,說好每人帶一個中國菜。

 王洪文第一個到場,帶了個 “甜酸土豆”。他平日裏吃齋念佛,竟能把中餐館的名菜“甜酸雞”偷梁換柱。這個當年隻有一個孩子的逍遙派,現在是四個孩子的爹了。老大是自己生的,白人,老二是做Foster Family來的黑人(孩子的生母因吸毒,至今不具備撫養孩子的條件),老三是從中國江西孤兒院領養的,黃人,和他自己生的老四隻差半歲。他太太帶著四個孩子,依然承接從Foster Family來的嬰兒,無法工作,現在家庭經濟上有些緊張,準備換個小一點的房子,減少支出。聽到這裏,江青急不可待地建議:“搬來跟我做鄰居吧,我們這兒學區相當好!” 沒想到卻被王洪文婉言回絕:“學區不是我和太太考慮的主要因素,我們想搬到有多元文化的小區。” 江青哪肯輕易罷休:“你們家內部的多元文化還不夠嗎?” 王洪文進一步解釋說: “我們不要求孩子比別人‘好‘,隻要與眾不同, 希望成長環境能幫助他們尊重人與人文化的不同,性格的不同,能力的不同,使命與追求的不同”。江青心想,你王洪文到底是年輕人,“造反有理”,老娘我讓步吧。

 張春橋接踵而至,帶著Fortune Cookie。這位“狗頭軍師”不僅挖空心思,還挖空了每個cookie, 把當年工作中的典故寫在小紙條上,塞到一個個cookie 裏。大家一邊吃cookie,一邊讀著幽默的詞句,又回到了當年那個齊心協力的集體:沒有攀比,沒有利害衝突,隻有一個願望:項目成功,都有飯吃。巧的是他女兒也是從中國江西孤兒院領養的。結婚十年沒孩子,剛領回一個,太太就懷孕了,現在兒女雙全。女兒小時候發燒,燒壞了耳朵,不光聽覺有些問題,也影響了語言表達能力。來美後一至上speech therapy, 現在讀一年級,每堂課有專門的老師一對一跟著。免費享用了這麽多國家福利,讓他深感不安,近幾年內沒接新項目,除了帶孩子外,把精力全部放在PTA(家長教師協會)上,為學校募捐。說到此, 張春橋打趣地問:“我這種不用金錢用服務返還社會的做法,算不算你們中國人講的共產主義呢?” 江青道:“不算,除非把你的寶馬捐上。” 

 姚文元不僅帶了菜,還把妹妹瑪麗帶來了。雖說是初次見麵,瑪麗卻毫無顧忌地自我介紹:“我自己生了兩個女兒,都上高中了。八個月前我們又從江西孤兒院領了一個五歲的女兒。領前孤兒院問我們,小孩心髒做過手術,還要不要。開始我們有點猶豫,可一見到孩子的照片,就死心塌地地要了。我堅信這個孩子就是我高中時打胎打掉的那個,現在輪回轉世,重新投胎回來找我。自從她來了以後,我的心病全無,脫胎換骨.”姚文遠生怕此話冒犯了信天堂不信輪回的張春橋,趕緊打斷瑪麗的話:“輪回不輪回,我們不清楚,我妹妹變了個人倒是有目共睹的。” 這下給了張春橋一個說話的機會:“大概就像看了場好電影,給你觸動,讓你改變了思想,行為,從而改變了你的生活,至於電影是虛是實虛,誰去在乎。”瑪麗仍不明白大家的含義,繼續辯解:“不是輪回,為什麽我們一見如故?為什麽”江青隻得上前岔開話題,“我家裏也添了個江西老俵,不過不是從孤兒院領的”。

 當年散夥的時候,她隻有兩個孩子,現在老三都快五歲了。又有精力接項目,重組四人幫了。不過這回的項目不是Intranet 而是Project H.E.L.P.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Little People); 用的不是計算機專業, 而是全職媽媽的積累; 不賺錢, 還要倒貼氣油錢, 每周到別人家裏去輔導家長(Parent Mentor); 糾集的人也不再是主管 網絡開發, 圖形設計, 和內容管理的行家, 而是心理專家, 生活教練, 以及social worker 江青畢竟是江青, 無私奉獻的幌子下,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獲取不交學費的專業培訓,讓家人直接受益。

 該上甜點了。江青端出一大盤“年糕磚塊”。小時候她很喜歡吃“米老鼠”(一種用糯米包著紅豆沙的團子),整個青島,隻有中山路上的“生活林”才偶爾買得到。現在網上菜譜可順手拈來,改造一下∶把糯米粉伴上菜汁,圓形改方形,做成灰綠色的磚塊。伴著“北京歡迎你”的節拍,照著萬裏長城的錦繡圖案,兩代人,兩國人,搭出了一個20X12x8英尺的立體拚圖。再撒上甜甜香香的椰蓉,頗有點 “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老美比較守時,還差十分鍾結束,便開始招呼孩子們唱起了Toy’s Away (收玩具之歌),把玩具放回原處。大人們則擦桌吸地,餐具衝淨放入洗碗機,不給主人留下任何工作。主人呢,已事先托朋友從國內寄來了嶄新的人民幣,每人一個紅包作Goodie Bag, 擁抱道別。

 與往日聚會不同:沒留下幾天都吃不完的剩飯,沒留下幾大包垃圾酒瓶,沒留下鋪天蓋地的玩具,隻留下一絲真善美淡淡的回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