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仰概論: 應用篇(1)

(2009-10-08 14:42:09) 下一個

隻有在探索科學的人才知道科學的極限,隻有自己開車才記得住路. 一個人隻有信仰而不付之以實踐, 經驗他的言論就很難是真正的反映現實與客觀生活. 信仰要付之以實踐, 才能檢驗它是否是真的. 並且, 在實踐中的信仰, 如果能夠讓人成為生活或者事業的強者, 那麽將會讓更多的人相信你的理念. 如果你的信仰是正確有力量的,那麽就應該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工作職場中證明出來.據說基督教新教徒就是抱著這種信念,工作敬業而有效率,為的是能更好榮耀神,從某個角度看成了是促社會進步的一種文化力量.

信仰不應當是弱者逃避現實的搖籃, 而是直到強者戰勝困難的精神財富. 在工作或者職業場中應用你的信仰並成為強者, 乃是雙重的收獲: 事業與精神. 這種人無疑是幸福的. 古人說的 "出為王, 入為聖" 恐怕就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第一章 健全的人格

 

儒家雲"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無道理.唯有先修心養性,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才可能有其他有意義的社會活動.

            人格的獨立源於自己對規律的徹底理解與服從,而排除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譬如權力,金錢,關係等. 這是人對自身的特點有著清醒的認識並執行到日產生活工作中去的具體表現, 換言之, 人格的獨立乃是人對自身有著清醒的認識,願意服從內在規律的自然結果. 為人處世有了真正的標準, 價值體係, 就能從容不驚,順其自然. 但是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 很多人把為人處世的準則與屬於外在的東西(權力金錢等)掛鉤, 因此就失去自己的獨立性, 把其他價值(比如誠信)放在一邊. 如果自己的價值體係不符合一種關於人內在的特點或者人際關係的規律,那麽他不會有真正內心的平安, 就可能造成外在的成功與輝煌, 和內在的不安與焦慮.

更多的人並沒有自己的價值標準, 而是跟著別人走. 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 跟著潮流, 跟著上司, 或在社會上尋找一位權威者. 沒有獨立人格的人大都有著一種奴性, 期待著權威者來領導他們.

            好的信仰無疑會幫助人建立獨立的人格. 如果是基督教的信仰, 那是自己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而不用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 其中的獨立性是自明的.

            獨立的人格還不夠, 還要加上健康的人格, 獨立加上健康, 就是健全的人格. 獨立的人格卻有可能是被扭曲的, 譬如完全是理性而忽視感性的人, 不管他有多高尚, 多有獨立思考, 仍然不健康, 人生不見得會幸福.

            信仰無疑更能幫助人建立的健全人格,因為信仰本身不僅是理性的思考結果,而是理性思考與感性感動的綜合體驗. 有著正確信仰的人會有健全的人格, 有了健全的人格才會有健全的人生. 由有著健全的人格的人組成的社會, 就能孵化出健全的文化, 其他社會活動諸如政治體製也會更健全. 這與儒家講的"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