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仰概論: 基督教(2)

(2009-10-08 14:39:08) 下一個

第三章      侼論及疑問

第一節.       個人得以拯救,安慰,換來的是另一種痛苦:等待的痛苦

 

在前麵探討無神論與有神論的不同時, 就提到這一點. 基督教固然使人得以更新自我,生活更和諧更有幸福感, 但隻有真正信的人才能醬鎿庵誌辰紓?胄虐胍桑?煥洳蝗日卟換嵊姓庵中腋?燉鄭和蛞唬?約盒諾納癲皇欽嫻模?蛘卟淮嬖詰模?蛘哂胱約好揮腥非辛?檔模?庵忠苫蟠?吹耐純囁峙鹵刃叛齟?吹腦菔鋇睦硇願行緣穆?愀??/span>. 很多基督徒就從傳福音中強化自己的信仰, 如果能幫助其他人相信基督,得到拯救, 更新自我,不也就證明了自己的信仰是確確實實的嗎? 這種做法或者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信仰應該是自明的(self contained, self revealed). 傳播信仰的正確方法應該是自己按照所相信的理念快樂的生活, 讓別人感受大從你自身散發出來的力量, 而沒有必要去勸說甚至強加於人.

所以隻有徹底的信, 才有效, 才不會有懷疑與等待的不安,甚至痛苦. 但是你徹底信,就會不認同其他不信的人, 所以說信仰有排他性. 是否可以調和?信仰裏麵帶有極強情感色彩,一旦全身心投進去,就不容易出來,因而也不容易包容其他信仰.這是不是另一種危險性?如果所信仰的是真確的, 不容易包容其他信仰也是自然的,隻不過不能強加給他人,甚至迫害不同信仰的人.至少要和諧共處, 信仰的最終力量,隻能是表現在這種好的生活方式被人認同,被人接受.

信一種與日常生活沒有簡單關係的理念,是不是很奇怪? 如果他的理性與感性有足夠的深度與寬度,能進出自如,做到出能同其樂,入能述其事,在精神生活上遊刃有餘,在物質生活又不至於脫節,又有何妨? 有神論者之所以怕被恥笑,乃是怕被認為無知,或者承認知己的渺小和無知,被別人瞧不起.

 

第二節. 是否遏製了人的創造力還是真理的排它性

 

接受基督教, 承認人的罪性, 固然約束了人的自由意誌,但同時是否遏製了人的創造力?當然在自然科學方麵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主要在倫理道德理論,人際,社會關係上.接受有神論已經約束了人的自由意誌,接受耶酥基督為救主則進一步限製人的選擇.耶酥基督在十字架的死使得人沒有更多的選擇:要麽相信他是神的化身,要麽會認為他是個異端.

            人的自由意誌剛開始象一張白紙,沒有約束和限製,應該有最大的創造力.但是有創造力並不等於他能與真理同行.藝術家很有創造力,他創作出來的作品卻有可能隻有它自己能理解,表達個人徹底自由的張力,與人與外在規律的感應並不是一回事,不是同一種能力.人與外在規律的感應就必須排除各種幹擾,包括個人活力四射的自由意誌.

            耶酥基督在十字架的死使人相信他是神的化身,但是他沒有自稱是三位一體,隻是說自己從父那裏來,要回到父那裏去.基督教義裏有不少東西是後人加進去,完整化.特別是保羅,十二聖徒,以及後來的宗教改革家.可見基督教在形成與演化的過程中,仍有人的因素在裏邊,因此也必有不完整的地方.在新教興起的時候,在基督教從天主教中解脫出來的時候,都見證了基督教義裏有人的因素在裏邊.這些事實也見證了基督教的生命力.那麽,當基督教從西傳到東,從歐美傳到中國的時候,麵對的是一個極其不同的文化體係,基督教義裏邊又有那些人加的因素必須調整?當基督教從歐洲傳到美國時,情況簡單的多,那時的美國沒有強大的本土文化,對基督教特別是新教很容易接受.當基督教遇到中國文化時,兩邊都要深思,必須回到信仰原來的起點,信仰的源頭,去尋找共同的起點.真理權威主義是行不通的,而基督教中最有價值的博愛觀念將是磨合不同文化碰撞時的最好避難所.

第三節. 揚棄的可能性

 

一個宗教中的教義可否分拆,保留最有價值的部分而屏棄不和理沒有必要的部分?僅正統從基督教教義看,這是不可能的,它是一個完整的體係,拆離則被認為是異端.但是基督教義裏確實有人的因素在裏邊.假設基督教是可以演化與揚棄的,有哪些可以考慮?

 

1.      複活真的是必要嗎?基督的完美人格足以顯示其真理性.如果複活僅僅理解為基督的精神,基督的神性與真理性的複活,而不是肉體的複活,那麽這是很容易接受的事.但是基督教認為耶酥基督肉體的複活是存在的事,它確切證明了耶酥是神而不是人,隻有神才可以做出超越人的想象力的事.耶酥又是道成肉身,以人的形象受苦被絞死在十字架上,是神又是人,又是聖靈的化身,因而有了三位一體的說法.耶酥在世時並沒有宣稱自己是三位一體,約翰福音開篇也說,"太初有道...這道就是神...耶酥就是從這道來的光",明白告訴我們耶酥就是真理的化身.這真理,道,光,永遠不會消逝,複活就更不必說.即使我們承認耶酥基督是神的兒子,道成肉身到這世上,替世人洗滌罪性而死,仍然不必要加上肉體的複活.基督教認為耶酥基督肉體的複活更證明神戰勝了罪惡的世界,為教徒的信心提供最後的保證.如果沒有肉體的複活,基督教徒的信心會減少多少呢?整個信仰會垮了嗎?我仍然會相信耶酥基督是神的兒子,道成肉身到這世上,替世人洗滌罪性而死,他是真理,他是愛,他是道路,他顯現的真理,道,光,永遠不會消逝.我仍然會選擇適當的方式去傳福音,也不必考慮上天堂下地獄的事.難道基督教徒的信心基石會是建立在耶酥基督肉體的複活上麵?

2.      三位一體.這個晦澀理論非常的難以理解,從某個角度看,這是要圓滿地解釋耶酥基督肉體的複活的需要.無論如何,三位一體的理論是後人提煉出的.耶酥在世時也隻是稱自己從父那裏來,要回到父那裏去,因為他知道他能講出屬於真理性的教誨,他一生到世上就是為了傳揚來自神的聲音,最後回到神那裏去,他顯現的真理,道,光,永遠不會消逝.所謂三位一體理論嫌有畫蛇添足的感覺. 

3.      天堂地獄.這個命題與耶酥基督肉體的複活似乎都是為了強化教徒的信心,傳統宗教信仰都要強調隻有相信死後才有好報,不信則死後有懲罰.現代的信仰還需要這些概念嗎?相反,我覺得基督的完美人格足以顯示其真理性,耶酥基督在十字架上顯出的饒恕和大愛,以足以讓我降伏,又有何必考慮上天堂下地獄的事?天堂地獄是新約中啟示錄所強調的,在福音四書中並沒有強調.但是因為天堂地獄的概念,很多中國人相當排斥,如果家人沒有信,他們死後下地獄,而自己因信而上天堂?一家人因此拆散-聽起來相當荒謬.基督教徒的信心基石不會是建立在天堂地獄的觀念上,如果這些觀念在信心上沒有多大幫助反而排斥更多可能的信徒,或者對信心的建立帶來不必要的障礙,就沒有必要堅持.

4.      舊約裏的各種神跡.這些神跡,多是一些比喻,都是傳統宗教信仰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這些神跡歸結起來,無非是要證明一個命題:世界上隻有一位真神,他創造了人與世界;人隻有遵守他的律法才能平安地生活,否則會受到懲罰.所以整個舊約的價值隻是闡述有神論的觀點.在現代的眼光看來,要使一個人接受有神論,並不需要那些神跡來輔助證明,靠著理性就可以走到有神論的門口,在加上感性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推動一下,就可以進去.

 

基督教最基本的,最能夠被接受的教義,或者簡化版本的基督教義可以是下麵這些:

1.      這個世界有無處不在的規律,它先於世界也先於人而存在.它是道,也是神.

2.      人是有限的,有限的人無法認識世界存在的規律,因此也無法認識神的所有作為.而隻有神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他的自由意誌必須遵守神的律法,也就是道.惟有如此,人的其他所作所為,他的一生,才會有智慧,才會有好的人生收獲.

3.      耶酥基督是真理的化身(因而也是是神的兒子),道成肉身到這世上,替世人洗滌罪性而死,他是真理,他是愛,他是道路,他顯現的真理,道,光,永遠不會消逝.他揭示了人際間互動必須遵守的規律.

4.      世人的罪性是不可避免的,人的自由意誌總會有違反真理而行的時候,因而必須受到公義的審判,但是神愛眾人,以至讓耶酥基督雖然無罪也受這種審判與懲罰而被絞死於十字架,由此來顯示愛與救恩.這種救恩是白白給予,人隻要接受耶酥作為自己的救主(既以耶酥基督為榜樣而活著)就能得到.人也因為以耶酥基督為榜樣而活著而有大愛,能夠寬恕別人的罪性.

5.      耶酥基督並不是人間避免苦難的護身符,相反,基督教徒能在苦難有安心,有信心, 有盼望,在苦難中仍然能活出耶酥的影子.

 

其他的神秘色彩教義並不是最基本的, 因而不一定是必要的.而這些信仰與理念,卻是中國文化需要的,與中國文化有著強的互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